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 - 莲(上)

岁月留声,专属我自己的记忆,记住又如何?忘却又怎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童年

“莲”属猪。在亲娘的怀里呆了不知道有没有一个月的光景,就被送到了婆家,成了四岁的“仁”的童养媳。“仁”的娘,既是“莲”的婆婆,又像是“莲”的娘。因为,“莲”是吃着婆婆的奶长大的。

莲的婆婆有奶水,是因为仁的小妹妹也刚出生没多久。已被送去了别人家,做了另外一个男娃的“童养媳”。

在那个年代,那个地域,并不富裕的家庭之间,这样的“童养媳”,并不少见 - 一则,从小养大有感情;二则,婚嫁之日,也省却了许多花费和繁琐。

莲入了个好人家,公婆人好,老实、敦厚。家境虽算不上殷实,但也算小康 - 江南水乡,总是可以吃饱饭的。上面有一个腿略有残疾的大姐,再就是大她四岁的“相公”,仁。

进了门,是来做“童养媳”的。自然,也没有跟仁一起去学校读书的机会。家里家外要帮着公婆做事。仁,有的时候从学堂回来,会教莲几个字。但莲常常学过就忘 - 家里还有那么多的活呢。再者说了,女孩子家家的,识字又有什么用?

(二)成亲

过着过着,仁和莲都长大了。

仁,读了几年书,在镇子上学了“裁缝”的手艺,长成了一个聪明、清秀、个子高挑、略带羞涩且温柔的青年。莲,则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十分俏丽,大大的眼睛,如同一泓清澈的湖水。仁安静、莲爱笑。

仁,无疑是喜欢莲的,这个一起长大,从小就知道会是自己媳妇儿的漂亮姑娘。莲,对仁,说不上爱还是不爱 - 从小就知道这是自己长大后会成亲的人,如兄一般,又对她很好,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毕竟,在那个年代,“爱情”并不在平常人家的字典之中。

择了个好日子,莲和仁同了房,成了亲。日子,也就波澜不惊地继续着。

莲能干,除了地里的活,莲还在镇上的工厂里找了份女工的活儿。有的时候,跟着仁一起去镇上,又一起回家。不久,莲和仁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漂亮的女孩。仁开心极了,他想要个女孩儿,像莲那么漂亮、又像自己的姐姐一样跟父母贴心。又过了几年,莲和仁又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一个健康聪明的男孩。

孩子们的陆续到来,给他们的小家庭增添了许多的快乐!孩子们有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倒也不是那么吃力。

一女一子,凑成的一个“好”字,莲和仁的日子,应该也会是“好好的”吧?!

(三)分离

儿子才几岁的时候,政权更迭换了天。

那个时候,仁,因为手艺越来越好,人也细致、认真,已经去了大上海。找他做旗袍的顾客,都是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们。有钱人,对即将掌权的新政府,并没有特别的信心。很多人家,打点细软,在新政府入城之前,纷纷逃离。他们劝说仁也跟着一起走。

仁回家跟爹娘和莲商量:若是老客户都离开了,如何还能赚钱养家呢?仁的一双手,摸惯了绫罗绸缎,已经像丝缎一般细滑,是断然做不了其他事情的。跟着客户一起离开,这一大家子一时半会儿也难搬迁。他放心不下孩子,也舍不得莲和爹娘。

多年以后,莲和仁都没有特别提起过,他们当时是如何商量的,他们有没有度过许多的不眠之夜,他们有没有预料到未来的生活?

最后,仁还是离开了,跟着他的老主顾们,去了香港。留下了爹娘、莲、和一双年幼的儿女。或许,他们当时幻想,旧政府很快就会回来。到那时候,仁也会跟着客户们一起回家?又或许,他们曾经计划,等仁安定下来,再接全家人一起出去?

不管曾经的计划怎样的,现实是,仁去了香港。而众所周知的原因,仁回不了家,家里人也去不了香港。

莲和仁,就这样长久地分离,好多好多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