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我的西双版纳之旅 (八)
勐海
勐海县在景洪西南边,距景洪只有几十公里。勐海以产普洱茶和天然樟脑为名。
樟树为樟科樟属乔木,生长于中国南方。从樟树的树干中可提取蒸馏出天然樟脑精油。而生长于西双版纳的樟树,樟脑精油主要含于枝叶内,取其枝叶蒸馏便可得樟脑精油。
所以勐海县建了一个人工种植樟树林,只需砍取树枝及叶片提炼,不必砍伐整棵大树,为得樟脑而毁樟林。
人工樟林基地就在县城附近,那片林子不算大。为取枝叶方便,树木都只有一人多高。我们去时,大约刚砍伐完,树干光秃秃的,枝叶很少,我还站在一棵较矮的树上照了相。
树木旁边,县里建了一个精制樟脑厂。我们参观了这个厂,厂里有几个蒸馏釜,厂里最后产品是天然精制樟脑粉。
在村子附近,也可见村民们用土法提取:在地上挖坑,放口大铁锅,将樟叶塞入经过密封的甑内,在锅内加水煮熬,甑顶部再置一口铁锅盛装冷水作冷凝器,使樟叶中蒸发出来的樟脑精油遇冷后凝结于锅底,从而取得粗制樟脑精油。这种樟油杂质很多,村民们还是要把它卖给精油厂作进一步精制提取。
天然樟脑与人工合成樟脑的化学成分一致,但天然樟脑是右旋体,有旋光性,而合成樟脑是消旋体,没有旋光性。所以天然樟脑具有药性,可以用于医药行业或某些特殊合成工业中;而合成樟脑只能作一般工业用途。我们常用的卫生球即是合成樟脑丸。
没想到几年后,我加入了樟树精油成分研究及分类的课题组,我们分析了几百个样品,把樟树分成了几个类型:本樟型(主要成分为樟脑),芳樟型(主要成分为芳樟油素),黄樟型(主要成分为黄樟油素),异樟型(主要成分为异橙花叔醇),还找到几株含天然龙脑的樟树。当时与我们合作的江西林业局的人听说我曾到过西双版纳勐海的樟树人工种植林,非常感兴趣,一直追问了许多细节。
勐海的气候比景洪干燥,我从小皮肤不好,每年冬春之交或夏秋之交,一阵风刮过,身上就起红疹,奇痒,中医说我内湿热。所以这次出门前,我带了多袋“防风通圣丸”,但身上还是一直不断起。可到了勐海,红疹全消。回到景洪和昆明,又开始起。坐火车离开昆明后,又消失了。很是奇特。
晚上住在勐海县招待所,我们的房间又住进来二个布朗族女生。她们是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歌舞会演后回来的。年龄稍长的是乡里的女干部,年龄小的只有十几岁,是个会唱歌的女孩子,女干部是陪同歌手一起进京的。
歌手坐在床沿上,给我们唱起歌,她嗓音清亮,歌声很好听。
她俩都穿着精美的衣服,黑色上衣领边袖口绣着花边,再套上一件小背心,亮闪闪的,下边的筒裙也漂亮,裙边用花边和彩色布条镶饰,胸前银项圈,腰间银腰带。引人注目的是耳环:银色球状耳环不是坠在耳垂上,而是塞在耳垂上的洞里。见我对她的耳环好奇,布朗女孩大方地摘下耳环给我们看,耳垂上留下很大的圆洞。她说她们乡里的女孩从小就戴这种耳环,耳洞开始变大就塞更大的圆环,让它一点点地变大,就成这样了。戴的耳环越大越是好看。可那大大的耳洞让我不敢直视。看来不同的民族文化,带来不一样的审美观。
勐海县城附近有个树包塔。塔不高,砖石结构,被盘根错结的榕树根将塔缠绕包裹,树塔相依,形成了树包塔奇观。
原计划还要去打洛镇,后来取消了。忘记什么原因了。
打洛镇位于中缅边境,建有通商口岸,缅甸人可以进出,因此带进来走私商品,如计算器,电子手表,花色鲜艳的尼龙衣服。八一厂的人说他们去买过。而我,则是想去看看艾芜笔下的打洛镇风光。
艾芜的“南行记”记录了他三十年代的漂泊经历,在滇缅边境的蛮荒之地与商队、马队、小贩等结伴而行,还在克钦山茅草地的大车店作店伙;“南行记续集”是他六十年代重回边锤之地采风的故事。克钦山也就是如今的打洛镇那一带。不能去打洛,我心里蛮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