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六七十年代的吃馆子,还得记住一些专供“仆人”吃的馆子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比如上海的锦江上海大厦衡山宾馆等由市里统一管理的地方, 其高级餐厅, 餐厅比饭店高级, 饭店比饭馆档次高, 饭馆比饭铺好听, 加个小字的“小饭铺”, 就是饮食店, 而河南的县镇上, 既不叫饭店跟不叫餐厅, 就叫做“食堂”。

这些高级地方, 普通老百姓市不能去的, 文革前的国际饭店十四楼, 好歹愿意付钱就能去吃, 其他地方就不行了。

那谁能去呢?

公仆,当然公仆也分大小,公仆之分, 以级别为界的话, 约莫着13级以上方有可能吧, 具体规定俺们不晓得, 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交际处的, 他们门儿清。

突然想起少奇同志和那位掏粪工人时传祥亲切交谈时说的“我当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 你掏大粪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估计那次接见,老时没掏出过自己的烟卷, 老刘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烟盒递一支大前门给老时, 工作人员呢就会从桌子上的烟盒里抽一支大中华给老时,因为据说老刘一般不抽公家放桌子上的大中华,自己又只是抽大前门。

说到递烟的习俗, 必须为文革前的干部点一下赞。

那时当官的找职工谈话, 毫无疑问, 官儿得掏好烟给职工,天经地义, 所以一个工厂的厂长,往往一个月要买三五条烟,我叔叔在一家号码厂当厂长, 月薪二百来块,当地特供烟最差是牡丹, 搞得他一个月的烟钱差不多近三十块!一半是递给被他找来谈话的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