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压制就业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银行压制就业

                                             2005年1月21日

何必

下岗人员自主创业……在银行却遇到了麻烦,拒绝给小户开户……(略)

下岗并不是社会正常运行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而是非常中国特色的体制转轨过程中才会出现的阶段性社会问题。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充当了国民经济的绝对主体,并且承担着太多的社会责任,企业员工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几乎全部交由企业打理。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把职工推向社会,才有了下岗这样历史性词汇。不管国有企业朝着什么样的放心变革,“下岗”这个词及其指称的社会现象也注定会随着国有企业社会地位与作用的尘埃落定而销声匿迹。

即使社会对于下岗人员的遭遇有着截然相反的伦理与法律评价,可如何对待与解决这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却是实实在在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事情;而且,随着动辄数以千万计的下岗人员走上社会散布在城市大街小巷,其所带来社会问题更是日益严重。这也是最高党政部门三番五次召开级别与政策强度前所未有会议、并在全国范围内力推有关再就业举措的背景。特别是新一届政府主政以来,悄然改变了对于经济增长率单一追求的施政方式,转而向统筹兼顾方向调整,在效益与公平之间试图进行微妙的平衡。于是,也就有了对于就业问题空前的关注,在行政体系当中,无论是在政绩考量方面还是行政管理角度,都纷纷为解决下岗人员就业而采取主动简便快捷的办理程式,并配备以税收以及行政取费方面的优惠。

去年,北京市劳社局为了缓解本市的就业压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满世界搜寻来了一些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的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虽然最终被初步证实可行的不过才18个、充其量也就才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但今年劳社局还是锲而不舍地继续热衷于此,要在春节前后轰轰烈烈再推出约30个这类项目。通常,这类项目的启动资金也就是几千元钱。

可这种优惠措施在下岗人员创业过程中到了银行却卡了壳,使得此中林林总总的政策温暖大打折扣,甚至烟消云散。下岗人员为了到银行开户,前前后后跑断了腿,最终还是被冷冰冰的银行内部规定拒之门外;那些政府方面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低资金投入量的就业项目,被银行方面不屑一顾,以行规为制度约束轻而易举地扼杀了。

银行方面就此劝说下岗创业者持如此小额开户资金还是去农村信用社试试,这倒真是个不错的建议。从现状来说,下岗人员处于城市社会底层,生存状况与处于全中国社会底层的农民几乎等量齐观,所以他们也应该享有同样的待遇,城市下岗者也就顺理成章地应该被齐刷刷驱逐出城市,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实现再就业,给城市留下一片齐整正规的人群格式构成。从创业角度看,下岗者创业过程中,由于交易规模低而造成经营额小,少不了时时刻刻往银行跑,而现今城里几乎没有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又都位于城市之外,如果让这些创业者每天在豪堵的城市交通中往返几次去农村信用社,这分明是给社会就业问题带来新的门槛,几近开玩笑。

就在最近,北京首家女子银行大张旗鼓地隆重开业,目标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女性,最低个人存款额必须是在30万元以上。我对于这种充满脂粉气、还口口声声说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女性信用比男性高出一倍多为其巧立名目标新立异的理论依据、并借机穷奢极欲粉墨登场之举嗤之以鼻,这不过又是个嫌贫爱富乃至劫贫济富的把戏,充满了对于社会公平的蔑视。而就在1月21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公开会议上,也对银行业广泛存在而且日益甚嚣尘上的这种对富人俯首帖耳唯唯诺诺、而无视低收入但人群广泛的客户需求的现象进行了措辞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是“压贫济富”。

从行业来看,金融资源是相对有限的,银行方面动辄就采取什么“大户室”之类的豪华场所为富人提供奢侈服务,势必挤占了公众金融场所资源和金融人力资源,降低了普罗大众在银行里的服务待遇条件。

从各国经验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毗邻的像菲律宾、印度这样的经济发展程度可能还不如中国的国家,全社会都把增加就业当作社会事务的重中之重,提高就业率被当作是各党派参与大选时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而在操作过程中,也是动用包括财政和金融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就业环境的改善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与康宁。

如此情状之中,银行不仅仅是自负盈亏的企业,也是社会构成中的一分子,必须在享受社会待遇、行使自身社会权利的同时,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尽到企业的社会义务,决不能以财富裁判者的身份将服务对象按照内部规定的方式划分为三六九等并区别对待;特别是在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而最严峻社会问题的当下,在举国上下都在为缓解全社会就业压力的形势里,偏向一隅利令智昏,形成社会就业环节里的瓶颈,进而在就业与社会安定局面等重大社会问题上遭到万夫所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