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国际歌》歌词中文译者和最早译者?

谁是《国际歌》歌词中文译者和最早译者?

   1983年萧三病逝后,作协为他写的悼词说《国际歌》的歌词是萧三和陈乔年译成中文的,胡桥木在审查悼词时提出了意见:

    萧三,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政务院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52年定行政7级。

 

后来作协的正式悼词改成了:萧三"是《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

     既然是"主要译者之一",就应该有好多人翻译过了。那么谁是"歌词"的中文译者和最早的译者呢?
    确实是有不少文章作过考证。下面是考证结果:
    绿原的《寻芳草集》中收了《<国际歌>几种文本的比较》一文。那是 绿原先生写于1999年的文章,文中说:“中国传唱的中文歌词是1923年从俄译文本转译的,译者不详。”
    可能译者多,不能确定谁是主要或最早译的,所以绿原说"译者不详"。

    陈铁健著的《瞿秋白传》中说,瞿秋白“是最早将它翻译成中文并附上简谱的”。
----这是说瞿秋白“是最早";


      但周永祥著的《瞿秋白年谱新编》中说明是“当时,《国际歌》已有三个中文译词,但是都不合乎唱的要求。他懂乐谱,会弹琴。一边翻译,一边弹唱,苦心斟酌,几经修改,始将《国际歌》歌词成功地译出来。"
    该说明是在瞿译之前已有三个中文译词,瞿译为能唱的歌词。

    《中国翻译词典》说:“1923年夏,在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的萧三根据俄文的《国际歌》歌词转译成中文(陈乔年配歌),随后在中国广为传唱的。"-------按此说法,绿原说的译者应该就是萧三(和陈乔年了)。
     但《中国翻译词典》又说:“1939年,萧三在吕骥、冼星海的帮助下,又按照原文对译词进行了修改。其后,他又多次修改,沿唱至今。”
       还是《中国翻译词典》,说"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国际歌》开始传入我国。最早的译文刊登在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主编的、于1920年10月、11月出版的《劳动者》周刊上(6段诗歌,分4次刊完),题目为《劳动歌》,译者署名“列悲”;几乎与此同时,1920年11月,留法勤工俭学会主办的《华工旬刊》刊出了题为《劳动国际歌》的译文,译者张逃狱。"

     所以,那三个中文译词中的两个应该出自列悲和张逃狱之手。

    1997年7月郑振铎儿子郑尔康发表的《<儿童世界>和郑振铎》一文附录中介绍的父郑振铎“小资料”,说,1920年,郑振铎曾经和“耿济之一起最早翻译了《国际歌》歌词”。
    郑尔康在《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一书有比较详细的叙述:“1920年七八月间,我父亲郑振铎还是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的学生。一天,他和好友———北京俄文专修馆的学生耿济之偶然得到了一本俄文版的题名《赤色的诗歌》的诗集。父亲和耿济之把其中的25首诗都读了一遍,一首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弦。于是,他俩商量着要把这些诗都翻译出来,并准备发表在他们编辑的《人道》月刊上。其中《第三国际党的颂歌》就是《国际歌》最早的中文译文。”
    陈福康在《我国最早的<国际歌>译词》一文中说:“郑振铎等人的这一译作,实是我国最早翻译、而且流传较广的《国际歌》译词”。又说“郑振铎等人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翻译《国际歌》的人。”
    
     不过按发表时间来看,署名“列悲”的是在1920年10月,而郑译的首发是在1921年5月27日的《民国日报觉悟》,所以最早翻译的应该是列悲(1920年10月),其后张逃狱(1920年11月)、郑振铎(1921年5月)。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第二句“起来全世界的XXX”, 好像“罪人”是瞿秋白版, “受苦的人”是肖三版本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

现在《国际歌》的中文译本是萧三版的。
京华人 发表评论于
现在《国际歌》用的歌词应该是瞿秋白译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