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的反思和反思的失误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失误的反思和反思的失误

(写作具体日期不详,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

何必

今年也不是怎么了,在各种媒体上总是能看到一些所谓的“企业家”们在喋喋不休臊么搭眼矫揉造作地对自己在创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和不足说三道四品头论足。

也许到了世纪末,人们都有了一种反思总结返璞归真盖棺论定的心理需求?也许是中国企业到了这个年份都有了那许多值得想想看看说说并将之不“害羞”地公诸于众的东西?不信您看:

北大方正总裁张玉峰针对高层发生人事变动而公开“反省”方正的“三大教训”;

那个辉煌不再的四通也不失时机地从其“掌门人”段永基口中自惭形秽,并堂而皇之地为其生存和发展环境“诊脉”;

北京华讯集团老总戴焕忠也欲说还休地道出了“越干越觉得忧心忡忡”的斑斑点点;

在此的先行者,沈阳飞龙集团早早地在媒体上展示了自身的“20大失误”后,其领军人物姜伟又称这些“失误”并非自己所总结,不过是某个“策划人”所为,接着,他就在99年初把个被各方炒得火火的海外某神秘药品抢先以“伟哥”注册,后又招致灭顶之灾,现在此伟哥可能又在反思自己的什么失误,用此神秘遮挡彼神秘,静静地等着,以期第三次东山再起,复出于媒体之上,又有了那些一发不可收的风光,这使我想起了格林的话:“我做的事远远比谋杀还要严重--谋杀,不过是一次行动,打一棍子,捅一刀,或者开一枪,事情干完也就完了,但是我却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我的堕落,就好象胃上的粘膜,永远也摆脱不掉”;

各式各样的“失败”研究此起彼伏,成了很多媒体的热卖点;

……

而最近堪称“经典”之作的,则实属那“两个男人一台戏”的划时代动作:北京百龙公司的老总孙寅贵亲自操刀垂范,在京城某出身传媒后下海经商曾几何时又对外声称“主动下岗”的“著名策划人”的精心“包装”之下,不满足于在书籍、报刊上的频频热炒曝光,还不惜以身相许悍然出镜,与此策划人成双成对在电视上彼此时而含情脉脉如胶似漆款款道来时而尖酸刻薄声色俱厉慷慨陈词,搞出了个时机末很是惹眼的“总裁的检讨”的形象化了的剧目,一时间,在各方盛传。

托尔斯泰说,“这简直是提出了一个任务,要用一种最完善和最重要的方法腐化尽量多的人们。”

反思作为一种时尚,流行于18世纪的法国,后蔓延到欧洲大陆。其最为著名的话是“让一切都在站理性的审判台前”,是指将观念和行为都用理性、冷静、客观的态度加以审视和评判。我们在这里不去作究竟谁来审判理性、以及马克思所说的“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之类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只是针对我们企业目前的反思热潮及其情结作以“再反思”。

现在所谓失误的反思,很多都是一种做秀炒作,一种言不由衷,一种欺世盗名。从反思的内容和核心到方式及手段上都弥漫着极为功利和虚伪的色彩,这样的思索习惯的延续只能起到误导麻痹混淆视听的作用,而不会有什么长期而有效的结果,从而失误的反思必然导致反思的失误。

是什么就是什么,该不是的怎么也是不了,不管你是找策划人也好,找风水先生也好,找跳大绳的也好,找把个美国搞得人人恨的克林顿也好,终究不过得谁的急谁着,克林顿的绯闻绝不会有个策划人将其一笔勾销,盖茨面对司法部的起诉也不能在报刊电视上露露脸儿就算完事,科索沃死了那么多人,不是反思一下就能了结的。鲁迅该怎么说?张家养了一条狗,它向天空吠着,想揪着自己的毛使自己离开地面,结果还是地面上的一条狗。

我们的企业什么时候才能脚踏实地真正把精力和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上,而不再去做上述这类无聊却徒耗钱财且一无是处的举动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