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城记:上海比北京文明,北京比上海有文化(ZT)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北京的”文化“来源于两次首都, 间断的时间不过二十几年, 行政作用, 使得北京成了中华文化的中心, 1949年若是定都于西安, 北京恐怕就是一个大的石家庄而已。

上海得益于第一次”开放“-不过是被迫的, 但无论如何由此而来的西方文化, 很快就渗透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标题的”文明“, 实际上是”西方文明“,虽然中国以前也有过中式文明, 好比京城胡同离那些旗人,言语行为那个讲”礼“呀, 侯宝林老先生的相声可以作证, 起夜时的对话可以比上海人多好几分钟!这也是种文明吧

所以单挑文化和文明, 不足以区分京派海派,最重要的差别是, 官迷方知北京近,发财才晓上海亲。---转载者

 

Image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两个中心,分别代表了中国的南北文化,互为他者。上海是一座兼容并包的世界主义大都会,而北京更像一个充满竞争与活力的有文化的大村庄。

 

北京和上海,一北一南,一个是帝都,一个是魔都。

 

中国文化之所以强大,乃是其内部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东西文化的差异,也有南北文化的不同。内在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既冲突,又互补。正是这种冲突、互补、丰富和多元,促进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活力和强大。

 

在世界上凡是幅员比较辽阔或者文化比较丰富的国家,通常都有两个中心,美国有纽约和洛杉矶,俄国有莫斯科和彼得堡,德国有柏林和法兰克福,英国有伦敦和爱丁堡,日本有东京和京都,中国则是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也代表了中国的南北文化,互为他者。

 

一、政治中心和社会中心 

 

北京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其发达的不是地方政治,而是帝国政治或国家政治。因为在天子脚下,地方即国家,国家也是地方,笼罩在国家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

 

晚清以后的北京也形成了地方社会,这些地方社会是由士绅和商人所组成的,但是在近代北京,并没有像近代上海那样强大的地方自治势力。

 

上海就不一样,从晚清开始,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城市,其政治权力一直处于多元化的状态,无论英美、法国、日本,还是清廷、北洋,都不能独家控制这个东方第一大都会。

 

在中国凡是有地方处于多元权力的竞争空隙之中,反而会给地方社会一种崛起的空间。上海的地方自治一开始就是在这种夹缝当中生长起来的。

 

吊诡的是,清末开始的地方自治,是与国家权力的扩张同时发生的。因为贸易、经济、金融的中心都集中在上海,上海的地方自治背后有一个相对强大的资产阶级支撑。

 

这股力量不是来自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来自上面的权力可以赋予你,也可以随时收回。

 

上海的地方自治来自于从城市本身生长出来的经济力和文化力,于是就具有持久的冲击力和爆发力。近代上海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中心,绝不是偶然的。

 

这个城市的资产阶级也好,文化精英也好,对他们来说,上海就是他们存在的家,他们主宰城市的地方事务,也借助城市的实力,多次挑战中央,于是上海就成为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1900年,当慈禧太后对八国联军宣战,竟然以上海为中心出现了“东南互保”。国家在对外宣战,地方却与“敌国”议和。辛亥革命发生后,南北对峙,又是在上海进行南北和谈,最后,正如马勇教授所说:“民国不是打出来的,是谈出来的。”这个谈出来的地方,就是上海。

 

再看“五·四”运动。运动爆发在北京,当时北洋政府很强硬,学生上街看到一个抓一个。到了6月3日,上海资产阶级和文化精英联手发动罢工、罢课、罢市,这一下震撼了世界舆论,北京政府最后只能屈服,释放学生,罢免三名“卖国”官员,不敢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五·四”运动发生在北京,但结束于上海由北京的学生发动,最后由上海的市民阶级跟进,取得胜利。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也是这样,最早在北京由学生发起,席卷全国后,上海各界跟进,成立了各种救国会,把一个原来单纯的学生运动扩大为全民的运动。

 

Image

五四运动浮雕

 

这两个城市,北京发达的是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公共领域,上海是市民社会的大本营,以资产阶级为核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当中,几次大的运动都是北京先发动,然后在上海燎原,最后获胜。

 

近代的上海,作为社会中心和经济中心,借助地方的市民社会和城市空间,在清末民初中国的政治当中,扮演了第二政治中心的角色。

 

二、帝都与魔都 

 

 

在近代中国,最好的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大部分在北京。北京是中国无可挑战的学术中心,到今天还是这样。作为学术中心,北京知识分子的主体,主要在大学。

 

这些学者专家都是一些国家精英,他们继承了帝国士大夫的传统,他们的关怀除了专业兴趣以外,主要是国家与天下大事,而与地方事务没有什么关系。

 

民国时期的北京知识分子,通常是和京城的地方社会绝缘的,但是他们对这个城市又充满了一种故乡般的柔情。

 

Image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演讲

 

许多京派的知识分子曾经也生活在上海。上世纪20年代末,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都在上海生活过,但他们不喜欢上海,觉得上海商业气太重,始终有疏离感,30年代以后他们都回到了北京。

 

这些南方知识分子虽然不会说北京话,但在北京仍然感觉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反而把真正的北京人——那些老北京,视为他者。

 

对上海的文化精英来说就不一样了。上海是什么?上海既不是家也不是国,上海就是一座城,一座有自身机理、血脉和灵魂的城市。

 

民国时期的上海文化精英与京城不太一样,主要不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而是由两拨人组成,一拨是出版商、报业大王、记者、编辑、民间教育者,另外一拨人是自由撰稿人为主体的流浪文人。

 

他们虽然气质上不一样,一个是布尔乔亚,一个是波希米亚,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是流动的,而且共享了同一个城市的文化。

 

Image

萧军和萧红

 

比如申报老板史量才,他既是银行家又是报业大王。另外一拨波希米亚式的流浪文人,来自全国各地,就像许鞍华导演的《黄金年代》中的萧红、萧军一样,在上海以自由写作卖稿为生。

 

这些人看起来对资本主义充满仇恨和批判,但他们的生存处境又离不开这样一个高度资本主义化的文化市场,因此这两部分上海文化人看起来泾渭分明,其实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上海这个城市有一个外号,叫做魔都。魔都的魔力在哪里?你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也可以说它代表了近代文明。

 

不管怎么说,魔都上海在文化上像一个大熔炉,把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统统熔化其间,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文化人——包括反抗者,都对自己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感,产生一种城市认同。

 

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最后他们的生存方式都无法游离资本主义化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中国的双城记,就是如此精彩。

 

Image

北京胡同旧影

 

三、二元社会与一元社会 

 

我多年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观察,发现北京是一个二元社会,而上海是个一元社会。如何理解呢?

 

大家知道,1949年以后的北京有大院文化与胡同文化之分。大院文化里面居住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人,他们在政府机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属于京城的上位阶层,但大都不是北京人,确切地说,这是一批首都人,而不能算北京人。

 

真正的北京人住在胡同里,大多数处于北京城的底层,是蓝领阶层。

 

这两个阶层,一个是首都人,一个是北京人,无论文化、语言,还是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都泾渭分明,有某种无法跨越的鸿沟。

 

到北京人的家里去,进了门,不用问主人的情况,看他家里的布置、环境氛围,大致可以判断主人属于什么阶层,是北京人还是首都人。

 

但这种判断方法运用到上海来,就不灵了。上海社会各阶层虽然在收入、身份上差距很大,但基本共享同一个文化,那就是市民阶层的文化。过去的上海有工人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

 

但你进入一个家庭,有时候很难判断主人究竟属于哪个阶层。上海的文化人家庭,也是井井有条,带有一种浓郁的市井气。跑到工人家庭里看,客厅里竟然也放着一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Image

上海1843年开埠

 

上海在文化上是个一元的社会,精英阶层和市民阶层在身份上是流动的,但是在文化上是整个的,属于都市的有文化追求的市民阶层。文化人有市民气,市民阶层有小资气。

 

四、中国文化之都与世界主义都会 

 

北京作为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风。这几年北京变得洋气,鸟巢、水立方,西洋的后现代风格,也自成格局。但北京的建筑最失败的也是所谓的中西合璧。

 

相比之下,上海无论从城市风貌还是市民趣味上,都被认为很洋气,不“中国”。这也不奇怪,上海1843年开埠,这个城市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上海。

 

上海在全球化过程中诞生和发展,她在全球化浪潮当中只有获取,没有失落。这是上海与其他许多开放性城市不同的地方。

 

上海是一座兼容并包的城市,像纽约一样,是世界主义的大都会。在近代中国,西洋文化最早是到广州,但广州在区域上属于岭南文化,与西洋文化冲突比较大,所以一直到今天,广州依然是一座充满南国情调的中国城市,而非世界主义都会。

 

但上海在地域上属于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的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恰巧与欧洲文化中基督新教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天主教的艺术情调一一对得上,产生了亲和性。

 

Image

国际大都市纽约

 

不仅如此,世界文化中的其他重要流派:俄罗斯文化、犹太教文化、日本的东洋文化等等也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上海的都市文化,上海文化显现出世界主义的杂多风格,与北京的中国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北京是有文化的村庄?

 

民国时期的北京文化是一元的,上海文化是多元的,但今天似乎倒了过来。我去南锣鼓巷看了以后很有感慨,它有点像上海的田子坊,但感觉很不一样。

 

从上海人的眼光来看,南锣鼓巷很乱,甚至有点脏,但文化上缤纷多彩。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有一年,我请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到华东师范大学演讲,有同学问他,您对北京印象如何?李欧梵脱口而出:“北京?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村庄。”

 

如果村庄不带贬义的话,北京的确更像村庄,而且还是带复数的无数个村庄。大量的北漂族怀着梦想涌进北京,北京愿意容纳他们,无论是海归、土豪,还是底层人员、流浪艺术家。

 

今天的北京在文化上充满竞争和活力,一个个山头、一个个村庄到处林立,风格多元,竞相斗艳。从上海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村庄似乎都有点“老土”,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今天北京的文化创造力要比上海强多了。

 

Image

民国时期的上海

 

民国时候的上海,也是一个吸纳五湖四海精英的大都会,造就了海上旧梦的辉煌。但是1949年以后,上海成为计划经济的大本营,人才流动处于半封闭状态,上海变成上海人的上海,文化上越来越一元化。

 

虽然这二十年又重新开放,但文化上的自我凝固化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有一个形容上海的词叫海纳百川,一般人理解的都是这个词的表层,以为上海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

 

但按照我的解释,海纳百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上海的城市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同化能力,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江、什么样的河,一来到上海,统统被上海同化,形成单一的海派文化。

 

过去美国也自称是大熔炉,同化一切外来文化,后来受到了批评,所以今天的美国不能再自称大熔炉,那是政治不正确,美国文化变成文化多元主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北京文化今天有点像美国,很包容,很多元。

 

到了21世纪,一个城市的未来取决于创新能力。但上海的创新能力,不要说与北京有距离,甚至都不如深圳和杭州。

 

Image

快速发展的杭州

 

在我看来,上海搞创新中心的最重要阻力不在于政策,而是文化。因为海派文化只欣赏高大上,而鄙视底层人员。

 

但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于底层,十个野心勃勃的底层人员,九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就是了不起的创新。

 

上海自以为高大上,以文明自居,整个城市非常规范、整齐划一,反而缺乏一种真正的创新能力。北京看起来有点乱,但反而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空间。适度的混乱才有创新,过度的规范只能守成。

 

我发现,无论是高大上的海归,还是国内的屌丝,凡是想过太平日子的规矩人都想去上海,而喜欢折腾的不安分人都想来北京于是上海变得越来越规矩,这又使得海派文化越来越单一,缺乏多元和生命的原创力。

 

海派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没有特点成为了海派文化的特点。面貌模糊,看上去很美,却又似曾相识。

 

Image

高楼耸立的深圳

 

今天的海派文化,学习能力、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模仿的都是国外最高大上的。什么时尚的元素都具备了,用了洋人的理念、框架和表现方式,再加上中国的素材,唯独缺乏的,是自己的独家创意。

 

北京和上海,一北一南,帝都和魔都都有自己的辉煌,有自己的骄傲,也有自己的毛病。

 

中国文化之所以强大,乃是其内部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东西文化的差异,也有南北文化的不同。内在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既冲突,又互补。中国有此“双城”,何其幸运。

 

*作者简介: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