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近代史所(六十年代)工资情况

中科院近代史所(六十年代)工资情况

    图1是最近收集到的一份六十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全所工资情况统计,虽然没有个人的具体工资情况,从中也可了解该所的一些情况。

    近代史所总人数166人,研究人员137人,为82.5%,比例很高,行政和服务人员共29人,有研究单位的特征。近代史所的行政人员不多,因为他们的所长也是历史专家,研究人员,如范文澜、刘大年、黎澍等。

    近代史所虽然研究人员多,三级以上的研究员却没几个。范文澜算一级研究员(图2),但他定的是行政6级,那个最高工资325.20元就是行政6级的工资(参见图3的标准),另外黎澍、李新也都是行政级,没定研究级。

    几年前我发的一级研究员名录把刘大年列上,当时觉得刘大年是学部委员,当然是一级,其实有不少55年学部委员不是一级(教授、研究员、工程师),刘大年是三级研究员,他的工资也是三级研究员的工资239.10元。
    真正拿一级研究员工资的就罗尔纲一人。近代史专家荣孟源是四级研究员。象姜克夫、刘桂五只是副研究员,所以近代史所的三级以上的研究员就2、3人。  

       研究人员的工资标准和高教人员的工资标准相同,但职务级别划分有些差别:高教(正)教授是1-6级;副教授3-6级;

       研究系统 (正)研究员1-4级;副研究员3-7级。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毛囡' 的评论 : 是的, 看单位, 比如舰船研究院下属的研究所,大多数所的“体量”都很大, 动不动六七百大学毕业生(文革前不久), 但只有几个所, 才有四五个以上的1956年高工程师级(四级以上)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新年快乐!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还是要看单位,有的多,有的少。如同样是中科院的,历史所一级研究员就有5个: 顾颉刚 侯外庐 向达 钱宝琮 李俨;文学研究所二级以上研究员有15人。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1956年的正高职称, 不多的, 一个研究所一般有三五个就不错了,小一点新一些的所, 甚至没有正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