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英国在印度起家,早期只是从事香料、纺织品、蓝靛等货物的贸易,但不是普通经商,而是通过极具组织性、贪婪好战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经营垄断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学荷兰东印度公司组成的“英国国企”,名义上虽然私有,但却拥有王室特权,由伊丽莎白一世于1600年授权成立,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驾崩,1608年东印度公司首次到达印度,专营印度贸易,说的直接就是政府雇佣的匪帮,当然这话过头了点,因为一开始他们只是想买卖,但从后来的行径来看,开头的谨慎,只是因为人生地不熟,并不是性情。1615年莫卧儿帝国的皇帝给予其定居的权力后,开始垄断了英印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才开始逐渐扩张,随着它的贸易越做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1756年接任孟加拉首领的西拉杰要求征税,英国人拒绝接受,在1757年普拉西战争中,英国(东印度公司)一举击败二十倍(或十倍)自己人数的印度军队,开始统治孟加拉,在印度获得了一整片,也是最富庶区域的统治权,并向外扩张。1857年因不满英国的统治【1】士兵哗变引发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军全面镇压,进而控制了印度,因为镇压的手段过于残酷,英国政府1858年正式从东印度公司手里接管印度,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Raj)【2】,一直统治到1947年印度独立。英属印度正式成立后,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3】。
印度女皇维多利亚,有传闻说那是英国19世纪两大首相之一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为了哄小女孩”而抬上去的,但维多利亚可是当真,俨然以国家元首自居,也为“印度臣民担忧”
细细查看英国对印度的征服、统治,从东印度公司到英国王室,并没有动用多少人,1757年决定性的普拉西之战,英国自己只有900人,还有2000是印度雇佣军,面对的是50000印度军队和50000后备队,后来东印度公司不断发展,1796年70000军队只有13000是英国人,很多是苏格兰和爱尔兰那些在大英帝国里机会不多,到海外冒险、寻求机会的人,余下的都是“印度人”【注:那时“印度”作为一个民族的观念并不强】,到了1857年东印度公司全盛时期,印度陆军有35万人,37719是英国人【4】,行政管理的文职人员只有600人,王室接管后,文武人员只有20000,统治着印度3亿臣民【10】,这么少统治这么多,英国是怎么做到的?
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在其《现代世界的诞生》这么写道【8】:“这种另类选择的高效性充分表现在一位行政官员的沉思中,他甚至问出声来:为什么英国人只需用500人就能治理印度及其3亿人口,而法国人用了将近200名官员(fonctionnaires)却治理不好150万柬埔寨人?乔治·奥威尔本人在缅甸当过警察,他也写道:‘这个帝国享受着任何同等幅员的国家从未享受过的和平。在占全球面积将近四分之一的辽阔疆域里,武装人员比一个巴尔干小国认为必需的还要少。’”
麦克法兰有一本英文的《现代世界的诞生》(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但比较一下中文《现代世界的诞生》,似乎中文版是为中国专门出版的,他在北京有一段时间专门介绍英国和西方历史,讲授西方文明的精髓,周围的(中国)人尽显尊敬的态度,可这段话充分反映了西方对自己认识的偏见,“权力下移”真正的含义是层层分离,层层剥削,层层压榨,才实现“凝聚”,正是英国把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发挥到尽头,一边利用印度本身种姓和种族之间特殊的社会结构,矛盾和内在冲突,另一边巧妙地加大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才使得自己不成为各种冲突的聚焦点,“层层”说清了就是“用印度人统治印度人”,“权力下移”还是是以印度治印度,以印度人打印度人,最终的目的是剥削、掠夺。“据统计,在十九世纪末英属印度年净收入4400万英镑,其中1600万英镑税款汇回英国。按《辛丑条约》确定的折算标准1两合0.15英镑,英国在印度净收入合29333万两,其中10666万两汇入英国本土。而且要知道这4400万镑不是总收入而是净收入,英属印度一年半的财政盈余就相当于一个庚子赔款。在1837~38年度,英属印度财政总收入2086万镑,支出只有1755万镑。换而言之那怕鸦片战争前,即便按当时白银价格较高的汇率折算,英属印度年收入相当于同期大清的两到三倍——而大清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无疑比英属印度大【注:现在有些学者通过大清的税收来断定中国清朝其实是一个非常弱的政权】。对比一下,十八世纪后期孟加拉的统治者,每年征收田赋也不过80万英镑,而英国人接手后三十年里每年征收则达到了268万镑这个吓人的数字。”【11】,据保守估计,英国殖民等于从印度盗走45万亿美元【12,13】。印度国民大会党人民院现任头头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耻辱的帝国》(Inglorious Empire)一书的作者,参见【9】)曾要求英国赔款一英镑,以示其罪孽,但被英国拒绝。
然而这种“权力下移”确确实实让印度成了英联邦的一个重要成员,权力下移主要是采用政治协商制,只要稳定、能收到税,能给英国提供兵源,印度各级如何统治,英国不加干预,尤其是不掺乎印度传统民情之类的风俗礼仪规矩,尊重印度的宗教,让印度人感觉到有自己的尊严,那怕是表面,形式上的尊严(参见:刘晓波渴望的“三百年殖民”)。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机器绝大部分都是由印度人组成的,这些印度人不仅是维持英国人统治的行政机关的底层人员,也是军队的主力,这支军队在1882年被英国派往埃及镇压当地的叛乱【5】;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与英属印度一共调动1.9万军队,印度军队人数上万;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出动1.1万人,正宗的英国人只占少数,大多数是英属印度军队,印度军队也是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14】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驻扎在北京的英属印度锡克教官兵
在一战中英国派遣印度陆军与奥斯曼帝国交战,印度陆军里很多穆斯林,埃及、奥斯曼帝国也是穆斯林,可在英国指挥下却与另一个穆斯林国的穆斯林交战,在伊斯兰世界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战印度陆军规模达一百五十万,二战到了二百五十万,二战印度陆军也是英国的得力助手,在缅甸战场尤其关键,可以说战绩远比英国的节节败退厉害多了,“在英帕尔战役中,英印军队表现出的战斗力让日本人瞠目结舌,他们的火力密度和战斗士气让日本人刮目相看。在这场战争中,英印部队击败了和自己数量差不多的日军精锐部队15军,15军几乎被打的全军覆没,英帕尔战役成为缅甸战场的转折点。在著名的意大利卡西诺战役中,印度军队与绰号‘绿魔鬼’的德国伞兵鏖战,丝毫不落下风。整个二战中,阵亡的印度士兵就有8.7万,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5】
可以说英国全面改造了印度,一边剥削,一边给印度一个附属英联邦大家庭成员的位子,给予一种自豪感。
普拉西之战(1757)
毫无疑问英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印度有广泛的支持,说“支持”,不如说收买,很多站在英国一边的印度人根本不是“支持”英国来镇压“印度”,大家根本不知自己还居然站在外敌一边,因为当时印度确实与中国不同,没有一个“统一帝国”的概念,到处都是国王总督,他们彼此间还相互为敌,多了一个英国,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对无数的印度雇佣兵来说,那只是一项“服务”,就是一个就业机会,不是给这个辛劳就是为那个出力,哪一个都可能是卖命。
普拉西一战之前,“1707年莫卧儿皇帝奥朗泽布(1658-1707年在位)去世后,莫卧儿封建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王室内部争夺王位,地方总督拥兵自立,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外族入侵接连不断”【16】,可以说印度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场战役,英方确实只有英国自己的900人,雇佣军2000人,而对手近10万,可这场战役并没有怎么打【17】,印方死伤就500人,很难想象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能就此扭转英国对印度控制的局面,其根本的原因是当时孟加拉内部就有一股推翻首领西拉杰的势力,这些势力与英国达成密谋,甚至愿意割地赔款,而英国也乐得承认他们的地位,结果大部分印度军队都在一旁观战,并没有加入战斗【16,17,18】。战后英国反而成了孟加拉的实际统治者,能控制着孟加拉政府,自己有造币权、征税权,拥有法庭和军队,一个独立王国在印度各种地方势力的纵容下慢慢建立起来了。
东印度公司的肮脏手段,都登上了《经济学人》“如何从东印度公司学习优良管理技能”专栏【19】,“东印度公司在英国之外也是与政客打交道的好手,他们的商业人员擅长行贿;例如,东印度公司的商业人员为苏丹的各个酋长都进贡了一名英国处女。如果贿赂手段在国外不起作用,东印度公司就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东印度公司利用印度的税收养活了一支军队,其目的就是为了教训不听话的外国统治者。其实,东印度公司也发现对付令人讨厌的统治者的有效武器就是金钱。”
东印度公司统领的“印度陆军”原是隶属于总统府的三支军队(孟加拉军队、马德拉斯军队和孟买军队)的统称,1903年统一成为印度陆军,后来的招募来自有“武士传统”的种族,锡克族、阿旺族、加哈尔族和其他旁遮普族、俾路支族、普什图族、马拉塔斯族、短打族、奈尔斯族、拉吉普特族、亚达夫族、库摩尼斯族、廓尔喀族、加尔瓦利斯族、扬尤亚斯族、马拉瓦尔斯族、卡尔拉斯族、贝拉拉尔族、多格拉斯族、贾茨族、古尔贾尔族、玛哈尔族和赛尼斯族【20】,他们不但武勇,而且鲜有造反意识,不能抱团,缺乏国家民族的概念,由于英军的组织能力高强,训练武器装备一流,印度人是反正都是找饭吃,谁都一样。士兵这么多来源,哪有叛乱,总能找到合适的镇压队伍。
英国人不论多厉害,都比不过印度人的配合,1857年的大起义,“全国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绝大多数是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竭力阻止自己地区爆发起义并从兵力、财力上支持英国统治者,使起义在范围上受到限制,使英国殖民者有可能在一个地区被赶走而在另一个地区稳稳安身,并把未起义地区变成镇压起义的基地”【21】。
从上面列举的印度陆军的人数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从东印度公司到英国王室,没有庞大的各种印度势力参与是不可能的,而且印度的各方势力只是把英国视为一个对手,而不是外来“入侵势力”,大大加强了英国人的相对力量。英国从东印度公司接管印度的统治之后,虽然是要终止、纠正对东印度公司的残暴,在印度推行了很多现代化的革新,建立了立法、司法和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但本质上逃脱不了殖民统治这么一个事实,即使英国在印度推行的“法制”,也是明确分成“白人”和“有色人”这两个级别的。1857年起义之前,印度的整个经济已经被英国摧毁,完全塑造成只为英国服务一部分,比如印度的纺织业一直世界领先,其产品是英国、欧洲青睐的奢饰品,英国一直造不出质量那么高,色彩图案那么吸引人的棉布,于是英国一面实验创新(第一期工业革命),一面盗窃知识产权,一面通过暴力以征收、加税、限制市场,彻底摧毁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终于让世界第一纺织大国沦为英国棉布的市场,无数家庭为主的小纺织工匠也沦为失业者。英国并没有在印度推行自由,“法制”只是为了限制印度人,(在独立前)“民主”更是一句空话,实质上的统治是印度人打印度人、印度人管印度人,印度的等级制在一个统治下不但没有废除,反而变得更加严厉。尽管独立的意识在大起义之后就已经是星星之火,在这种有效的控制下,很多印度人都不觉得帮凶违反了印度人自己的良知,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参与大屠杀的大多是印度士兵【22】。
光明之山:印度岂止是百年耻辱,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宝钻石光明之山就被英国夺走,镶在王冠之上,英国迄今拒绝归还。【注:你可以想象对于中国某些精英来说,内乱永远是对“帝国”的第一大威胁。】
这一切,英国是怎么做到的?(待续)
【资料】
【1】起因较为复杂,直接的楔子是传闻子弹润滑油,穆斯林士兵的是猪油,印度教的是牛油,引起兵变,但随后英国对印度的统治的怨恨和愤怒被激发出来,成为大范围的起义。
【7】Niall Ferguson, 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 Basic Books (2004)
【8】为什么英国只需500人就能治理印度3亿人? | 哲学园(摘自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管可秾 译))
【10】多少人统治多少人的数字不同来源说法有出入,如【5,6】"During this period a tiny number of British officials and troops (about 20,000 in all) ruled over 300 million Indians",【7】"How on earth did 900 British civil servants and 70,000 British soldiers manage to govern upwards of 250 million Indians?",【8】“英国只需500人就能治理印度3亿人”,【9】"By 1890 about 6,000 British officials ruled 250 million Indians"。标题用了6000说法,主要是指文职人员。
【19】《经济学人》深度剖析东印度公司完美运作制度_网易新闻(东印度公司英国总部的人数在1785年是159人,而到1813年也不过是241人,35终身人员)
【21】印度民族大起义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