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的双重道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易卜生的双重道德》

         挪威的作家,  第一有名的当数易卜生。

         百年前的五四新青年, 为了健全的个人主义, 追随娜拉, 将自己塑造成独立的个体。

         新青年运动的急先锋鲁迅, 也是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只是他抛弃发妻朱安, 和年轻学生许广平同居。这是在解放妇女呢, 还是轻视妇女?

        人分三教九流, 女人也分, 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 前一类人有权追求幸福,  后一类人只能默默忍受。

        像目不识丁的朱安, 她能出走吗?结局一定如弃她如敝屣的鲁迅尖锐地指出一样,  “ 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这样她只有守活寡了。

        不走些极端的青春是无激情的。朝右是万万不可的, 那是我们被灌输的概念。所以, 我年青时, 也是向左的, 左派青年必以娜拉为榜样。

         几十年后, 我开始不能理解, 为什么娜拉会忍心离开二个年幼的孩子?《挪拉》的首演是在柏林, 据说当年的德国女演员, 拒演娜拉摔门而去的一幕, 理由是她自己不可能这么狠心扔下孩子的。

        还有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 在木偶之家生活也无何坏处。尤其是在大雪纷飞的清晨, 手捧热茶, 目送老公出门挣钱的背影, 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决不会出走的。

        但念着自己当年也是愤青一枚, 到挪威后,  我第一个参观的便是易卜生博物馆。

        随着导游, 漫步在宽敞豪华的旧居。 经过一间挂着世界各国演员剧照的房间时, 望着那个中国演员的照片, 很想告诉他们, 换一张江青的吧,  她比任何中国演员都有名气, 她演过娜拉。

         江青也曾是左派青年, 要不也不会去延安的。只是她以后的生涯, 是否也会被挪威人接受, 所以我便忍住不语了。

         易卜生的妻子是丹麦军官的女儿, 受过很好的教育, 也是个很强势的女人。 他们唯一的儿子, 在瑞典政府时期当上总理, 所以一家就搬到了儿子办公室的近处。

         接近尾声, 按捺不住好奇心, 我便问导游:“刚才看了解说, 易卜生在克里斯蒂安桑住过一段时间, 曾使旅馆里一个十岁的女仆怀孕,  后来呢?”

        “那女孩生了一个男孩。”

       “ 那男孩后来怎样了?”

        “ 易卜生一直付抚养费, 直至他十八岁。Naja, 你知道当时的社会, 此后他们再无任何联系。”

        “那男孩做什么工作?”

        “ 因为没什么好的教育, 就一直在做临时工,  后来因为酗酒, 四十几岁就死了。”

         两个儿子, 一个被悉心栽培,  另一个任其自生自灭, 只因他们有两个不同阶层的妈。

         一个妇女解放的先驱, 却如此不同地对待自己的两个女人。人不应该是生而平等的吗?

         这便是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 人之常情,  毕竟我们所在环境, 所相处的人都有所不同。 但一个对人讲道德的人的双重标准, 那便是双重道德了。这危及我们的信仰, 很难让人再相信真理。

        抑或真理本不存在。

        我怀着多少尊重走进易卜生博物馆, 出来后, 就有多少失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