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治理北京交通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好好治理北京交通

                                         2005年6月10日

何必

今后建设项目强制推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和交通组织设计审查认证制度……(略。)

根据其公布的数据,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目前拥堵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三环以内的110多条主干路中,有80多条达到饱和状态,其中有些干路全天拥堵;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路作为城市快速路对缓解城市道路交通作用举足轻重,但是目前这三条环路的交通负荷都趋于饱和,经常堵车的路口日益增多,目前已达110多个。

每天到处跑,通常要经过大半个北京城。对于交通拥堵,也算是体会很深了。每每堵在车上动弹不得时,火急火了的,心里暗暗污言秽语,咒骂天地,恶语胆边生成向着那些把原本好端端一个城市给弄成了现在这副除了深更半夜没有不堵全城都变成了停车场与尾气排放聚集地模样、却成天到晚假惺惺的满嘴仁义道德的家伙们。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刘小明介绍,本市从1993年至2003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累计达1400多亿元,占同期GDP的5.3%。环路修到了“六”字头,城铁开进了城北新城,交通枢纽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深入分析后可以看出,积极的交通建设投入一直没有摆脱“交通救急”的状态。

是啊,北京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投入了巨资,花费了1400多亿元。这些钱反正都是纳税人稀里糊涂交给了政府,不明不白地被开销掉。光是一个五环路,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毕玉玺就捞了6000多万,喝顿早茶就能有几万的花费,阔绰慷慨出手给服务员的小费也是成千上万。在中国实行的间接选举的体制下,那些人大代表们(其中政府官员占据到了70%之多)当然都会对本来就乱得黑幕频仍污七八糟的财政预决算只能有投赞成票的橡皮图章的份儿,使得政府的投资获取了合法性。而对于权力监督的形同虚设,更是成就了毕玉玺们的前赴后继层出不穷。

而更为蹊跷的是,毕玉玺锒铛入狱后就算万事大吉了,这个副局长为什么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动用交通建设专项经费中饱私囊、用人失察、体制性痼疾等等一切照旧,没有其他什么人、特别是毕玉玺的上司们为此承担任何责任,纳税人的钱被挥霍了也就黑不提白不提了。官场依然如故,各式各样的权钱交易还在继续,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把北京变成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和大气污染地,这种思路的成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行政当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事情没发生人模狗样一派歌舞生平,事情一旦发生就忙不迭敷衍塞责摆脱干系。在交通拥堵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维持、城市运行效率等时,交通相关各个部门却还是在为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喋喋不休,在向上级邀功请赏时又会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

不用说,看到北京市要为彻底根治交通顽症又会有新一轮创举出台,势必以概念先行,然后跟上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时髦举措,再投入上成千上万亿的金钱,出国考察,开会论证,封闭测算,广泛采集意见,等等名目繁多,实际上无非是巧立名目设置开销渠道,为了把财政变现到自己兜里制造合理合法的机缘。

改造旧城,怎么改呢?就目前情况来说,市中心区居民四合院该拆的都拆了,其中发生了的暴力冲突以及贪赃枉法不也是不了了之?谁又不知道,市中心区所属拆迁办的头目都是该区最高党政官员的嫡亲?这事谁管得了?在北京市明令禁止继续拆除的状况下,城区的拆除不还是照样夜以继日紧锣密鼓地大干快上着?老北京已经毁得差不多了,这时再出台交通治理方案,也算是亡羊补牢?就像国资委出台停止MBO方式进行国有企业改制也非要等到98%的国有企业已经被卖掉了才会做一样,马后炮的姿态还是要的嘛。

问题是,现在老城里还能动什么呢?天安门?长安街?中南海?像公安部、中央军委、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民政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

交通部、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以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各级政府机关,哪个不是占据了城市中心区最好的地理位置?而其中又有哪个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如此密集的政府机构盘踞在城市最为昂贵的地段上,却又不能产出任何商业效益,本身就是一个城市的弊病,是城市生产力的极大浪费,是城市竞争力的先天不足。对于把城市行政功能从市中心区迁移到其他地带的呼吁,已经有50年的时光了。到现在,威权政府不还是继续霸占着黄金地段不为所动?

很多到各种政府机构去办事的人必须在整个城市里穿插,抵达城市中心区,这种基本状况不改变,根治北京交通顽症除了纸上谈兵痴人说梦之外还能是什么?旧城里不准建立新的封闭大院,已经建好了的呢?哪个大院不是占据着巨大并对交通状况改观造成严重掣肘?皇权神圣,大院深锁,自然是中国特色,但却苦了在北京工作与生活的人。

所谓交通一票否决制,动一个上述机构试试?也算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次,只一次,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果然会发生?

旧城区采取经济手段制约小轿车的发展,旧城区的居民就得矮人一等是怎么着?如今交通这副烂样,并不是旧城居民造成的,凭什么让他们为此遭受小轿车歧视?而且,旧城居民很多都是北京老居民,收入水平并不高,比不得那些动辄就能花上千百万在郊区买洋房别墅的富贵们,在贫富差距状况逐渐恶劣的趋势里,已经为城市秩序混乱以及大气污染等付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增长的代价”,如今又要被剥夺经济使用小轿车的权利,这也是和谐社会的目标?

实在看不出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