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为什么京都是我最喜欢的城市?
为什么京都是我最喜欢的城市?
记得人们聊天的时候总喜欢问这世界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以前我总是不能给予很坚定而迅速的答案,会想一会儿然后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不过自从我去过京都之后,我的答案总是简单而迅速,那就是京都。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Ukpaj1kCw_fDMeVmcYN-WyXO-N7Cdli6c7KiHzIsbENWChVI-tuIStvafASH6Jtcfzpalgt8GqAv8v_Yug7hzi_2RuEcCZTn-B4lYOSMwjHSLuO005ZMZP6NxWKJCYtSVT6ebRD3)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因为历史的原因跟别人说喜欢日本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很奇怪的,我看到的京都几乎处处触动我的心灵,契合我的审美。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日本的旧都城为什么会有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疑问在听到一个中国学者关于京都的建筑灵感来源之后得到了解答,原来是因为京都保留了中国汉文化古典建筑的风格,我对它如此心有灵犀正是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啊!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j_qxBIedyGzUaSfG1nfnRqAupEwI__Bjx1XE3t4xFtZmdmusqLL-om0LQVKna5kIZVO00KPeeI8FaI2Lnz_uDwLutUONzxxAjhlcHTYBgWoMYsMYgDDr7JckHbbfhUgffINxoECs)
在说京都以前我想说说对北京的印象。北京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去过,以后又陆陆续续去过很多次。人人谈起北京的时候,觉得那就是中国人的文化精髓。但是坦白说除了天坛的远景,圆明园的凄美,长城的壮观,我从感觉不出北京故宫王府的美来,就是觉得建筑恢宏绚丽。以前的我还以为这是因为自己大概不喜欢中式的东西。可是去了欧洲,来到美国,对欧美的大部分建筑也是只有类似的感觉,震撼之美有余之外,却无心灵之契合。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O9K_uv46KAwc3yfpIWH_vvSKiFXhssCfWikO4cZtN0iAIaJp0RmJUot_KJz-cpwRY1e7_vo24ti9o3SgKjjwJuopg_noh0cD3811DArnBKS1gj0yJVVTCy7ZCREor2y3WbJcEk7Y)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Rvg4beIPtBJ6BoehICVxThSO1IT3zBH59UHutjcYqPPqj_w312i_wnf3rW2C4gHhOh_U2UeYueO033aUKNVoxHrhZrMoAOPiUOlMwvwDVvCCCM--9ztM7s-1UnaGBZQ3pqrAzFYj)
直到有一次去了西安,我才明白我其实很喜欢中式风格,只是北京的古建筑算不得是原汁原味的汉人风格,它和古汉唐不但不一样,简直可以说是大相径庭。我一个汉人,喜欢的美原来就是源自于我是谁的缘故。
当然遗憾的是西安所有的地面上的汉唐宫殿房屋建筑几乎不复存在,能看到的东西几乎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西安也复建了一些仿汉唐建筑,我们住的宾馆就是。它的设计线条简明流畅,色彩运用色差对比简洁大方,深色的木头和白色的墙壁是主色调,没有其他多余的装饰。木头也几乎是方正格子,没有多余的雕饰。庭院也是大气,方正,有的就是耦和莲花。宾馆内的唐朝仕女雕像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的,神态身型丰满流畅,特别雍容美丽。![](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Kc-pgInDQNQ1-pwqSt6GAvCdsrsg1YA1UvJD8QlOUd9aQLRyEeAqOw2TMnVl7sSrUPSZ4LWPKIVXxqn4BOVmPpUbxO_g7Ls25OcZCVh9nP2Cxo3AK-ffl0YKVRnkYaSdtwT714ol)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PO8sVWDJuhCF0lvsUsyAlNofVh9d5a14I9QWw-j_iYLYRuaKGTjLL14cd1rLQrYgjOMHOp76P9H6aN1uv9vliWu6dg6AhDpAJYXTSr2hNlqKqb5BdbFUXxcfLVAz4qfM1_WYeiIu)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UqJ02sUWlzsnTQtkVGWql2gwT4IxqJTdFsY1MhfNn9ClVnHQ0WYkQngTNRRjmpmx6cilSnVi7kAuK3PAj5Atwd1BW7_sICLPKku5GEzwWMGF-p8CsUxY7ti7mEExTKqHLRmvtmbR)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mFjkO-evzizDlNPMgql8McD6W08x_4SFLjYFmHnnKGi2JQ682k6wMMULGxAUgWXqGt2uuSiOPduaR6knpdDcTpP2SegeDUDfFsupvUaiBXnHICnjEb3gx4j3_Z-2Vf45N78LzHR)
后来也去了法门寺(旧)和青龙寺也都很有感觉,安静而朴拙。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qd54m6KWyO1KZOinYT4HEFKgz9bAQyVtvf9NOAsOPF4cFtpdLB9n_gBMbDI1fmFcFjFym0jRhlfSzEQtNlwbcIQEZB249SvMg3wk0VFjJ_DZbQdXbMh4u_IuPL_CnzVh5Hfd59om)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AQw_uldyFuD1hmCSFzhlKrx2tDh3LxTbXKEJpcy9MfCZppcbq_5rR4a4wTrRUjfWSEDGZYGf49kfm2EE6cNyKPDAYzKJIhGM_vUJNdwwRzgTMMpnYT8i0aj1YxRciocKFPPRpI0h)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P1Hpbx6vQIrz1u2nz33WpNujRL_Rgoj-YZvhHIPnZ5oerOKuIVapg1vt_HPupkT5KMyFa5Dq9spsPbhXSf8hdupA7zEk6lQ6yqv-msSyKVVJOp6KR2E6Gp9pRAZI-AnVVFhzdhZB)
京都的古建筑除了皇宫之外大概就只是寺院/书院了。整体的风格都是铺展开来的平房,榻榻米和推拉门的木结构,装饰很少,色彩朴素。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cOQcoWWfe32mGFVxbX0FcKkmG2KS8fAxLYWUxlf8bkb_w3g1yCfKlIFs40Y_kOnJvmWqYCNyn9HgAeK9-kY7A73QtWbEaun4sqQLIkNba_3v9CFF2OgU3j1tjCotUaSjs2pgIhqf)
整个京都唯一重彩的地方大概就是金阁寺,一大片地有绿植,湖水,其他的建筑也都很朴素,唯独用金色在这一处。夸张的颜色和装饰不是不能用,但是要少而精,恰如其分才是绝妙。这样的审美体现东方的内敛,不咄咄逼人的风格。整个京都都是这样,所有的艳丽都是只有在整片的朴素中才体现一点点出来。![](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UzkNV2WY93rgupXC32IbwDjzkVmtuUVKFq_ORLFwhKvdRxcNhc23hHsuVF3oNUZCY5KZmWa8hC7HRs4xs2ap3YdKG8a8GEljqxjH4KhxfQp8ys4nquVnUChmnmKV9ryssVTV3a17)
说了很多,我其实想说去了西安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京都,原来是因为京都保留的汉唐遗风。尽管不是一模一样的复制,但是那种简洁,朴拙,少即使多的禅意确是神似汉唐。
这一趟京都旅行有很多故事,以后再慢慢道来吧。
XQQ 发表评论于
京都是我最喜爱的城市之一。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好文!京都是全世界保存唐文化和古建筑的最好的城市,日本还有个奈良也不错。
东村山人 发表评论于
我也是特别喜欢京都。一直都想有机会在那里住上一个月。慢慢走走看看。
已经去过京都4、5次了。但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
有一次秋季专门赶着红叶季节去的,实在是太美了!
小鱼观景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oBucks!' 的评论 : 是的,和中国比,日本的建筑总是小气了一些,这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没办法。
小鱼观景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红米2019' 的评论 : 同意你说的。我对北京的印象完全是个人的审美观所致,并没有批评的意思。
小鱼观景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谢谢你!不过我也不想贬低其他少数族裔的文化,只是说他们不对我的审美口味。对自己心灵有触动的是真正的美,但是其实这样的感觉也是很个人的。我只是恰好与我们古代先人的审美观相契合:)。
小鱼观景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谢谢!我非常期待去奈良和再防京都。
小鱼观景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lovefriday' 的评论 : 精辟。但是我想慢慢人们会更懂美,会做的更好。
小鱼观景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iajia007' 的评论 : 我说的汉人当然是指的狭义的汉人,并不排斥多民族的中国人。是的我同意,建筑风格随时代变迁,加入很多其他外族元素,都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多样性。但是我喜欢的汉唐风格,与它有心灵契合是我个人的感受。这仅仅说明我个人与古代汉人祖先的审美相合。
红米2019 发表评论于
就是唐本身也未必是纯粹的汉族血统和文化。
ilovefriday 发表评论于
满眼的红灯笼太煞风景,犹如穿了香奈儿套装和高跟鞋,却背了一只Tory Burch 的包。
亦中 发表评论于
对京都有特别的亲切感,想象中的大唐盛世应该就是这样的, 所谓“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大概是这样。
东山一带更有幽趣,走走息息,观景看书,很自在。记得我还在一个深山小庙里睡了一觉,还是大冷天,幸好日本庙是铺地板的,还有暖气。
jiajia007 发表评论于
北京故宫建于明朝(汉人王朝),如何“算不得是原汁原味的汉人风格”?况且风格本来就随时代变迁的,汉人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再者,西安的古建筑许多是仿古建筑,未必就是千年前的汉唐风格。还有,时过境迁,不必拘泥于“汉人”的说法,当今中国属于56各名族,欣赏多民族造就的多元文化,岂不是更加绚烂多姿。
xin_li_xin 发表评论于
唐朝的建筑是大气的, 女人也是肥美的. 现在的中国, 所谓的美女都是锥子脸的吓人鬼. 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样的地方, 没有很深厚文化基底的人, 去了就是浪费. 看不懂得.
GoBucks! 发表评论于
京都能看到很多国内已经消失的建筑,但比起故宫颐和园,还显得小气。同样,首尔的景福宫也差不多。过去的地主的家园不比它们差。西安的城墙给我的印象最深。下次去还去骑车。:)
红米2019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大概都会喜欢奈良和京都。但也不能说北京就不好,不同时代地域有不同特点才是正常的。况且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才有生命力,否则日本也不会有汉唐风格的京都了。
人参花 发表评论于
国内所有的古建筑都挂满了红灯笼。看起来很突兀,商业气息太浓。
青花儿 发表评论于
我也同感
古树羽音 发表评论于
心灵美丽的姑娘(或女士),总结的太好了!希望有机会你再去奈良,那里更会让你如同穿行在长安大唐。谢谢分享
百万庄大侠 发表评论于
日本这个民族,非常善於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我们正好相反-闭关鎖国。尤其是明治维新以来,这也是北洋舰队全軍覆灭的原因、、、
今日之中国,经济发展的不错,但与此同时,从上到下也极度自大起来,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没有那个国家能被“习一尊“和“战狼“们放在眼里的啦,这就离倒大霉不远啦!
中国人真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是谁给中国人找来了这么一个东西,缺了大德啦!
百万庄大侠 发表评论于
致敬小鱼:
关於中日之间历史上的纠缠,以及两国在文化,建筑景观上的描述-言简意深,情真意切,完全说出了我(包括许多中国人)的心里话。再此致谢!
我是在北京出生,长大,在日本留学,工作过的中国人,现定居加拿大。诚文所言:北京的古迹文化,大部分都是清庭的文化遗产,原始且低俗,做为一个在北京出生,长大的中国人,怎么也自豪不起来。再去西安的历史博物馆看一看,那才叫真正的自豪!
崖山之后无华夏,大汉文化的精髓中国人丟了,日本人学去了,京都的建筑风格就是我大汉民族唐宋之风格、、、好文章!
飯盛男 发表评论于
京都的皇宮不是原来的皇宮。原来那個(京都建城時造的)早已没了、要有的話是在千本通的北端。現在的京都皇宮(京都御所)原来是某代天皇外公的家、某代天皇老去外公家住、加上原先的皇宮火災焼毀了、就当皇宮了。14世紀起到明治維新這段期間。従京都地理地域位置上看、京都的皇宮也不是所在中央点上、就是這個原因
其実今天我們看到的京都御所也在明治維新後有了大量改修。首先当時京都御所周囲没有那個大的花苑、那時都是房屋、為了防止火災発生会延焼到京都御所、所以周囲的房屋都拆了
家宴 发表评论于
同感!
春暖花开2016 发表评论于
中国各地复制了很多古建筑,只有型,没有神,精工细作的很少见,处处商业气息,难以让人有历史感和美感。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同意,京都满满的唐代风韵。京都唯一不好之处就是京都处于盆地中,夏天太闷热。有一年八月份去的,一出门就热得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