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蒋勋先生现象
最早知道蒋勋大约是在2009年,那时我身体小恙,在家里静养,承蒙许多人的关爱,用电话、邮件和鲜花表达对我的问候,还有客户快递来家乡的美食以慰疗伤,同时有朋友推荐了蒋勋的《细说红楼梦》作为我的精神陪伴。蒋勋先生有关《红楼梦》的见解我并不是完全赞同,但是他从容不迫的讲说,深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还有他对中西文化触类旁通的渊博马上吸引了我,让我从此喜欢上蒋勋先生,并仰慕他的博学多才。
蒋勋先生的《细说红楼梦》我听了两回,听的时候随时在心里和先生对话,说出我在某处和他的意见不同,与他分享我十几岁时读《红楼梦》的心情,听到会心处不禁独自笑出声来。从那以后,听过许多蒋勋先生的讲谈,倾心他讲的故事,喜欢他美妙的声音,钦佩他逻辑缜密而又充满意趣的侃侃而谈。每当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的时候就更是五体投地地崇拜,完全是读书时仰慕学霸的心情,就像S.H.E.的歌里唱的:“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我只愛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你主宰,我崇拜,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愛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所以,毋庸讳言,我是蒋勋先生的粉丝。
在网上搜寻蒋勋,看过他的画,读过他的诗和文章,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各种讲谈节目。在我眼里,蒋勋先生是一位有着超凡魅力的文学艺术科普老师,他把很多让人敬而远之的古典文学、艺术、美学和宗教信仰都变成亲切可爱的生活日常。但是,就像我们常说的——“佛渡有缘人”,蒋勋先生的文学普及也只能为一定的人群提供滋养。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的人生阶段不一样,身心的敏感程度有高低,以至于对文学艺术乃至生命都有不同的体会。回想年轻时的自己,看看现在的我们,人在中年和青春年少时对人对事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还相信在我们步入晚年的时候,回看今天的自己依然会发现很多的不同。也许我们怀念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从容无惧,但是我想到了老年的我们会有我们现在不具备的好处和态度。所以,蒋勋先生的故事,是他在今天,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路,从他的学养和历练中散发出的智慧和美好,他的感染力像是一阵风带动我们,让我们与他一起翩翩起舞。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蒋勋”成为了一种流行,各种的谈话节目,或者艺术制作都定要引用一段蒋勋先生说过的话,比如他在《孤独六讲》中说过的:“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是饱满的。”之类的句子,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功德圆满。而且现在再从网络上搜索蒋勋,林怀民先生的名字也会随即而来,接着是连篇累牍的关于两个人的传闻。不知不觉中,蒋勋成为了一种“时尚文化”,他本人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
网络媒体的强大攻势成就了蒋勋先生的家喻户晓,但是网络媒体营造的“时尚文化”也把所有的人和事都变成了消费品,因为只有成为消费品才能带来经济利益,蒋勋亦不能例外。蒋勋先生并不完美,但是他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学艺术世界的门,喜欢便进来,腻了就离开。但愿不要把蒋勋先生变成酒席盛宴上的那盘炸花生米,谁都可以用它来磨磨牙,等到十碟子八碗的大菜上来了,那盘花生米就被扔到了一边。待到席面散了,这盘花生米就成了折罗,在后面厨房里又下了油锅,新的酒席开始时再端上来。
蒋勋先生的个人生活取向是他的私事,虽然名人总要付出代价,但是对于一位七十多岁的人,他的私事就由他自己好了。知道蒋勋先生今年六月第二次发生心肌梗塞,又做了动脉支架,在陈文茜的访谈中,他也提到感觉体力大不如前的情况,衷心祝福他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