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载体,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而且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思辨能力,体现思维的广阔性和敏锐度。
历史上名对、绝对非常多。今天来介绍一幅人名绝对。
上联“莫言路遥余秋雨”,它的下联是网友对出来的,其中的意蕴甚至要超越上联。
上联把中国三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的名字巧妙地串在了一起,莫言是诺贝尔奖得主,路遥呕心沥血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也感动了无数人,影响了无数人,包括当今圣上(习总还专门提过。)余秋雨也名声巨大,《文化苦旅》绝对是难得的佳作,虽然余秋雨人品次了点,但是散文水平、知名度还是顶级的。
把这几位作家的名字串在一起之后,“莫言路遥余秋雨”能读出这样的意思“不要说路途遥远,害怕遇到绵绵细雨”(这里“余”字,谐音“遇”),有一种迎难而上的意思,上联有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所以要想对出下联,还得和这上联的意境相呼应。
对出这个对子的难度不用说了,得有巧妙的谐音,得有相关的意境,最好也是三个相关的人物/事物。
但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还真有聪明的网友对出了很棒的下联,“可染悲鸿林风眠”,这下联同样也是三位人物,不同的是,这三位皆是画家。李可染是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不用说了,他画的马简直栩栩如生,徐既是大画家,也是著名美术教育家,德高望重。而林风眠的《荷塘飞雁》至今令人感到寂寥和壮阔。
把这三位画家的名字串起来,这句的意思就是“不管风雨,就听着这雨声入睡。”这个“可染”本意为可以染色,延伸为对万物皆可包容的胸襟,所以就有不管风雨声,不必畏惧这风雨声的意思。其中这个“林”字,谐音“临”。下联的“林风眠”与“余秋雨”正好通过谐音相对应,也是面对风雨,大有一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点的感觉。在意境上,都有了临危不乱的淡定,镇定自若的从容。
在具体词语方面,“可”与“莫”相对应,“染”和“言”同样都是动词,“遥”和“鸿”都有深远的意思。对仗都挺工整巧妙。让人拍案!
-----------
也有网友对出“艺谋未都刘半农”,这个感觉还是差了许多。
“未都”就感觉是硬凑的,不知道表达什么意思,“刘半农”也没有像“林风眠”那么令人惊艳。
还有网友对出“山涛景润许晨阳。”廖山涛、陈景润、许晨阳,都是著名数学家,这句的意思是“山河壮丽、景色迷人。有人想要在暴风雨中坚持,有人心怀乐观可以期待明天的太阳。意境也还勉强对得上。但是几个人知名度差得太远,关键名字都是截取的,并不自然,有很明显的硬凑痕迹,在具体词语方面对仗远没有“可”与“莫”,“染”与“言”这般工整,意境也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