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读者讨论微妙的品味》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王晓林】:
当然有一个“状态”,就是真的洞见了先生所讲的。就像人人都知道所谓的人生终究是一场空,也没有多少人会反驳,但是做起事情来恰恰又是相反。明白道理和完全臣服于道理不一样。(道理这个词不太合适,可一时我想不出比道理更好的字眼了)
譬如在噩梦里有时意识到是梦了,但依然胆战心惊,一不小心又完全忘了可能是在做梦。这跟似醒非醒那时不同。那时除了梦境并没有其他场景出现,但已经完全明白一切的不真实。
现在也是一样的,我很相信一切的故事性不是真的那样,究竟发生了什么真的搞不清楚。空间是幻觉吗?应该是吧,因为如果有空间,它来自哪里。时间是幻觉吗?可能是吧,如果要有时间这个东西,他要有衡量他的标准。有什么存在吗?不知道了,如果有存在的,什么创造了它?如果没有存在,但偏偏自己又能自证。
哈哈。我打字到这里忽然有点后悔了,算了,留着它吧。
小时候我一点肥肉也吃不了,因为我觉得吃那个味道很恶心要吐。后来很多次事实证明我在不知道有肥肉的情况下吃了非但无碍,还很受用。再后来,忽然就接受了他了。
【陈明亮】:
不必后悔说这些,后悔的是思想理智,但打出这些字的是THAT!看清了一切后悔和希望都是思想理智的幻觉运作,就放它们去了。对,在经验中出现可怕的情况的时候害怕会升起,这也是故事的不可分割的内容啊,为什么要“不害怕”呢?微妙就微妙在这里了,当你在敏感度越来越成熟之后,同样是害怕,但有微妙的不同,这个不同我无法通过语言说清,你会有一种在电影里面当演员害怕的微妙感觉。我没有建议你消灭害怕感觉,故事里面该害怕就要害怕,这不是错误。高级瑜伽不企图改变经验故事的内容,而是发现你自己是无限超越经验内容的。你在能量上有会越来越敏感到这是《戏里的害怕》。害怕依然发生,不必刻意阻止,但又会品味到说不出的无限,好像“害怕”相对于无限的自己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太渺小了,你会发现这个说不出的感觉的,你会发现这个奇迹的。你说:“那时除了梦境并没有其他场景出现。。。“, 真的吗?请仔细品味经验每一刻,当你认为“除了这个情况没有其它情况发生“,这是什么告诉你的?这就是思想理智认为的,但这个”认为“不是现实。就在思想理智这么认为的时候,请实际品味无限细微的经验, 你会发现无限多的微妙在同步发生,比如说在“害怕事情发生”的时候,无限多的不是害怕的微妙也在发生,只不过思想理智没有注意到而已。请注意无限多的“非害怕”的情况也在发生,它们的价值一点不亚于那个“害怕”的情况,只不过思想理智没有注意到而已。敏感度不高就是这样的。思想理智就像一个类似照相机聚焦的功能,它总是集中到某一点上,然后就定义这点就是全部的发生了。其实现实完全不是思想定义出来的这样的,在这一点发生的同时,无限多的其它点同步在发生。如果你稍微把注意力从集中的那点暂时移开,立刻你就发现了无限奇妙在同步发生,而不是那个你认为害怕的或痛苦的一点了。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沉浸在个人的难受情绪中的时候,我建议突然往窗外看看,看看那个树上的鸟儿,看看那树叶,看看那草地,看看那蓝天,它们都没有难受,但它们也是100%的你自己。这是一个让思想理智捆绑松动开来的窍门。不要性急,慢慢品味。
【陈明亮】:
再举一个例子,你所能体验到的视野有多大?不就是那个类似椭圆形的视野吗?万事万物再伟大都无法超越你那个视野椭圆形,但你把头从一边转到另一边,这个视野椭圆形也跟着转。我问你,除了这个视野椭圆形外,你还能够看到什么呢?现在我建议你做这个练习,去注意一下这个椭圆形的边界,看看那里是什么东西?你会发现那个边界越来越微妙越来越无法说清了。我建议你去找找有没有这个边界的底,你是无法确定这个边界有底的,它好像无限地发散出去,无法确定那一点是到底了。这是不是奇迹?如果你不注意品味的话,思想就定义为视觉椭圆形是有一个类似鸭蛋一样的形状的,是有限的鸭蛋形,但如果你仔细去探索鸭蛋的边界,就找不到底了,无限微妙无限说不清了。思想理智告诉你什么故事?思想理智说视野是有底的,不是无限的。但如果你实际去探索的话,就会发现思想理智告诉你的不真正成立,思想理智告诉你的都是抽象干枯的概念,不是真相。不但视野没有底,听觉也没有底,感觉也没有底,触觉也没有底。没有一样东西是有底的。如果你去确定任何一样东西,你就会发现这样东西初看起来是有明显轮廓形状的,但经不起仔细品味,仔细品味了以后就发现它其实根本不是东西,而是无限发散无限微妙的THAT!
你说的很好:“我很相信一切的故事性不是真的那样,究竟发生了什么真的搞不清楚。空间是幻觉吗?应该是吧,因为如果有空间,它来自哪里。时间是幻觉吗?可能是吧,如果要有时间这个东西,他要有衡量他的标准。有什么存在吗?不知道了,如果有存在的,什么创造了它?如果没有存在,但偏偏自己又能自证。“。 我的评论是,你无法确定任何东西就是这样东西,因为你找不到参照物来完成这样的确定。这些所谓的“东西”或“情况”都是思想理智(MIND)中形成的概念,它们就像梦中的“东西”或“情况”一样无法被确定。它们就是MIND而已。当思想理智(MIND)看思想理智中形成的东西和情况,就会感觉出貌似的真实感来。什么是“时间”?首先“时间”是思想理智贴的概念标签,把它定义成时间已经不对了,更别说去证实这个本不是时间的概念就是时间了。同样,什么是空间?也和时间一样的道理,连定义本身就已经不成立了,怎么可以证明呢?它们哪里来的?它们哪里都没有来,因为它们根本就是思想理智上形成的幻觉概念。我问你,昨晚的梦从哪里来的?梦从来没有来,梦只不过是思想理智上形成的显现效应,是一种效应,并非真的有“梦”这样的东西产生了,来了,然后去了。最后一句你说的对:“但偏偏自己有能自证”。你唯一可以证明的就是你自己。你无法证明时间就是时间,你无法证明空间就是空间,你无法证明房子就是房子,你无法证明视野就是视野,你无法证明一切东西就是这个东西,但你可以无需努力地,无需参照物地证明一切都是自己(THAT),除了THAT还是THAT。这是不需要证明的证明。
【王晓林】:
这个我还真看过。我也明白没有什么能抓得住的,除了思想告诉你抓住了,亲自去体会,都弄不明白。比如上面先生说“后悔”是思想,那如何也不是“that所为”呢。我记得没有“修行”之前,就很痛苦这个情况了,脑子不知道想了多久了,每次都很痛苦。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能真正搞明白,好像被什么束缚的傀儡,那真的是够难受的。
【陈明亮】:
连“后悔”情绪都是THAT做的,所以放下它吧,随他去后悔吧。仔细品味那个思想称为“后悔”的情绪,你越品味它,就越无法定义它是刚才你那么相信的“后悔”定义了,它变得越来越说不清了。如果你不加定义地驻在“后悔“中,它就不是后悔了,它是什么无法说,它就是THAT本身!
还有一个窍门就是:当后悔或痛苦来了以后,不必要去拥有它们,不要相信:“我这个人后悔了,或我这个人痛苦了”,而是:“后悔就后悔,苦就苦吧,只不过是一种能量震荡形式,随他去吧,与我无关“。
【王晓林】:
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品味”或者说“亲密接触”无法坚持,这是否就是有些老师强调修“定力”的原因呢?比如先生说的那几个小测试,“从动到静”,“看电视移动注意力到屏幕”等等,我都坚持不下来,几秒钟就心烦意乱,也无法深入“品味”这个“心烦意乱”。
【陈明亮】:
你问:“比如上面先生说“后悔”是思想,那如何也不是“That所为”呢“。
当然这是THAT的为,不是”你这个人“的为。这就是《无为》。无为就是说不是任何个体的作为,而是无限能量的作为,所以你不必拥有一切因果关系,不必拥有一切责任。注意,这句话是说给比较成熟的那位听的,不要因为我说不拥有责任就为非作歹了。不是思想想象的那么简单
可能你把“品味”定义为“王晓林这个人通过感官来品味”。这是误解。“品味”不是靠“你这个人”的努力来坚持的,“品味”是关闭不了的。就算“你这个人”在思想上说“我忘了品味了”,其实,“忘了品味”就是品味本身。否则你怎么说出这个感觉来了?品味“忘了品味”就可以了。只要有意识,品味就无法关闭。也许你可以说在昏迷中没有品味,我不知道。等到昏迷之后再说吧。至少当下此刻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你觉得有没有品味,品味都在进行。
【王晓林】:
我有时会静坐,但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状态,就是想看看自己能驻在自己上,不被思想和环境左右多久,可能会增强点“定力”或者“警觉力”。然后把这个“定力”延伸到白天的生活中。您看这套路是否可行。
【陈明亮】:
品味不是“人的品味”,品味 == THAT。所以无法关闭,难道你有本事关闭THAT吗? 连THAT自己都无法关闭自己,谈何“你这个人”了?。所以无时无刻品味都在自动自发地进行中。真正做瑜伽品味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无限THAT做的。
静坐是可以的。但真正的“净”并非需要身体坐着不动。真正的静坐并非物理意义上也并非心理意义上某样东西或某个情况静止不动了。同样道理,真正的“定”并非你现在思想上认为的“定”,而是超越一切物理乃至心理层面“动”或“静“的定。真正的”定“和物理乃至心理上的”动“或”静“无关,而是一种超级无所谓,连”有所谓了“也无所谓。其实我说过很多次了,可能大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当然,你可以在经验中练习静坐,这没关系。也许你会获得某种特殊经验,这些我以前都做过,也获得身体没重量的奇妙感觉。到底身体有没有重量我不知道,但在感觉上会走路没重量的感觉。那时我还以为“开悟”了呢。现在明白了,这些都是特殊的经验形式,还是经验内容,和“开悟”无关。我也在静坐中超越了时间,有一次静坐大约10分钟,人家说我在那里坐了半小时。还有一次在静坐几小时后突然金色能量通体贯穿上下,一切都是这个“金柱子”的感觉,出来以后爽了好一整子,还真以为获得了大师们说的KUNDALINI能量效应了。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都是经验的特殊效应。现在明白了,真正的明白完全不是那些情况。
别人看不出我整天在静坐。他们都说你完全没有静坐啊,你的身体在活动啊, 你骗人,哈哈。因为人们看到的都是物理上的视觉效果,他们看到我的身体在活动,在吃饭,在走路,在干活,在回家,在上班,但这些都是静坐啊,因为真正的“静”和外表显现出来的效应无关的。这些也同时是品味,思想上肯定说这些都不是品味,因为思想上认为的品味都是通过感官器官上的“品味”,但真正的品味是超越感官器官运作的。真正的品味连“感官器官是否品味与否”都品味了。真正的品味是无法关闭的,因为它就是你自己,即是THAT。我现在已经不做那种物理意义上身体坐在一个地方不动的静坐了。没必要身体不动,真正的“定”或“静”不是靠练习身体不动练出来的,而是无限微妙地敏感度提升,最终你会发现也不是靠“你这个人”提升敏感度的。一开始看似是靠“我这个人”来观察品味,但逐渐地你会发现有一种说不清的能量在替你观察品味了,关都关不了了。连“不品味”了,休息了,嘿,品味还在进行中。
请注意:一切思想理智上告诉你的“我忘了,我停止了,我做不了品味了“,这些思想理智告诉你的通通都是谎言。没有真正的停止,没有真正的忘了,没有真正的做不了。但思想理智总是要你相信有这些”停止,忘了,做不了“,然后你就信以为真了。品味这些思想告诉你的所有情况都不是真相。连“没法品味”还是品味在进行。如果思想理智告诉你:“我忘了品味了”,就品味这个“我忘了品味了“,看看它真是这个情况吗?你会发现思想理智开的大玩笑的。记得我提到过的吗?如果你忘了什么东西,这些被忘了的东西不值得拥有,因为它们是幻觉。你也许感觉上会“忘了”东西或情况,但你永远不会忘了你自己(即THAT)。一切会想起来的或忘了的都不是真相。“忘了”和“想起”都是思想理智运作,没有什么伟大的意义。
你说道:““从动到静”,“看电视移动注意力到屏幕”等等,我都坚持不下来,几秒钟就心烦意乱,也无法深入“品味”这个“心烦意乱”。
没关系,就直接品味“坚持不下去”,什么味道呢?发现连这个也是故事内容,完全空性的。就直接品味“心烦意乱”,什么味道?真的是思想告诉你的心烦意乱吗?还是无限能量本身在震荡?你会发现心烦意乱不真的可以确定(定义)为心烦意乱,而是好像沉浸在无限的能量中那样,无法确定,这是什么味道呢?没有要你“深入”到心烦意乱这种定义出来的故事中去,而是无努力地凡凡地看着被定义出来的“心烦意乱”上,当它是开玩笑那样地看着它,它逗你玩,你也逗它玩。当烦恼袭来,就是THAT在逗你玩,你即是THAT本事,你就逗它玩回去,别当真了,它跟你开玩笑,你也跟它开玩笑,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像开玩笑那样地不当真。
不要相信THAT具有无限的神奇是你无法触及的。NO,NO,不是这样的。你就是THAT本身,THAT有的神奇你都有,你和THAT是等同地位的。无论THAT显现出多么微妙复杂显现效应,你作为THAT具有等同的微妙复杂的能力来看穿你自己的游戏。如果你相信你是一个无能的渺小的“人我”,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信看似把你的敏感度一下子降低了,好像作为这个“人我”就没有微妙能力了,就失去了敏感度,就上当受骗了,这仅仅是看似的。NO, 不是这回事。你就是终极的THAT本身,别相信思想告诉你的故事逻辑。THAT有的你都有,因为THAT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就是THAT,唯一可以看穿THAT的魔术的那位就是你自己(即THAT本身)!连“还不足够敏感“也仅仅是看似的现象。不要认为“陈明亮”可以看穿而我不能,因为我比陈明亮差一截。NO,NO,没有这回事。注意,之所以陈明亮在就是因为你在,之所以佛祖在就是因为你在,之所以耶稣在就是因为你在,之所以上帝在就是因为你在,THAT在就是你在。所以,你自己才是唯一可以明白你自己的那位。没有别人可以教你什么技术,根本没有别人,没有其它,只有你自己在。
你读我的语言可能有种感觉,好像我是一个终极的“励志”专家在鼓励你。不是这样的。我不是激励你的意志,我不是为了让你高兴。我就是指向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你的无限的“能力“是不需要我来激励的,因为你已经是它了。我仅仅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不是思想理智告诉你的那个“你”,就是这个好消息。释迦牟尼已经告诉人们了,但人们没有明白,整个心经早摆在那里几千年了,没几个人真看明白。
【Linda Wang】:
我用的就是先生教的这个窍门,真的很好用啊,可能是适合“我”吧,一开始的时候好像就是一种甩锅的态度,把它都甩给无限整体,会有一身轻的感觉,慢慢的现在我还蛮期待每天睁开眼后看思想怎么来忽悠我的,其实也是它自己在忽悠自己,有了好玩的感觉。
【陈明亮】:
谁知道呢?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也许上段梦中(上辈子)敏感度已经很高了,这次听到其实就是甩锅那么简单,就一下子有效了。对,先甩掉(出世),然后回过来品味那些甩掉的情况(入世),会好玩了。
【吕秀玲】:
“整天都在静坐”
哈哈哈,太震撼了!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在”,各种状态“流”过“我”,我就是静坐本身啊!
只有 自 ――在。
【陈明亮】:
对!静在动之中。看似动其实静。动无异于静。动来动去还是不变的TA。你能定义到底什么是“动”吗?如果要定义“动”这个概念,必须有可以确定的“东西”才行。有可以确定存在的“东西”吗?
【吕秀玲】:
“动”就是即时即刻的“静”
“静”就是现炒现卖的“动”
动静,不过是思想对即时即刻的解释,有了动静,就有了东西。
“我”就是即时即刻现炒现卖的THAT,即时即刻的“在”。
总之,除了我在,就是我在,我在……无始无终
【陈明亮】:
说的太好了!我无话可说了,
【Linda Wang】:
品“那些甩掉的情况”就是品那些“伪装”的空…?伪装就像透明的,其实就是that
【陈明亮】:
说的不错,品味那些甩掉的概念或情况就等于品味自己的无限空性,然后你明白了空性也就是自己的无限实性。语言上无法表达清楚。等到你明白了,就不说空也不说实了,都是TA,有啥好说的?
就是品味自己的味道。
【Li Jie】:
你说: “不必后悔说这些,后悔的是思想理智,但打出这些字的是THAT!看清了一切后悔和希望都是思想理智的幻觉运作,就放它” 。为什么打出字的是THAT? 思想 也是THAT,做也是THAT。
【陈明亮】:
说的不错。打字的是THAT,思想能量也是THAT,一切都是THAT,但当思想能量相信了思想能量解释出来的情况:“是我这个人在想,是我这个人在打字”,那就会产生看似的错位。
【Linda Wang】:
可以说自己的味道就是生活、就是能量震荡、就是魔术表演等等,对吗?就是说不清是什么? 哈哈,管它是什么,反正都是that
【陈明亮】:
“自己的味道”就是TA的味道,一切都是‘它’的味道。
这句总结的好,看到你说“管它是什么,反正都是TA”,就知道你差不多成熟了。
【楊蕊娟】:
明亮先生-我舉个例子,在股票交易上,是連續的經驗,都是思想定义的,每曰的开盘大跌,隔天醒來看盘,思想又把我定义説有个我,我的股票在跌,一早看盘又跌,我明白我又在入夢了,看似这夢是連續的,其實是即时即刻思想在夢境中解釋出來的,如明白是That的显現(我,早上,股票,時空...)一切沒發生,都是空性的,不当真它,就是个遊戲就是夢。都知道,但是每曰醒來又忘了That,又回到角色,思想又即時即刻显現昨晚的我,有股票有时空...把我(角色)的记忆从年轻到现在的股票,时空..又关联起来,这些都是空性,無法定义,自動自發的,一切是That的显現。問題是這个角色(我)想要股票漲,但是That是一体無限的展現經驗流(所有梦中的万事万物的展现)我无法控制、定义,我只能接纳允许一体的梦境流经,这经验流没有我认为的好坏对错,我只能看着它体验品味它,明亮老师,我这样写是明白了吗?
我看了下一篇先生的文章,似乎又明白了点,一问问题答案就来,That太神奇了!感谢 明亮先生。
【陈明亮】:
说的大致不错。经验显现中肯定会有变化,你说的股票涨跌就是经验变化。这些变化就像昨晚梦中经验变化一样是空性的。你不需要记起或忘了THAT。THAT不是一个可以记起然后忘了的东西。只要你发现一切都是空性的发生,就可以了。THAT不是一个东西,我用THAT这个词汇只是为了方便表达而已,省了我每次打一千个字。THAT不是一样你可以抓住靠牢的东西或个体。THAT也不是一种思想概念,THAT也不是一种经验状态。THAT就是《明白》,明白了一切的发生就像没有发生一样的空性,就是THAT了。你**就是**TA,而不是你记起了TA或忘了TA,就算你忘了一切概念词汇,连英文的THAT都不会说了,你还是TA。“每日醒来忘了“是什么?就是TA。你提出了“只能接纳”这个概念。这不是接纳不接纳的问题,而是看清没有真的一个称为“杨蕊娟”的人可以接纳经验的显现模式变化。无论这个“人”接纳不接纳,TA总是那个样子,就是千奇百怪的显现变化样子,连“杨蕊娟”这个人的样子也是TA显现出来的样子中的一个样子(经验质地内容)。没有一种经验显现内容来接纳另一个经验显现内容的道理。“杨蕊娟”和“股票涨跌”都是经验显现内容。而不是“杨蕊娟”这个人可以独立于“股票涨跌”之外来接纳它们。所以,根本没有谁接纳谁这个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你是摆脱不了经验的,因为经验就是你自己。就算把肉体消灭了也摆脱不了经验,不知道什么时候,“呼啦”一下子小贝贝看似生出来了,经验又看似开始了,无止无休。经验内容上的“杨蕊娟”认为“股票”是和“杨蕊娟”是分开的两个不同现象。其实分不开,它们都是同一个故事内容现象。但有一件事你可以做,就是看着经验,发现一切经验显现出来的故事内容都是空性的,不但股票是空性的,“杨蕊娟“也是空性的。股票依然可以炒,却明白这不是“你”这个人在炒,而是TA的作为意志。所以, 炒股的胜败就不那么重要了。但不要幻想,我把股票都卖了,不炒了,我就“开悟”了,没这回事。无论卖不卖股票炒不炒股票,都没有属于“杨蕊娟”这个人的开悟。真正的开悟就是看明白这一切全部是经验内容,它们看似在发生,其实根本不是思想理智解释出来的那种简单的抽象的“发生”这回事,连“杨蕊娟”都不是思想理智说的“我这个人”这么简单的一回事,是什么回事?太无限了,无法言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