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音乐系毕业后,信息科学硕士的课程还有多一半要上。然而我不可能再从音乐系得到助学金,要继续在信息科学学院上课,得自己缴学费了。为了在上学期间有点收入,我向学校申请了在校园打工的机会。开始是在图书馆做书刊的整理和上架,后来由于我是信息科学学院的学生,学校安排我加入了一个打工团队,专门做全校多处学生电脑实验室的管理。具体工作是轮流在实验室值班,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电脑使用的问题,以及管理实验室内的印刷机等。与做助教或研究助理不同,这种在校园打工的工资是按小时算的,不包括学费或医疗保险等任何福利,工资也很低(基本是当时的全州最低时薪5元)。当然,工资不高也聊胜于无,并且在电脑实验室工作也使我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要取得信息科学硕士,除了那四门注册时要求的“前提条件课程”(Pre-requirement)之外,还要修36个学分,即12门课或11门课加一篇硕士论文。我没选择写论文,而是先后修了以下12门课: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cience (信息科学概论);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人的信息处理);
Information and Coding Theory(信息与编码理论);
Software Tools and Techniques (软件工具与技术);
Data Structure (数据结构);
Introduction to Telecommunications(电子通讯概论);
Database Management(数据库管理);
Interactive System Design(互动系统设计);
Client-Server & Workstation System (客户端-服务器及工作站系统);
Compiler Design (编译器设计);
Interactive Graphics(互动图像);
Human Factors in Systems(系统中人的因素)。
选修这些课,都是由我在信息科学学院的导师道格拉斯·梅茨勒(Douglas Metzler)教授批准的。有些我拿不定主意的课,也是通过请教他才得以选择和确定的。(最近从网上看到,梅茨勒教授已经退休,祝他一切都好!)通过这些课程,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以前没有这方面基础的学生更是如此。除了相关的多种理论,在软件的技术方面,归纳起来至少学到了以下实际内容:
电脑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
程序语言:帕斯卡,C,C++,Java,Visual Basic;
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Oracle,SQL Server;
脚本语言:Javascript,ASP script;
标记语言:HTML,XML。
当然后来参加工作了才认识到,在学校学的东西还是有限的;在工作岗位上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并且不断有新东西要学。常言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逐步体会到,学校确实是让我入了个门,学到的东西不仅有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自学新东西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这是后话了。
虽然信息科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但幸运的是,我对这些东西不是一点兴趣也没有。首先,学新的东西有好奇的动力;还有当看到自己编的程序成功地“跑”(run),并迅速得出期待的结果,心里也有一种快感。
通过修信息科学的课,使我体会到这和以前在音乐系的教学很不一样。音乐学专业是学那个领域的理论,历史与研究方法,成果是要写出有见解,有质量的论文来;而信息科学,虽然也学相应的知识和理论,但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即能在网络服务器上做出实际的成果,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程序,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图像处理,互动网页的设计与维护,等等。说到底,学音乐学与学信息科学及技术需要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需要人文理性思维;而后者需要数理逻辑思维,这是很不一样的。当然这种差别我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而是在实际学的过程中,逐步体会,逐渐明白的。
长话短说,我从音乐系毕业后,又半工半读,在信息科学学院读了一年多,终于在1999年6月底修够了学分,拿到了信息科学的硕士学位,从学校毕了业。至此,我长达将近六年的自费留学的生涯终于画上了句号。
上图是匹大信息科学学院发给我的科学硕士学位证书,颁发日期是1999年6月26日。
上图是当时的信息学院院长托尼·卡波(Toni Carbo)教授代表全院教职员工及校友对我完成硕士学业的贺信,日期是1999年7月22日。
像多数同学一样,我也在毕业之前就开始找工作。那年代找到IT业的工作不算难,经过一番努力,我在毕业前的1999年4月,找到了一家在本市的私人软件开发公司的 programmer internship 的位置。工资虽然不高,但有转成正式工的可能。稍后我于同年6月毕业后,公司就给我转了正。那是我在这边的第一份全职正式工作,从此生活开始了新的一页。
上图是1999年8月,我在短暂休假期间,与家人同游哥德堡战场遗址,在观景台上。
回过头来看我从音乐到信息科学的转换过程,假如我在1995年春得到音乐系的硕士以后不再继续读博士,而是开始到信息科学修课,那么再用两年左右,可能会在1997年春就得信息科学硕士,这样比实际情况早两年多。然而,这种“假如”不大可能发生,因为我当时对毕业后找到音乐的工作还抱有希望,不甘心半途而废;而且如果提前离开音乐系,会觉得对不起导师荣鸿曾教授及那里其他的老师们。所以即使后来开始修信息科学方面的课,我也一直坚持把音乐的博士完成了。
从我留学生涯的总体来看,在音乐系的学业使我更多更深地认识了作为文化产物的音乐,同时也加深了我对音乐的爱好。而在信息科学学院的学业让我初步了解了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顺利找到了IT业的正式工作。在此,我要感谢帮我得到这次留学机会并在音乐系指导我学业的荣鸿曾教授;感谢在信息科学学院指导我学业的道格拉斯·梅茨勒教授;感谢在匹大音乐系和信息科学学院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以及在此期间给过我种种帮助的同学们和朋友们。同时,我也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太太和女儿,对我求学的一贯支持。有了这些教导,帮助,支持,才使我得以完成学业并找到工作。
简短的后记:从匹大毕业后,我一直从事IT业的工作,直到66岁退休。这期间换过几次单位,做过多种软件的开发,测试,或维护。在生活方面,2000年我们在匹兹堡郊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一栋二手房,并一直住在这里。如今我和太太都已退休,女儿在另一城市当医生。我退休后,爱好音乐的活动更为丰富,不仅欣赏演出及录音录像,还自己弹琴唱歌,并写点与音乐有关的文字。此外,偶尔写点回忆,把经历过的一些重要事情记录下来,与关心者分享,也对自己是个交代,包括这组“留学回忆”。
全文完
2021于匹兹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