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前,每日必听的“美国之音”

谈医疗、谈养生、谈人文、谈人生 – 听赵大夫怎么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三十三年了,每年这个时候都要热闹几天,各色人等都出来表演一番,几天后又趋于平静。支持的、反对的,每个人都那么慷慨激昂,但又言之无物、颠三倒四、百年不变。请问那是您的真实想法吗?您的青春岁月不值得留恋?您可进行过反思?                                                                

                                             

 

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一事件每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点和看法也难免改变。无论如何,它是深刻在我们这代人的脑子里的,不可能忘记。

三十三年前,自己20出头,正在读研。虽然那时的身份是学生,但颇受“重用”。每日在医院出门诊,不可能分身。医大的一附院在市中心,远离校本部,除了公卫学院外,无其它相关单位。医学生人数本来就不多,而且多数不关心时事,所以单位附近冷冷清清。每日下班后,都骑车几公里,那里有两所著名的大学:工大和建工学院。两所学校很近,而且远比医学生活跃。

 

 在工大和建工学院门口,每日热闹非凡,大字报铺天盖地、又有很多的讲演者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自己的主张。“美国之音”和BBC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时候,收音机也不是每人都有,手机那更是闻所未闻。为了方便同学、路人和参观者,大学宿舍的不少窗户打开,将收音机放在了窗前。这样国外及港台的信息,随时就可传入每个人的耳中,确实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那些天,自己处于一种莫名的情绪亢奋状态,每日奔波于医院和工大之间,一点也不觉得累。那时的自己和周围的朋友,觉得“美国之音”和BBC句句是真理。特别是,有那么几日主要街道被封锁,自己和朋友走在没有汽车的宽阔大街上觉得非常舒畅,从来没过有的轻松感。

 

事情落幕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负面的情绪中转移出来。一天,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诊室。他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他。他是工大众多讲演者中最出色的一位,讲演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打动了无数的听众。这次再见到他,昨日的风采已烟消云散,显得非常颓废。原来他是来开病假条的,最近实在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想休一段时间。自己人微言轻,别的忙帮不上,这一点还是可以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当时的自己说不出的伤感,至今难以忘怀。

 

出国后有两件事,可以称为标志性事件:一个是中国驻南联盟领馆被炸事件,另一个是911。轰炸主权国家领馆,其实是赤裸裸的战争行为,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对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有了全新认识;911时,老美同事的眼中含着热泪,满脸悲呛,而周边的老中们,尽管表情严肃,但无论如何很难发现那个“悲”字。当时有个奇葩,叫焦国标,曾发出了“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的号召。2003年4月,焦某又发表诗作《致美国兵》,支持美国发动美伊战争,内有“假如今生注定死于战火, 就作美国精确制导炸弹下的亡灵”的诗句。由于该人过于特立独行,响应者寥寥,所以印象极为深刻。

 

出国后,一天无意打开了“美国之音”的网页,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自己痛痛快快地听了几个小时。之后,有一段时间,“美国之音”曾伴随着我,每日必听。但过了一段发现,这个栏目请的来宾们,好像没有任何变化,都在重复几十年前一样的内容,观点、形式、立场与以前相比无丝毫改变,而且对中国的评价100%的负面内容。任何节目或栏目如100%的歌功颂德或100%的贬低、诋毁,很容易让人生厌。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也没兴趣听这一栏目,对这位曾经的精神导师已兴趣全无。

 

三十三年过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年21位心目中的偶像、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形象已大多崩塌,看到的多是他们中某些人的投机和无良。但他们毕竟只是弄潮儿,不一定有资格代表那场几千万人参与的运动。作为无名者,更多的是回忆和眷恋,那是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尽管我们很渺小。

 

仅以此小短文,献给我们同代人及我们共同经历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