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谈天下(153)读印度之行看种族融合

现在有关选举的讨论每天铺天盖地,让人有点窒息,周末好好休息一下,看看书,偶尔翻到这本“印度之行”,尽管是以印度为背景,讲述的也是白人和印度各个阶层的各种关系,但是我很想推荐大家了解一下这本书,看看种族融合这个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的如何惊人的相似。

Top 100 Novels #72: A Passage to India | News from the San Diego Becks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阿齐兹与穆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阿齐兹与阿德拉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深刻表现了20世纪初紧张的英印关系,探讨了在一个充满偏见的社会里(特别是在印度的英国人对当地印度居民的偏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是否能够建立真诚的友谊的主题。小说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但又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技巧,具有现代主义风格。戴维·洛奇概括性地指出这是一部“乔装成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小说”。

我们先从同名电影开始介绍,《印度之行》是大卫·里恩执导的剧情片,由朱迪·戴维斯、维克多·班纳杰、佩吉·阿什克罗福特主演,于1984年12月14日在美国首映。该片根据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英国少女阿德拉到印度探望未婚夫,得到当地医生阿齐兹的热情接待,然而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20世纪20年代,住在伦敦的穆尔夫人带着少女阿德拉前往印度去看望她的儿子、阿德拉的未婚夫罗尼。二人都渴望通过此行能加深对印度的了解。然而,抵达后,她们才发现当地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一切并非心中所想。穆尔夫人感觉到儿子已变得官气十足,完全不把印度人放在眼里,这使她很反感。所幸她们遇到热心的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阿齐兹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但是,满身伤痕的阿德拉突然惶恐地从洞内逃出来,将这个愉快的旅程完全扭转。

談《印度之旅》的殖民與被殖民- 春衫猶濕- udn部落格

上面这个剧情介绍有点太简单化,下面就是比较完整的内容介绍。

穆尔夫人从英国前来探望在印度当法官的儿子朗尼,在清真寺,邂逅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阿齐兹正直善良。由于相互理解和尊重,两人由此成为朋友。朗尼的未婚妻阿德拉也随穆尔夫人一起来到印度,她对印度充满了好奇。特顿市长为欢迎阿德拉举办了一个邀请上层印度人参加的“搭桥会”。聚会上印度人和英国人壁垒森严。地方政府学院院长菲尔丁则能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他对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尊重印度人的举止十分欣赏。阿齐兹请他们游览马拉巴山洞。山洞中回声阵阵,黝黑恐怖,阿德拉产生幻觉,怀疑阿齐兹企图污辱她。游览结束后,她对阿齐兹提出了指控,阿齐兹被捕。印度人深信他们爱戴的阿齐兹无辜,提出抗议。菲尔丁亦深信阿齐兹是清白的。穆尔夫人虽然不肯出庭作证,但提醒阿德拉: 阿齐兹品行端正,不可能做出那种事。审判庭上,阿德拉回忆山洞内的情景,承认当时是出于幻觉,撤销了对阿齐兹的指控,阿齐兹被无罪释放。穆尔夫人病死在回国的船上。朗尼解除了与阿德拉的婚约,阿德拉郁郁地回到了英国。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把在《霍华兹别业》中提出的“惟有联结”(Only connect)这一主题思想进行延伸和发展,把人与人的关系放在一个更复杂、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在印度这一背景下,福斯特探索了英国殖民官吏与印度人之间、英国人与英国人之间、印度不同种族的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英国和印度在文化和精神上的隔膜及相互间的不信任感,以及造成这种隔膜与不信任感的种种原因。

《印度之行》的书名出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诗《向印度航行》(Passage To India):“啊,这是通往印度的道路!/世界不分东西南北,/网络把它联结在一起,/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应相互联姻,结成家庭。/海洋不能隔绝大陆,陆地将密结成一体。”惠特曼的诗轻松愉快、乐观向上,赞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不仅可以“向印度航行”,而且可以向更远的地方航行,把不同的国家联结在一起,是一种距离上空间上的联结。而福斯特却反其意而用之,他认为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问题在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愈来愈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福斯特借用这个诗题,表达了人类联结、东西方联结起来的主题,题目中的passage一词不仅是西方人了解印度、实现东西方“联结”的道路,而且是人类探索永恒真理的道路,其重心是心灵上的沟通。

A PASSAGE TO INDIA – Maurice Jarre | MOVIE MUSIC UK

小说结构精巧,分为三部分,分别由三个地名——清真寺、山洞、神殿构成,各自都有其象征意义,都与小说的主题及书中一组人物的命运紧密相关,同时,又与印度的三个主要季节: 凉季、热季、雨季相对应,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这种三重结构表现出一个多样性的印度社会。

第一部分“清真寺”刻画了阿齐兹的穆斯林世界,象征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可能性,推而广之,象征在任何两个人之间达成了解、结成联系的可能性。这一部分的主要事件——阿齐兹和穆尔夫人的会面发生在穆斯林进行祈祷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的信仰为这两个人物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氛围。它的时间背景是印度的凉季,凉爽的气候暗示人的清醒与克制。

第二部分“山洞”刻画了以英国式的理智方式探究真理时招致的混乱与无效。古老而神秘的马拉巴山洞,既是人类必须面对但又无法了解的宇宙的象征,也是真正的印度的象征、印度民族文化的象征,走进山洞便意味着深入到印度文化的中心,英国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必将在两种文化的撞击中产生裂变。山洞的神秘特色导致神秘事件的发生,加之令人压抑、郁闷的炎热天气,促成了两位英国女士的幻觉和歇斯底里。炎热的夏季暗含无理性、梦魇、幻觉症及宇宙大乱的错觉。

第三部分“神殿”描写印度教教徒的庆典,原本对菲尔丁持有保留看法的阿齐兹此时与菲尔丁达成部分的和解,时间背景是审判两年后的雨季。雨水象征着更新与复苏,暗示着希望。

小说的第一部分无论是对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建立真诚友谊的可能性,还是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其他的主题都做出了积极的肯定,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信心的否定,第三部分透出一线希望。这种辩证的结构与人物的情绪、故事的氛围以及自然的气候完美地融为一体。小说的形式与结构就像滚动的乐曲,和谐优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故事气氛、人物心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选文部分节选自全书的第十四章。这一章与下一章都围绕着马拉巴山洞,而马拉巴山洞事件不仅是小说的高潮,而且是改变主要人物信仰、观念乃至命运的重要事件,不仅具有社会意义,而且带有明显的超验色彩。

在这一章里,福斯特赋予马拉巴山洞及其回声以丰富的含义。马拉巴山洞只是一处未经雕饰的原始洞穴群,“形状一模一样,里面没有任何雕刻,甚至没有什么蜂巢或蝙蝠可以使它们彼此区分开来”,人世间的一切都在洞中化为“ou——boum”的回声,并以无穷无尽的形式出现。

The characters and themes of a passage to india

按照精神分析法来分析,山洞在两种意义上代表无意识——个人生活中被压抑的因素和现代人身上的那种史前的、人类出现以前的残存物,那些弗洛伊德称之为“本我”的因素。“ou——boum”是在语言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东西,是在语言形成之前——在道德形成之前——从黑暗的、久远的、史前的远方发出的声音。那个时代及那种环境消除了所有的差别——英属印度赖以建立自己的文化与帝国的所有差别。正因为如此,这声音才非常恐怖可怕: 对受过抑制教育的人来说,在无意识的原始力量面前丧失警惕无异于放弃一切文化,并回归到某种原始状态。

小说中的穆尔夫人敏感、聪慧、为人友善,坚持人道主义精神,她那毫无偏见,对所有人包括印度人在内都友好的态度赢得了许多印度朋友。阿齐兹认为,穆尔夫人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马拉巴山洞中的经历是穆尔夫人一生中的一个转折。作为一个西方人,穆尔夫人天性中直觉的一面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致无法理解神秘的马拉巴山洞中的回声与混乱,洞中可怕的回声让她意识到怜悯、虔诚以及存在的勇气,都毫无差异,就连猥亵也是如此。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有,可什么东西都没有价值。甚至基督教的所有神圣言词加起来也仅仅相当于山洞发出的单调回声。这回声、这无意识的原始精神能源摧毁了穆尔夫人的生活信念,使她一直信奉的基督教文化精神、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念荡然无存,其结果只能导致她的冷漠、恐惧与愤世嫉俗。经历了这场意识危机,穆尔夫人产生了一个虚无主义的宇宙意象,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她不再是以往的那个真挚、亲切的老人,她变得孤独,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这种可畏而凄凉的瞬间也是乔伊斯、伍尔夫等人作品中所特有的,是“一战”之后西方普遍存在的幻灭感的反映。

另一个主要人物阿德拉刚来到印度之初坦率诚恳,与久居当地的英国人不同,她对印度人没有偏见,想了解真正的印度。但跟穆尔夫人不同的是,阿德拉完全缺乏直觉能力,在她看来生活必须用理性来解释。她根本的缺陷在于她没有爱的能力,缺乏情感与直觉。在下一章中,因为第一个山洞中的经历使穆尔夫人放弃了继续观光,只有阿齐兹和阿德拉跟一个向导继续那乏味的旅行。山洞中的经历导致她的幻觉、歇斯底里以及精神与身体的崩溃。阿德拉的精神崩溃,同时也激发了她潜在的女性意识,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福斯特有两次去印度的经历,分别在1912年和1921年,写作本书是在1913年他第一次去印度之后,1921年后修改,1924年出版。东、西方许多批评家,尤其是一些左派作家、批评家,都对这部小说的反殖民主义话语有所称道,认为福斯特在20世纪20年代就揭露和抨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主义统治,并试图唤起英国人的良知。但福斯特在谈论他的作品时,总是竭力回避政治,把作品中明显的政治问题淡化或非政治化。在《三个国家》这篇论文中,福斯特写道:“这部作品并不是一部政治小说。虽然小说中的政治问题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并使小说畅销。其实,小说所说的事比政治广阔得多。它讨论了整个宇宙,印度的土地和天空只不过是体现了这个宇宙。”《印度之行》确实不能被简单地当作反殖民主义的小说。作为一个开明的人文主义者,福斯特在主观上想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影响,反对英国在殖民地的专制统治,表现出对印度人民的同情和友好,赞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谊,呼吁沟通和联系。但小说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所存在的混乱和无序。这种两重性在文章的选文中亦有所体现。阿齐兹是全书的主人公,他正直、善良、友好、诚恳、虔诚,但在这里,他对穆尔夫人等人的好客却被描述为:“一个地位微贱的印度青年能有机会对另一个国家的来访者表示他的谦恭有礼,这是所有的印度人都渴望去做的。”

《印度之行》在主题和风格上都称得上是福斯特小说艺术的代表作。福斯特对小说中所有人物的深切同情,对主题和观点的多层理解和关照,在简单而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中包含复杂而意义广泛的问题的情节安排,都在这部小说中有所体现。从创作手法上,它还是传统的社会政治小说,并没有采用很多当时已经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创新技巧,但是在内容上却反映了现代社会人类体验的混乱和冲突。从这个意义上,福斯特的小说与同时代的杰作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一样具有现代主义意义。

美国著名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说:“自从有小说以来,只有少数几个小说家的作品令人百读不厌,而且每读一遍都感到有所收获。在当今小说家中,只有福斯特达到了这样的水平。”

印度之旅以巧妙的方式讲述了英国与英属殖民地从统治到合作伙伴的两国关系演进的历史,英国新经济文明给印度的生活带来了物质的进步;而追求浮华奢靡物质生活的英国人也在印度得到了灵魂的洗礼,他们学会了反省自己,遵从内心和人性原始的情愫,爱与善不再被物质裹挟,灵魂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而种族融合还是远远没有办法实现的梦想而已。

刘大仁 发表评论于
我前不久看了这部电影,就是你图片中展示的那个。

电影拍得景色场景非常出色,内容确含糊不清,要表达什么不是很明了。总地来说, 非常突出讲述那月底穆斯林医生的诚实可靠,那位姑娘的天真好奇,英国老妈的厚道仁爱,和英国在印度殖民官员的傲慢横蛮。但这一切在电影中都挺脸谱化,描写过于简单生硬

读了你这篇文章, 才知道这小说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谢谢作者。

英国殖民者的傲慢霸道自然非常可恨,但印度穆斯林医生真会那样可爱高尚?我心中不免有个大问号。
markyang 发表评论于
马克的文章都是个人观点,尽量客观公正,不带入自己的个人喜好,希望大家评论时也是就事论事,不要发表太多情绪化的留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