文摘

发发牢骚,解解闷,消消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8年中选共和党失去众议院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贸易专家(Chad Bown)专门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与贸易战的关系,发现共和党失势有70%与中国的精准反关税策略有关。中国一直陷于双方贸易的不对称地位,太过依赖美国市场,并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于是就采用选择性的征收关税,非常集中针对淳朴Donald Trump,人称特朗普或川普)的基地,中国自己一直亟需农产品(大豆玉米),美国是主要的供给国,这就造成了局部美国农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是非常小的一宗生意,但在美国政治上有巨大的影响,所以美国农民成了中国打击的对象,不仅仅关税,而且中国有一套行政命令停止进口的操作机制,尤其是农购,因为绝大多数是通过国企(中粮集团)经手的,中粮不买,大部分收购就没戏了【1】。中国的反制措施最终并没有起到阻止美国升级的作用,但对美国的局部打击却是非常有效,在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停火之前,中国所受的打击巨大,中国并没有承担美国政府征收的美国海关关税,那部分是美国人自己付的,但但因为中国商品贵了,美商就想办法从别的来源寻找替代品,不仅仅打击了中国出口商,还引发产业链外移的新局面,然而美国农民却一下子陷入的绝境【2,3】,不仅仅之共和党失去众议院的原因之一,还引发了从2018年开始的一些列补助政策。

然而美国农民并不想要补助,首先如果你生产了卖不出去,补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资现金流周转,弄不好就会倒闭,而且已经有不少倒闭了,其次,一旦失去中国市场,以后就进不去了,因为其它国家会取代美国,一旦双方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大家都不愿意改,没有中国市场,以后怎么办【4】?

大家现在已经知道美国农民的怨言是第一阶段停火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原因,前国安委主任博尔顿(John Bolton)说淳朴直接给习近平提要求,农购,好让他连任,习近平也就巴不得答应,如果没有冠疫这事就成了,不知道美国会不会把那看成敢于美国内政,但说不准川习重新成了哥儿们。

一场冠疫,中国今年前几个月全封了,进口也停顿了,进口是6月才重新起步,前几个月中国的农购确实恨给力,不时创纪录,总的进口是原因没跟上,但美国政府却一直替中国辩护,不仅仅淳朴不说话了,美国贸易鹰派主将莱海瑟(美国贸易代表Robert E. Lighthizer)还不惜以自己的名声出面表态【5】,据说莱海瑟跟中国打了一年多交道,终于醒悟了,说“花了这么多时间,对中国的了解总算让我知道我对中国是一无所知”,对此,刘鹤点头回应:“那你开始长智慧了。(That'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参见【6】)

最近几天,美国政府有再次表示中国已经从美国进口了71%的货物,会按期完成停火采购协议【7】,不过《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从美国政府颁发的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却满不是这么一回事【6,7】。中国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基本与2017年持平,单单就从美国进口的那部分落后,停火协议那部分,是远远落后,不是美国政府所说的已经完成71%,而是53%:

Figure 1 China imported less from the US in 2020 than in 2017, while its imports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remained higher

即使是对总统他老人家是关紧要的农购,中国也是没跟上:

Figure 3 Many US agriculture exports to China in 2020 remain well below targets

今以来农购年一直连2017年的水平都没达到,过去几个月大量进口猪肉才追上2017年。这说明美国农民在贸易战中所受的冲击并没有减轻。可最近《华尔街日报》【9】却发现美国农民还是要压倒性地支持淳朴:

为什么?


2016年投资3亿扩张养猪场,连年亏本,但还是要投川普一票

 

《华尔街日报》了解到的两个原因是规章制度,主要是环保制度,和税务。环保要求高了,成本就上去了,天下资本家想的都是如何把自己的难题让社会承担,对他们来说,还是市场决定的,消费者不愿意多付环保费,农民也就没有自我承担的义务,可是新政府未必买账。税收就是个更直接的利益,淳朴给业主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数得清楚的。拜登一旦上台,几乎肯定这都全泡汤了。

这是一个反映美国社会的缩影,皇帝山高路远不见圣颜,他有几个妃嫔,生活是否检点与山民有何关系?只要不加税,少管我们就没意见,所以美国大选政治很多时候就是一个议题,别的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绝大部分都是跟党走的原因,五入党就是因为党代表我的利益,所以党选谁,我就投谁的票。这也是我即使今天也不相信选举结果已经是订了,一片蓝色恐怖的原因,鹿死谁手还难说。

不过如果你以为美国农民支持淳朴只是上面两个因素,那是高估他们的觉悟了,还有原因。这是美国农民今年的收入,多年来新高,贸易战打得那么凶,哪来的?政府那里。

美国农民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政府补助,这是美国政府历史上最高的农援补助,可以说美国农民任何损失都被弥补了今天已经发出了320亿【11】,全年达460亿【12】,整个农业产业的债务是4340亿,一年的救济超过了债务10%,总收入的40%,而且这些钱绝大部分发放到了红州【13】。

是总统爱农民,还是总统把农民都收买了?

如果你读到真篇文章,相信你觉得美国与中国在法治上天差地别,美国是个遵纪守法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形形色色的腐败。按国际腐败指数,美国排名23,69分,中国排名80,只有41分。其实美国跟中国差不多,甚至可以说全世界大概只能分成几大类,每一类都差不多。国际腐败指数基本上是个发达国家忽悠发展中和落后国家的指标,因为什么是腐败,什么是清廉,并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跟任何法律一样,有特定的定义,细读你就知道那些都是针对发展中和落后国家的指标,发达国家的腐败不叫腐败。你一定没听说过琊祖门,我在【15】详细解释了除了一般犯罪(直接贪污、挪用公款),美国大部分行为都不叫腐败,用钱控制了整个选举媒体不叫腐败,那叫言论自由;裙带关系也不叫腐败,那叫任人唯贤;有钱人能见到总统参议院而我见不到也不叫腐败,那叫影响力;减税的结果有钱人省下几百万,我这般穷老头还要贴钱(蓝州特项没了),国家却赤字飞升,这还是不叫腐败,叫公平。这一切大家都是熟悉的,当腐败被合法化之后,就不叫腐败了。

洪源远在天津调研。
出生于新加坡的洪源远在天津调研,她现在密歇根大学任教

洪源远过去花了十年研究中国腐败状况,按她的解释,腐败的最高境界是“关系费”(access money),关系费就是通过金钱直接影响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来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合法的国家体制,我想要什么,从来没有合不合清理,合不合法,是不是腐败之说,如果不顺意,我可以让议会通过法律将之变为合法,让总统签字,让法院否决或核实,你以为大部分东西都不能明目张胆占为己有,但那只是小的,大的,如财富分配,如制定和发育非法,都在少数人手里。从这点看,10分制里,中国是7.6,美国是6.9【16】,只是因为你没关系,才不得以贪污一点,还有被抓紧监狱的风险。

收人钱财,与人消灾。

 

【资料】
【1】中国如何封死加拿大
【2】《华邮》Trump is lying to farmers’ faces, and they’re finally getting angry about it
【3】《纽时》Farmers’ Frustration With Trump Grows as U.S. Escalates China Fight
【4】《CNBC》I won’t be voting for the president again, says Ohio farmer who backed Trump in 2016
【5】《纽时》美国头号贸易鹰派为何转而维护中国
【6】川普如何把习近平打得落花流水
【7】《南华早报》White House touts farm sales to China, but analysts cast doubt on the figures
【8】Trump's phase one trade deal with China and the US election
【9】《华尔街日报》Farmers Stick With Trump, Despite Trade-War Pain
【10】《加图研究所》It’s Time We Had a Talk about Tariffs
【11】《美政机要》‘Here’s your check’: Trump’s massive payouts to farmers will be hard to pull back
【12】《纽时》Trump Funnels Record Subsidies to Farmers Ahead of Election Day
【13】《华邮》Trump’s farmer bailout gave $21 billion to red counties and $2.1 billion to blue ones
【14】今日头条
【15】你没听说过的琊祖门
【16】Access money is dominant form of corruption in both China and U.S.
【】Chart Book: Tracking the Post-Great Recession Economy

 

 

美国目前的疫情已经让专家担心感恩节是否得全民隔离,想想这的后果,旅行、餐饮业,简单的娱乐,全都得停滞,又将会是什么打击?

美国不仅仅是以霸权著称,也是以联盟著称,美国虽然在砸毁许多现有,自己曾主导的世界机构,但也在不断拉拢新的,专为反华为目标的联盟,中国主动四面树敌,好像就是要给美国制造机会似的,包括最近的四国联盟(the quad),美澳日印,名义上核心是印太战略,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不是针对,而是公开的扼杀,对于这一局势的发展,你也真能钦佩中国的定力,好像不在乎,有主动给自己寻求一条更加艰难之路似的。这条道路的风险也许超出了我们这般凡人的理解,美国许多围剿扼杀中国的策略一直寸步难行,然而冠疫以来习近平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仅是战狼外交,也包括在强势之上决定香港和新疆的政策所形成中国外交上的孤立,是今年华为在挣扎了两年后最终被扼杀的主要原因,只用中国主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的说法无法说服任何人。习近平的新政,让西方百思不得其解,觉得中国实属自戕,丧尽扭转冠疫占据的一切优势,因为大家知道美国的困境,知道中国有的是机会。中国政府媒体把华为(和中兴)被封杀、扼杀看成是美国威逼的结果,当然有美国威逼的成分,但各国,包括欧洲大部分国家一直顶着美国的压力不愿意做出这个决定,就说明这不是必然的,虽然不能排除欧洲,尤其是英国有就冠疫刷锅的意思,没有中国一系列政策的配合,谁也不能预测今天的结局。

中国这种拙劣的手段,这种选择是中国的体制决定的【58】,当中国对内采取高压时,你不可能逃避外界的谴责,中国必须、也只能对这种谴责回应,否则就是带来对体制本身的质疑,这种质疑也就让政府的合法性成了疑问,基于这一点,中国对任何国外言论都清一色冠以“干涉内政”的帽子是必然的,外交部在这种凡事必究气氛下战狼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策略效果适得其反,中国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公开表示的也不少,领导阶层不可能不知道,半年前国安战线资助国内一个智库做了一个调查,结论是中国在世界的孤立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恶劣的,比六四还糟,然而中国领导人陷于这种被自己的制度所绑架的境地,唯一能做的,是在其他环节做大做强,包括稳定、公共卫生、生产就业和国防,中国政府的希望是中国得以不断强大本身就是体制优越性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以前数次说过美中两国所谓的较量手段孰优孰劣,不在于哪一方有更远大的战略眼光,而在于谁失误更少。从中国的战略来看,中国肯定不会与美国开战,也不会和美国玩军备竞赛,中国觉得自己有时间,因为中国经济实体迟早超过美国,加上人民币升值,更托冠疫之福,说不定2025年就行了,不需要战胜美国,只需要美国意识到打不赢,这也是华盛顿给英国人的告示。

习近平这种不与其他势力讲交易而独自做大的倾向,和一带一路一模一样,中国新的2060零碳目标又是一个例子,这是不跟着西方转而自己主动开辟战场,把被西方(主要是欧洲)进逼的被动变成主动,中国把一切都压在全世界不论姓资还是姓社,唯一关键的,是民生,是老百姓的生计,自由是其次的,制度更是不相干的话题,因为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其他一切都能稳定。这种对策优劣另论,却是把自己的目标作为主要方针,而不是看他人如何看待,是把握主动权的正招,与美国常用的方针是一致的,如美国强调人权,不论你怎么说,还是人权,这就占据了道德的上游,这种优越性只是在被别人揭穿,说美国自己本身人权就是个幌子,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之后才破产,美国秩序和美国道德为什么从来不能脱离美国炮舰,可知美国价值并不是真的那么得人心,当你要脱贫的时候,美国确实能帮你,中国现在也能,但如果你说“你那真好,我也要那”的时候,美国就另有想法了。中国这些政策占据了这一主动权也就迫使其他国家不容易挑边,这是为什么从欧洲到日韩,到南亚和拉美都不会站在美国一边与中国为敌的原因(hedging bets)。西方的体制在冠疫后有美国不但没有挑起担子,还主动四处砸锅,成为一个流氓国家(rogue state),还有欧洲在疫情初也是互相封锁,摧毁了西方要在艰难时刻承担领导者的国际秩序,美国一个拒绝承认美国体制的总统就能把没逮到今天的地步,也说明美国民主制度的脆弱性,继续担当世界领先是徒有虚名。这一切,预示了将来将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世界。

 

 

冠状病毒在中国消失是个迷,也许应当说是奇迹,年头我待在国内的时候,虽然对传染病没有太深的认识,对非典印象也模糊了,但觉得如果中国能控制在10万个例就是奇迹,尽管窝家令让许多感染者无法确诊而导致实际数目肯定远远高于官方数字,但中国控制住了。

图片:《纽时》

冠疫原发于中国是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全世界疾控、环保和国安界警告大规模瘟疫迟早会发生已经几十年了,听的人不多,绝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大瘟疫的经历,就像新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而倾向于好战一样,对瘟疫只有陌生的感觉,觉得那是遥远的事儿,不可能发生,这就意味着瘟疫迟早是会爆发的。中国经济系统不仅复杂,人口众多,公民素质、医疗水平、政治管理水平和透明度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都是瘟疫爆发的因素。

冠疫发生后,西方坐在家里指控中国体制的黑暗,人民的悲惨,即使在那时刻,在得知中国疫情的严重性之后,西方政府采用的对策是强调那是中国制度所致,我们这里不会发生,发生了也能控制。这种心态不仅仅是政府特有的,也不是个别领导人脱离了常轨,媒体民间都以同一种姿态出现,中国没有任何可以学习的教训和疫控手段的,造就了一种凡是中国就不可能有任何价值的气氛,大家宁愿深挖中国各种侵犯人权的案例,而不愿意以人与人之间的态度来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甚至对自我准备也掉以轻心,大多数事件的分析都以制度加以批判为出发点,就口罩这么一个简单的措施也是在经历无数死亡后才慢慢成为政府和医学界的共识,而专家媒体好像都已经忘了自己过去那种鄙视戴口罩的态度。今天的结果是恰恰反映了在抗疫上中国那种以牺牲少数而挽救大局的制度的有效性,很残酷,但很有效,相反,西方,尤其是推崇自由的英语体系那种走一步退一步的做法表内面上是讲究人权,实际上带来的危害远大于中国所承受的损失,都说日韩台新(加坡),新西兰,某种程度德国加拿大是抗疫成功的例子,但这些国家至今经济还是没有恢复,明年也困难重重,这体现了民主制度一个普遍矛盾:个人自由到了什么地步会威胁到他人的自由,从而反过来伤害自己的自由?

【2】

这场冠疫的独特之处是大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后的应对政策突出显示了各国政府的无能,有的是无能,有的是无能为力,我象征性地将之成为“习近平的世界大战”【3,4】,是一场意外的,不是战争的战争,瘟疫意外的找到了西方的弱点: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是从历史惯性的角度来衡量,而不是全方位的,当历史走了弯道,它们的两翼就暴露出来,只能以弱项来面对迎面而来的新环境,美国的应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一场疾控战役演化成一场国际政治冲突,借以转移视线,完全放弃任何积极主动的抗疫的措施,而中国基于自身的需要,也乐于回应,冠疫也就成了两国实时的一场较量,与美国同时处于内乱的困境不一样,中国占有相对和谐的国内环境。

那今天的现状如何?

 

中国的恢复

中国的恢复体现在最近的3个数据:黄金周,9月进出口数据,和刚发的第三季度总产值。

国庆双节的黄金周尽管总的客流量没有完全恢复,但总的社会零售是恢复了,包括一直被收入债务负担压迫而不振的汽车销售也在近期翻正。


通胀回落,除了食品基本属于正常,但食品通胀居高对社会底层是个负担,即使禁止浪费也不能解决问题

9月的进出口数据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尤其是进口,结果在全世界陷入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国的总贸易前三季度持平: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

中国以抗疫胜利和强大的产业链不仅仅维持进出口,还占据了更多全球贸易(出口)的份额,从之前的13%到近17.5%。与此同时,中国第三季度显示了强劲的反弹,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6843亿元,下降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481亿元,下降6.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226亿元,下降23.9%;商品零售248098亿元,下降5.1%。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2%、6.8%、4.5%。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8006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6477亿元,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

按国际货币资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估计,世界经济今年优于预期,主要得力于中国的振兴,今后中国对世界经济带动力的比例还会上升,全世界更依赖中国。可以说如果中国经济遇到障碍,全世界都要受牵连:

relates to IMF Data Shows Virus Will Push China GDP Growth Well Beyond U.S.

中国经济的动力是什么?

与中国官宣相反,首先不是靠消费,中国是内消并没有完全恢复,而中国福利政策缺乏实质,所以中国民众,尤其是底层,只能靠自己熬着,扛着,消费翻身主要是社会上层高端消费带动的,很多人失业找不到工作都不算在失业大军里,根本没有任何社会救济,因为他们是流动工,在城市没有居住权,唯一能帮他们的,是一个就业机会,政府也是把主要力量放在刺激生产上,也就是保就业,这就形成中国前三季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同比5.6%,而社会零售只是0.5%的对比,按《华尔街日报》总结,中国消费恢复到去年水平并不是收入高了,老百姓手里有了更多的钱,而是依赖民间继续凭借债务来维持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增加,举例来看,国际货币资金组织的数据反映中国的社会福利远逊于发达国家,包括一向抠门的德国:

来源:国际货币资金组织

为什么生产这么强劲?因为政府对经济的主要援助在于生产,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指导方针,就是钱用在刀刃上,从政府来看,花了,送到老百姓手里消费是浪费,这是为什么中国底层生活水平这么低,因为国家从老百姓那儿能剥削的都剥削了,用来“强国”,这不仅与现代国家的宗旨相违背(国家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适得其反,因为消费才能带动经济。这两个因素解释了中国经济的第一个动力:投资。

中国对冠疫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最突出的体现在社会融资,社会融资主要目的是刺激生产,而不是消费,预测今年总社会融资约35万亿,跟十几年前的40万比如何?首先是经济规模不同,这个数目不再有当时的效应,其次,新发行的信贷相当一部分用于新债换旧债,并不是注入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债务,所以这个规模已经不可能有以前的影响。所以这次降大任于中国投资来拯救全世界是不可能了,中国这次抗疫经济自助,完全不是2009年四万亿(演发成四十万亿)那个劲头,中国上层,尤其是刘鹤的班子,几乎一致反对这种大撒币的做法,中国投资、基建带动全世界复苏的机会也不会有第二个,指望的,是中国的消费,而这方面,尽管有黄金周,还很遥远。

中国经济的第二个动力,是出口。中国复苏得益于中国与西方的不对称性,中国疫情控制住了,产业链依旧强大、稳定,而中国政府却无钱或者不愿意向全社会,尤其是底层发放救济,依赖恢复生产来向工人提供收入,这是一个矛盾,除了生产过剩,过剩成浪费而不会有其他结果,这是为什么上面指出中国政府在疫情后恢复经济的政策是违反一切常理的原因,然而天算人算,这个死结被西方自己的无能给解了,正是因为西方抗疫不力,产能无法恢复,而政府救济却相对到位,结果生产没跟上,消费力却还在那儿,必须要产品。谁得益了?中国。中国靠出口吃西方翻了身。

最近一篇全球光伏龙头晶科能源回归A股的采访很能说明中国产业链的强大,晶科能源在其他国家也有基地,其他国家也有优惠政策(就是与中国类似的政府津贴),但任何生产、开发都受到周围的其他产业链的限制,因为极少企业能自给自足,有如此能力的也极少能在同一地区,只有在中国才能具备完善的配置,如果你把这种配置考虑进去,中国的生产成本整体是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只有非常单一的产业,如纺织业加工,才不会受局限,然而即使如此,它们很多的原材料设备也来自中国)。冠疫早期当只有中国陷入危机的时候,全世界都因为中国这一产业链关键环节受阻使生产停顿,大家的感觉是产业链必须分散才能有抗冲击力,产业链外迁的倾向加强,可今天看来一旦中国把疫情控制住,中国产业链最稳定,现实是中国是保护产业链最好的环境,举个例子,因为中国管制国际人口流动,大部分外国人进不去,德国企业界的一大愿望是把骨干送回中国,好管理在中国的生产,这是中国经过30年努力牺牲的成果,有足够的规模,很难取代,习李的讲话中很多都强调如何保护中国的产业链,可以说这是中国的命脉所在,是一个战略选择,靠和平竞争而不是靠武力争霸。中国也是一个最具创新精神,最残酷的原始资本主义,加上政府以各种手段鼓励生产,虽然政府变相压制消费,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几十年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活力,给予中国产业链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让中国在逆境中有把握一切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中国目前出色表现的原因。

这次“中国经济救世界”这个说法不全面,中国肯定是世界经济回复的主力,中国也具备充分利用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但仅仅靠这股力量尚不足以完全稳住、扭转当前全世界的萧条,建立在债务之上的西方福利机制也是挽救世界经济的一个力量,从内容来看,中国9月进口大增并不见得是消费所需,而是政府主导的生产导致原材料和配件需求大增,如果以消费为主的内消或出口不能维持,这种生产出来的产能未必能被消耗掉,再次形成产能过剩。

这是阴差阳错,还是机关算尽?美国如此围剿中国,最后落入了自己给自己设好的口袋,主动进去的。

可以预料当前这种局面不仅不会给中国赢得赞誉,反而会加大彼此间的隔阂,仅仅看看中国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就行了,美中关系只会恶化。反过来,“占贸易便宜”并没有好处,因为这是一种变相依赖,说是美国依赖中国的产品,中国同时是依赖美国的市场,如果中国没从美国贸易战的全面打击学到任何教训,那今后的发展也没有任何悬念了,中国的问题是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中国的经济班子很多都是西方教育的,他们清楚不提高老百姓收入而去强调增强消费是句空话,可当权者未必有这样的智慧,宣传机构也是只会唱中央的歌,结果所有经济政策恰恰还是延续以往的投资出口政策。

中国真的要下决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内销为主,出口为辅的自足国家,不再被美国绑架,这个目标恰好与中国真的往“社会主义”方向挪挪是一致的,让财富从社会上层的两成人那里向社会底层转移,这是搞活内销的唯一途径,而且降低贫富分化,也是解决国内动乱的最佳方式,不再靠树立一个外敌来激起爱国主义以转移民愤,帮助国家稳定,增加政府的威望,还能减轻安保的负担。不过从分析习近平双循环来看,这并不是中国的政策,双循环的内循环不是内消,而是产业链的内循环,也就是产业链的自足,最大的体现是向半导体产业的冲击,这一政策还是建立在国富民穷的基础上的,这也就注定了中国反美的方向不会改变,中国的经济还是会沿着老路子走下去。

Long-term economic scars from coronavirus

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所受的影响

冠疫给全世界造成巨大的打击已是不能回避的新现实,不仅仅发达国家受打击,发展中国家也受打击,就是中国将在今后两三年成为世界经济最主要,最关键的动力,可是与此同时,在中国缺乏改变经济模式的真正决心的情况下,中国也是变相依赖外销,这种局面不仅仅得罪发达国家,其他国家也会逐渐对中国产生敌意,所以中国的有利条件能持续多久,这种政策会造成多大的危害,估计中国政府尤其是常委是低估了。在政府无意把财富转移到民间的时候,尤其是就业面临的压力,应届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医疗教育住房三座大山,中国消费者能支撑多久,中国经济能维持多久也就是个悬念。

冠疫对经济的影响与2008世界经济大危机对比。来源:国际货币资金组织

人民币

冠疫以来唯一反映经济现实的是人民币升值,5月以来上升了7%,这没有降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热情,也算是中国消费和出口之间的财富转移,进口便宜了,出口价格涨了。然而,不仅中国出口强劲应当让人民币升值,半年来外资涌进中国资产,尤其是证券市场(债卷和股票),升值压力就更大,更应当导致外汇储备上升,可是很多人认为最近的升值并不能反映经济现实。

Investing.com

这次中国政府干预兑换率的痕迹不多,但尽管有大数量的贸易顺差和热钱涌入,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没变,这很奇怪,本来压低人民币就必须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这就必然导致外汇储备增加,没有增加,不就是中国干预了吗?这有很多猜测,如潜在的外流,或是中国企业担心兑换率动荡而把外债兑换成人民币债,但最大的可能是央行把账本下放到各大国行里,后由国行把外资移到海外金融机构,成为国行账簿上的外资资产。

 

美国经济

美国与中国恰恰相反,对应的数据上内消(retail sales)远高于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反映了美国这个福利国家尽管大家不一致抗疫,生产上不去,过日子的权力必须有,那怎么办?进口。这一进口,美国的需求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包括欧洲,最近这几个月的赤字是创纪录的,美国本身不好,却带动了世界经济恢复,而最大的得益者,恰恰是中国,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的产业链不仅充实、坚韧,适应性也是无可比拟的,当抗疫到家,外需产品改变的时候,中国是唯一能在第一时适应、提供全新消费产品的国家,而同时中国政府的政策又是不愿意把钱直接转移到老百姓手里,让他们能在艰难时期渡过难关,而是寄望于就业,也就是生产来解决收入,政府就是变相直接援助厂家提高生产的能力和提供出口补助,更增加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借以解决就业难题。

美国西岸港口、太平洋集装箱货轮都已订满,等着亚洲的货物。这一切让美国的贸易战显得很可笑,贸易战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对自己伤害更大,但大家意识到那不是什么,不是美国主要的目的,自己伤害了自己是小事,伤害了对手,那才是目的,不过连那也成了一种奢望,当你的政策完全建立在一个单一思维的基础上,对方有对方应付的手段,你未必能杀敌八百,可能只有几十,到后来还不得不给对方送上救伤包,中国生产出那么多用不完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去了美国。

Quarterly BoP Data Annualized, U.S. and China s. adjusted, USD Billion

(一月前的数据)美国大幅攀升的贸易赤字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战果,佐利克(前美国贸易总代表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给了个定论,算是输了个痛快,仅就微不足道的目标,降低赤字,美国不但没做到,冠疫结果是赤字更大了,淳朴(美国总统Donald Trump,人称特朗普或川普)以此动用的大棒,反而把自己的体制砸个烂,美国已经不是美国了。这场交锋最大的胜利,是成功地把华为踢出所有发达国家,然而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封锁,也伤自己,目前习近平自强动员令并没有有什么实效,但5、6年后中国是不是把美国踢出中国市场,现在也是谁也预测不了。

美国国会预算办对美国国债的预测。到2050年时,美国总产值至少会翻倍,你可以预料那时国债的数目有多大

国会正在为第二轮经济救济争吵,美国需要新一轮的救济,正是因为经济还是深深陷在冠疫的萧条之中,虽然失业率不到10%,也就是说十个人九个还能上班,但据经济学家估计,这个官方数字信不过,真正的失业率高达26.1%,有多少人只能半天班,拿不到全天工资也说不清楚,不少人甚至干脆不干了,脱离了就业大军,那里面女是男的四倍,离开就业大军连失业都不算了。像零售、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所承受的打击就更不可估量了,尤其是中小业主,巨大比例面临破产,而这些中小商业还都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体,它们若果破产,就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失业。

为什么?为什么美国,某种程度上欧洲,会到这一地步?

不可否认冠疫真是百年不遇的大瘟疫,三四代人已经没有认识了,一开始有些失误在所难免。对华人、东亚人来说,冠疫是一个压倒一切的敌人,没有共存的说法,没有抗疫还是救经济的选择,因为要么控制住,要么被控制,然而美国人自大和自傲却相信冠毒没什么,对冠疫是一个够不够汉子的选择,当窝家令商业管控自然导致经济停顿的时候,美国经济和美国人的脆弱一下子就显示出来了,抗疫还是救经济就成了争执,不是抗疫等于救经济,而是二者选一,这才有从冠毒是假的到冠毒没什么,到简单控控就控制住了,再到我们不怕冠毒一些列声音,美国社会从来没有认真讨论过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个人安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什么是国家安全,什么是个人自由,什么是他人自由,什么是国家自由,在中央政府全力把一人当选当成为唯一的政府指导方针的时候,中央政府就没有真心抗疫过,更多是破坏抗疫,把已经对立的全国带入一个把抗疫当成路线斗争这么一场运动,第二轮经济救济也已经成为一场党派之争。这么一来,美国个人主义站到了国家统一抗疫的对立面,虽然全国大多数人支持各种管控措施,但是他们并不能下决心支持采取全国隔离的极端措施,而反对的人则坚决得多,以各种方式捣乱,从传染病传播的原理来看,如果有30%人不遵守隔离或防护规则,甚至连戴口罩都敌视,那想冠毒传染力那么高的瘟疫是控制不住的,这么一来,就注定美国疫情没有被控制住的可能。这也是欧洲又起一波的原因,看看大家两三个月禁闭,疫情尚未被控就禁不住到餐柜酒吧海滩公园享乐就可见一斑。

懂王还是什么都懂

美国第三波,欧洲第二波

西方是好日子太久了,当大爷惯了,《金融时报》采访的一个叫费雪(Fisher)的医生所言,即使中国提前两周宣布人传人,西方还是会栽,因为后来事实证明大家即使得知这是一种致命、传染性极强,难以控制的病毒时,依旧是无动于衷,美国和西方忙着闲话中国到了切尔诺贝时刻,中共下台指日可待,如果你还记得美国当时的各种主流媒体,真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说你们中国专制,人民好羔羊,活该,半点同情心都难见。再说一遍,美国人欧洲人一直对中国没有半点同情心,上周皮尤说是中国在西方形象大跌,实际上西方民众根本不了解中国,完全依赖于政府和媒体的言辞,当政府和媒体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时候,民众怎么可能对中国有好感?看看他们一直,至今还认为中国抗疫远逊于他们本国的时候,就知道他们的信息完全是被歪曲了的,出发点完全是基于偏见。在我看来,美国欧洲抗疫彻底失败,不仅仅是政府的失误,也是全社会的失误,媒体尽管整体上支持专家建议的防患措施,却对中国充满敌视,对亚洲有着骨子里的歧视,这种气氛毒害了人们的心态,妨碍了抗疫,病毒瘟疫这么一个与人种、体制无关的杀手,在他们看来在西方的优越性面前还是不必当一回事,当死亡出现在周围的时候,还是坚持自己的权力不能被限制。

白人民主国家就是新西兰(澳大利亚)做成了,你可以说这证明了民主有抗疫成功的例子,其实颠倒了本末,民主是抗疫的敌人,民主国家抗疫成功,只有是因为一个国家有其他的力量把民主冲动压制下去才有可能,占据白人民主国家人数绝大多数的美国欧洲(加拿大)第二第三波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抗疫需要的是专制,当民主意识泰国冲动的时候,政府只能实行三心二意的管控,结果一会儿松一会儿紧,窝家而不测试,确诊没有严格的隔离政策,病毒永远也不会被控制住,破坏了经济还消灭不了冠毒,步步正确却走进绝路。所以在疫苗成为有效防控手段之前经济不可能完全恢复,可目前疫苗不仅尚未到位,效果也有限,而且全世界(疫苗)生产能力远远在一两年内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种局面也会延续下去,至少明年不会有巨大的改变。青岛是中国最新的不计一切代价,宁愿过头也不放过一个的策略的例子,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之事,可正是这种极端的措施才有可能压住冠疫。

淳朴基地的农村已经是冠疫重灾区

【各国对疫情控制的有效性】
Screen Shot 2020-06-07 at 9.45.01 AM

《冠疫策略》最新评估

 

今后的发展

尽管习近平有很多大话要中国认真对待百年不遇的大变,把握这一机会,中国与美国全面争霸的时期尚远,但中国确实是越来越霸道,而美国虽然在过去二十年也不是在衰退,只是发展的速度没那么快,可是淳朴上任后的几年大势是美国真的开始衰退了,很多把“美国”作为一种信念的人坚信一旦拜登上台,一切将会恢复常态,美国将重新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面对中国这么一个民主的敌人,以美国为首的民主阵营将能重新结盟,共同对抗,有效地扼杀中国。但这是一种奢望。

中国四面树敌,有习近平这样的领导,不需要美国插手大家就知道得防着中国,然而以为淳朴对全世界的伤害可以弥补,破裂的朋友关系可以挽回,寄望于淳朴乃昙花一现,这一切都是完全拒绝现实,不仅仅中国自由派都已转移到美国是个不可置信的国家这一立场,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再把美国当成一个可靠的国家,最近美国鹰派一定要扼杀伊朗而启动伊核条约重新制裁措施,支持美国的只有以色列和多米尼加,美国就像中国只有朝巴一样孤独,连最依赖美国,最敌视中国,美国最坚定的盟友日本也脚踏两条船,保持和中国的关系,一边倡导保持和扩大与中国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同时公开与美国举办联合军演。这种两边不买账,甚至是两边通吃的现象也包括东盟,不是中国取代了美国,而是全世界对两大国谁也不信,这个世界是以强凌弱还是以小吃大,显得模糊。

日韩总产值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对华贸易(总值)超过美国,一直是(对华)顺差,是中日韩东亚产业链的一个标志,冠疫期间中国从台湾、日本和韩国进口的电讯产品大增,分别是35.8%,13.4%和17.2%

美国如此强大而中国占上风,并不是中国利用冠疫在软实力上占了上风,也不是靠军事、科技上硬碰硬,而是靠生产力硬碰硬。我前几天说起中国冠疫以来外交政策机器之拙劣,如果不是西方自己在另一方面的更为重大的失误,中国不可能占有优势。正是因为美欧更拙劣,才有今天美欧一步步走入中国设好的陷阱的局面。用个卡通片的例子,就像小老鼠被奶酪引着,身不由己,这是美欧自己的本性造成的,与中国无关,冠疫这一个新的环境,致使西方内部的矛盾今后两年将成为西方恢复政策上的绊脚石,难以实施有效的遏制中国的战略措施,为中国赢得时间。

习近平的王牌:中国中产

中国市场超过美国是迟早的事,然而中国中产名义上和实质上都已超过美国中产,也许大家还没准备好,但西方跨国企业是准备好了,它们也许会在多国建立生产基地,但绝对不会退出中国,即使中国对外企不友好,竞争远比美国激烈,他们还是会留在美国,冠疫以来国外热钱的涌入,只是一个反映。

上面数字是按购物评价,但即使排除这一因素,中国也已经超过了美国

从中国市场受益的除了西方跨国,包括奢饰品和娱乐,澳大利亚巴西提供资源,俄罗斯中东非洲提供能源,就是东盟,东盟是最直接向中国中产提供生活物资的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从这个角度,你可以看到南海是一个多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可以借助这一角度理解中国决策的思维方式,西方常常评论说中国既没有硬实力(如军力),也没有软实力,只有尖实力(锐实力,sharp power),中国完全可以借助冠疫增加自己的软实力,但中国没有选择,而是继续行驶这尖这锐,形如到处吵架,可大部分人并不理中国,也就是说中国了解这种手段带来的恶果,但还是坚持做下去,你不得不问为什么。国内政治需要是一种解释,国际上的损失,只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损失,然而我一直觉得即使在美国紧逼下,恨不得开战,中国也有更合适的回应方式,可见这种选择超乎了内外利益的交换的考虑,更像是中国的坦诚对外,告知世界这是我的利益,这是我的手段,不耍你,你接受咱们不必是朋友,但可以共存,好处会不少,你不接受,那我没完,会跟你闹下去,没你好果子吃。这很笨拙,但简单,不需要算计。然而这种赤裸裸行径有多大作用从来就是一个争执的话题,美国压迫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中国就对加拿大行驶直接的压力,直接威胁,正如中国时刻强调中国自己的主权不容干涉一样,难道加拿大会在这种公开的压力下释放孟晚舟?

习近平的另一张王牌:中国社会的特色

我上面提到民主是抗疫大敌,只有在有一种其他的力量把民主冲动压制下去,抗疫才有可能成功,这不是想象的。大家的印象肯定是美欧为代表的民主法制社会象征着进步,但真相并不那么绝对,在西方,即使在日本这么一个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能体现的是资本主义那种异化了的,建立于人之外的中介媒体(直说了就是金钱)上的关系:

这是人间悖论,法制社会不就增加人的置信度吗?那是想法而已,并不是事实。相比之下,中国那么多内在矛盾、冲突,人却是更纯,更善良,可这在信念是不能脱离人所在的国家这么一个大环境,也就是说,长远从百年耻辱之始,近如共产党上台,再近改革开放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那么多腐败,贫富分化如此严重,老百姓还是那么善良,不能不说中国是做成了一些事,无法简单否定。

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和冠疫成果的联系,这说明抗疫陈国除了体制政府之外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民众对政府的置信度与抗疫成功有很大的相关性。想想如果你是武汉居民,全城被封,整个医疗系统被冲垮,你不能出门,也不敢出门,而这个局面却是远在天外的“中央”强制造成的,你会有什么什么感觉?愤怒、恐惧和绝望,这时你只有两个可能:信上帝,或者信政府。如果你只信上帝而不信政府,你可不是要拿起枪来?当最后武汉庆祝胜利狂欢的时候,你能理解到他们的心态,如果他们因此更加坚定了对政府的信心,也属常理。

这种优越性,正是西方缺乏的。你可以解释说这正是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个人有自由了,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权力,监视政府,制约政府,这是正常的。可是如果一个开明的制度并不能带来和谐,反而是相互间的不信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那么这个先进的制度达到了什么目的?难道就是为了大家有权利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件都有坚持自己不同意见的权力?反过来,你可以说中国的和谐是表面上的,是高压下虚假的和谐,但即使在高压下才有的,中国能战胜让西方一败涂地的冠毒,说明这种“虚假”的信念有实力。

美国目前的疫情已经让专家担心感恩节是否得全民隔离,想想这的后果,旅行、餐饮业,简单的娱乐,全都得停滞,又将会是什么打击?

 

又一个“东亚奇迹”,但美国并没有半点取经的意思

前几天《经济学人》有一篇在称颂中国扭转经济壮举的同时,《经济学人》是在忍不住非要用鄙视的言辞:“中国之做对了一件事:把疫情控制住”,好像那么多事3中国都不咋样,可是控制住疫情不是“一件事”,而是唯一的事;“中国运气,内在市场足以自足”,似乎它不该有。

 

 

 

美国不仅仅是以霸权著称,也是以联盟著称,美国虽然在砸毁许多现有,自己曾主导的世界机构,但也在不断拉拢新的,专为反华为目标的联盟,中国主动四面树敌,好像就是要给美国制造机会似的,包括最近的四国联盟(the quad),美澳日印,名义上核心是印太战略的,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不是针对,而是公开的扼杀,对于这一局势的发展,你也真能钦佩中国的定力,好像不在乎,有主动给自己寻求一条更加艰难之路似的。从中国的战略来看,中国肯定不会与美国开战,也不会和美国玩军备竞赛,中国觉得自己有时间,因为中国经济实体迟早超过美国,说不定2025年就行了(加上人民币升值),不需要战胜美国,只需要美国意识到打不赢,这也是华盛顿给英国人的告示。

这条道路的风险也许超出了我们这般凡人的理解,美国许多围剿扼杀中国的策略一直寸步难行,然而冠疫以来习近平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仅是战狼外交,也包括在强势之上决定香港和新疆的政策所形成中国外交上的孤立,是今年华为挣扎了两年最终被扼杀的主要原因,中国主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的说法无法说服任何人。习近平的新政,让西方百思不得其解,觉得中国实属自戕,丧尽扭转冠疫占据的一切优势。中国政府媒体把华为(和中兴)被封杀、扼杀看成是美国威逼的结果,当然是美国威逼的结果,但各国,包括欧洲大部分国家一直顶着美国的压力不愿意做出这个决定,就说明这不是必然的,虽然不能排除欧洲,尤其是英国有就冠疫刷锅的意味,没有中国一系列政策的配合,谁也不能预测今天的结局。

以前数次说过美中两国所谓的较量手段孰优孰劣,不在于哪一方有更远大的战略眼光,而在于谁失误更少


 

【】《金融时报》Europe is on track to repeat its fiscal policy mistakes

 

 

 

中国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与欧洲的关系,欧美天然的关系是中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唯一可以与欧洲交换的是贸易和经济互联,然而正是因为中国策略的失误所造成的外交上的孤立,欧洲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的含糊,可以忽视一些问题,这一新思维让欧洲在贸易和经济互联上强硬起来,要求中国如果希望达成双方投资协议,必须对等开放,而意大利的欧洲事务部长也公开说与习近平亲自签订的一带一路备忘录是个错误,等于公开打习近平脸。

 

 

经济上不对等开放

无所不在的习近平思想,在西方看来就是个威胁。

【】《彭博》'Xi Thought' Is Creeping Into Everything From Chinese Sci-Fi to Company Filings

进来西方对物质的需求所带动的中国出口肯定不能持续,而且就国际关系也不利于

 

 

 

 

 

我曾经中国起飞的奇迹

【】China takes the climate stage

习近平这种不与其他势力讲交易而独自做大的趋势,和一带一路一样,中国新的2060零碳目标又是一个例子,这是不跟着西方转而自己主动开辟战场,把被西方(主要是欧洲)进逼的被动变成主动,中国把一切都压在全世界不论姓资还是姓社,唯一关键的,是民生,是老百姓的生计,自由是其次的,制度更是不相干的话题,因为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其他一切都能稳定。这种对策优劣另论,却是把自己的目标作为主要方针,而不是看他人如何看待,是把握主动权的正招,与美国常用的方针是一致的,如美国强调人权,不论你这么说,还是人权,这就占据了道德的上游,这种优越性只是在被别人揭穿,说美国自己本身人权就是个幌子,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之后才破产,你看到美国秩序和美国道德为什么从来不能脱离美国炮舰,就可知美国价值并不是真的那么得人心,当你脱贫的时候,美国确实能帮你,中国现在也能,但如果你说“你那真好,我也要那”的时候,美国就另有想法了。占据了这一主动权也就迫使其他国家不容易挑边,这是为什么从欧洲到日韩,到南亚和拉美都不会站在美国一边与中国为敌的原因(hedging bets),这一点在冠疫后美国不但没有挑起担子,还主动四处砸锅,成为一个流氓国家(rogue state),欧洲在疫情初也是互相封锁,彻底毁了西方要在艰难时刻承担领导者的国际秩序,美国一个拒绝承认美国体制的总统就能把没逮到今天的地步,也说明美国民主制度的脆弱性,继续担当世界领先是徒有虚名,

中国这种拙劣的手段只会给自己选择一条艰难的道路,这种选择是中国的体制决定的,当中国对内采取高压时,你不可能逃避外界的谴责,中国必须对这种谴责回应,否则就是带来对体制本身的质疑,这种质疑也就让政府的合法性成了疑问,基于这一点,中国对任何国外言论都清一色冠以“干涉内政”的帽子是必然的,外交部在这种凡事必究气氛下战狼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策略结果适得其反,中国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公开表示的也不是,领导阶层不可能不知道,半年前国安战线资助国内一个智库做了一个调查,结论是中国在世界的孤立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恶劣的,然而中国领导人陷于这种被自己的制度所绑架的境地,唯一能做的,是在其他环节做大做强,包括稳定、公共卫生、生产就业和国防,中国政府的希望是中国得以不断强大本身就是体制优越性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中国政府的有利地位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上的,这种强调集体降低个人的价值观,不是中国人不追求个人自由,而是中国人能把握个人自由不能与更大范围之内的利益冲突,这是给中国共产党利用了,还是这是人民支持政府,在于你的出发点。

哥伦比亚历史学家涂思(Adam Tooze)在评论

 

 

【资料】【】《金融时报》How Africa fought the pandemic — and what coronavirus has taught the world
【1】美国怎能不恨中国
【2】你没注意,“习近平世界大战”已经开打了
【3】这场冠疫美中总产值拉近了多少?
【4】
《界面新闻》超级黄金周,十五亿人是这样报复性消费的
【5】黄金周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6】(中金)一文看懂国庆黄金周数据
【7】CPI回到1时代 PPI仍有望回升
【8】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全球产业链恢复支撑进出口两侧向好【】为什么中国9月进出口这么亮眼?还能持续吗?【】沈建光: 9月进出口为何双高增?
【9】《每经》3.06万亿!9月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纪录!三季度外贸爆发式回升,进出口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10】《彭博》China Likely to Show Covid-19 Recovery Can Be Real: Eco Week
【11】《彭博》China Bolsters Its Dominance of Global Trade
【12】《纽时》With Covid-19 Under Control, China’s Economy Surges Ahead
【13】《全国广播电台(NPR)》China's Economy Bounces Back As Pandemic Is Brought Under Control
【14】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
【15】《金融时报》Chinese economy expands 4.9% in third quarter
【】《华尔街日报》China Growth Limits Global Economic Damage From Pandemic, IMF Says
【】《彭博》IMF Data Shows Virus Will Push China GDP Growth Well Beyond U.S.
【】《华尔街日报》China’s Households Are Shouldering the Burden of Its Recovery
【】《华尔街日报》China Acceleration May Not Rescue World From Coronavirus Slowdown
【】《21世纪经济报道》9月金融数据超预期,社融完成全年目标
【】(瑞银汪涛)新增信贷再超预期 信贷增速或将见顶
【】大橘专访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全球光伏龙头为何回归A股?
【】《日经新闻个人观点》Japan is only harming itself with wrongheaded China Exit strategy【】2020年9月进出口商品国别(地区)总值表(人民币)
【】《美政机要》China gets serious about kicking its export addiction
【】《金融时报》Pandemic will cause ‘lasting damage’ to living standards, IMF warns
【】《巴伦》Behind the Stability in China’s Currency: Beijing’s Hidden Hand
【】《南华早报》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been remarkably stable. Puzzled economists wonder why
【】《巴伦》U.S. Consumers Are Holding Up. Manufacturers Are Not. The Auto Sector Reflects This Divide
【】Port Of Los Angeles Struggles With Surge Of Unscheduled Ships
【】《彭博》Alternative Data Show U.S. Recovery Gaining, Europe Fading
【】佐利克《华邮个人观点》Trump is losing his new ‘Cold War’ with China
【】《华尔街日报》The U.S. vs. China: The High Cost of the Technology Cold War
【】《华尔街日报》The U.S. vs. China: The High Cost of the Technology Cold War
【】《布鲁金斯学院》Did Trump’s tariffs benefit American workers and national security?
【】《必读独家》America's true unemployment rate
【】《全国广播电台(NPR)》Pandemic Forces More Women To Leave The Workforce
【】《华邮》Trump’s den of dissent: Inside the White House task force as coronavirus surges
】《金融时报》China and Covid-19: what went wrong in Wuhan?
】《金融时报》Covid-19: The global crisis — in data
【】《纽时》The Worst Virus Outbreaks in the U.S. Are Now in Rural Areas
【】《纽时》Europe Wonders if It Can Rely on U.S. Again, Whoever Wins
】《布鲁金斯学院》CHINA’S INFLUENCE ON THE GLOBAL MIDDLE CLASS
【】《全国广播电台(NPR)》Coronavirus Test Results Get Faster, But Still Too Slow To Help Slow Disease Sprea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20: A Long and Difficult Ascent
【】Fiscal Monitor: Policies for the Recovery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Bridge to Recovery
【】《外交事务》Fighting a Pandemic Requires Trust【】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 打造疫情后更强大的东盟与中日韩经济(本文发表在麻生接替安倍上任总理前一天)
【】《华尔街日报》Covid-19’s Global Divide: As West Reels, Asia Keeps Virus at Bay
【】中国人为什么不恨自己的政府?
【】《经济学人》In a world mired in recession, China manages a V-shaped recovery
【】《南华早报》US power advantage over China declines in wake of coronavirus pandemic: Lowy Institute
【】《华邮》Analysis | What China gains if Trump wins
【】
【】

 

美欧一步步走入中国设好的陷阱

冠状病毒在中国几乎消失是个迷,也许应当说是奇迹,年头我呆在国内的时候,虽然对传染病没有太深的认识,对非典印象也模糊了,但觉得如果中国能控制在10万个例就是奇迹,尽管窝家令让许多感染者无法确诊而导致实际数目肯定远远高于官方数字,但中国控制住了。

冠疫原发于中国是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全世界疾控、环保和国安界警告大规模瘟疫迟早会发生已经几十年了,听的人不多,绝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大瘟疫的经历,就像新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而倾向于好战一样,对瘟疫只有陌生的感觉,觉得那是遥远的事儿,不可能发生,这就意味着瘟疫是迟早会爆发的。中国经济系统不仅复杂,人口众多,公民素质、医疗水平、政治管理水平和透明度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都是瘟疫爆发的因素。冠疫发生后,西方坐在家里指控中国体制的黑暗,人民的悲惨,即使在那时刻,在得知中国疫情的严重性之后,西方政府采用的对策是那是中国制度所致,我们这里不会发生,发生了也能控制。这种心态不仅仅是政府特有的,媒体也以一种中国没有任何可以学习的任何教训和手段的姿态出现,给人一种凡是中国的就不可能有任何价值的气氛,大多数事件的分析都以制度为出发点,就口罩这么一个简单的措施也是在经历无数死亡后才慢慢成为政府和医学界的共识,而专家媒体好像都忘了自己过去那种鄙视戴口罩的态度。今天的结果是恰恰反映了在抗疫上中国那种以牺牲少数而挽救大局的制度的有效性,很残酷,但很有效,相反,西方,尤其是推崇自由的英语体系走一步退一步的做法表内面上是讲究人权,实际上带来的危害远大于中国所承受的损失,都说日韩台新(加坡),新西兰,某种程度德国加拿大是抗疫成功的例子,但这些国家至今经济还是没有恢复,明年也面临着难以恢复的难题,体现了民主制度一个普遍矛盾:个人自由到了什么地步会威胁到他人的自由,从而反过来伤害自己的自由?

这场冠疫的独特之处是大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后的应对政策,我象征性地将之成为“习近平的世界大战”,是一场意外,不是战争的战争,瘟疫意外的找到了西方的弱点:

如何把一场疾控战役演化成一场国际政治冲突。

那今天的现状如何?

中国的恢复

中国的恢复体现在最近的3个数据:黄金周,9月进出口数据,和刚发的第三季度总产值。

黄金周
进出口

《界面新闻》超级黄金周,十五亿人是这样报复性消费的

黄金周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中金)一文看懂国庆黄金周数据


CPI回到1时代 PPI仍有望回升


通胀回落,除了食品基本属于正常,但食品通胀居高对社会底层是个负担,即使禁止浪费也不能解决问题。

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全球产业链恢复支撑进出口两侧向好

《纽时》With Covid-19 Under Control, China’s Economy Surges Ahead

《全国广播电台(NPR)》China's Economy Bounces Back As Pandemic Is Brought Under Control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6843亿元,下降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481亿元,下降6.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226亿元,下降23.9%;商品零售248098亿元,下降5.1%。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2%、6.8%、4.5%。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8006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6477亿元,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


《金融时报》Chinese economy expands 4.9% in third quarter

 

《每经》3.06万亿!9月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纪录!三季度外贸爆发式回升,进出口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9月进口大增并不见得是消费所需,而是政府主导的生产导致原材料和配件需求大增,如果以消费为主的内消或出口不能维持,这种生产出来的产能未必能被消耗掉,再次形成产能过剩。

《彭博》China Likely to Show Covid-19 Recovery Can Be Real: Eco Week

《彭博》China Bolsters Its Dominance of Global Trade


《华尔街日报》China’s Households Are Shouldering the Burden of Its Recovery

《华尔街日报》China Acceleration May Not Rescue World From Coronavirus Slowdown

然而这次寄望中国于大任是不可能了,中国这次抗疫经济自助,完全不是2009年四万亿那个劲头,中国上层几乎一致反对这种大撒比的做法,所以靠中国投资、基建带动全世界复苏的机会是零,指望的,是中国的消费,而这方面,尽管有黄金周,还很遥远。

产业

【】大橘专访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全球光伏龙头为何回归A股?
 

 

《美政机要》China gets serious about kicking its export addiction
如果中国想要真的下决心,那是要把中国真的往“社会主义”方向挪挪,让财富从社会上层的两成人那里转向社会底层,这是搞活内销的唯一途径
 

对世界的打击,

冠疫一方面给全世界造成巨大的打击,但却也不能回避由此形成的新的现实,就是中国将在今后两三年成为世界经济最主要,最关键的动力,这次打击不仅仅
Pandemic will cause ‘lasting damage’ to living standards, IMF warns
 

《英国卫报》World’s garment workers face ruin as fashion brands refuse to pay $16bn

中国的复苏得益于中国与西方的不对称性,中国疫情控制住了,产业链依旧强大、稳定,而中国政府却无钱或者不愿意向全社会,尤其是底层发放救济,依赖恢复生产来向工人提供收入;而西方则因抗疫不力,产能无法恢复,而政府救济却相对到位,结果生产没跟上,消费力却还在那儿,结果谁得益了?中国。中国靠出口吃西方是西方自己求的,与粗对比,西方与落后国家签了合约却因冠疫毁约不符资金更是残酷。

 

人民币

社会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9月金融数据超预期,社融完成全年目标

(瑞银汪涛)新增信贷再超预期 信贷增速或将见顶

中国对冠疫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最突出的体现在社会融资,社会融资主要是刺激生产,而不是消费,预测今年总社会融资约35万亿,跟十几年前的40万比如何?首先是经济规模不同,这个数目不再有当时的效应,其次,新发行的信贷相当一部分用于新债换旧债,并不是注入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债务,所以这个规模已经不可能有以前的影响。

美国经济

《巴伦》U.S. Consumers Are Holding Up. Manufacturers Are Not. The Auto Sector Reflects This Divide

Port Of Los Angeles Struggles With Surge Of Unscheduled Ships

《彭博》Alternative Data Show U.S. Recovery Gaining, Europe Fading
 

美国经济与中国恰好相反,中国是内消并没有完全恢复,而中国福利政策缺乏实质,所以中国民众,尤其是底层,只能靠自己熬着,扛着,很多人失业找不到工作都不算在失业大军里,因为他们是流动工,在城市没有居住权,唯一能帮他们的,是一个就业机会,政府也是把主要力量放在刺激生产上,这就形成中国前三季生产()同比5.6%,而社会零售只是0.5%,生产出那么多的东西,到哪里去了?

美国与中国恰恰相反,对应的数据上内消远高于生产,反映了美国这个福利国家尽管大家不一致抗疫,生产上不去,接着过日子的权力必须有,那怎么办?进口。这一进口,美国的需求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包括欧洲,最近这几个月的赤字是创纪录的,这也是美国本身不好,却带动了世界经济恢复,而再大的得益者,恰恰是中国,因为中国的产业链不仅充实、坚韧,适应性也是无可比拟的,当外需产品改变的时候,中国是唯一能在第一时适应、提供全新消费产品的国家,而同时中国政府的政策又是不愿意把钱直接转移到老百姓手里,让他们能在艰难时期渡过难关,而是寄望于就业,也就是生产来解决收入,政府就是变相直接援助厂家

Quarterly BoP Data Annualized, U.S. and China s. adjusted, USD Billion

(一月前的数据)

美国西岸港口、太平洋集装箱货轮都已订满,美国是生产不出来,钱多没处花,连买都排不上队。
 

这一切让美国的贸易战显得很可笑,贸易战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对自己伤害更大,但大家意识到那不是什么,主要的不是自己伤害了自己,而是也伤害了对手,那才是目的,不过连那也是一种愿望而已,当你的政策完全是建立在这一招单一思维的基础上的,你未必能杀敌八百,可能只有几十,到后来还不得不给对方送上救伤包。

如果说美中有什么异曲同工的,就是两国的政策都加剧了各自贫富分化的程度。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资金组织)

《彭博》IMF Data Shows Virus Will Push China GDP Growth Well Beyond U.S.

relates to IMF Data Shows Virus Will Push China GDP Growth Well Beyond U.S.

《华尔街日报》China Growth Limits Global Economic Damage From Pandemic, IMF Says



《布鲁金斯学院》中国中产

《布鲁金斯学院》CHINA’S INFLUENCE ON THE GLOBAL MIDDLE CLASS

佐利克(美国贸易总代表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

《布鲁金斯学院》Did Trump’s tariffs benefit American workers and national security?


为什么?
美国第三波,欧洲第二波

懂王

《华邮》Trump’s den of dissent: Inside the White House task force as coronavirus surges

到了福奇被以死威胁的程度。

《金融时报》China and Covid-19: what went wrong in Wuhan?
当大爷惯了,如《金融时报》采访的一个叫费雪(Fisher)的医生所言,即使中国提前两周宣布人传人,西方还是会栽,因为后来事实证明大家即使得知这是一种致命、难于控制的病毒时,依旧是无动于衷,美国和西方忙着预料中国到了切尔诺贝时刻,中共下台指日可待,如果你还记得美国当时的各种主流媒体,真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说你们中国专制,人民是好羔羊,活该,半点同情心都难见。再说一遍,美国人欧洲人一直对中国没有半点同情心,上周皮尤说是中国在西方形象大跌,实际上他们根本不了解,完全依赖于政府和媒体的言辞,当政府和媒体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时候,民众怎么可能对中国有好感?看看他们一直认为中国抗疫远逊于他们本国,就知道他们的信息完全是歪曲了的。在我看来,美国欧洲抗疫彻底失败,不仅仅是政府的失误,媒体尽管整体上支持专家建议的防患措施,对中国的敌视,对亚洲的骨子里的歧视毒害了人们的心态,病毒瘟疫这么一个与人种、体制无关

西方那种三心二意的管控,不仅是社会支持反对双方的势力都很大,结果一会儿松一会儿紧,窝家而不测试,确诊没有严格的隔离政策,病毒永远也不会被控制住,在疫苗成为有效防控手段之前社会也永远不可能完全恢复,目前疫苗不仅尚未到位,效果也有限,而且全世界生产能力远远在一两年内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种局面也会延续下去,至少明年的不会有巨大的改变。青岛是中国最新的不计一切代价,宁愿过头也不放过一个的策略的例子,

 

 

《金融时报》Covid-19: The global crisis — in data

【各国对疫情控制的有效性】
Screen Shot 2020-06-07 at 9.45.01 AM

《冠疫策略》最新评估

《华尔街日报》Covid-19’s Global Divide: As West Reels, Asia Keeps Virus at Bay

又一个“东亚奇迹”,但美国并没有半点取经的意思

在称颂中国扭转经济壮举的同时,《经济学人》是在忍不住非要用鄙视的言辞:“中国之做对了一件事:把疫情控制住”,好像那么多事3中国都不咋样,可是控制住疫情不是“一件事”,而是唯一的事;“中国运气,内在市场足以自足”,似乎它不该有。

《经济学人》In a world mired in recession, China manages a V-shaped recovery

大势

《南华早报》US power advantage over China declines in wake of coronavirus pandemic: Lowy Institute
《华邮》Analysis | What China gains if Trump wins
美国如此强大而中国占上风,并不是中国利用冠疫在软实力上占了上风,也不是靠军事、科技上硬碰硬,而是靠生产力这一硬碰硬。我前天说起中国冠疫以来外交政策机器拙劣,如果不是西方自己在另一方面的更为重大的失误,中国不可能占有优势。

用个卡通片的例子,就像小老鼠被奶酪引着,身不由己,这是美欧自己的本性,与中国无关,比如欧洲政府更担心财政健康程度,而不是整个经济陷入困境,亟需超脱常规的财政手段,这一切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内在逻辑

《金融时报》Europe is on track to repeat its fiscal policy mistakes
 

美国目前的疫情已经让专家担心感恩节是否得全民隔离,想想这的后果,旅行、餐饮业,简单的娱乐,全都得停滞,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 打造疫情后更强大的东盟与中日韩经济(本文发表在麻生接替安倍上任总理前一天)

日韩总产值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对华贸易超过美国,是中日韩东亚产业链的一个标志

中国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与欧洲的关系,欧美天然的关系是中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唯一可以与欧洲交换的是贸易和经济互联,然而正是因为中国策略的失误所造成的外交上的孤立,欧洲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的含糊,可以忽视一些问题,这一新思维让欧洲在贸易和经济互联上强硬起来,要求中国如果希望达成双方投资协议,必须对等开放,而意大利的欧洲事务部长也公开说与习近平亲自签订的一带一路备忘录是个错误,等于公开打习近平脸。

美国许多围剿扼杀中国的策略一直寸步难行,然而冠疫以来习近平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仅是战狼外交,也包括在强势之上决定香港和新疆的政策,对中国外交上孤立,是今年华为挣扎了两年最终被扼杀的主要原因,中国主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的说法无法说服任何人。习近平的新政,让西方百思不得其解,觉得中国实属自戕,丧尽扭转冠疫占据的一切优势。中国政府媒体把华为(和中兴)被封杀、扼杀看成是美国威逼的结果,当然是美国威逼的结果,但各国,包括欧洲大部分国家一直顶着美国的压力不愿意做出这个决定,就说明这不是必然的,虽然不能排除欧洲,尤其是英国有就冠疫刷锅的意味,没有中国一系列政策的配合,谁也不能预测今天的结局。

经济上不对等开放

无所不在的习近平思想,在西方看来就是个威胁。

《彭博》'Xi Thought' Is Creeping Into Everything From Chinese Sci-Fi to Company Filings

进来西方对物质的需求所带动的中国出口肯定不能持续,而且就国际关系也不利于

China takes the climate stage

习近平这种不与其他势力讲交易而独自做大的趋势,和一带一路一样,中国新的2060零碳目标又是一个例子,这是不跟着西方转而自己主动开辟战场,把被西方(主要是欧洲)进逼的被动变成主动,中国把一切都压在全世界不论姓资还是姓社,唯一关键的,是民生,是老百姓的生计,自由是其次的,制度更是不相干的话题,因为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其他一切都能稳定。这种对策优劣另论,却是把自己的目标作为主要方针,而不是看他人如何看待,是把握主动权的正招,与美国常用的方针是一致的,如美国强调人权,不论你这么说,还是人权,这就占据了道德的上游,这种优越性只是在被别人揭穿,说美国自己本身人权就是个幌子,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之后才破产,你看到美国秩序和美国道德为什么从来不能脱离美国炮舰,就可知美国价值并不是真的那么得人心,当你脱贫的时候,美国确实能帮你,中国现在也能,但如果你说“你那真好,我也要那”的时候,美国就另有想法了。占据了这一主动权也就迫使其他国家不容易挑边,这是为什么从欧洲到日韩,到南亚和拉美都不会站在美国一边与中国为敌的原因(hedging bets),这一点在冠疫后美国不但没有挑起担子,还主动四处砸锅,成为一个流氓国家(rogue state),欧洲在疫情初也是互相封锁,彻底毁了西方要在艰难时刻承担领导者的国际秩序,美国一个拒绝承认美国体制的总统就能把没逮到今天的地步,也说明美国民主制度的脆弱性,继续担当世界领先是徒有虚名,

中国这种拙劣的手段只会给自己选择一条艰难的道路,这种选择是中国的体制决定的,当中国对内采取高压时,你不可能逃避外界的谴责,中国必须对这种谴责回应,否则就是带来对体制本身的质疑,这种质疑也就让政府的合法性成了疑问,基于这一点,中国对任何国外言论都清一色冠以“干涉内政”的帽子是必然的,外交部在这种凡事必究气氛下战狼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策略结果适得其反,中国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公开表示的也不是,领导阶层不可能不知道,半年前国安战线资助国内一个智库做了一个调查,结论是中国在世界的孤立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恶劣的,然而中国领导人陷于这种被自己的制度所绑架的境地,唯一能做的,是在其他环节做大做强,包括稳定、公共卫生、生产就业和国防,中国政府的希望是中国得以不断强大本身就是体制优越性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中国政府的有利地位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上的,这种强调集体降低个人的价值观,不是中国人不追求个人自由,而是中国人能把握个人自由不能与更大范围之内的利益冲突,这是给中国共产党利用了,还是这是人民支持政府,在于你的出发点。

哥伦比亚历史学家涂思(Adam Tooze)在评论

 

【想象力】
Screen Shot 2020-06-07 at 9.45.01 AM

【中美关系】
【】阎学通:为何及如何防范中美意识形态之争加剧
【】萧功秦:“珍珠港”前夜再现,如何防止中美陷入直接战争
【】陆克文评美国对华态度,同情美国,对优劣不置可否,也没有对美国做出评估:«There are Three Things China Still Fears About America. The Dollar is One of Them»
《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Principles to guide a new US strategy in East Asia(属于孤立的声音)

【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一文看懂国庆黄金周数据
从黄金周消费透视中国经济活力

人民币5月以来下降7%,是中国消费出口之间的财富转移,进口便宜了,出口价格涨了。然而,不仅中国出口强劲应当让人民币升值,半年来外资涌进中国资产,尤其是证券市场(债卷和股票),这更应当导致外汇储备上升,逼人民币升值,可是外汇储备基本没有上升,人民币升值也有限。
Investing.com

巴伦(Behind the Stability in China’s Currency: Beijing’s Hidden Hand)的分析是央行不直接干预,因为那违反世界金融协议,可央行通过其他国家银行来控制兑换率

中国总储备基本持平(微升),流入的外资和贸易顺差抵消了中国上层把资产转移到海外。

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9%

为什么中国9月进出口这么亮眼?还能持续吗?

沈建光: 9月进出口为何双高增?

 

【贸易战,冷战】

《纽时》Trump Funnels Record Subsidies to Farmers Ahead of Election Day

不仅仅贸易战大损,动用巨款收买农民,更是采用中国一样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金融时报》China stock listings on Wall Street accelerate under Trump

《金融时报》The Great Wall (Street) of China

《彭博》China Inc. Set for Biggest U.S. IPO Year Since ‘14 Amid Spat

《纽时》美国头号贸易鹰派为何转而维护中国

《金融时报》The great uncoupling: one supply chain for China, one for everywhere else

从文显然言过其实

《华尔街日报》U.S.-China Trade War Gets Wrapped Up in Twist-Ties

尽管制作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中国的出口补贴导致价格脱节

《金融时报》Canberra probes reports China has banned Australian coal

The US is trying to use export controls to restrict Huawei’s access to semiconductors

How Trump's export curbs on semiconductors and equipment hurt the US technology sector

A new cold war: Trump, Xi and the escalating US-China confrontation

Robert Lighthizer Blew Up 60 Years of Trade Policy. Nobody Knows What Happens Next

《中国政府白皮书,2019》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布鲁金斯学院》CHINA’S INFLUENCE ON THE GLOBAL MIDDLE CLASS

 

【半导体大淘金】

《金融时报》Chinese groups go from fish to chips in new ‘Great Leap Forward’

Chart showing number of groups registering as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黄奇帆:加入CPTPP是应对新变局的重大战略

不现实,中国差距太远,也就是说中国需要的改革太多

《华邮》Trump promised to bring China to heel. He didn’t and the result is a pitched conflict between the world’s two major powers

经合组织对今年下半年的预测,恨惨淡

 

【冠疫】

《纽时》A Dose of Optimism, as the Pandemic Rages On

抗疫常态正常化

《柳叶刀》China's successful control of COVID-19

《彭博》The Data Show a Bleak Outlook for Global Economic Growth

 

【财富和社会】

《金融时报》Job losses force rethink of female career goals

Chart showing US women suffered more job losses during pandemic

Chart showing women are disproportionately represented in industries that experienced the biggest decline due to coronavirus

《华尔街日报》The Covid Economy Carves Deep Divide Between Haves and Have-Nots

《华尔街日报》How’s the Coronavirus Economy? Great or Awful, Depending on Whom You Ask

《联储圣路易斯分局》Taking a Closer Look at Marital Status and the Earnings Gap

line graph showing annual earnings by marital status, race and gender

 

【政治】
《纽时》Taking Page From Authoritarians, Trump Turns Power of State Against Political Rivals
《纽时》Trump Lashes Out at His Cabinet With Calls to Indict Political Rivals

《纽时》An Arrest in Canada Casts a Shadow on a New York Times Star, and The Times

《纽时》Facebook’s China Tactics Backfire

《纽时》Voters Dread Election: ‘It’s Going to Be Hell No Matter What’
 

 

【美国与世界】
【】American magical realismhttps://pullrequest.substack.com/p/american-magical-realism
【SupChina】Fear of a red tech planet — why the U.S. is suddenly afraid of Chinese innovation

【金融时报】Why America no longer looks to Europe(主要是大趋势,如人口老化,然而美欧关系是双向的,欧洲对美国,尤其是淳朴上台后的态度日趋疏远)

【金融时报】Why Europeans no longer dream of America

We need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we have lazily repeated false narratives for too long

For both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there is a sense of foreboding about what the next few months could bring a country already battered by a virus and economic devastation(这是美国学者,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全面否定中国延续五千年文明一说,中国极不统一,也不和平,各种势力不是逐鹿中原,而是相互混战扩大势力,而且对边境也是不断扩张、征占,形成今天的大国)

《外交事务》China Thinks America Is Losing

《外交政策》Beijing Believes Trump Is Accelerating American Decline(杜如松)

 

【抖音】
《路透社》China would rather see TikTok U.S. close than a forced sale
《路透社》Trump says there will be no extension of TikTok deadline
《南华早报》TikTok’s algorithm not for sale, ByteDance tells US

【美国高教】
《彭博》Covid-19 Interrupts Flow of Foreign Students to U.S.


《彭博》Elite U.S. Colleges Lose Favor With Lucrative Asian Students
《日经亚洲评论》Trump and COVID force Chinese students to rethink the US
《华邮》Education, interrupted(中国留学生坚定不移的美国梦)
《皮尤》Coronavirus, Trump Chill International Enrollment at U.S. Colleges
《路透社》U.S. cancels visas of more than 1,000 Chinese nationals deemed security risks

《大西洋月刊》The Mad, Mad World of Niche Sports Among Ivy League–Obsessed Parents

《布鲁金斯学院》The day that America lost $100 billion because of an immigration visa ban

https://twitter.com/crampell/status/1319757858225987584

 

【中国进出口】
The Return of Big Chinese Surpluses (And Large U.S. Deficits)
上海航运交易所




>
Trans-Pacific ‘going crazy’ as demand defies pandemic pessimists
freight rate chart>

《大西洋月刊》Why Everything Is Sold Out(加剧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出口,虽然中国并不能,并没有全部替代美国需求的能力)

 

【历史与政治】
汉斯·摩根索(见:美国要和谐,需要这么多个万亿
强世功:中美“关键十年”(强世功和中国倡导“国家主义”的一派超出了新权威主义,很多观念来自卡尔斯米特(Carl Schmitt),一百年前斯米特的说法在政治学是跨出了西方传统“自由”(是指权力,尤其是个人权力)的界限,是法西斯的基础之一,简单说就是,国家不是小姑娘渴望自由哭哭啼啼闹情绪,国家是人民(更恰当民族)意志的总和,这么一来,为了民族生存,以致自强、壮大,个人的利益是无足轻重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近年来设立了“先秦政治与希腊城邦政治比较研究”、“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比较研究”、“魏晋隋唐民族融合与欧洲蛮族入侵比较研究”等12个中西文明比较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学者从文明根性上研究中西方道路之不同,以历史自信提升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强化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日前,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将此书前言发表成文:
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评潘岳新作“战国与希腊”
潘岳:秦汉与罗马,秦汉与罗马有着相似的基础与挑战,为何发展不同?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晏绍祥)评潘岳《秦汉与罗马》| 士兵可以创造皇帝:罗马兴衰背后的历史机理是什么
《学习时报》(何毅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毅亭率领一个班子,用了两年时间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了习近平的」>

【评论】
启蒙以降以英国自由主义倡导的,是社会有个人组成这么一个现实,宗教只是正义、道德的基础,但上帝却把生存、繁衍、致富留给了人间,国家则是一个工具,只有防御外敌之效,而不应是妨碍个人寻求幸福的障碍。这个观念最强有力的依据来自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下自发而形成的社会网络,仅仅是生存、致富的欲望即可促成社会进步,进一步繁华,创造出物质社会和精神文明,当今对此称颂最有力的,是哈佛文豪平克(Steven Pinker)。然而亚当斯密(更可能是后人)有可能忽视在他眼前的现实:基督教也好,资本主义也好,不仅仅是一种主义,更是一种机制,机制就是组织,组织才能形成优化、规模优势、效率,组织才能遏制个人的冲动,通过引导诱惑或迫使的手段来推行新的技术和制度(“法制”)。
所以这一观念最大的弱点是,整个想法是对现实的一阶逼近,完全忽略了其他因素。这种世界观继承了西方发展的两大动力:基督教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工业革命,两者都需要摧毁传统家庭和民间组织这些团体结构,直接把个人与天堂和生产挂钩,这种机制和马克思倡导的共产主义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多少反传统、反人性。可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有粘稠性的,旧的团体被摧毁,新的团体还是会产生出来,这些团体的能力已经成为不可忽视二阶逼进,因为他们也在进化,文化和资本主义不断优化的过程,让所有人和团体都拥有强大的武器,国家今天不过成了这些新团体控制和为己谋利的机器而已。

在中国,国家机器目前的主要人物是压制这些团体的势力,让任何一个“公民”直接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机器里的一个部件,一粒螺丝,从而引导全民为“国家意志”行事。在西方,这就不可能了,结果西方的民主不仅没有加强公民社会的优势,反而成了一股破坏势力,带来紊乱。

 

【德国】
这大概是德国政府最有实质性的战略转变
《日经亚洲评论》Germany ends China honeymoon with new Indo-Pacific strategy
《国家利益》China’s Diplomatic Duo Fails to Engineer a Successful Summit with Europe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进展、焦点与影响(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常设论坛执行秘书长张生)

【中国理财市场】
30万亿(美元)


 

【比较】
National Cyber Power Index 2020(各国网战实力)
Chart displaying the top-10 cyber powers as ranked in the index this year. In order, they are: United States; China; United Kingdom; Russia; Netherlands; France; Germany; Canada; Japan; Australia

 

中美“关键十年”
——“新罗马帝国”与“新的伟大斗争”
【文/ 强世功】

【主要论点:二战后美国目的就是要称霸。称霸则必须控制住中国,所以要“变色”。而中国要崛起,不能变色。中国六四以后,渐渐加紧对国家机器的控制,民间以民运方式变色的机会被堵死,但是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领导人交接换代,这就给美国一个不断寻求“党内代理人”的机会。只有终身制,才会彻底杜绝美国的任何幻想。】

 

(一)普世价值是美国称霸的障眼法

(二)美国一直以控制中国为期战略目标的一部分。《中美望厦条约》开始,特别是美国对中国推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美国就将中国看作其迈向世界帝国的垫脚石。为此,美国在中国进行持续不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投资,从而希望将中国变成依附于美国的重要政治力量,这个定位尽管表面上是平等主权国家之间的战略盟友,而实际上则是“主—从”结构的“附庸国”。〖 为什么中国民主了,就会成为美国傀儡?因为中国的民主派都是美分,慕美崇美精英资本阶层,而且资本世界收美国控制,导致这一阶层必然亲美,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无异于从属于美国〗。强世功否定了整个资本权贵公知精英阶层,把他们视为亲美派,与美国的国国家民族主义“思想家”辩能(Stephen Bannon,人称班农,主张民族经济民粹运动,白人至上主义者,“列宁主义”信徒,郭文贵好帮手,以推翻中共为目的)对美国同一个阶层的蔑视几乎一个出发点。

(三)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接轨,接受美国体制、价值,就必然附属于美国,成为美国的附庸国。中国如果要避免这一命运,必然要谨慎地把握时机,

(四)

【冷战美国全面获胜后的目标是打造“新罗马帝国”

1:认识到美国对华战略全面转变,与政党无关。美国之前的政策,“变色、颜色革命”,是“期望不断加深的对华接触将会刺激其经济和政治的根 本性开放,从而引导中国社会越来越开放,成为一个建设性的和负责任的全球事务承担者,一个与公民为中心的、自由开放的秩序相接轨”? 然而与华接触政策一个没有消失的声音是,并非要去改变中国,而是要适当稳住中国,这才是务实派的原旨

2.美国在“后冷战”以来建构“新罗马帝国”的世界帝国理想在现实中遭到失败,“自由民主世界秩序”

3. 美国期望通过接触乃至“颜色革命”将中国纳入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的轨道,从而将中美关系定位为“主—从”结构的盟友关系,而中国则 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平等伙伴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这场博弈站稳(尚不是胜出)?因为把握了两个历史性时刻。一是冷战,苏中战争和美国冷战困境让美中有机会联手,中国主动抓住了这个机会,进而有1978年起的“里根啥切尔邓小平新自由主义革命”。第二是911,中国立即意识到这又是另一个历史机缘,马上与美国合作成立反恐联盟,奠定了入世后崛起打造基础的机会。2008年成为美国势力巅峰的极点,从此美国开始下坡,而中国开始独立,之后十年的政策。强世功“关键十年”】

【中国共产党并不认同现存国际秩序的原则和规则,这个国际秩序就是在美国治下的和平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平与全球繁荣时期。共产党不承认世界繁荣是美国带来的,这个想法是基于美国的动机,美国并不是要行善,而是自己称霸的一部分,既然如此,中国利用一把也没有任何值得为难,欠债欠情之说,正如美国全盘否认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共产党也全盘否认美国的价值观。

我们才能理解美国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亲美=从属于美国】,西化就是美国化,之后成为傀儡。

国际上还是有个公平,即使美国总是欺负人,但你自愿加入,尽管老大不情愿,但还是主动加入的,你不按现有的游戏规则玩,还千方百计砖空子、耍诡计,这怎么讲得过去?中国的崛起,即使强世功也承认是因为加入了美国主动的国际大循环的结果,中国经济是起飞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跳跃性的提高,强世功通篇没有一个感激,不承认中国借助、利用了美国秩序,怎么是大国责任,五千年文明?】

2020年5月,美国国务院发布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方针》(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报告,明确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承诺很大程度上基于这样一个期望,即不断加深的对华接触将会刺激其经济和政治的根本性开放,从而引导中国社会越来越开放,成为一个建设性的和负责任的全球事务承担者。四十多年之后,这种战略显然低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控制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范围的意志……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以及与世界不断接触并没有像美国期望的那样引导其与公民为中心的、自由开放的秩序相接轨”。【强觉得这正是中国引以为自豪之处,因为“成功”就是中国接受了美国体制和价值观】

尽管从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舆论中对美国政府对华接触的批判不绝于耳,甚至这种主张也成为美国保守派在特朗普竞选中攻击自由派的重要理由之一,但是这次美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公开承认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的失败,至少表明经过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摸索,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应对中国崛起的新战略,而这份报告和 2017 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报告,恰恰可以看作是美国绘制的应对中国崛起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美国政府应对中国崛起新战略的出台,实际上证实了这几年全世界的观察家甚至普通民众早已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中美关系无法回到过去的年代。那么,新的中美关系究竟是什么图景?美国对华的新战略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中美脱钩”“修昔底德陷阱”“新冷战”“文明冲突”等论述早已成为美国公共话语中的流行概念,美国政府的这份新战略报告强调以“基于原则的现实主义”(the principled realism)对中国发起全面围堵遏制的“新冷战”,但不同于美苏单纯基于意识形态的“冷战”,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这场“新冷战”虽然有意识形态的“原则”分歧,但更是基于“现实主义”的美国国家利益,在利益竞争的背景下,美国也会为了其国家利益而与中国在有关领域中展开合作。

如果说美国政府的这份文件宣告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接触政策失败,那么也意味着同时宣告美国在“后冷战”以来建构“新罗马帝国”的世界帝国理想在现实中遭到失败,因此美国谋求针对遏制中国而建构出大西洋体系和印太体系。这就意味着所谓的“中美脱钩”不仅包括技术、产业领域的脱钩,而且包括地缘政治上的重新布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的梦想的破产与美国对中国接触政策的失败乃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为不能征服中国,不能获得中国的支持,美国不可能建立起世界帝国。在这一点上,美国从进入亚洲以来,历届政府均有清晰的认识。从1949年美国朝野讨论“何以失去中国”,到2018年美国朝野讨论“何以误判中国”,遵循的都是同一逻辑。【美国对中国的接触政策失败,意味着美国在“后冷战”以来建构“新罗马帝国”的世界帝国理想在现实中遭到失败,因此美国谋求针对遏制中国而建构出大西洋体系和印太体系。继承“《中美望厦条约》开始,特别是美国对中国推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美国就将中国看作其迈向世界帝国的垫脚石这一想法”,1949年美国朝野讨论“何以失去中国”,到2018年美国朝野讨论“何以误判中国”,遵循的都是同一逻辑】

那么,中美关系何以走到今天这个状态?如何理解在此之前的中美关系?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应对美国发起的“新冷战”?我们应当如何从全球大格局中定位并建构新的中美关系?这些问题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本文简单地追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关系,试图提出“关键十年”这样一个概念,即要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从美国对中国的友好接触政策转向“新冷战”的遏制政策的结构性变化,必须高度重视从 2008—2018 年这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关键十年。2008年西方爆发了金融危机,而中国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这往往被看作是“中国崛起”的标志;2018 年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这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这十年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对美国而言,是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试图对其内外政策进行大调整的十年;对中国而言,则是中国政治领导人更替和政治路线重新定调的十年,也是积极有为开展“伟大斗争”的关键十年。中美两国同时在调整政治路线和国家政策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预设问题:中国崛起带来怎样的世界秩序?美国期望通过接触乃至“颜色革命”将中国纳入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的轨道,从而将中美关系定位为“主—从”结构的盟友关系,而中国则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平等伙伴的“新型大国关系”。可以说,由于两国对未来图景的构想差距过大,以至于中美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到今天的局面。因此,中美关系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如何从现实出发来构思未来世界图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未来世界秩序的想象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建构。【这第二个关键十年是在美国势力达到顶峰,而中国在韬光养晦积蓄了足够实力后两国各自重新考虑自己和双方关系的十年,两国再者十年里探讨己方策略、揣摩对方思维策略,试探、交往,对弈,终因美国坚持自己将中国纳入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的轨道,从而将中美关系定位为“主—从”结构的盟友关系,而中国则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平等伙伴的“新型大国关系”差异的破裂,以贸易战和全面对抗为终结】

【两个关键十年和两次历史性战略选择】


历史的天命:中美两国的命运交错

在某种意义上,从 1963 年“中苏论战”到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也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决定中苏关系乃至全球格局的“关键十年”。它无论在地缘政治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深刻地改变了“冷战”的历史,甚至奠定了“冷战”结束的政治基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78 年之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全面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而这个时候也正好赶上苏联开启“改革与新思维”的年代。可以说,苏联和中国都不期而遇地走在结束“冷战”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苏联的改革开放不仅导致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而且导致苏联帝国的解体,从而为美国迎来建构世界帝国的机会。而后冷战时期的美国通过“沙漠风暴行动”完美地展现了其构想中的“后冷战世界新秩序”,即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的世界帝国时代。虽然主流学者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的传统假定,称之为“单极世界”或“一强独大”等。

然而,正如克林顿在竞选中针对老布什的经典名言:“笨蛋,经济才是关键。”(It’s the economy, stupid.)美国要建立起世界帝国,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军事征服,而更为关键的是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控制全球。因此,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就是从军事扩张和控制转向在全球进行经济扩张,从而将整个世界纳入美国治理的经济体系中。【控制世界经济是美国秩序和新自由主义的目的,与“新罗马帝国”同义,经济上征服中国就成了帝国扩张的主要目标,因为中国这块肉太大太肥】

在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中,中国是最大且最具有潜力的市场,因此如何打开中国市场、在经济上控制中国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扩张战略中的重心。而美国的全球经济扩张战略与“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不期而遇。因为在经历了1989年的艰难时刻之后,中国保持了国内政治稳定,但是在国际政治层面采取“韬光养晦”战略,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因此,1990年代的中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型企业,每天关注经济数字的飞速增长。

正是在共同转向经济这个大背景下,中美之间政治上虽然存在着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政治摩擦,但在经济领域却始终能够保持着高度合作。【这给美国一种错觉,觉得中国是一个顺从的好学生,而不是想强世功那样的出发点,中国既瘦又带病但依旧是条汉子,不是自己没脑子的那种,韬光养晦不说话不表示没脾气】一方面,美国的过剩资本和技术与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形成了天然互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大环境下,美国外资很容易廉价地收购大量优质的中国国有企业,从而获得超出想象的巨大收益。这种经济合作在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美国经济和国民生活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

可以说,中国在政治战略上的韬光养晦成就了美国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在重大国际行动中,中国始终谨慎地站在美国一边,而在经济战略上的改革开放,更符合美国全球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的利益。由此,“克林顿时代”成为美国在“后冷战”以来通过推动“全球化”战略来建构世界帝国的最美好时代,但这其中有相当多功劳应归于中国,归于中国对美国在全球经济扩张中的“助推”。【正因为是韬光养晦,中国处处配合美国,加强了美国的成就和威望】

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进一步激励了后冷战时期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的政治野心,共和党小布什上台之后,在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影响下,将中国定位为政治意识形态敌人,成为实现其“历史终结”的打击对象,以至于在中国南海发生了撞机这种擦枪走火的事件。一时间,中美之间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军事紧张。然而,“9·11”事件后,美国不得不调整其战略,展开了长达十年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新的十字军东征”。而中国在这种背景下差不多成为美国的战略伙伴,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美国经济持续繁荣提供的巨大动力,也为美国建构世界帝国提供了充沛的经济资源。甚至当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之际,恰恰是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帮助西方资本主义体系顺利地度过危机,以至于有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拯救了西方资本主义”。【强世功不含糊,“拯救了西方资本主义”】

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之间逐渐形成了政治与经济适度分离的两条平行线。虽然中美在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但由于中美密切的经济合作成功地化解了这些政治上的分歧。中国甚至也逐渐学会了利用美国工商界的力量进行政治游说,通过经济上的“让利”来缓和美国对中国在人权问题、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南海问题上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由此,在中国人的舆论中,一度出现了中美在经济上合作互补的“中美夫妻论”,中美经贸关系稳定乃是中美关系稳定的“压舱石”理论。【这一切只是表面的】

然而,从美国战略看,中美经贸关系的“压舱石”服务于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展开规模巨大的伊斯兰战争,不仅需要中国在政治上的支持,更需要中国在经济上的支持。当美国陷入伊斯兰战争,中国却在“韬光养晦”中不断加速经济发展。特别是2008年美国经历金融危机而出现经济萎缩,而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2008是个转折点,“中美经济力量的此消彼长到达了一个打破平衡的临界点”美国开始觉得中国变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变了什么,一直积累到2017年才定局。“关键十年”】

中美经济力量的此消彼长到达了一个打破平衡的临界点,不仅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家感受到中国地方政府官员对他们的态度有所转变,我们在公共媒体上还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家竟敢教训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原因是美国把钱用在了战争上。一些中国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这种傲慢恰恰表明他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中美关系的实质,他们并没有看到当中国经济增长发展到某个临界点,似乎要挑战美国的“新罗马帝国”时,那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必然也就不存在了【底层干部资本家公知的无知】。因此,让很多中国人纳闷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美国的企业家,甚至在中国发大财的企业家,并不像以前那样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经济友好政策,而是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这背后固然有经济的因素,即这些美国的在华企业感受到来自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压力,这些企业在中国无法获取像过去那样的暴利,但更主要的因素不是经济,而是政治。【这是一个对西方报道很好的补充】

对于一些迷信中美关系“经济压舱石”的人,如果依然相信通过经济上的“纳贡”能够获得世界帝国的政治庇护,那么美国保守派会用类似克林顿的名言来回应:“笨蛋,政治才是关键!”真正使中美关系发生转向的乃是经济变化引发的政治利益,即“中国崛起”威胁到美国建构世界帝国的战略,那么如何将经济上崛起的中国在政治上纳入美国建构的世界帝国体系中,就成为美国调整对中国政策的关键。

2008 年,中国举办了一场豪华完美的奥运会,让西方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崛起的面貌。美国战略界开始检讨美国的全球战略的得失。其中不少人检讨美国在“9 •11”之后的战略失误,认为以美国共和党为核心的新保守主义过分沉迷于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东征”,将全部精力投入伊斯兰战争,而忽略了中国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崛起。这种观点差不多成为推动美国政府战略转型的主流观点。为此,美国建构世界帝国的战略重心就从伊斯兰世界转向应对中国崛起。

于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宣布从伊拉克撤军,2011 年迅速击毙了本 • 拉登,随后名正言顺地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在伊斯兰世界的战略收缩,就是为了将力量转向应对中国。2011 年奥巴马政府就提出了“转向亚洲”战略,2012 年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布美国逐渐将 60%的战舰部署在太平洋。2014 年,美国甚至策动菲律宾就南海问题提出国际仲裁,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施压。而就在这一年,台湾发生了“太阳花运动”,香港发生了“雨伞革命”,云南和新疆则发生了严重的暴恐袭击事件。显然,美国所发起的这一连串动作,目标毫无疑问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继上“2008是个转折点”,美国也不是闲着,只不过中国发展更快,战略眼光更远(下段),不论美国政府采用什么政策,中国都能先人一步】

然而,美国的这一套战略对中国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相反中国在经济上持续增长,产业升级效果显著,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在政治上,新一代领导人顺利完成交接,并通过一系列政治法律改革巩固了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在军事上,不但开始制造航母,更重要的是南海吹填造岛并实现军事战略部署,从而突破了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绝对控制【这是解释中国动机最直接了结的说法】,与此同时,新式武器不断装备;在地缘政治上,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构筑新的政治版图;在意识形态上,提出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无疑对美国的世界帝国图景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全面修正奥巴马政府应对中国的全球帝国战略。在特朗普政府看来,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失败的根源在于迷恋传统的多边主义,从而让美国承受过重的国际义务和负担,以至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陷入矛盾:一方面希望政治上遏制中国,可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在经济上依赖中国,这种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必然削弱政治上的遏制。为此,特朗普政府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将战略重心转向经济,从奥巴马政府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转变为发起贸易战打击中国经济,并试图通过重振美国经济来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这完全是高估了淳朴政府】

可以说,从 1993 年到 2009 年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 16 年是中美之间政治上相对缓和而经济上密切合作的黄金时代。从 2008 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到 2018 年特朗普发起中美贸易战的前后10年,是中美之间在经济上继续保持相互合作但在政治上不断摸索重新定位的“关键十年”。正是在这“关键十年”的发展中,美国得出对中国采取接触战略的失败。特朗普之所以当选美国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于自由派的民主党政府对中国采取的接触政策的失败【不对,这是对美国自由派保守派分类的误解】。为此,美国自由派检讨为什么中国让“美国的期望落空”,甚至从二战期间马歇尔调停国共两党开始,反思历届美国政府过高估计自己左右中国发展前途的能力。(1)

而在美国保守派看来,这恰恰证明美国自由派对中国战略的失败。这种失败不仅刺激美国保守派通过炒作中国问题而重新夺取政权,而且让美国自由派在中国问题上失去了话语权、主导权。当美国自由派学者联名对特朗普总统发出“中国不是敌人”的政治呼吁时,(2)美国保守派马上联合署名支持特朗普的对华强力立场,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在于“主张与中国接触的这一派(the China-Engagement School)的支持者不断告诉美国政策制定者,一旦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达到充分程度就会变成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这也是美国反华派一面之词,并不真实,但很有市场,强将之当成美国主流观点也可以】。但这一切过去根本没有发生,而且只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决不会发生”。(3) 因此,我们要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就必须理解美国自由派在“关键十年”中对中国采取的“接触”战略。

 


“和平演变”与“中美共治”:美国对华的“接触”战略

【这一小节回顾了美国种种诱惑中国的策略】

【在美国战略构想中,中国之于美国,犹如印度之于英国一样,是其建立世界帝国的重要战略基地:这是理解中国对美国战略判断的一个关键思想,正是这一看法,“忘我之心不死”成为中共牢牢记在心上的警言,一切民主自由都是空话,美国是“误判中国”以致失去了“遏制”中国崛起的最佳时机,而不是为了中国好,采取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和文化领域的全面较量和不断渗透进行“和平演变”】

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之际,美国战略界发起了“误判中国”的讨论。这次讨论与1949 年后美国讨论“失去中国”一样,表明美国对中国政策上的连续性。从《中美望厦条约》开始,特别是美国对中国推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美国就将中国看作其迈向世界帝国的垫脚石。为此,美国在中国进行持续不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投资,从而希望将中国变成依附于美国的重要政治力量,这个定位尽管表面上是平等主权国家之间的战略盟友,而实际上则是“主—从”结构的“附庸国”。

在美国战略构想中,中国之于美国,犹如印度之于英国一样,是其建立世界帝国的重要战略基地。因此,1949 年美国内部对为什么“失去中国”的检讨,实际上就是在检讨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为什么扶持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最终导致失去了清末以来不断取得的特权。而在 2017 年,美国对为什么“误判中国”的检讨,实际上也是在检讨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为什么寄希望于中国内部民主自由化而失败,从而失去了“遏制”中国崛起的最佳时机。我们只有理解美国建构世界帝国的战略布局,才能理解中美贸易战在大国较量的“修昔底德陷阱”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关于发展道路、政治体制、文明传统和地缘政治的较量。

二战之后,核武器的使用使得大国较量很难诉诸直接的武力冲突,这就意味着世界帝国的权力更迭很难采用历史上惯常采用的战争和军事征服手段,而必须探索新的方式,这就是“冷战”的方式。“冷战”不是没有战争,而是没有发生使用核武器的大规模世界大战,相反始终通过代理人进行小规模的、范围可控的军事冲突,与此同时,战争从单纯的军事战场冲突变成了一场更为隐蔽的总体战,即采取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和文化领域的全面较量和不断渗透进行“和平演变”。这两种战略成为“冷战”的常规手法,前者就是围堵遏制,后者就是接触诱导。

由此,“冷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之争,更是两种帝国战略方式之争。苏联更多采用比较原始的、暴烈的军事胁迫手段,而美国则采用更为现代的、更为柔性的“和平演变”的接触诱导手段,最终追求“不战而胜”。我们只要对比 1949 年之后苏联影响中国的方式与改革开放之后美国影响中国的方式,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两种建构世界帝国的技艺存在巨大差异。

(一)体制改革与“和平演变”战略

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实际上基于一套简单的现代化理论,即经济私有化和市场化,必然推动市民社会的兴起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自由化,最后必然带来多党政治的政治民主化。而一旦实现政治民主化,则所有竞争的政治势力最后必然投靠资本力量。正如列宁早就指出的,资本主义多党制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控制的一党制。美国可以通过掌握全球资本来控制意识形态、控制各种政治力量,最终建立起以华尔街为首都的世界帝国。当然,华尔街的金融体系必须以掌握全球军事暴力为后盾。美国自由派建构者的世界帝国有许多美好的称呼,比如“自由帝国”“金融帝国”“资本主义帝国”“人权帝国”“民主帝国”等等,但这都是对“新罗马帝国”的具体阐释,即不再像罗马帝国那样单纯诉诸暴力,而是采用更为复杂、更为抽象、更为精巧的多种手法。这多种手法相互配合,构成“和平演变”战略。

【“自由帝国”“金融帝国”“资本主义帝国”“人权帝国”“民主帝国”。强世功的想法不无道理,因为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就没有国界,无所谓干预内政,可往往美国是“双重手段”,而且连自己国内都无法保障,却处处指手画脚,不是这没道理,而是双重标准确实让人怀疑你的动机】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刚好落入美国“和平演变”的战略中】

在漫长的“冷战”岁月中,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刚好落入美国“和平演变”的战略中,因激进的经济私有化、思想自由化、政治民主化而迅速解体。中国在 1980 年代同时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同样遭遇了“和平演变”。幸运的是中国渡过了这个难关,保持了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与此同时,苏联解体恰恰作为前车之鉴,让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对“和平演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警惕。尽管如此,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为“和平演变”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从经济上看,市场化经济发展迅速培养起一个经济力量雄厚的商业阶层。他们在经济上与西方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大力量乃是高度依附于西方的金融资本阶层。形成一个跨国的、隐形的买办阶层。这个阶层崇尚西方文化、认同西方世界,利用金融资本、裹挟着政府权力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个阶层深度渗透到媒体、教育等各个领域中,试图掌握中国的文化领导权。甚至于这个阶层希望通过私有化和民主化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更直接的权力【那岂不是自己打脸?】

比较之下,在中国共产党宣布“三个代表”之后,大多数从事实业的民营企业家始终关注自己的“政治待遇”问题,他们要为自己的财产和市场经营寻求政治保障。为此,民营企业家通过各级工商联、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党代表大会稳步地进入政权建制中,甚至一度将民营企业家能否进入中央委员会看作民营企业家政治待遇的风向标。当然,如果将整个民营企业阶层看作是推动民主化的动力,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也是幼稚的。事实上整体民营企业阶层希望中国政治保持稳定,尤其是希望稳定的政府遏制民主化带来的民粹主义倾向。然而,由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外高度依赖西方资本和技术,他们不仅受到资本力量的盘剥,又遇到国有企业的压力,也没有能力参与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国家政策辩论中,若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政治教育,这个阶层也会成为推动“和平演变”的力量。

从政治上看,在中国政府主导推动的市场经济改革中,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官员变得日益腐败。他们要么主动寻租,要么被商人所“围猎”,从而和商业阶层形成利益裙带关系,以至于中国经济发展一度被批评为“裙带资本主义”。这种官商勾结形成了各种山头、团伙和利益集团,资本势力在党和政府中不断渗透,编织并扶持自己的利益关系网络,甚至寻找自己的政治代理人。而不少掌握高层权力和国有资产的权贵也开始幻想着通过私有化和政治民主化,名正言顺瓜分国有资产,像苏联的高官一样摇身一变为权贵大亨。由此在各种“圈子文化”中散布出来的“沉船论”,使得不少官员的政治立场发生动摇,并为自己偷偷安排后路,甚至将资产、家属和子女安排在国外,以至于出现了“裸官”这种现象。在后来中央开展严厉反腐败斗争中,有很多官员就是因为丧失政治方向和政治意志、贪污腐化和“两面人”而受到惩处。

【资本阶层和文化阶层都有亲美的倾向,这是美国和平演变的基础】

【强世功完全避开中国个人的幸福和自由这一难题,中国政府的回复往往是普遍生活标准的大幅度提高】

从思想文化上看,近代以来,美国对中国的长期文化渗透培养起一个稳定的亲美文化阶层,他们信奉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接受美国人关于“历史终结”的论述,以一种“不可一日不拱卒”的宗教热忱投入到配合美国“和平演变”的事业中。由此,商业资本和自由派知识分子控制的文化传媒体系在系统地宣扬自由、平等所带来的价值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股文化思潮在系统歪曲、丑化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全面攻击和解构中国共产党树立的道德楷模和英雄形象的同时,却在不遗余力地美化、怀念民国时代。一时间“民国粉”成为文化潮流,“小鲜肉”成为年轻人的审美偶像。一句话,整个中国的文化中产阶层在追逐财富的纸醉金迷中日益走向沉沦。

2008 年尽管是中国崛起的标志年,但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自由派在理论上用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否定之前毛泽东时代的建国后三十年,主张在经济改革取得成就之后必须尽快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否则不仅经济改革难以继续下去,而且连经济改革已取得的成果都难以保住。这种舆论希望利用中国政治领导人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全力推动关于自由人权、宪政民主等政治体制改革议题,推动中国走向民主化。而此时,美国在中亚、中东推动的一系列“颜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在实践中“颜色革命”已经和国际政治力量、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套高度技术化、可以标准化培训的颠覆政府的政治操作手册。在这种背景下,自由派也开始尝试运用新兴互联网手段来组织公共抗议事件,甚至连美国驻华大使都出现在公共抗议现场,试试在中国开展“颜色革命”的水温。而此时台湾的“太阳花运动”、香港的“雨伞革命”和新疆分裂势力的恐怖主义已经在外围对中国政治发展构成巨大压力。【中国确实不能不感到内外夹攻的威胁】

市场资本主义及其享乐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的高歌猛进,必然引发波兰尼所说的“社会自我保护”机制。“老左派”“新左派”和“保守派”在中国强势崛起。可以说,中美在经济领域中深度合作的十几年,既是中国经济生机勃勃开始向美国不断逼近的十几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大分化”的十几年,还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断成长的十几年。特别是 2008—2018 年这“关键十年”中,不仅中美关系走到了十字路口,而且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也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声音不仅在自由派群体中呼声很高,就是在党内也有不少类似的公开主张,若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以进行下去;但另一方面,泛左翼政治也在崛起,并与文化保守主义结盟。在这种思想文化大分化的背景下,中央始终强调“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然而,中国究竟走什么道路?各种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一度甚至处于白热化状态。尤其在 2012 年之前中国政治领导人交替的不稳定关键时期,美国媒体和政治力量深度卷入中国政治权力交接过程中,关于政治斗争的各种消息往往首先出现在西方媒体上,并试图通过西方媒体的报道来影响中国政治的进程【可怕啊】。可以说,这十年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关键十年,也是中美关系历史上的关键十年,甚至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十年。

(二)“中美共治”的战略诱导

在这“关键十年”中,虽然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将矛头对准中国,但还没有像后来特朗普政府那样采取直接对抗的“遏制”政策,而是采取一种“和平演变”的战略诱导政策。这个战略的形成固然有美国长期的和平演变思路的影响,但也和当时美国的国内政治相关。2008 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迫切需要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帮助和合作,更重要的是美国金融资本也在逃离金融危机的西方,而希望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获得巨大利益。因此,西方资本力量也不希望采取“遏制”战略。

【第二个关键十年“中美共治”是个诱惑、陷阱,因为美国是主导,一旦接受了“中美共治”的格局,中国就必须在政治上高度依附美国,就像日本那样处于“附庸国”的地位。经济上约束,政治军事上围堵】

【“中美共治”的提出对国内不少人无疑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在他们看来,从 1840 年以来,在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上,要么被西方侵略殖民,要么被西方封锁排斥,现在中国既然能够在美国的帮助下走出“历史三峡”,甚至能获得世界头号强国如此的礼遇,难道对美国的仁慈和善意不懂得感恩、不值得欢欣鼓舞拥抱吗?这大概是“入关论”】

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寄希望于多边主义来约束中国,将中国吸纳到美国主导的世界帝国体系中并安排一个恰当的位置。一方面在经济上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希望在美国主导下建立新的贸易规则来迫使中国接受美国的治理,另一方面在政治军事上重建盟国体系,加强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围堵。如果说这些策略属于外部推动,那么奥巴马政府推出的重大策略调整就是在设定中国国内“和平演变”议程的同时,也通过设定中美关系来诱导中国进入美国设定的世界帝国体系。

因此,正是在这种时期,美国政策决策者提出种种关于中美关系的新构想。最著名的构想就包括伯格斯腾提出中美之间建立非正式特殊关系的“两国集团”(G-2),形成“中美共治”格局,佐利克提出美国应当让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的“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弗格森提出的“中美国”(Chimerica)以及基辛格等人构思的“太平洋世界”等等。这些概念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因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高度重视中美关系,但另一方面是作为战略诱导,引导中国将自己的利益与美国利益高度捆绑,从而形成“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利益格局,以维持中国出口而美国进口、中国储蓄而美国消费、中国制造而美国金融的分工合作体系,从而将中国有效地纳入到美国主导的世界帝国体系中,成为控制亚洲的“远东之锚”(布热津斯基语)。在这个体系中,即使形成一个“太平洋体系”,那也是参照“大西洋体系”。美国赋予中国的地位类似于英国或者日本的地位,成为美国治理世界的得力助手。

可以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推动中国在国内政治中走“和平演变”的民主化道路与在国际政治中以“中美共治”诱导中美合作,是美国对华政策相互配合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一旦完成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就必然产生一个高度依附美国的政权,从而有效地实现“中美共治”的战略安排。但另一方面,一旦接受了“中美共治”的格局,中国就必须在政治上高度依附美国,就像日本那样处于“附庸国”的地位。

但是,“中美共治”的提出对国内不少人无疑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在他们看来,从 1840 年以来,在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上,要么被西方侵略殖民,要么被西方封锁排斥,现在中国既然能够在美国的帮助下走出“历史三峡”,甚至能获得世界头号强国如此的礼遇,难道对美国的仁慈和善意不懂得感恩、不值得欢欣鼓舞拥抱吗?这实际上相当于恢复到国民党时期的美国东亚战略盟友的地位。当时中国名义上也是与美国和英国作为平等盟国共同处理远东国际事务,可事实是,二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仅仅希望收回香港的新界地区都被英国拒绝,至于决定战后远东政治格局的雅尔塔会议根本就没有民国政府什么事,中国事务依旧操持在美苏这些大国的手中。然而,在“历史终结”论的背景下,中国自由派无论对中国政治的构想,还是对中国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定位,始终处于政治不成熟的幼稚形态,甚至将曾经的国民党政府所拥有的国际地位视为其最高政治理想,在民主自由的旗帜下享受“美国治下的和平”。

然而,无论是“和平演变”战略,还是“中美共治”战略诱导,从克林顿政府到奥巴马政府,其所采取的对华政策取得了总体上的成功。所谓“总体上成功”就是不断推动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与美国进行接轨,从而建立起美国与中国在现有国际体系中相互沟通、协作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几十年的中美友好关系培养了一个相对熟悉美国、信任美国的精英阶层,从而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友好关系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意识形态。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俄关系,就会发现尽管中国在国际战略上与俄罗斯建立了更为信任和稳定的政治盟友联系,但中俄之间至今缺乏有机的经济联系和文化纽带,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彼此都没有培养出一个能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相互理解和信任对方的精英阶层。而这种经济和文化联系从长远看必然有利于维持中美关系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因此,这种经济和文化力量在中国完全有可能发展为促进中美早日结束冲突、走向合作的积极、健康力量,但也可能演变成为配合美国“新冷战”的破坏力量,甚至有可能堕落为摧毁中国政权、促使中国走向分裂和内战的邪恶力量。

 


“战略机遇期”:中国的战略抉择

早在 2012 年,格雷厄姆 • 艾利森就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来概括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之间不可避免陷入争夺霸权的现实困境。为此,他甚至在 2017 年出版专著讨论中美关系可能陷入战争的风险。(4)“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在美国激起巨大反响,它成功地凝聚了美国对华强硬的鹰派力量,无论自由派,还是保守派,都可以在这个概念中找到对中国发展经济战争、金融战争甚至军事战争的正当理由。在这个意义上,中美贸易战不过是美国鹰派力量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力量测试。与中美贸易战相配合的是,美国正在按照“新冷战”的思路在科技、金融、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乃至军事领域对中国发起系统的遏制战略。

如果将中美关系看作“修昔底德陷阱”的个案,就在于提醒我们必须重视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如果仅从 2007 年与 2008 年之交的中美关系的发展看,当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中国究竟救不救美国?若不救美国,美元体系可能破产,不仅中国外汇面临贬值,更重要的是也会拖累中国经济,甚至有人认为美国有可能发动战争来转嫁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救美国”一方面是两国经济高度捆绑下的理性选择,但另一方面“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普遍舆论恰恰反映出中国对美国的友好立场。虽然,中国一方面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另一方面通过 4 万亿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从而帮助西方度过了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恰恰是在这次事件中暴露出中国经济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在全球经济中面临的巨大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和发展,就必须调整发展战略;而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客观上会挑战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这尤其体现在三方面:

【中国的产业升级政策打破中美之间既定的经济分工;作为地缘经济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元霸权的挑战。这些都很重要,但只是一部分,强世功显然是忽略了对中国不利的因素。

中国产业升级之所以有威胁,得益于国家资本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歪曲和相当程度中国盗窃知识产权。习近平地位稳定以后,中国全面入关,坚持重新改写游戏规矩,进驻世界机构领导阶层这后一步本来是中国正常的权力,只是中国太着急,不仅侵犯了美国利益,也得罪了其他发达国家】

(一)中国的产业升级政策打破中美之间既定的经济分工【这是直接点出冲突核心,这一说法在美国也有,就是当中国心甘情愿做下游产业的时候,中国再闹(如操纵人民币),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当中国做大了,有自己的技术了,就不能同等看待,韬光养晦也没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脆弱性,虽然中国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投资拉动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种作为“世界工厂”大进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遇到了难题。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所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保护工人权利的劳动法的实施引发巨大争议,这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以至于南方沿海一度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低端制造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带来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意味着单纯依靠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已不可持续,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省在 2008 年率先推出“腾笼换鸟”的经济战略,推动向落后地区转移依靠劳动力的低端制造业,广东沿海地区致力于发展中高端制造业。从此之后,用高附加值的“中国创造”来提升“中国制造”逐渐成为国家引导经济发展的政策。而中国“高铁”成功地取代了传统的服装鞋帽,成为“中国制造”的最新名片。如果说 3G 时代中国技术在跟随,4G 时代中国技术在参与,那么 5G 时代中国技术开始领先,中国技术追赶速度可见一斑:类似华为、大疆等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迅速成长,而互联网企业更是蓬勃发展,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最新的人工智能产业更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历史上,中国错过了三次工业革命浪潮,而这一次中国政府努力与西方国家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同一条起跑线上。虽然中国比较落后,始终在追赶西方,但政府和公共舆论始终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因此,引领科技发展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目标和追求。这种努力最终凝聚在 2016 年的《中国制造 2025》行动纲领中。其中,中国提出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是到 2035 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高端制造领域的强劲崛起在不断蚕食美国高端技术的垄断利润。其中,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发展态势意味着稳定中美关系的“经济压舱石”本身出现了裂痕。【强用两国权力彼此消长说明两国间有人以为经济这压舱石能稳住局势那一想法是幻觉】

(二)作为地缘经济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投行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际,中国的钢铁、水泥、电力等领域积聚了巨大的能量。2008年西方发生金融危机,中国 4 万亿经济刺激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能量。然而,这些经济能量无法在国内消化,若无法释放出去,中国经济增长必然陷入停滞。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去产能”的改革措施,并调低经济发展速度,但都不足以消化过剩产能。而此时,美国、欧洲对中国的投资并购活动开始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限制,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在西方之外寻找新的投资增长点。为此,中国政府将目光转向西方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加快在非洲的投资和建设,以至于中非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战略重点。

2009 年,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提出中国利用过剩产能来援助亚非拉后发达国家的“共享经济发展计划”,这个计划立刻被人们看作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5)这样的倡议到后来发展为 2015 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带一路历史最佳解释】。该倡议显然针对“太平洋体系”而来,在美欧陷入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发展需要在美欧之外开辟新的空间,而中国产能过剩刚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合。不过,“一带一路”倡议将经济合作重点放在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而这恰恰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体系展开的历史空间。这样的战略构想立刻让人联想到 1840 年之前处于世界经济巅峰的明清中国,这似乎预示着中国会脱离美国塑造的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建构以自己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由于“一带一路”地带上的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它们亟需国际投资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为此,中国牵头组织成立了国际金融机构亚投行,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区域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由于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和建设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工程制造能力全球首屈一指,从而为中国在全球释放产能提供了金融力量的强力支撑。亚投行的设立虽然用美元来投资,但它作为第一个由中国主持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政府支持,因此“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不仅是经济合作,必然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从而与“上合组织”形成相互支撑,有利于巩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良好政治关系。当中国将“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看作是构建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发展典范时,在美国看来,这个举措无疑是在挑战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以至于美国从一开始就采取消极抵制的立场和态度。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元霸权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不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之所以形成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亟需“出口创汇”,赚取美元然后用美元来引进全球的高技术产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是“美元驱动”。然而,随着中国在全球出口的大规模增长,美元外汇储备也不断增长,特别是2008 年之后,一度最高增长到 4 万亿美元。由于美国对中国进行高技术封锁,中国赚取巨额美元外汇无法购买美国的高技术产品,最后往往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从而被美国国债市场所“捆绑”。这种深度的金融“捆绑”需要有经济和政治上的担保。而美国为刺激经济发展往往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增发货币,导致美元不断稀释贬值。中国辛辛苦苦赚取的外汇储备面临着不断贬值,甚至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更有人担心,如果中美政治关系不能保持稳定,美国是否能维持国际信用偿还国债。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而石油与美元价格绑定之后更加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逐步摆脱对美元的过分依赖,以分散经济风险、维护经济安全。事实上,早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虽然不是国际货币,但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往来的东亚、东南亚国家起到了稳定经济的巨大作用,从而第一次建立起人民币的国际信誉。

2008 年之后,“去美元化”一时间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一时间,中国、日本和韩国提倡建立东亚自贸区,以至于出现组建“亚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构想。然而,由于美国从中挑拨离间,东亚自贸区谈判一度停顿。由此,中国单独行动,开始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用强大经济能力将人民币变成全球经济往来通用的国际货币之一。2008 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随后在香港建立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中国还与俄罗斯、韩国、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拉美和欧洲的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使得人民币成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种重要国际货币。中国也在逐渐推动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而与香港金融中心形成呼应。就在中美贸易战期间,2019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将上海建成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之所以继续扮演国际货币角色,一方面由于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另一方面由于美元被巧妙地绑定为石油定价的货币,从而形成全球“石油美元”体系。然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不仅维持了人民币的稳定,而且中国对石油的巨大稳定需求有助于稳定国际石油价格。因此,在世界“去美元化”形势下,石油输出国,特别是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受美国制裁的石油输出国,纷纷与中国签署用人民币结算的石油供应协议,既可以稳定中国的石油供给,又能让石油输出国免受美元波动和贬值,从而实现双赢。那么,人民币能不能与石油之间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中国很早就开始筹划用人民币交易的石油期货市场,而正是在中美贸易战中的 2018 年 3 月,上海石油期货交易开始低调运行,为此中国实际上筹划了十几年。

可见,从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到 2018 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十年,一方面是美国加快对华“和平演变”的十年,但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最后窗口期”,在经济领域加速升级的时代。正是中国经济在这十年中的全面升级使得中国在美国眼中成长为挑战其世界霸权的最大力量。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惧最集中地体现在曾经担任特朗普竞选首席战略师并将特朗普推上总统宝座的班农(Stephen K. Bannon)的一系列言论中。无论经济上的民族主义、政治上的民粹主义、思想文化上白人至上的保守主义,还是退出很多国际协定、禁止穆斯林移民乃至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等政策措施,特朗普政府施政方略的直接思想来源首先就是班农。

正如班农所言,如果美国放任中国梯次实现“中国制造 2025”“一带一路”以及 5G 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相关目标,首先就会让中国变成信息革命下的技术强国,然后就是经济强国,最终则是金融强国。中国一旦实现这些目标,美元体系构建的美国金融霸权就会坍塌。在他看来,给美国压制中国发展的时间窗口期只有 5 年左右,因此对中国发起经济战乃重中之重。一旦美国错过这个时机,就很难有翻盘的机会。因此,他不仅支持特朗普政府打击华为,甚至认为不仅要限制和制裁华为,更要将中国企业从美国支配的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中踢出去。

没有人喜欢班农的这种极端言论,然而,恰恰是这些言论让人们看到政治的现实真相。政治不同于道德,必然包含着赤裸裸的利益争夺和实力较量,以及这种争夺和较量所带来的支配与被支配、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这都属于政治的永恒主题。班农和特朗普的言论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激起巨大回响,就在于这种言论激发出美国人对中国发展的恐惧,而这样的恐惧正在将中美关系带入“修昔底德陷阱”。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面对这场越来越紧迫的贸易战、金融战、地缘战乃至军事战争。

 


政治的复归:“新的伟大斗争”

就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华为虽然想到有与美国山巅决战的一天,并为此做了充分准备,但当美国突然对华为下手的时候,华为还是没有预料到美国的打击面如此广、执行打击力度如此坚决。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想到必然有一天要面对美国的打压。就在“9 •11”事件发生之后,2002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六大将 21 世纪头 20 年定位为“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定位就在于中国要紧紧抓住因美国反恐战争而与中国形成高度合作的难得机会,全力以赴发展经济,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中国把握战略决策之英明】这里所说的“硬道理”就是突出中国经济实力决定了中国在中美关系乃至国际关系中的分量和地位。在这次大会上,中央同样提出面对在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中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要迎难而上,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工业化道路被形象地称为“弯道超车”。这就意味着中美经济发展在技术领域的竞争是必然的。【产业升级必然导致冲突】

(一)“政治”的误区:政治的技术化、法律化和治理化

尽管如此,当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时,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修昔底德陷阱”的严重性,依然相信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理论以及由此形成的基本看法: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种理论一方面来源于中美关系过去几十年在经济上相互分工合作所带来的政治上低度合作的历史经验,而忽略了中国经济在产业升级、“一带一路”基础开发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巨大进展与美国经济构成的竞争态势所引发的关系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在政治上“不争论”、在中美合作背景下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大背景,导致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普遍缺乏政治意识的经济思维,从而混淆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不是从政治的角度看经济,而是从经济治理的角度肤浅地看待政治,以为政治就是一场生意,仅仅是一种利益交换,而没有看到政治包含着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在价值信念、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争夺和竞争【类似的分析暗示了共产党是唯一真正代表中国、中华民族利益的团体】

从“不争论”到“硬道理”,中国政治阶层在雄心勃勃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用经济思维来解决一切治理思路,尤其是形成用经济思维来解决政治问题的治理思路,导致政治意识的模糊、政治思维的停滞甚至政治本能的消亡。领导层不再用思想政治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而是用经济手段来缓和或者掩盖政治问题。在国内,面对社会分化和利益分歧,形成一种“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的经济维稳思路。甚至面对愈演愈烈的“台独”势力,我们试图通过扩大两岸经贸关系来解决;面对涉及香港管治权的政制发展争执,也试图通过不断“送大礼”来缓和;面对新疆愈演愈烈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也寄希望推动经济发展来解决;而面对国内不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更是通过花钱摆平。【批评国内妥协派企图以金钱收买,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成了投降主义】

可以说,中国的精英阶层在这种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国内和平稳定的歌舞升平环境中渐渐成为丧失政治意识、政治意志甚至政治本能,从而把“治理”问题与“政治”问题相混同,或者说混同了“利益政治”(politics)与“文化政治”(the political),以为“政治”仅仅是讨价还价的利益分配,可以通过“人民币摆平”,从而将政治问题等同于如何分配财富、解决纠纷的技术化的治理问题。这种“利益政治”忘记了人在本质上不是仅仅关注物质财富享受的动物,而是一个有灵魂、有精神、有价值追求的高级生命。而“政治”(the political)在本质上就是致力于探索并建构这种有价值、有追求、有信念、有理想的共同体生活。因此,政治必然涉及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探索,必然涉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必然要面对“诸神之争”乃至“文明冲突”。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的根本乃是争取人心的艺术。我们面对新疆、西藏、台湾、香港的问题,首先不是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问题,而是文化教育、价值观念、政治理念的问题,是如何捍卫人心中的领土问题。而面对国内日益分化的意识形态,人们需要的不仅是财富的增长,更重要的是重新树立做人的信念、生活的准则和生命的理想信念。【为什么老百姓怨愤那么大那么多?腐败,强世功也恨他们。不过极多党员腐败但党还是伟大这一逻辑,也够厉害的】

事实上,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就是这种“文化政治”的根本理念。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导致“文化政治”的主题被窒息。特别是基于利益的政治技术化、法律化和治理化窒息着鲜活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执政党也因此日趋官僚化,满足于用行政命令来指挥群众,而不是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新兴中产精英阶层理想信念丧失、道德价值滑坡、历史虚无主义盛行,不懂得在政治上区分敌人和朋友,不再关注如何在政治思想上争取群众的支持,不再关注民族精神与政治意志,不再讨论历史发展走向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以一种“历史终结”的“末人”(last man)心态来看待政治,以为中国政治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维持中美关系稳定这个根本大局。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要利用全球市场分工形成的比较优势,而反对通过产业政策来推动产业升级。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经济政策问题,而背后实际上是政治问题,即避免损害中美关系大局。【“修昔底德陷阱”是必然的,只不过未必以战争形式了结】

在经济发展的客观事物逻辑中,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与美国形成竞争态势,甚至面临着“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然而在政治的主观能动领域,整个社会精英阶层缺乏危机意识和政治意识,缺乏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陷入和谐社会、中美永久和平的歌舞升平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和中国政治精英的主观能动心态形成了一种危险的断裂,以至于绝大多数人未能意识到这场悄然临近的、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 2012 年中共十八大号召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然而很多人并不理解“新的伟大斗争”的真实含义,甚至有人担心“斗争”概念的提出要恢复到过去的阶级斗争时代,从而将“斗争”看作是“老左派”的陈旧思想,而没有看到这个“新的伟大斗争”就是针对必将到来的“修昔底德陷阱”展开的伟大斗争,也是针对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展开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二)“政治的复归”:挑战“历史终结”的“中国方案”

面对这种危险局面,十八大之后,中央领导人首先展开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从高压政治反腐到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重新激活执政党的思想性、政治性和人民性,为执政党重新注入政治活力,恢复其政治信念、政治凝聚力和战斗力。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总结中所说的:“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着手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试图解决但始终未能解决的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问题,也就是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问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这两次会议上,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问题,明确提出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趋于成熟和定型”。这就意味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再可能走向西方民主化的道路,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种发展道路上,“党的领导”不仅通过党规党法纳入国家法治体系中,而且通过宪法修改明确写入宪法的正文中,这就在宪法上堵死了“和平演变”的可能性。而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为具体的制度建设。

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在中国保持不变,而且要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在 2016 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公开宣布“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而在 2017 年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主张中国的发展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美国看来,这无疑是对其建构世界帝国的“历史终结”意识形态的公开挑战。这必然要引发美国对中国态度的转变。(6)可以说,从 2012 年十八大到 2017 年十九大的五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关键性的五年,是面对必然来临的“修昔底德陷阱”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夯实基础的五年,是围绕这场伟大斗争全力推动政治全面复兴的五年。

为此,中国在经济上,全力推动信息网络等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防止美国在核心技术上控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来扩展中国的海外市场,防止美国打压中国在欧美的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石油期货交易,防止美国发起的能源战争和货币战争。在军事上,通过反腐、政治重建和制度改革来重塑军魂,通过南海加速人工造岛以赢得地缘战略的先机,通过加速军事现代化让军队在实弹演练中适应战争需要,加速新型武器的研发和制造在整体上提升国防实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军事战争。在国际关系上,强化建构并巩固中俄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以及欧盟的合作,尽可能扩大中国的国际政治空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应对美国的世界帝国理念。

经过这五年的努力,2017 年的十九大报告宣布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之而来的宪法修改更是让美国失去了通过代际领导人更迭来介入中国政治,实现和平演变的可能性。在美国看来,这无异于宣告美国过去延续很多年的“和平演变”战略失败,由此美国必然调整其对中国的战略【习近平终身制原来是为了堵死“和平演变”之路,太玄了,精英与他人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美国调整其对中国的战略早就在中国的预料之中。在十九大报告中,“斗争”更是成为整个报告的关键词之一。这相当于提前宣布面对美国即将发起的打压举动的政治立场:勇于斗争,绝不投降。尽管如此,十九大召开之后,很多人依然不能理解“斗争”这个词的含义,以至于当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并开始向中国发起贸易战之初,很多人将其归咎于十九大之后中国舆论中出现“厉害了我的国”的高调宣传,而看不到中美关系面临“修昔底德陷阱”这个结构性矛盾。【“厉害了”是个回应,给自己打气,而不是冒犯】

直到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要价越来越高,尤其是毫无证据就扣押孟晚舟,赤裸裸基于美国利益而打压华为,这些残酷的现实教育了人们,使得很多人逐渐转变了态度,意识到如果没有 2012 年以来未雨绸缪的一系列艰苦努力,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与领导核心的稳固和意志坚定,中国根本不可能以今天这样的从容淡定来应对这场“持久战”。【借机自我称赞整个历史过程战略决策的英明】

总而言之,在国际关系上,中国拒绝“中美共治”诱惑,反对将自己“捆绑”在美国建构世界帝国的战车上,而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中美建立真正平等、友好协商的“新型大国关系”。而这样的中美关系显然不符合美国的世界帝国构想,这样的政治构想是目前美国无论自由派或者保守派政府都无法接受的。这就意味着美国自由派通过“接触”来改变中国、让中国服从“美国治下的和平”(a Pax Americana)的希望落空了。正如美国保守派在支持特朗普的公开信中所说的:“中国共产党并不认同现存国际秩序的原则和规则,这个国际秩序就是在美国治下的和平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平与全球繁荣时期。”(7)这无疑道出了中美冲突的政治真相。

我们要注意,美国保守派在这里赤裸裸公开地宣称“美国治下的和平”。这个概念就来源于罗马帝国所创造的“罗马治下的和平”(a Pax Romana)。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自由派开始讨论为什么“误判中国”的问题,为什么美国帮助中国经济发展,可发展起来的中国非但没有变成美国建构世界帝国的战略帮手,反而变成了挑战“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战略竞争者。为此,他们将原因归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甚至归结为习近平领导的个人因素。由此,在他们的逻辑中,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看作美国建构“新罗马帝国”统治世界的绊脚石。在这样的政治逻辑中,要建构“新罗马帝国”就必须展开针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新冷战”。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中,我们可以理解美国对中国的普遍失望,尤其美国对华长期友好人士的失望,也包括基辛格这样的保守派人士的担忧。这种失望无疑类似于 1949 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时的失望。而这种失望的反弹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怨恨,这种怨恨恰恰构成美国民主党中不少人士主张对华“新冷战”的心理起源。

特朗普政府在批评过往政府“误判中国”的同时,明确就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取代了过往“战略合作伙伴”的定位。可以说,由于美国民主派主导的对华接触战略的失效,才使得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无论在国内政治中有多大分歧,都会在对华政策从“接触”转向“遏制”,从“合作”转向“竞争”。这种战略其实是美国从应对苏联的“冷战”的历史经验中形成的。如果说过往美国对华政策的“接触”战略主要依靠“中国的内部力量”,那么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战略则必须亲自“赤膊上阵”了。这就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会对中国发起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舆论和文化等各种手段的遏制和打压。这种打压不仅仅是中美贸易战以及对华为公司的打击,而且可能发展为科技、经济、金融、安全和军事领域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引发推动两国“脱钩”的主张。

目前,美国在高科技文化教育领域开始出现针对华人的“猎巫”行动,开始禁止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高技术领域留学,在技术、资金领域限制中国企业与美国的经济往来。这种“脱钩”论的背后是一种“新冷战”理论,形成类似冷战中“两大阵营”的“一个世界,两个体系”(oneworld, two systems)相互竞争的“新冷战”格局。这种“新冷战”不同于当年“冷战”中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而是采取一种新型的基督教帝国的“开除教籍”的理论,既然中国不服从美国主导的世界帝国体系,不信仰美国新教的自由民主理念,那就将中国开除出美国建构的世界帝国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新冷战”的“新”就在于中美两国的分歧不再是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是基于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全球秩序安排的不同理解。一句话,“新冷战”就是美国建构唯我独尊的“新罗马帝国”与中国主张共商共量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争夺人类未来前途的斗争。

 


“亨廷顿忠告”:“误判”中国的意识形态根源

从1948年美国讨论“为什么失去中国”到 2018年美国讨论“为什么误判中国”,假如我们把这看作是美国在历史关键时期对华政策的重大失误,那就有必要检讨为什么美国对华政策会重复发生如此巨大战略失误?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问题。就本文关心的问题而言,我们会发现这两次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对华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识形态根源。一方面美国政府始终坚信经济市场化和文化自由化必然推动政治民主化,建立多党竞争的自由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他们坚信一个民主化的政府必然是一个亲美政府。而这两个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不同主题之所以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在于坚信一种独特的“历史终结论”,即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最终的生活方式就是自由民主政体,而美国就是这种自由民主政体的典范,美国就代表人类未来必然要实现的生活方式。这种理论典型地体现在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中。(8)【福山已经被批臭了,还用】

由此,我们才能理解美国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就会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全盘西化或美国化;同样,中国自由派为了推进中国走出“历史三峡”的政治民主化事业,就会毫不犹豫地亲美媚美。他们的政治目的不尽相同,但都遵循同样的意识形态逻辑。正因为如此,只有从理论上检讨这两个被美国和中国的自由派奉为圭臬的“历史终结论”,才能理解美国为什么会“误判中国”并最终“失去中国”。事实上,福山的导师、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对美国政治意识形态中的这两个命题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反思,这无疑是现实主义者对自由主义理想主义者的忠告。

(一)后发达国家政治现代化的导师不在华盛顿

在早期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亨廷顿集中反思并批判了美国二战后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推行民主化运动所带来的秩序解体,由此导致了冲突、混乱、屠杀、暴乱、割据、战争以及革命等。基于对这些历史经验的反思,亨廷顿在政治学理论上提出要区分“现代性”(modernity)与“现代化”(modernization):前者乃是在欧洲历史经验中所体现出来的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之后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市场经济、自由法治、宪政民主等等;后者乃是从传统社会的权威解体到建立新的社会权威的具体历史过程。如果说前者属于规范性分析,那么后者就是政治历史的分析。在这个具体的历史进程中,有的国家成功了,有的国家失败了,即使在现代性的发源地欧洲,英美往往被看作是成功的例子,而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政治不稳定往往被看作是失败的例子。

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亨廷顿在其著作中集中批判了西方政治理论中将自由民主政体看作是最高政治理想的意识形态教条,从而主张政治的首要问题并非自由民主,而是如何避免陷入“人对人是狼”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无政府状态被亨廷顿称之为“政治衰败”。因此,在亨廷顿看来,政治的首要问题不是政体问题战【引用亨廷顿1968年的著述,不太前挡】,而是权威问题,就是如何建立稳定的政治权威,由此才能奠定政治秩序,避免政治衰败。而这个理论无疑是亨廷顿与福山的“历史终结”理论的根本分歧,后者是一种规范理论,而且将政治的根本问题集中在政体问题上。直到后来福山才面对现实修正其理论,关注国家的治理能力。(9)

因此,作为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伴随着市场经济摧毁了传统经济,导致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理性化和自由化的生活方式摧毁了传统的信仰、道德和社会生活规范。然而在传统权威随之解体之后,如果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民主程序所生产的权威,那政治民主化就会遭遇最大的危险: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政治衰败之中。二战后美国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推动的政治民主化普遍遭遇到这种政治衰败。

正是从如何克服政治衰败这个问题入手,亨廷顿考察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途径。比如土耳其在民主化进程中遭遇到政治衰败,最后是通过建立“军人政府”恢复了政治秩序。而在中国,是通过共产党政府有效地克服了政治民主化带来的几十年的混乱和内战,恢复了政治秩序。正是基于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即使在“冷战”的意识形态背景下,亨廷顿依然高度赞成了苏联和中国通过共产党一党执政来克服政治衰败,实现了有效的政治治理。因此,他认为“第三世界”能够有效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导师不是在华盛顿,而是在莫斯科和北京。华盛顿的模式带来的是政治衰败,而莫斯科和北京的模式建立的是有效的政治秩序。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亨廷顿明确反对意识形态化的激进民主化主张,而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压制民主意识形态化产生的过高预期,并建立更多能够让公众参与的民主制度渠道,从而巩固并提升民主政治的权威。(10)

(二)美国推动全球化必然催生世界各地的反美政府

亨廷顿的理论实际上不仅回答了为什么美国在 1948年失去中国,而且回答了为什么美国在2018年误判中国。辛亥革命这种激进的民主化运动摧毁了中国的传统权威,而未能有效建立现代民主的权威,民国政府始终处在混乱、割据、内战的政治衰败之中。直到中国共产党诉诸更为激进的社会动员手段,才结束了政治衰败,重新树立了现代的政治权威,即取代传统皇帝权威的现代人民主权权威。【什么是民主却不加解释,同样,中国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也不加解释,因为毕竟市场经济不是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

然而,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推动的民主化运动,首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依附于美国的世界,也就是建立起一个依靠口岸城市的中产阶层和知识分子支配内地农村的半殖民地政府,而这样的政府必然由于内部的分裂而播下政治衰败的种子。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积极推动经济市场化、思想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往往会导致政治衰败,而美国积极策动政治民主化就成为推动这些国家陷入政治衰败的罪魁祸首,以至于这些国家为了克服政治衰败,必然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而这样的政府必然带有“反美”的政治自主意识。

“后冷战”以来的历史同样证明了亨廷顿的洞见。苏联解体既是美国推动“和平演变”的成功案例,但也同时是政治民主化引发政治衰败的典型案例。民主化导致国家解体,“休克疗法”的激进市场化改革导致经济崩溃,国民财富被西方一夜洗劫,曾经让美国畏惧的世界强国变成了衰败国家。因此,如果俄罗斯要走出政治衰败,重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那这个政府不可能是亲美政府,而必然是反美的政府。因此,普京的崛起与俄罗斯的反美之间有着内在关联,亲美必然带来政治衰败,而要走出政治衰败必然要反美。

1980年代中国也是自由化思考泛滥的时代,然而恰恰是中国政府及时遏止了自由派在美国支持下发起的“颜色革命”,中国才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路下,保持政治权威和政治稳定,并由此加速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激进民主化进程导致国家解体和经济崩溃的政治衰败就像一面镜子,让中国更进一步看清楚民主化进程中的政治衰败陷阱,看清楚美国在中国推行“和平演变”的真面目。此后,美国虽然不断加大对中国“和平演变”的力度,但是中国政府始终对美国及其支持的中国自由派以“政治体制改革”之名推动“和平演变”的战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将这条政治民主化道路称为“改旗易帜的邪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美国之所以误判中国,或者中国经济改革并没有走向美国设定的和平演变道路,恰恰在于中国的政治家们自觉地听从了“亨廷顿忠告”。这与其说是由于他们阅读亨廷顿的著作,不如说是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历史经验和苏联解体的政治现实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对政治家而言,历史和现实才是鲜活的政治教科书。

当然,我们不能说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推动的政治民主化战略的目的就是要搞政治衰败。事实上,政治衰败的政府,哪怕是亲美政府,也并不利于美国建立世界帝国的全球战略,因为这个衰败政府往往需要美国投入很大的力量来支持,甚至将美国拖向灾难的边缘。比如美国为了支持李承晚政府不得不投入到朝鲜战争中,为了支持吴庭艳政府却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美国需要的是具有稳定的治理能力但却亲美的政府,这种亲美不是依靠美国的扶持,而是对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念的认同。二战后的欧洲和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美国的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是不遗余力地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建立自由民主政体。

然而,美国忽略的是,一旦将民主政治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捆绑在一起,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都会面临一个艰难的文化政治选择:究竟是选择认同美国文化,还是选择认同本土文化?毫无疑问,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都在推动这些国家认同美国文化,然而,当这些民主化国家走出政治衰败,实现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之后,必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倾向于认同本土文化,而不是美国文化。今天土耳其政府逐渐背离凯末尔奠定的改革路线,重返伊斯兰道路,无疑与美国在中东推动的“颜色革命”有关。【这是变相在批美国体制内在矛盾性,或者说中国不干预,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构新型国际秩序,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

事实上,在《文明的冲突》中,亨廷顿就进一步揭示出美国在全球推广美国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悖论。在他看来,在美国推行民主化的进程中,受美国影响的第一代人往往是亲美的,从而认同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然而,随着这些国家采纳了自由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国家越是发展就越容易激发起民族自豪感,这些国家不是走向西方化或美国化,而是走向本土化,甚至从亲美走向反美。(11)事实上,以 2008年“奥运火炬事件”崛起的“四月青年”为代表,在意识形态上推动中国崛起并挑战美国霸权秩序的恰恰是一代又一代留美的中国青年。因此,在亨廷顿看来,“冷战”结束,全球不是走向美国生活方式一统江湖的“历史终结”,而是走向即将到来的“文明冲突”。在他看来,除了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就是基督教文明与中国儒教文明的冲突。【所以美国秩序就是接受、服从,就是经济文化殖民,这是代价。虽然美国主流表面上拒绝接受“文明冲突”,代之以普世价值,但中国却不能不这么考虑,在中国看来,普世价值只是文明冲突的幌子】

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精英阶层都认同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要么是欧美的资本主义文化,要么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然而,随着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推动的国家崛起,中国人在文化上逐渐告别了“全盘西化”的思路,不再执着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歧,而是积极推进西方文化的本土化改造,回到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中,由此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也越来越强。这不仅体现在民间“国学热”中,而且在中国精英阶层中文化保守主义强劲崛起。更重要的是,新一代政治领导人更是强调复兴中国文化传统,中共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共十九大又增加了一个关键的“文化自信”。如果说前三个自信表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那么最后一个“文化自信”强调的是中国文明传统复兴。

由此,中美贸易战之前特朗普访问北京的时候,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他在故宫中畅谈的是中国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历史。这就意味着中国可以接受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自由等等这些来源于西方历史传统的观念,但中国决不可能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更不会复制美国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基于中国历史所形成的文明传统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这也是中国政府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意义。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只有在文化历史传统上、政治发展道路上、意识形态观念上做到相互平等尊重,才能让中美关系步入正轨,建构新型大国关系。【也就是说,政治服从于文化,民族高于一切,才是核心,好的接受,但不能忘本】

由此,在“后冷战”的历史中,任何强有力的国家或者试图建立强有力政府的国家,必然是公开地或者潜在地“对美国说不”的国家,俄罗斯如此,中国如此,伊朗如此,土耳其如此,朝鲜如此,曾经的伊拉克和利比亚也如此,甚至默克尔的德国和马克龙的法国也如此。这与其说是由于世界进入“强人政府”时代,不如说是由于世界其实进入了“后美国时代”。(12)这与其说是这些政治强人个人的政治选择,不如说是全球政治历史的内在逻辑的产物,即“深度全球化”推动全人类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构新型国际秩序,反对美国在西方帝国主义传统上建构世界帝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使命。因此,美国“新罗马帝国”建构还未完成,就遭遇到包括中国在内所有世界大国的抵抗和反对。美国今天所走的道路实际上是在重复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所走的建立世界霸权的道路。因此,马凯硕指出,今天美国在世界上的行为像当年苏联的行动,而中国在世界上的行为就像冷战中美国的行为。(13)

 


结论

今天,大多数对中美关系的观察家可能会持一种悲观态度,认为中美关系会越来越差。然而,这种悲观态度恰恰是由于对过去几十年的中美关系预设了一种过分盲目乐观的想象,即认为中国在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服从美国建构的世界帝国。【乐观是因为以前是仆人,悲观是因为你没意识到以前是仆人,是一种自由了的恐惧】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乐观想象也预设了历史终结论的规范性前提。然而,如果我们对这个规范性前提有所理论上的反思,如果我们对全球历史和中国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就会意识到这种乐观的想象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历史时刻。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始终是一个独立安排自身事务和发展道路的全球性大国。在新中国初建时期,中国不惜同时面对苏美两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压制而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今天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更不可能服从美国单方面强加给中国的世界帝国秩序。更重要的是,仅仅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若服从美国建构世界帝国的战略安排,就意味着美国将中国推到征服俄罗斯、中亚和伊斯兰世界的最前线。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世界的中间地带,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地缘政治上建构自己的世界。

事实上,如果没有“冷战”这个大背景,就很难出现里根、撒切尔、邓小平合作推动的全球市场经济复兴;如果没有“9•11”事件所改变的全球格局,就不可能有中美在经济上的全面合作。当然,如果没有中国的崛起,如果没有十八大以来中央强有力领导以及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也可能不会出现中美贸易战,或者即使出现中美贸易战也会以另一种方式解决。【重复大家说的,美国打压中国,不是中国违背美国利益,或与普世价值不符,而是中国崛起了】然而,在这些历史偶然发展的背后始终有一个不变的历史主题:全球秩序的未来究竟是美国所构想的“新罗马帝国”的图景,还是在联合国的背景下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的图景?或是中国在“天下主义”的传统范式中推动形成新的全球秩序?【其实欧洲、日韩,和世界大多数国家并不认同中国模式,而且冠疫以来中国政府的战狼外交只是在中国人眼里觉得是捍卫了自己的权力和尊严,事实上确是推开其他国家,即使以前对中国友善或不愿意得罪中国的国家,也由反感到反击,战略上最大的失误就是欧洲】中国崛起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未来全球秩序究竟持怎样的图景?中美关系只有放在对未来图景的思考和建构中才能找到恰当的定位。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对目前的中美冲突以及中美关系的未来保持乐观,即中美关系不再是“冷战”背景或“9•11”背景下的委曲求全的彼此合作,而是在彼此的较量中探寻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较量有可能失控导致全面冲突乃至战争,但是也可能在彼此较量中探寻到彼此无法逾越的底线,从而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寻求合作。“在斗争中求团结”恰恰需要彼此冷静的政治判断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对美国而言,或许要放弃“历史终结”的意识形态,放弃对中国“和平演变”的幻想,让中国按照自己的历史传统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也意味着美国或许要修正其“新罗马帝国”的构想,真心实意地把中国作为一个平等的对手和伙伴,在斗争中寻求合作,从而接近中国所提出来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或许意味着两国的竞争和合作成为常态,而这种竞争恰恰激发出两个国家内在的活力,而合作就在于解决每个国家无法单独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全球性难题。

事实上,美国国务院最近推出的《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方针》报告就已经透露出这种思路,即“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并不期望试图改变中国的国内治理模式(domestic governance model)……中国最终是否走向自由开放秩序的原则只能由中国人民自己决定。我们认识到北京而非华盛顿才代表中国政府的行为并对中国政府的行为承担责任”。这至少从文字上表明美国放弃了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这无疑是在过去“关键十年”中国积极展开“新的伟大斗争”的部分成果,即尽管美国表明中美之间在“原则”上的根本分歧,但美国在“现实”的立场上尊重中国人民对国家治理制度的选择,并将中国看作是一个“竞争的大国”。正是基于这种“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立场,美国在与中国展开竞争、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的同时,并不排除在符合美国利益的基础上与中国进行“合作”。

对中国而言,或许也要秉持“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立场,尽管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清晰地认识我们与西方在社会和文化价值方面的分歧,但我们秉持“现实主义”的理性立场,冷静地看待我们自身和我们要面对的整个世界。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全球秩序的基础性框架是西方几百年来奠定的,一个依照规则治理的世界恰恰可以在不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缔造一个人类共同合作的世界。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首先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消化西方缔造世界的有益成果,并在这个世界框架的基础上推进全球合作。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后美国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冲突、混乱的时代,中国必须依赖全球大国合作和睦邻友好体系来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冷战”短短几十年,美国建构世界帝国的野心惨遭挫败,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历史终结”的盲目使命感和拯救人类的“虚假美德”导致其野心超过实力。如果说苏联解体是中国的一面镜子,让中国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那么美国的衰落也是一面镜子,让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克制、克服拯救人类的文化虚荣,始终将战略重心放在国家建设上,不断增强中国的实力,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因为在国际竞争的世界上,“实力才是硬道理”。

而要增强国家的实力,就必须思考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建构一个能够激发每个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机勃勃社会,建构一个依照规则治理的法治国家,以应对全球越来越激烈的技术竞争、人才竞争、体制竞争和文明竞争。无论是苏联解体,还是美国衰落,内因始终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中美竞争未来的结果根本上取决于我们的内政建设。在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关键十年”中,中国始终着眼于内政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始终着眼于解决贫困问题,推动中国社会内在团结而迅速崛起,由此才有底气和能力应对美国的挑战。比较之下,美国恰恰是内政不修,金融科技寡头掠夺财富,制造业空虚,贫富差距拉大,才会出现民粹主义与金融寡头相结合的特朗普式的寡头政体。

因此,“王者不治化外之民”,唯有我们逐渐形成稳定的美好生活方式,其他国家才会学习我们的经验和生活方式,从而才有可能自觉不自觉地用我们的生活方式来塑造世界。就像这次疫情管控,西方国家无论多么不愿意,最后也都像我们一样戴上口罩,采取相应的社交隔离措施。

 

【杂】

“导师崇高师娘优美”那个已练成博导

在高科技全面被美国封杀之际,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可是中国科学界鱼龙混杂,仅6年多,“导师崇高师娘优美”的徐中民就从一个博士研究生变成了研究员和博导。那除了“导师崇高师娘优美”恶心点儿,他是不是有过人本事?今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在对基金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申请书中,多名参与人员的身份信息与他们发表论文中标示的身份信息不符。

 “徐中民在其项目申请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虚假信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对上述问题的发生负有疏于监管的责任”,决定却仅限于“给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通报批评”。

 

 

谁负责?“责任全在他人”?《冰川冻土》专职副主编沈永平被暂停职务免去程国栋《冰川冻土》主编职务;免去沈永平《冰川冻土》专职副主编职务并调离期刊编辑岗位,徐中民什么时候被赶走?否则习近平怎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皮尤》美中两国领导都为世人唾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