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和子由渑池怀旧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创作背景及简析] (摘自网络

苏辙写这首诗时,情绪是比较苦闷的。哥哥对策高中,以京官身份任州府签判,离京赴任去了;自己却因对策时言辞过激,指陈后宫之事尤切,结果遭到攻击,被置于“下等”,连官职也没有得到(最初要任命苏辙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军事推官,但因任知制诰的王安石不肯撰词,结果未能赴任),只好留在京城里侍奉父亲。这对当时只有二十三岁的苏辙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兄弟相别之际,他想到了哥哥西去不远就会路过的渑池县,他想起,五年前他们第一次进京应考,曾住在渑池县的寺院中,在奉闲和尚的僧房里,兄弟俩挥笔题诗,写下了远大的理想;他又想起,他和哥哥同科考中进士后,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后来因为参加制科考试,没有赴任,也不知当地的百姓是否知道此事?回想过去的一切,更增添了他此刻难言的惆怅,因而写下了“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这样的诗句。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写的是对渑池的怀念,而实际上,却表现了他对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的瞻顾眷恋,流露出他在现实面前的苦闷和彷徨。也就是说,在生活的道路上,苏辙的态度似乎是较多地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了。苏轼的和作,就是针对苏辙原唱中流露出的这种苦闷的情绪而写成的。

和诗一开始,便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的一生,或为生计,或求仕宦,东奔西走,究竟像什么呢?苏轼用一个生动而新奇的比喻做了回答:“应似飞鸿踏雪泥”。在苏轼看来,人生是一个漫漫的长途,而人生中所经过的地方和经历的事情,就像鸿飞千里的行程中一次次暂时的歇脚,在雪野泥途中偶然留下了一些爪痕。这些斑驳的痕迹,记录了人生的历程,包含着令人难忘的往事,因而常常引起人们的怀念;但是,它毕竟不是人生的终点,不是人生的目的地,当鸿雁再一次起飞、也就是当人们踏上新的生活征途时,就终究要把它们抛下了。“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作者显然是以此来劝慰、勉励自己的弟弟,不管人生的道路是顺利的还是艰险的,不管未来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都要像志在千里的鸿雁那样,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在人生之路上,不能犹豫彷徨,更不能瞻顾于往事而不前!这就是“雪泥鸿爪”这个譬喻所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也正是苏轼此诗的主旨所在。

这首诗还突出显示了苏轼的另一个特点——长于譬喻。《诗人玉屑》就曾引韩驹《陵阳室中语》,将这首诗作为苏诗“长于譬喻”的例证。人的一生,四处奔波,究竟像什么——对这个问题,过去人们曾做过种种不同的比喻,如风吹蓬转、水上萍飘等等。但都仅仅是取其不由自主、无根无止这种外在的特征,来表现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飘泊不定的人生际遇,含义往往是消极的。而苏轼的“雪泥鸿爪”的比喻,则着意于透过事物外在的形象,去表现内在的精神;这个比喻不仅生动、新颖,而且包含了对人生的现实与归宿之关系这个永恒课题的积极的思考,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融注了作者深厚的感情,这就比“萍飘”、“蓬转”之类的比喻,意义要丰富多了。所以,“雪泥鸿爪”这个比喻后来常常被人们当作格言、警句来引用,并且形成成语,流传至今。苏轼的这首诗,也因此而成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