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结尾的十六种手法【第三,十二,十三 法】

欣赏诗词,和分享高尔夫球运动的乐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绝句结尾的十六种手法第三法(摘自网络,作者不详)

 
第3法 案而不断,玩味无穷
 
绝句虽然限于体裁和容量,难以表现纷纭复杂的世事,难以刻画丰富多彩的人生,它只能在空间上截取某一个角落,在时间上摄取某一个片断。就象一幅国画,一张照片,定格的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更难得有过程。但也不是说绝句在叙述人生世事方面就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关键看你有没有浓缩事态捕捉特定情景的能力。善于写作绝句的高手常在短短的四句之内,既能写尽纷繁曲折的重大事端或历史变迁,同时也能赋予深厚的个人情感。在这种擅长叙事而言情的绝句中,诗人往往会在叙述方面出现时空变幻的大跳跃,而结尾由于缺乏足够的空间通常又会用一种似方开头即已结束的技巧,好比法官升堂只待原告被告说完即宣布退堂,没有裁决,没有结果,这叫案而不断。案而不断,便有悬念。
 
这样的结尾常令人玩味无穷。试看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诗横跨了几个空间和时间,囊括了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首联写的是“开元盛世”那段时间诗人与李龟年的交情与往来。李龟年是开元时期著名歌唱家,杜甫作为诗文早著的青少年有幸在岐王李范和殿中监崔涤等王公贵族的府第欣赏他的表演。“寻常见”与“几度闻”表明交往的熟稔程度,同时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多次相隔和重叠。空间和时间的再次大跳跃在尾联出现:安史之乱后,时局动荡不安,杜甫与李龟年各自飘泊离散,竟然在江南相逢,此时与首联叙述的时间相隔几十年。有意思的是,此时的李龟年已凄凉落魄,流落俗间。而杜甫也同样落难,二者都失掉了先前的风光,所以诗人用“落花时节”便不单指时令而言,而是寓意深长。结句用“又见君”,这三字蕴含了诗人那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无限感慨。按理,一对老朋友在飘流颠沛中相逢,该有多少话要说,说什么呢?不知道,也许什么都没说,只一个彼此会意的苦笑便全理会了。但这毕竟是我们的想象,从诗的行文来说,尾联两句一明一暗,一高一低,一喜一悲。“江南好风景”,给人游兴,给人好心情,给人吟咏歌唱的好素材。然而,“落花时节”却让人从兴高采烈的高处跌落悲伤的谷底!这二位擅长吟咏歌唱的艺术家沉浸在落难相逢的悲哀之中。本应该是风景秀丽的江南,在他俩的眼里却是一片凋零残败。历代诗评家对此诗称誉极高,说可与李白、王昌龄的七绝相比而无逊色。那么,此诗好在那里呢?好在这结句的黯然搁笔。一个无言的结局。一个“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的结笔。沈德潜说这是“含意未申,有案未断”。顾乐说这是“案而不断,神味无穷”。
 
李清照有一首五言绝句《乌江》,其结尾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有异曲同工之妙。杜诗是叙事而抒情,李清照是由议论入手直抒胸怀与情感。其诗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首联直述自己的人生观,是从议论起兴。尾联引入乌江事,当是汉以后历代文人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个话题涉及人们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以匹夫之勇率八千江东子弟大破秦王朝精锐军队,遂称霸天下。不料却因用人不当而在与刘邦的交战中最后一败涂地,垓下一战被韩信四面围困终致败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他说无脸去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杀。这一情节真令人扼腕。有人说他是英雄,死得悲壮;有人说他意气用事,本不该如此。杜牧属于后者,他有一首《题乌江亭》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开始遭蒋介石重兵包围和斯大林强势施压内外受困的严峻时期曾抄录此诗示人,表明他赞同杜牧的看法,毛泽东的包羞忍耻最后赢得胜利。但项羽那有毛泽东的胸襟和智慧,与其渡江后苟且贪生受人戳脊梁当然不如自杀来得痛快和壮烈。李清照显而易见是持这种看法的。但她的结句也是“案而不断”。一向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项羽为啥不过江东?为啥?值不值得?李清照没有细说,这也是含意未申,颇让人玩味。不过,李清照首联已直述自己对人生生死的看法,因此答案又象是先准备好了的,但李清照显然不以回答问题即了事,而是另有寓意:项羽可以勇于赴义,今日的政府官兵却怎么只顾仓皇南逃呢!其愤概之心声已跃然纸上。
这种案而不断的结尾技巧,在绝句中用得比较多。随便举今人几例便可知。
 
厦门诗人王翼奇有一首《梦登岳阳楼得句》,属于感怀之作,诗曰:
巴陵胜状昔年闻,云梦潇湘此吐吞。
也拟登楼问忧乐,不知谁是范希文。
范希文即范仲淹。岳阳楼因了范仲淹的一篇登临记(据说其时还没到过)而名噪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在此后的千把年间成为读书人、官员的远大理想和高尚品德的人生格言。但在言辞与行为严重脱节、人前冠冕堂皇信誓旦旦私下里却贪腐逐臭男盗女娼的当今官场里,这种“忧乐”观的高调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作者有感于此,便借岳阳楼抒发心中的愤慨。官员个个会唱高调,“公仆”,“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可是,当一个个贪腐官员的底细被曝光之后,所有的豪言状语马上变味。究竟哪一个是范仲淹?当今社会有没有范仲淹?这是一个有正义感有爱民心的诗人的困惑。但这些诗人并没有说出来,诗人十分狡猾,他只称誉岳阳楼的名气,颂扬岳阳楼的胜景,然后表达自己想追随范希文做一个有志于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先进人士之愿望,到此为止,诗作波澜不兴、平淡无奇,如果用“此生誓做范希文”作结,愿望落到实处,呈现一种崇高与美好,也是常见的境界。但这诗就成了老干体了。作者高明得很,结句用故作糊涂的“不知”二字,把现实里的问题摆上桌面,但也就摆上而已,如何讨论,如何分辨,如何从中找到有益的思考,那就是读者自己的事了。
 
湖南诗人熊鉴有一首绝句《虾》,也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好诗。同样用了案而不断的结尾技巧。其诗曰:
跳跃灵于蟹,峥嵘势若龙。
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
诗的首联描述虾的英雄形象。活蹦乱跳,活力非凡。长须极有风度,游水的气派有龙的精神。这是正面的,赞许的。但诗人接着关注的却是人们未曾留意的问题。活着的虾是青灰色或淡青色的,煮熟的虾却是红色的,这一层变化人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但诗人却究起真来,这“红色”是怎么来的呢?血染的,可活着的虾看不出有血啊(其实血不一定都是红色的)!于是,诗人抛出了一个疑问便不再作声。这也是王翼奇式的故作糊涂。其实,作者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怪诞现象:某些人生前并没有做出什麽惊天动地之事,可死后却成了了不起的英雄。原来,这只不过是一种宣传的需要,某一利益团体的需要。但这层含义,作者不说,这也属于案而不断。
 
笔者也曾袭用这一结句手法。绝句《感事偶吟》诗曰:
几番雷雨湿云烟,蛙唱新声越百年。
秦制已衰华夏久,庶民依旧盼青天。
雷雨者,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连地皮都没打湿,所以只能是湿了云烟而已。蛙叫年年都一样,怎么说是“新声”呢?其实,诗多有利用谐音暗藏另一层意思的手法。这个“蛙唱新声”可以是“娃唱新生”,暗指帝制被推翻、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专制制度之义。接着说,秦始皇确立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进步和社会活力,为害已久,那么,“蛙唱新声”之后,怎么老百姓的权益还无法保证而需要求之一个能为其做主的“清官”呢?笔者不明白,相信读者也不能解答,这问题只能留待后人才能裁决。所以也是案而不断。但一首小诗,能启发人们思考,目的也就达到了。
 
---------------------------------------------------
学习习作
3法 案而不断,玩味无穷
 
初夏有问
文/新如
牡丹芍药枉题评,幽草萋萋柳半城。
道是春消花气少,香风唯有藕塘生?
幻思
文/新如
心随云远去,越地上天台。
仙女若相遇,岂伊陈阮回?
望月
文/清雅淡然
又见窗前月半轮,流光竹影朴含真。
何时青鸟传音信,好把情思赋远人。
 
秋游
文/清雅淡然
山匝晨云叶匝亭,莽林深处有黄莺。
娇声婉是芭蕉扇,敢向秋风煽热情。
羊狮慕古树
文/水木之园
常伴溪泉美韵闻,扎根崖上可吞云。
古藤缠绕驼峰负,也许忧愁也许欣。
 
荔 枝
作者草泽马
远望似熛火,漫山遍野红。
清香妃子笑,诗里入皇宫。
 
处处诗
文 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云恋兰天鸟恋枝,一年冬夏各依时。
荣枯顺逆光阴度,白发登头全是诗。
 
观戏有感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秦香莲戏又开演,比较今生民主年。
制度虽严新漏洞,庶黎仍念黑青天。
 
******************************************
(12 法)
绝句结尾十六种手法第12法
绝句结尾的十六种手法(摘自网络,作者不详)

 
(法12)白描形象,留侍品味
有时,诗人在绝句结尾时,用一种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具体形象,或刻画一个具体细节,留待读者自已去欣赏和品味,而诗人暗藏的情感,也有赖于读者在欣赏和品味中自行领会,这种结尾技巧就是白描作结。
且看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此诗先写行宫的荒凉,所见者只有寂寞宫花和白发宫女,时局盛衰无常,往事不堪回首,伤感气氛已跃然纸上。水到渠成,也许,诗人要借景抒情来收结了。不料,结句却只刻画了宫女“说玄宗”的动作态就搁笔了。宫女说玄宗什么呢?诗人不露口风,有意留侍读者自已去品味、思考。“闲坐说玄宗”,“说”字是关健字眼,只一“说”字便已包蕴无限,盛衰之伤与怀旧之感尽已托寓其中,令人惕然警省。可见用白描手法作结,不发议论,胜似议论,不抒情怀,也能黯然动人。
再看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蜒飞上玉搔头。
此诗写大好春光中少妇之寂寞愁思,结句用的也是白描手法,刻画一只飞来的蜻蜒站立在少妇精心打扮的发型玉簪上这一细节,其潜台词是:这少妇见花陷入沉思,竟凝立如痴,乃至蜻蜓猖狂地飞立其头上尤未察觉。可见用细节结尾,也颇令人玩味。
宋人绝句也常有人用此白描手法结尾。比如,孔平仲的《禾熟》: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结句白描的形象是一头老牛,耕耘完了正躺在夕照的山坡上嚼着草,那是牛吗?是,但也当是诗人的寄托,有得寻味。张舜民也写过一首可画成傍晚牧归图的七绝《村居》:
水绕陂田竹浇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结句白描的形象也是牛,一只乌鸦歇落在牛背上与牛双双归来。“牛带寒鸦”,意味着这不谐调的配合成了牛无可奈何的归宿,带出一种只能听任自然的信息,这一结尾也就蕴含着一种淡漠的惆怅。
再来看看当代诗人的几首以白描形象收结的佳作。
河北诗人魏新河有一首绝句《歌西湖》,诗曰:
瞥眼西湖十二桥,钱江只比树梢高。
世间高下原无定,木末徐徐到我腰。
这是一首游历诗。此诗作者有一小段文字说明:自虎跑登玉皇山,林木翳日,落叶满径。绝顶左西湖而右钱江,皆出于树梢之上,而四周山顶皆在袖底矣。其实,这段文字正是此诗吟咏起兴之景象,也可不写。树梢高于山顶,西湖和钱江高于树梢,这是观看角度及所在位置造成的奇特现象。诗人从这一奇特景象联想到人世间的事情,感慨良多,于是说出了“世间高下原无定”的创见,正待议论一番,把自己的情感带将出来。不料,狡猾的诗人却把议论打住,只用画笔白描一幅树梢只及“我腰”的景象,而所有的情感也就隐入这一幅景象之中。诗人的发现和见解,来自眼前的景观,不把议论穷尽而引导读者自行观察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境界,这是比较高明的写法。
江苏诗人韩盛理有一首称誉农民为掌握农业新科技挤时间到技校上夜课学习的绝句,题目就叫《农民技校》,诗曰:
新月含羞柳上藏,农民技校夜辉煌。
阿娇卖菜归来晚,一嘴馒头进课堂。
一嘴馒头进课堂,这也是白描之笔,一位农村妇女风风火火迫切求学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诗人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渲染,也就抒发了对农村新风尚的赞赏和颂扬,真情隐于字里行间。
湖南诗人蒋昌典有一首绝句《农家即景》,也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时代特色的全新气息。其诗曰:
归来旧燕有新愁,不见茅檐见彩楼。
三匝绕梁终辨认,锄筐仍挂粉墙头。
这诗写现时农家的变化。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泛起,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农家纷纷告别以往田头盖屋、分散独居、由石头房茅草屋到简陋平房的居住环境,向城镇化、集约化、匀整化、洋楼化的方向过渡,一些农家已转向办企业、跑运输、外出打工而将农田交给专业户耕种,这些不再从事农业的农户已将锄筐挂起、手脚洗净,而住进新盖的“彩楼”里。这种景象,这种变化,相信经常在乡下行走的人们都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人们熟视无睹的新风尚被诗人敏锐的目光所聚焦,于是便有了一首佳作写出来。仔细琢磨这首绝句,构思的精巧全在于结句。“锄筐仍挂粉墙头”也是白描之景象,有此一幅画面,所有的感慨和惊叹就可省下了。
笔者《西塘绝句十六首》之十五,结句用的也是白描之笔,试读之看效果如何,诗曰:
秋来为客宿民居,枕水听涛兼赏鱼。
莫道西塘无艳景,浣纱少女正相嘘。
这些个在屋后河埠提水和洗衣物的多是开客栈及做小生意的外来妹,但有了她们的身影,这古老的水乡才有了先前的那份生气,这当然也是水乡艳景之一。白描的形象也是带上了观察者的情感的,但却是需要仔细揣摩才可以触摸得到。
------------------------
学习习作:
(法12)白描形象,留侍品味
故地游
文/清雅淡然
故地重来鬓上霜,星罗棋布尽楼房。
土坯教室今何在?笑口相迎老板娘。
忆父母卖粮交学费
文/清雅淡然
跨河越岭步如风,肩担新粮背似弓。
强笑问娃多少费,扭身却已眼丝红。
 
莲湖闲情
文/新如
垂钓闲情观晚阳,青蝉柳上赛歌忙。
山中一片乌云出,飘过莲湖雨带香。
 
 
调侃
文/新如
德馨陋室一寒儒,不敢人前称老夫。
自信余生当百岁,六旬青发少霜须。
 
俄博梁
作者 草泽马
旷野古无人,黄沙滚滚尘。
雅丹魔景色,鬼斧画工神。

 
热中静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小区午夏无人迹,新绿榴花耀眼明。
烈日炎炎阴满地,只闻高栉一蝉声。

 
野草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丰瘠高低求自在,一年四季任天裁。
冬眠夏盛春苏醒,结籽开花蜂蝶来。

 
赏夏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小雨敲荷珠乱弹,鸣蝉在柳柳成帘。
蜻蜓点水花间落,亭内切瓜夸好甜。
 
*****************
(13 法)
 
绝句结尾的十六种手法 第十三法
 
绝句结尾的十六种手法(摘自网络,作者不详)
(法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七言绝句,虽然仅有区区四句,却是可在诗人笔下,极尽变化之能事。或如和风细雨,润物有韵;或如雨暴风狂,摧枯拉朽;或则风卷云舒,神定气闲;或则飞沙走石,气象万千。或景写山水,或情说人生,或咏物兴托,或论史寄言。取材既异,旨趣有别。风格可相近,结尾必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尾须依据全诗的内容和风格灵活设置,因而不可能有固定的范式可予套用。我们在这里讨论绝句结尾的技巧,只不过是拿其中一些常见的又被人说好的实例来稍加评析,这也是一种欣赏和学习。这里我们要剖析的一种结尾方法,叫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所谓盘马弯弓,就是结句时蓄势,“横断不即下,欲说又不直说”(方东树语)。不直说是不急于说出要说的主题,有意左右盘旋,好似在马上拉弓搭箭,但只是虚張声势,故意摇曵,不急于射出。待到一切准备停当,气氛己到极顶再一箭中的。这种盘马弯弓结尾法,可使主题的表现更为强烈,更为充实,更为完美。试看白居易《曲江忆元九》:
春来无伴闲游少,行乐三分减二分。
何况今朝杏园里,闲人逢尽不逢君。
元九是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与白居易交谊最笃。曲江是唐代京都长安城东南的游赏胜地。唐时,进士登科后,皇帝通常会在曲江赐宴。因此,曲江是官贵士人结伴游乐最常去地点。此诗题为《曲江忆元九》,当是白居易在游曲江时思念元九而写。但通篇诗文又不见忆元稹的字句。首联从抒发自已的情感起兴,感叹开春以来因“无伴”而没有兴趣出来“闲游”。接着第三句说到今天终于出来了,在曲江的杏园赏花。你看,诗文已去了四分之三,可并未提到元稹什么事。结句应该说了吧,可诗文却先露“闲人逢尽”四字故意摇曵,还不是读者急等诗人要说的主题,看来,诗人左右盘旋,有意“横断不即下”。但也就在此时,诗人已蓄足势,最终以“不逢君”三字一箭射出。神奇出现了,先头那些与元九丝毫不沾边的叙述,在“不逢君”三字射出后便全都变成忆元九的具体内容了!可见这盘马弯弓的架势还真管用。白居易此诗的结句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媲美,一个是“不逢君”,一个是“又逢君”。逢君者感伤昔日风光不再,不逢君者思忆先前友情牵怀。二者用的是相同的结句技巧:盘马弯弓法。
宋代“永嘉四灵”之一翁卷有一首七绝《山雨》,结句也袭用唐人的盘马弯弓法。其诗曰: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此诗的写法正与上举白诗相似。诗题“山雨”,可入手却并不写雨,最后到了结句的句首仍不见雨,待诗人盘旋蓄势完成才一箭中的。“落雨来”三字点题,是在着力写晚晴之后暗渡陈仓,以溪流急推出有“雨”,但欲说又不直说,横断在“知是他山”的马背上拉弓搭箭,最后方把“落雨来”三字射出,使诗的主题具有曲径通幽的深味。
再找几首今人用相同手法结尾的绝句佳作来加深一下印象。
湖南诗人熊东遨有一首绝句《三亚道中遇急雨》,结句也有弯弓蓄势之妙。是作尽得唐人之韵,诗曰:
到处风声杂水声,好花拦路不知名。
天公也有淋漓意,一片云来雨便生。
作者也真够沉得住气,写尽风吹、水激、老天变脸,是真要下雨的样子,但写了这么多,还不见雨,真为作者捏把汗,题目的“遇急雨”从那里体现啊?别急,诗人在构思时已拿捏好了,结句出来时还有意盘马弯弓、左右顾看,前半句“一片云来”可晴也可雨,是以还不一定与雨、与“急雨”有关,等到蓄势已足,最后三字才一箭中的:“雨便生”。云在飞时速度是相当快的,仅须一片云便有雨,这雨能不“急”么!雨一出来,这诗题就扣牢了。这种诗,最能体现诗人驾驭才气的能力。
浙江诗人徐中秋有一首绝句《山村女教师》,结句也有以上作品较为相似的手法。诗曰:
涉流扶过小溪东,遍地山花映面红。
拜拜一声人去后,凝眸犹自送村童。
这诗写山村女教师,但也只是到了结句盘弓蓄势之后方用“送村童”三个字点明女教师的身份。设如这“凝眸犹自”送的不是“村童”而是别的人比如是情人:“凝眸犹自送郎公”,那么,这诗写的就是小媳妇回娘家了。
盘马弯弓,也可以放在第三句,那么,结句的一整句就都是箭了。请看湖南诗人李曙初的一首绝句《回乡偶书》:
蔷薇陵谷杜鹃坡,水带琴声鸟唱歌。
难怪家山常入梦,春光亦是故乡多。
诗的首联先描述回乡见到的景象,花草繁茂,水流潺潺,鸟声欢唱,到处充满生机与乐观。有了这些铺垫,诗人要赞美故乡也就水到渠成了。但为了让“箭”射的更加有力,作者在第三句便蓄势,用“难怪”二字把结句牵引出来,这便是盘马弯弓的手法。
再看东北诗人徐清泉的一首绝句《值春雨故宫午门外感作》。其诗曰:
森严门里望生寒,潦水如陈血未干。
袍笏尊荣求不得,断头此处尽高官。
故宫是古代皇帝办公的地方。午门则是官员上朝的出入之地。“门里”拥有可以随时夺人生命的杀戮大权,所以让人一望生寒。门外则常是临时处置官员的斩首之地,所以诗人夸张地说地面的流水还没有洗净先前的血迹。结句是诗人要感叹的主题,这主题是从首联的铺垫生发出来的,但为了这把“箭”射得深一点,作者在第三句便蓄势。“袍笏尊荣”,原本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但诗人告诫说“求不得”。为什么“求不得”?结句便是答案。有了“求不得”这把好弓,结句这支“箭”便可以犀利地射出了。为了一顶乌纱帽,却可能随时被砍头,这又有何尊荣可言呢?断头与求生、陈血与尊荣,强烈对比却又围绕“午门”这一特殊地点而展开。这诗读来既让人有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之感,但又有催人警醒的韵味。
笔者有一首绝句《过包公祠留吟》,结句是留吟所要抒发的感慨,为了摇曵生姿,也在第三句盘弓蓄势,左右顾盼,由“生民贱”而引出“包青天”的存在价值,这也当是包公戏屡唱不衰的原因。诗曰:
刚正藏于黑脸间,一身德义重如山。
可怜华夏生民贱,有赖青天护薄颜。
 
----------------------------------------
学习习作
(法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七绝 秋归
文/清雅淡然
 
瓜果甜馨菊挂黄,斗中响稻曲高扬。
家山难怪常萦梦,梦里秋华七里香。
   
                              (法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七绝.圆明园观牡丹开
文/新如
霞笼天香蘸晕腮,凝妆倾国蝶争来。
游人流目怀神趣,花意千姿灼灼开。
 
(法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七绝,杜鹃夜啼惹乡思
文/新如
三更佳梦似壶天,搅破清宵怨杜鹃。
惹得乡愁关不住,思心飞到赣江边。
 
(法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荷塘吟情
作者 草泽马
芙蓉国里起蛙歌,芦韵风声鱼戏荷。
逢到轻舟留客迓,山光水色景多多。
 
(法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一机在手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脸照荧光勤画手,忽嗔忽笑忽摇头。
虽然未见多朋友,困眼群聊不夜愁。
麦收插趣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夏收遍野泛金黄,机器隆隆打麦忙。
唯有老牛闲逸事,树阴凉爽啃青荒。
   初夏一瞥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河静天光耀,荷钱漾吻津。
桥头入明镜,水下倒行人。
(法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山阁含情烟雨封,长街著意绿荫浓,
 
拱桥花影水中秀,犹是春天古镇丰。
 
七绝 数星星【孤雁出群】
文/清雅淡然
咔嚓撕开云几层,窗前佝偻影三更。
密麻针脚知多少,素月弯弯靓补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