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0256. 知更鸟是我判断曲调的标准度量
(美)狄金森
舒啸 译
知更鸟是我判断曲调的标准度量 -
因为我和知更鸟 - 是同乡 -
可是,假如我和布谷共享出生地 -
我就会对他深信不疑 -
中午间 - 到处都有熟悉的颂唱 -
毛茛花,是我所期望的绽放
因为,我们在同一个果园成长 -
可是,假如我是出生在英国,
我就难免对雏菊傲睨自若 -
在十月里 - 只有坚果才合时宜 -
因为 - 季节随着它的坠落更替 -
我被如此教育 -
假如没有了白雪的画面景象
冬天,对于我 - 就是撒谎 -
因为我用了 - 新英格兰的眼光 -
就连女王,像我一样洞悉 -
也是在局部当地 -
(J285 / Fr256)
译记:这是首哲理诗:我们对事物的评判出自自己的视角,因而有着其局限性、片面性,也就未必是“真理”。
每处都有在当地生长兴旺的动植物和当地特有的景象。诗人生长于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因而,活跃在那里的北美知更鸟就成了诗人判断曲调的标准(第1-2行)。如果她是在布谷鸟终日歌唱的地方,那么布谷鸟也就会扮演衡量尺度的角色(第3-4行)。
布谷鸟终日歌唱的地方是指英国。在英国诗歌中,布谷是反复出现鸟类。(布谷鸟即杜鹃。“布谷”和英文中的“Cuckoo”均来自该鸟的鸣声。)
第5行是在讲诗人要列举一些自已熟悉的新英格兰事物:春天果园里常见的毛茛花(第6-7行)、夏天开放的雏菊(第8-9行)、秋天标志季节转换的成熟坚果(第10-12行)、和冬天的漫漫白雪(13-14行)。
第15行对前面做了总结:诗人之所以期待着春天的毛茛、夏天的雏菊、秋天的坚果、冬天的白雪,是因为她是用了新英格兰的视角观看世界。
第16-17行则推而广之:英国女王看事情和我也一样,是从自已当地的角度。
(圣桑《动物狂欢节》之“林中杜鹃”)
Dickinson 原诗:
“The Robin's my Criterion for Tune”
The Robin's my Criterion for Tune —
Because I grow — where Robins do —
But, were I Cuckoo born —
I'd swear by him —
The ode familiar — rules the Noon —
The Buttercup's, my Whim for Bloom —
Because, we're Orchard sprung —
But, were I Britain born,
I'd Daisies spurn —
None but the Nut — October fit —
Because — through dropping it,
The Seasons flit — I'm taught —
Without the Snow's Tableau
Winter, were lie — to me —
Because I see — New Englandly —
The Queen, discerns like me —
Provincially —
(J285 / Fr256)
---------------------------------------------------------------------------------------------
英文诗歌选译
----------------------------------------------------------------------------------------------
惠特曼(Whitman)《哦,生命啊!》(-- 纪念 Robin Williams)
艾略特(T.S.Eliot)《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死亡也不会占得上风》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不要温和地步入那永恒的黑夜》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致我最爱的17岁高中女孩》
遵老同学独舞先生命,玩笑译“Someone Like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