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脸上的一滴泪珠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欧洲人的宗教历史上,依斯海默的祭坛画是非常著名的,它收藏在法国小城科尔马的博物馆中,我们在疫情爆发前的一个圣诞节,去那里参观过。

这些祭坛画,是可以活动的,二边的二扇门可以打开和关闭,在二种不同的状态下,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不知我的想象力是否对,它是用三层画面组叠而成的。我们可以看到钉子穿过了耶稣的手掌和脚掌,他的脸在痛苦下痉挛,皮肤溃疡,在耶稣的尸体上到处呈现。

依斯海默的祭坛画,一直在修复。经过许多年的工作,现在终于接近尾声了。现在人们又可以去参观了,而且可以看得比从前更清楚。为什么这个祭坛画这么有名呢?是因为画家Gruenewald(1470-1528)用了前所未有的方法,来表达上十字架后耶稣的痛苦。十字架的油画,在中世纪时是人们敬拜用的。画家在这里没有表示耶稣战胜死亡的伟大胜利、也没有表现他是救赎罪人的救世主、也没有让他挂在十字架上,而是表达了他的痛苦,他不是一个死人,而是一个痛苦着的活人。

画家让这样的场面显得很残酷,这之前从来没有一个画家这么表现过:巨大的钉子把脚牢牢地固定在十字架上、皮开肉绽、头被荆冠刺得鲜血淋淋、嘴唇发紫、他的肉身被刺痕和溃疡覆盖得遍体鳞伤。观众在这样的画面前马上就要休克了。

这座祭坛画产生于1512年至1516年,与马丁路德是同时代的。全部一共有11幅画,中间还有一个小箱笼,箱笼里有木雕人物。画家当然就是Gruenewald了,制作画架中的雕塑人物的是Niklaus von Hagenau。因为这幅祭坛画当年是在科尔马南部的小城依斯海默完成的,所以叫依斯海默祭坛画,那里有一座修道院叫安东尼特,画家就在那里作画。

这次的修复,用了最新的技术,首先是清洗,然后是分析研究。从2011年七月起,从右边最外面的画开始工作,那是圣安东尼的部分。当时有人批评修复工作过头了,破坏了画面的表层。于是修复被停止。2018年又接着进行,这次有人用X光射线进行研究分析,对颗粒和层面、绘画过程,进行细致的解析。还用到了红外线、激光、眼动追踪技术。所谓眼动追踪技术,是根据观众在修复前后看画时行为方式的改变,来做分析测试。

Quellbild anzeigen

修复工作全部在观众的注视下进行,在修复工作中有了许多新发现。有人发现,这幅祭坛画上的木雕人物,在18世纪的时候,被人覆盖过一次色彩;油画部分也是同样。被改变了的颜色,现在有恢复原状,比如安东尼(我估计这座修道院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脚下的石座,从粉红色又变为孔雀绿,十字架的场面从漆黑的夜晚,变成了深蓝色,还有灰色和黑色的云朵。

博物馆长没有阻止这样的恢复,她认为,这给人带来了希望,比漆黑一团要好得多。这符合历史场景,因为当年来到安东尼修道院的人们,在这幅画前是要得安慰的,他们必须要有希望。因为当时有许多人得一种麦角病,这种病会将皮肤坏死,这是中世纪最恐怖的瘟疫,比我们现在的新冠还要恐怖,因为它不成人形。

小城科尔马的这个博物馆,是法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现在好了,这幅画修复之后,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原状,恢复后的颜色,让人体会到中世纪时期的状况。许多细节可以重新被发现,也会宗教艺术史增添了新的内容,最有意思的是,人们现在突然发现,在耶稣母亲玛丽亚的脸上,挂了一滴泪珠。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画得逼真,惨不忍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