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插队 1 - 离开家乡

儿童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常常让人忍俊不止.
记录生活点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94年12月初,告别父母亲人,拎着两个箱子一路从成都飞到亚特兰大。中间在上海和东京停留了几天。

那时双流机场登机口还没和飞机直接相连。旅客要走一段路然后从高架梯上飞机。庞然大物的飞机,“川航”两字格外醒目。不到三小时就飞到了上海。以往都是坐火车去上海上学,如果买到经郑州中转的也要48小时,如果买到从西安中转的则要64个小时。在母校的乙招待所和读研留校的同学们小聚,请同学们吃三黄鸡,在淮海路的商店买了一个高压锅,如今还用着呢。

等在上海机场候机室的时候,有个身着制服的找到我,他先问我的目的地,然后介绍旁边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妇女,她和我正好一路飞到亚特兰大,请我帮忙照顾一下。我一听马上答应。这位姓李的阿姨是第一次出国去探望她弟弟。我们的谈话引来另一对姓杨夫妇。寒暄之后,他们是去亚特兰大看儿子。一番交谈下来,知道他们的儿子还是我校友,从此四人结伴。

四小时左右从上海飞到了东京,我们在东京住一晚,不用签证,但要填出入境卡片。旅馆前台服务员笑容满面。房间舒适,空调暖和,寒冬如夏天。杨阿姨夫妇住在隔壁,过来串门问我吃饭没,他们带了吃的。第二天一早,帮大家办好退房手续,然后坐旅馆的车到机场,在东京机场四人小分队接纳一名单飞的十岁少年,他左袖挂着一个透明袋子,装着护照和机票。自此我们五人老中青少俱全。在机场买了个可贴冰箱上的和服女子工艺品,现在还在冰箱上呢。后来到机场时都买一个与当地有关的冰箱磁铁工艺品。

从东京飞亚特兰大约十三小时左右,一路看了无数个电影,和阿姨们聊天打盹。他们不喜欢西餐,自带吃的。我一来没准备,而来觉得西餐挺好吃的。飞机着陆后,我领着四个一句英文都不会的,一边看路标,一边顺着人流,领了行李,到了接机处。李阿姨的侄子,杨阿姨的儿子早等着了,大家挥手告别。先生那天正好考一个非常重要的试,就请同学刘富强接我。我坐在小车上,一路高速公路炫目,感觉像在游戏之中,不真实。

到了先生租的一室一厅公寓。厨房整洁,暖气开着一点都不冷。卧室比成都三人合住的寝室还大。在干净的地毯上席地而坐收拾行李。过年时,受邀去杨阿姨儿子家吃四川火锅,一桌子的家乡菜:毛肚,鸭肠,花椒酱。听杨阿姨讲他们这两月的见闻和不如意之处。她说:走出公寓,出去逛街,大街上,除了车子,一个人也没有,不好耍,好在下月就回绵阳了。而我则开始了洋插队生涯。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真实而有趣的回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