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 Ching 魯清(暫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鲁清,之所以用“暂译”是至今仍未能找到他的真正中文姓名。在澳洲英文报导中,鲁清除了有Loo Ching的名字外,还有Ah Chang (注1)。

鲁清出生于1819年,在1910年10月7日逝于雪梨47 Smith Street, Surry Hills家中,享年91岁。安葬在雪梨乐活永久坟场Cemetery Rookwood的E区,(在乐活永久坟场的个人编号是116224)。

目前在雪梨乐活永久坟场还确定不了鲁清的墓址准确位置。在坟场办公室的计算机中很难找到他的资料,估计他的骸骨已迁葬回国内。坟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答应在找到他的资料后回复。

从历史资料估计,鲁清极可能是东莞人,可资证明的是在1982年3月1日处理雪梨东莞两派华人共300余人大械斗的调停中,他是以老资格华人的名义坐在中间位置(注2); 在另一英文报纸中还特别说明调停会是由鲁清召集的(注3),这可说明鲁清的个人声望在东莞籍人的地位。雪梨晨锋报对该次调停中鲁清和义胜隆Yee Sang Loong(144 George St)对梅光达的调停不满,甚而广为散发传单说“2000名悉尼的中国居民今后在任何需要仲裁的问题上将不再寻求他的协助”(注4)。

鲁清在雪梨生活期间低调,到在目前能找到的资料中(包括各类社团﹑商团﹑侨团中的名单或各种义捐)都难以找到相应“Loo Ching”的中文或英文姓名;即使在他逝世时,在发行的“广益华报”及“东华新报”都没有报导。假如鲁清是高要或高明两县的人,或者是新会﹑新宁﹑恩平﹑开平的四邑人,在洪圣庙Yiu Ming Temple(1870s年)及四邑关帝庙(1898年)或许会有一些线索,但两个庙宇都与香山﹑东莞与增城没有甚幺关系。

从现有鲁清家庭的资料分析,鲁清应该在1857年之前到了维多利亚省的Ballarat (他的第一个孩子于1859年出生在该地)。1860年到1863年间在维多利亚省的Creswick居住,1863年到1869年则搬迁到纽省的Sofala,其后则再搬迁回Creswick(据报导说,此时已相当富有及开设商店)(注5)。并又转迁到维多利亚省的Percydale。

1871年4月17日鲁清与人合作于维多利亚省的Catto’s Paddock(Berlin Flat,该地现改名为Rhcola)淘金,在离开地面3.81米的地方挖到宽36.5公分﹑重22.5公斤的金块。该金块在澳洲淘金史上是重量排行榜上第六位,被命名为“The Precious” (另名为“The Kum Tow”)。按现在的收藏价值为200万澳元。(注6)

1979年鲁清迁移到雪梨47 Smith Street, Surry Hills居住,该物业应是他购买自住的,直至他逝世为止。除自住的之外,他还购置了另外两间房子出租,一间在34 Landsdowne Street, Surry Hills (注7), 另一间在West St, Leichhardt (注8);后一间房子在后来重新划区时变成在现在的Lewisham。

从现有的资料看,鲁清迁移到雪梨时他已经60岁了,基本不参与任何社团活动。或许有少量资金参入某商店,但未见相关报导。

鲁清来澳洲前是否在国内已婚或有子女,不很清楚。在澳洲他前后与三个女人结婚,共生下14个子女。他的第一个子女出生在1859年,而他时年为40岁。按当年的中国国情看,他是有可能在国内已婚的。

且不考虑他是否在中国已婚,但在澳洲的三段婚姻是够乱的:

第一段婚姻是与在维多利亚Creswick本土出生的Anne Lang,Anne本是墨尔砵的一个牧师的仆人,经牧师介绍而在1859年嫁给鲁清。Anne为他生了4个孩子:(1)William Loo Ching – 1859年出生在Ballarat;(2) Fung Lang Ching - 1861年出生在Creswick;(3) Anna Maria Loo Ching - 1863年出生在Creswick;(4) Elizabeth Sarah Loo Ching - 1867年出生在Creswick,次年早逝。

从Ballarat当年的一份报纸的报导看,鲁清与Anne的关系并不好,这有两方面的原因:Anne除了经常喝醉酒外,也疏于照顾子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鲁清并不遵守“入乡随俗﹑入境问禁”的生存准则,竟声称“只要中国法律允许,我要娶多少老婆就娶多少老婆”,被报纸指责是“令人震惊的堕落”(注9)。

第二段婚姻是与在纽省Sofala本土出生的Caroline Green结婚,仅有一个孩子William Loo Ching是1864年出生在Sofala。但此鲁清同时与另一女人同居且育有子女。

Julia Millar与鲁清同居于1864年,然直到1874年才正式在维多利亚结婚。

鲁清的婚姻状态是指有实质法律效力的,按现在所说的是“重婚”。然无论在纽省或维多利亚省金矿的混血夫妇中都并非所有是结婚的,同居而生下的子女有被遗弃给女方抚养,或者被送回国内老家成长。除完全符合及遵守“一夫一妻制”外,上述三种情况均为当时澳洲社会及传煤所非议及指责。澳洲法律管不了海外,故而假如在澳洲办理结婚则需要海外的单身证明文件,是由来已久的事。尽管过往的英国殖民地多追随英国法律,却并非一成不变,至少香港是在1969年才取缔纳妾制度。

注:

  1. https://www.mindat.org/loc-135172.html
  2. “A Chinese Meeting. The recent faction fight”: Evening News (Sydney, NSW: 1869 - 1931), Saturday 5 March 1892, page 6
  3. “The Chinese riots, Meeting of Merchants. Counselors of Peace”: Australian Star (Sydney, NSW: 1887 - 1909), Saturday 5 March 1892, page 2
  4. “THE CHINESE DISPUTE”: Sydney Morning Herald (NSW : 1842 - 1954), Saturday 2 April 1892, page 5
  5. “THE CHINESE IN BATHURST:RECOVERING FORGOTTEN HISTORIES”- By: Juanita Kwok (Doctor of Philosoph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Bathurst) 3 August 2018, Page 129.
  6. https://www.mindat.org/loc-135172.html
  7. “Advertising”: Evening News, 5 Jan, 1881 Page 1
  8. “LOCAL AND GENERAL INTELLIGENCE”:Yass Courier (NSW : 1857 - 1929), Wednesday 14 May 1862, page 2
  9. “Advertising”: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31 March, 1882 Page 3

 

鬼谷雄风 发表评论于
根据刘堂欢的名字写成英文是Loo Tom Fin,也许此处的Loo Ching是否也姓刘呢?也许他是增城人呢?英文增城来到澳洲尤其是雪梨的刘姓宗亲人士不少,而且东增会馆包括了东莞增城两邑人士,他在东莞人士中有一定影响显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鬼谷雄风 发表评论于
Loo 也可能是“卢”。从我接触到的当年华人姓氏来看,珠三角或者四邑来的华人,有姓卢的,是新会人。而维多利亚淘金热时奔赴该地的广东人,大部分是四邑人。
Ching 也可能是“振”,或者“祯”。用四邑话读,比较接近。
上述意见供参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