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0月10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截至本月3日,由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而出现的德国统一已经整整30年了,它和苏联解体一起被视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
尽管统一后德国政府竭尽全力缩小德国东西部的巨大差距,目前这一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在许多领域仍显得非常明显,显然这并非一代人的努力所能奏效的。
因此,默克尔总理在9月30日虽然对“全体人民无与伦比的历史成就、在过去30年中完成对内和对外事务的统一”表示感谢。但她同时还说,德国的统一并未完全实现,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进一步缩小东西德之间的差距。东西部的共存是需要勇气的,为了下一代德国必须勇敢地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考虑到新冠疫情,德国政府取消了盛大的庆祝活动。3日只是在东部的波茨坦举行了仅有230人参加的小规模纪念活动,艺术家在活动中演唱了相关歌曲。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会上表示:在欧洲再度出现离心力之际,作为位于欧洲中心地位的强大国家,德国将为制止这一倾向发挥重要的作用。
冷战时期,东德在其时的苏联阵营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居民生活水准都处于领先地位,属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样板,但是跟西德一比就差远了。
至1989年两德统一前夕,东德的国内生产总值跟比利时相差无几,但是比利时的国土面积只有民主德国的1/3。同一时期西德的GDP有多少呢?它坐稳资本主义世界第三把交椅,仅次于美国、日本,高达1.3万亿美元。
不但GDP比不过西德,东德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西德的30%,职工收入只有西德的1/3,科技水准落后于西德10—15年,对外欠债近百亿美元,东德对西德呈现出全方位的落后。
当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开始了对原民主德国地区的输血援助。第一步就是对原东德地区进行私有化。德国政府并成立了“商业私有化公司”和“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专门从事商业组织、零售贸易、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企业的私有化。如果企业没有私人和个人财产,没有权方面的争议,能出售的一律出售。不能出售的暂时出租,既不能出售也不能出租的企业一律关闭。
对于大企业,则由托管局接管,成立股份公司或其他形式的公司,为私有化做准备。对于那些有买主的企业可以实行直接私有化,即予以拍卖。由于西德财大气粗,东德的私有化没有采取东欧其他国家那种向居民或职工无偿分配财产或折价优惠的私有化办法,而是一律出售给了私人。联邦政府为东德的私有化补贴了5000多亿马克,与东德全部国有企业的资产总值大体相当。
与私有化一同进行的还有联邦政府对原东德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两德统一时,东德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公共设施不足,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铁路等等。据统计,仅统一后的头4年里,联邦政府就向东部地区投入400亿马克用于公路扩建修缮、通信现代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00年前,原东部地区的电话普及率、通信数位化程度就已经达到或超过西德地区水准。
两德统一20年后,东部地区新修或更新公路2万公里,新建铁路7000多公里,原有800万套板式住房有2/3得到修缮,并新建了上百万套现代化住宅。原先苏联的那种“赫鲁雪夫楼”陆续改造,涂装上鲜艳的色彩。
为了把东德地区的百姓生活收入带到西德水准,筹措缩小东西差距所需的资金,从1993年起,德国在西部的从业者中,按照收入的比例,设立了“团结附加税”,用于东部地区的财政援助。这笔税款每年大约有140亿欧元,预计征收到2030年。
统一初期,失业成了东部地区最为严重的问题。德国政府采取了“先改善生活,再提高生产”的政策方针,近7成的财政援助用于提高东部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巨大的财政支出,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东部居民收入普遍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1990-1995年期间,居民收入提高了160%,全职工作者的月收入从1230马克提到3230马克。如今,原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准已达到西德地区的70-80%。
货币流通领域,前东德公民的个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兑换成西德使用的马克,使得东德百姓收入及财富并没有受到贬值,避免了社会的动荡。
根据德国社会学者的统计,两德统一30年来,西德总共向东德输血超过2万亿欧元,甚至可能更高。这个数字充分展示了德国政府想把东德提升至西德水准的决心。但是西德民众的想法则大相径庭,大部分西德人持有“国家统一,个人吃亏”的看法,对背上东德的包袱啧有烦言。
日前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也显示,近2/3受访者认为,两德统一的任务仍未完成,东西部仍存在较大差距。这项由民调机构舆观调查公司所作的调查显示,64%的德国人认为,德国东西部生活水准差异大,不像是统一的国家。只有24%的德国人认为统一任务已经完成,另外12%的人没有做出判断。在原东德地区,83%的人认为统一任务还未完成,原西德地区这一资料也有59%。
整体而言,今天的德国东部地区五个州的发展水准与西部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东德经济发展水准落后西德30个百分点.显而易见的是:统一尚未完成,德国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