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个境界

 

红尘练心。

人生真正的修行道场,就是红尘俗世。

佛不度人,是人自度。善悟者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

《金刚经》里说:“以色拜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里还说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简单的说就是:不执著于我(自己),不执著于他(他人),不执著于所有众生,乃至于不执著于有生死的一切。

修行的三个境界可以用下面的三句话简单概括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着相了。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既然清静何必有偈。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顿悟了。

五祖于此偈语,知六祖已悟无住本性之体,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传《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体用不二之理。

《六祖坛经》记述: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是六祖继承衣钵后的首次亮相,此后,禅宗便进入六祖慧能的时代,并且开创了“一花开五叶”的全盛时期。

释迦最后在灵山一会,拈花示众。他不讲话,只把天人供养的花拈起来,举示大众。这时候,在会的人很多,天上的、人间的,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天人罔措。只有迦叶尊者会心微笑相应。释迦立即宣告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于摩诃迦叶。”

从斯开创了禅宗法门。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圆顿法门,不是四禅八定的渐次禅定法。所以,无言说可表,无文字可立。迦叶则顺理成章成为印度禅宗的初祖。

印度禅宗的传统修持,由迦叶尊者,传到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的时候,中国当时已经是南北朝了。东来中土,菩提达摩就是禅宗在华夏的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是印度禅二十八代祖师的历史,在印度文献中尚未发现。

早年菩提达摩曾以《楞伽经》印心,后来禅宗又以《金刚经》印心。 《六祖坛经》反映出六祖惠能思想及早期禅宗面貌,故为禅宗所推崇。
所以《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作为教材,就足够了。经文不在多,触类旁通,发心修心是根本。

禅宗的顿悟是指在日常修行中产生的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顿见事物本来面目,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红尘生活。

禅宗祖师(南宗谱系):菩提达磨,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北宗则是神秀替换了慧能。


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衰微,虚云大师极力复兴佛教,力主禅宗源流。虚云老和尚在修习临济,兼弘曹洞,又遥承了早已断流的法眼、沩仰、云门三宗,以一身修习禅宗五大支派,承前启后,融会了五宗禅修法门,为近代禅宗伟大宗师之一。

walleyee 发表评论于
我试着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色”简单说就是有形的物质。“空”你就可以理解成无所不在的元素。就好比????,就是C,就是说钻石就是碳元素因为温度湿度等一切的机缘巧合之下变成的,这就是佛家说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佛法也是一样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是所谓“诸法空相”。
walleyee 发表评论于
人生本就是一轮又一轮为了跳出轮回的修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修行者。
walleyee 发表评论于
南怀瑾先生说过: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多字的是心经,我现在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所以把心经,金刚经和坛经作为教材,就很好了。
walleyee 发表评论于
顿悟就是字面意思,突然就懂了。顿悟之前,修行了一天是顿悟,修行了三十年也是顿悟,只要悟了,就是顿悟。
有点可惜 发表评论于
人生就是一场享受。

觉得修行好,就享受修行。

觉得顿悟好,就享受顿悟。

不度又如何?就享受不度也。
guoke001 发表评论于
多谢介绍虚云大师,以后要留心他的著作。
手头有一本台湾妙莲老和尚的摘录,实在是可以作为人生的指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