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好像没有那么出名,应该不如张铁生的白卷事件出名,虽然这两件事就前后发生,并且密切相关的。但我对马振扶中学事件的记忆却清晰的多。我想主要原因大概是白卷事件没有在小学里面正式开会宣布,但马振扶中学事件则在学校里面大肆宣传。故张铁生的白卷事件对于我仅仅是报上看到的新闻而已。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的是河南马振扶中学一次英语考试,马振扶应该是一个地名,有一女学生完全不会,本来不会交白卷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概是因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原因吧,该女生在考卷的背后写了一首打油诗: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样干革命。这诗写得很有时代特征。但这难免驳了老师的面子,老师就将该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了,居然这位女学生一气之下就投水自杀了。这一下就成大事了。
而溯其源头,还得从邓小平复出谈起。老邓在文革初期倒台后一直赋闲,虽然文革的目标是刘邓集团,但刘和邓还是区别对待的。刘是被置之死地,邓则暂时搁置。当文革初期的乱象过去之后,新上台的文革新贵们缺乏基本的行政能力,可以说国家管理上是一片混乱。这时老毛想起了小平,让其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复出。记得当时复出之前,坊间流传一个老毛对邓小平的评价。前面说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反正很多坏话,比如两面三刀之类的,但最后一句是:人才难得。基于人才难得,小平就此复出。当然,小平上台之后倒是勇于任事,与以前结合进领导班子的老干部完全不一样,大刀阔斧进行了不少改革举措。其中有一条就是给大学增加了录取考试。
学校从66年就关门了。我记得大学好像是72年重新开门招生的,中小学应该更早一些。当时大学生叫工农兵大学生,都是由单位推荐,只管政治标准合格,至于学员的文化水平不在考虑范畴之内。这样导致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怨声载道,很多这样进去的学生水平实在太差,根本没法教。就像今天有些AA进大学的学生没法跟上大学课程一样,那些工农兵大学生有不少人连AA进去的学生还不如。当时有个电影《决裂》里面,男主角(大学的新校长)拿起铁匠的手,指着铁匠手上的老茧激动地说:这就是资格。这是针对前面有个教授说上大学要有资格而说的。邓小平上任后就增加了大学入学考试,以便淘汰水平太差的学生。于是就有了张铁生的交白卷事件,这件事最终导致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流产,考试最后取消了,邓小平最终也下台了。
正是因为大学要考试了,中学才有了理由加强文化课程。之前学校虽然复课了,但是老师不敢管学生。上学基本上就是放养,学生学好学坏完全没人管。这里想起了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能对有的小孩确实是阳光灿烂,但对很多人来说感受就完全不同了。邓小平恢复大学考试就给了学校老师一个尚方宝剑。学校里面负责任的老师就开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要求了。当时的教育部长叫周荣鑫,对推行邓小平的措施还是颇为得力。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的原因是当时不认识这个鑫字,是从报上批判部长的名字学会的。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马振扶中学的老师才敢于批评这位学生。可是没有料到这位学生面子薄,居然寻了短见。这在当时绝对是严重的政治事件。
马振扶中学事件和张铁生的白卷事件挨得很近,这两件事都是作为走资派反攻倒算,迫害工农子弟的例子,成为文革左派反攻的借口。我记得很清楚在全校召开的大会上,校革委会主任,一位中年妇女,在台上义正词严地批判走资派的反攻倒算。可能今天的人不知道革委会是个什么东西,文革期间单位的一把手就是革委会主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育界刚开始要拨乱反正,回到正轨的趋势马上就被扭转了。老师们再也不敢管学生了。其实这前后最多也就一年的时间。不过后来听我大哥说起这段时间,他还是很感谢当年的班主任,在这一年来的时间内逼着他学了一些东西。后来才能够在当兵之后考上军校。
当时也就知道马振扶中学的老师和校长受到了批评。至于他们的悲惨命运,那是我几年以后读到一篇文章才知道。涉事老师及学校领导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想想也就可以明白,本来就是一乡野之人,突然成为全国知名的反动典型,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在加上没完没了的批斗,大概都是生不如死的感觉。本来这件事可大可小,但要用来打倒邓小平,自然就要尽量夸大了。这就可以看到掌握媒体及权力的重要性了。而事件的亲历者就不幸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了。虽然这不是邓小平再次下台的主因,但确实也是导致邓小平再次下台的众多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