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但在毛泽东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劳力。别说农村劳动力除农业外没有别的出路,连城市青年也被赶到农村去劳动。再者,农业生产规模没法扩大,因为就这么点地,不可能扩大耕作面积 (当然边疆地区除外)。手工劳动就足以了,没必要用机械。所以,那时候机械化的边际效益基本是零。没任何证据显示用机械耕作一定比不用机械耕作能显著提高单位亩产量。用了机械也是收这么多,不用机械也是收这么多;用机械,也是这么多人靠这么点地生活,不用机械也是这么多人靠这么点地生活。买机械还要花钱,维护还要花钱。所以机械化除增加成本外,没任何用处。那时候如果强行机械化,必然带来灾难。
现在之所以基本实现机械化,是因为条件具备了,是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后的必然结果。村里人现在收入基本都是来源于非农业就业。本地有工业的在本地就业,本地没有工业的出去打工。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很小的比例。我老家现在一亩地如果春天种麦子,秋天种玉米,一年一亩地收入大概是800-1000块钱。一人有二亩地,也就能收入1600-2000块钱。其实我们村一人不到一亩地,所以农业收入可能就是每人1300-1700之间。在本村打工收入,非技术工种大概每天100块钱,技术工种更高,能到200,甚至300块钱。请人耕种收割我忘了多少钱了。就算一年200块钱一亩地吧。
如果村民没有别的就业机会,一家子就指着农业收入,他肯定不会花这200块钱请人耕种,因为花这200块钱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用自己家的人工是最经济的选择,否则家里人也是闲着。他更不会自己去买机械,因为靠农业这点收入个人买不起机械。养头驴子或牛,主要吃草,没有多少成本,种这么点地,足够用了。现在不同了,最没技术的人现在上一天班也能挣100块钱,耽误两天就是200块钱,还要自己吃苦受累,何必呢。还不如花200块钱,请人收割播种,自己上两天班就挣回来了。
现在一般农村家庭也不会去自己买一套机械。这么点地,根本不合算。所以有人专业干这个,买一台机器,给本村所有人耕地,也给外村人耕地。拥有收割机的往往转战南北,哪里庄稼熟了,就在哪里收割。割麦子的联合收割机,每年从南方一直割到东北。农业机械的使用完全是一种市场化了的服务,这样,农机闲置率底,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小块的家庭农业,现在看来起码在华北平原上,使用机器没有问题。
这是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逻辑,很简单,但好多人愣是弄不明白。美国老左William Hinton(中文名字韩丁)七十年代来中国,一心想推广机械化,认为那是先进农业的标志,但一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非常郁闷。这个老左没有明白的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根本不需要农业机械化,使用机械在经济上根本不合算。只有在中国加入世贸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帮助中国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才有了用武之地,只用了几年时间,中国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不要认为农民没文化就不懂这些,虽然大的道理人家未必懂,但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人家的账算得很清楚。不用多深的理论,common sense 就足够了。倒是那些满脑子学问和意识形态的学者和政治人物,往往沉迷于空洞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忘记了common 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