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記者 樂國平編譯)智庫貝魯特研究所執行主席拉吉達·德爾哈姆(Raghida Dergham)於3月28日在阿聯酋《國家報》網站上撰文,批評北約繼續攪動俄烏局勢,加劇戰爭升級的風險,最終會對全球造成嚴重後果。以下是原文編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約採取的戰略方針缺乏精確度,雖然俄羅斯的戰略也有問題。
使用包括化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成為了各方博弈焦點。美國總統拜登明確表示,如果俄羅斯使用化學武器,美國將做出回應。但問題是如何回應,在哪裡回應?
本周的北約峰會避免使用傳統的給俄羅斯劃“紅線”的措辭,擔心這不僅會遭到俄羅斯的報復,還因為憂心歐洲國家會付出更高代價。
拜登表示,北約實施戰略的關鍵是聯盟內部空前的團結。除了發出團結的簡明信息外,該組織亦採取實際舉措表明北約成員可能繼續擴大、增加現有成員的軍事預算,並在東歐和烏克蘭部署更先進的武器。
然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仍然對此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北約目前才採取措施對烏克蘭可能為時已晚。“我們很感激……但是”,澤連斯基反覆說。烏克蘭戰爭正日益成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代理人戰爭,而後者卻拒絕進行直接干預。
澤連斯基一度以為烏克蘭與北約的友誼會帶來西方對烏克蘭的保護。然而事與願違,烏克蘭成為俄羅斯的戰爭目標,這場戰爭可能導致烏克蘭正式分裂或徹底解體。
與俄羅斯軍隊和裝備的表現相比,烏克蘭人民、軍隊和志願者的士氣仍然很高。全球聲援烏克蘭,西方對俄羅斯的行為感到憤怒。但歸根到底,如果烏克蘭領導人沒有如此強烈地追求加入北約、擁抱西方,他們可能根本不會捲入戰爭。
誠然有人會說,烏克蘭擁有絕對的主權,烏克蘭人民有權決定擁抱西方。但烏克蘭現在必須解決的問題是,自決等崇高價值觀是否真的勝過其他地緣政治和戰略問題。回想一下伊拉克是如何以民主的名義從一個地區強國淪為一個支離破碎的弱國,現在被教派衝突和伊朗勢力所主導。本文的重點不是比較烏克蘭和伊拉克,而是要回顧民主、價值觀和自由如何被用來破壞了國家。
當然,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失算了。莫斯科仍然認為,將戰爭進一步升級將迫使美國和歐洲大國後退。然而,敵對大國之間衝突的升級,只會令雙方都更願意加劇緊張而不是讓步。
周四的北約和歐盟峰會決議,在表面上似乎沒有令局勢升級的態度。西方領導人不支持澤連斯基要求的禁飛區,因為這可能使北約直接捲入烏克蘭衝突。他們也沒有給俄羅斯劃紅線,這讓人些許放心。然而,這些峰會的決議只是過渡性的,而不是最終的。換言之,雖然相關國家目前已經採取措施避免全球危機,但對抗而非和解的總體方向並未改變。
雖然北約峰會排除了與俄羅斯直接軍事對抗的選項,但它暗示允許波蘭等國家在認為必要時採取行動。峰會還批准了對烏克蘭的巨額軍事援助計劃。但隨著北約的軍事援助流入烏克蘭,俄羅斯不太可能袖手旁觀。俄羅斯已經表示,可能會在這些武器進入烏克蘭領土時摧毀之,從而增加進一步對抗的風險。
布魯塞爾峰會還批准了新的制裁措施,旨在阻止俄羅斯獲取其巨大的黃金儲備,而俄羅斯反過來將其天然氣出口武器化。俄羅斯總統普京給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一周的時間,與以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匈牙利為首的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國家達成新協議。否則,莫斯科可能會切斷對這些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其中一些國家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量高達本國需求的40%。
儘管土耳其試圖在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歐洲其他國家之間調解解決方案,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樣的解決方案出現。因此,在此之前,俄羅斯只能強化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打錯了算盤,但北約的算計可能也好不了多少。儘管拜登吹噓北約的團結,但所有這些局勢升級對整個世界經濟構成巨大風險,也將對美國和歐洲的輿論產生巨大影響。的確,西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但將局勢升級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這是一個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