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开海滨城市卡塔赫纳之后,来到哥伦比亚最著名的旅游城市麦德因(Medellín)。不知为什么中文中普遍把Medellín译成“麦德林”。在西班牙语中“ll”发“y”音,因此我认为“麦德因”比较准确。英文中也读“麦德因”,只是重音位置有所不同。
麦德因是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虽然距离赤道更近,但因为是山城,所以比卡塔赫纳凉爽许多,四季温差不大。一条麦德因河穿城而过,这是河上的大桥。日后这条河的风采把我们惊到了,我会在续集中讲述。
这次到哥伦比亚来,使我们对这个国家乃至拉丁美洲的原有认知彻底改变。
在麦德因政府广场。
导游为我们介绍广场上的雕塑所包含的故事,讲述这座城市的历史。
这是那谁谁谁。
麦德因曾被称作地球上最危险的城市。因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贩毒组织麦德因集团(Medellín Cartel)的巢穴。该组织建立了一个遍布智利、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巴拿马和整个中南美洲的制毒贩毒网络。巅峰时期该集团每周走私数吨可卡因进入美国等国。每日通过走私可卡因赚取6000万美金。一度垄断了美国市场80%的可卡因供应。这个集团的首脑是令人胆寒的巴勃罗·埃斯科瓦尔(Pablo Escobar)。这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家伙,一方面冷血暗杀政府官员、总统候选人乃至平民,另一方面通过慈善活动试图将自己包装成罗宾汉式的人物,也曾一度还成为哥伦比亚国会的候补议员。在一系列血腥的谋杀案而被通缉之后,哥伦比亚政府在美国缉毒局的支持和共同打击下,埃斯科瓦尔困兽犹斗,通过谈判使哥伦比亚政府不得不答应将他关在他自己建立的豪华监狱里。1993年,他在美国政府试图引渡他时试图逃走,最后在特种部队的围剿下被击毙。从此麦德因集团群龙无首,走向没落,再无明目张胆的大规模贩毒。麦德因城因此走向太平。
尽管如此,由于贩毒的坏名声,我们在返回美国时,通过机场安检后,在登机前每个乘客的行李都统统打开检查。这大概是应美国方面的要求。
这张网络下载的照片是1993年12月埃斯科瓦尔在一所民房的屋顶被击毙的场景。这是狙击手们像刚捕杀一头野猪一样兴奋地围着他们的猎物合照。满地都是从房顶掉下来的瓦片。
当年恐怖分子曾在这座雕塑下放置炸弹,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惨案发生后,政府决定重塑一件同样的作品,但接到一通匿名电话,警告不准将移走被炸坏的雕塑,否则会有更大的麻烦。
在接到恐怖威胁之后,政府只好将原作留在原地,在旁边建了一座同样的大一号的雕塑。
留下原作对比也好,这只新一代的小鸟健壮敦厚,巨大的两爪稳稳地抓着大地,象征着生生不息。
如今麦德因已经非常安全,很少有针对外国游客的恶性案件发生。日后我们去参观曾是最危险的第十三区时,导游甚至对我们说,在这里你不必担心有人会抢走你的手机。
麦德因有令其自豪的城市交通体系,地铁、轻轨、缆车连成一体,在世界上都很少有。这是市中心的地铁站。
地铁站内。
购物中心。
历史博物馆。记录了哥伦比亚与贩毒集团血与火的搏斗历程。
火车博物馆。
购物中心里的滑冰场倒像个滑雪场。
我们的午餐。这是典型的拉美食物组合:炸肉、豆酱、番薯、牛油果......
古董店。
人真真真......真多啊!
这样的城市,来旅游无可非议,如果前来定居的话,恐怕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吧。
这样的街道居然还有车辆通行,连人都迈不开脚。
这些人来市中心不像是会友的,也不像是专门来购物的。难道站在街头就是市民的休闲方式?有一件事倒是肯定的:疫情在这里早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这次downtown walking tour是免费的。小费我们自然要给。留着山羊胡子的先生是我们的导游。他的英文是我们这次旅行所接触过的导游中说的最好的。原来他曾在纽约留学。我感觉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在本地学英语,很难说得地道,因为西班牙语节奏太强,就像春节小品里说的:“英语说得像快板。”而且他们本身就语速很快,说起英语一兴奋就越说越快,后来听起来不像快板了,简直就是一通机关枪。
市中心的街头雕塑很有趣。
重点部位已经被游人摸得锃亮。
雕塑大都是丰乳肥臀,大概是表达了一个心宽体胖、无忧无虑的生活愿望吧。
面容祥和,体态丰润。
导游告诉我们这座雕塑曾被妇女团体指责有性别歧视的意味。的确,这样的作品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会被毙掉,而且作者还要受到围剿。而拉美人就是很随性。其实,世上很多事,如果不太纠结,就无伤大雅。
形象多可爱。
市中心的教堂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是博物馆。我们没有时间进去参观。教堂的外部装饰没有完成。当年盖教堂西班牙人没完工就走了,因此原貌至今。
下一集将游历一个哥伦比亚最著名的旅游圣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惊喜。且听下文分解。
麦德因是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虽然距离赤道更近,但因为是山城,所以比卡塔赫纳凉爽许多,四季温差不大。一条麦德因河穿城而过,这是河上的大桥。日后这条河的风采把我们惊到了,我会在续集中讲述。
这次到哥伦比亚来,使我们对这个国家乃至拉丁美洲的原有认知彻底改变。
在麦德因政府广场。
导游为我们介绍广场上的雕塑所包含的故事,讲述这座城市的历史。
这是那谁谁谁。
麦德因曾被称作地球上最危险的城市。因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贩毒组织麦德因集团(Medellín Cartel)的巢穴。该组织建立了一个遍布智利、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巴拿马和整个中南美洲的制毒贩毒网络。巅峰时期该集团每周走私数吨可卡因进入美国等国。每日通过走私可卡因赚取6000万美金。一度垄断了美国市场80%的可卡因供应。这个集团的首脑是令人胆寒的巴勃罗·埃斯科瓦尔(Pablo Escobar)。这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家伙,一方面冷血暗杀政府官员、总统候选人乃至平民,另一方面通过慈善活动试图将自己包装成罗宾汉式的人物,也曾一度还成为哥伦比亚国会的候补议员。在一系列血腥的谋杀案而被通缉之后,哥伦比亚政府在美国缉毒局的支持和共同打击下,埃斯科瓦尔困兽犹斗,通过谈判使哥伦比亚政府不得不答应将他关在他自己建立的豪华监狱里。1993年,他在美国政府试图引渡他时试图逃走,最后在特种部队的围剿下被击毙。从此麦德因集团群龙无首,走向没落,再无明目张胆的大规模贩毒。麦德因城因此走向太平。
尽管如此,由于贩毒的坏名声,我们在返回美国时,通过机场安检后,在登机前每个乘客的行李都统统打开检查。这大概是应美国方面的要求。
这张网络下载的照片是1993年12月埃斯科瓦尔在一所民房的屋顶被击毙的场景。这是狙击手们像刚捕杀一头野猪一样兴奋地围着他们的猎物合照。满地都是从房顶掉下来的瓦片。
当年恐怖分子曾在这座雕塑下放置炸弹,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惨案发生后,政府决定重塑一件同样的作品,但接到一通匿名电话,警告不准将移走被炸坏的雕塑,否则会有更大的麻烦。
在接到恐怖威胁之后,政府只好将原作留在原地,在旁边建了一座同样的大一号的雕塑。
留下原作对比也好,这只新一代的小鸟健壮敦厚,巨大的两爪稳稳地抓着大地,象征着生生不息。
如今麦德因已经非常安全,很少有针对外国游客的恶性案件发生。日后我们去参观曾是最危险的第十三区时,导游甚至对我们说,在这里你不必担心有人会抢走你的手机。
麦德因有令其自豪的城市交通体系,地铁、轻轨、缆车连成一体,在世界上都很少有。这是市中心的地铁站。
地铁站内。
购物中心。
历史博物馆。记录了哥伦比亚与贩毒集团血与火的搏斗历程。
火车博物馆。
购物中心里的滑冰场倒像个滑雪场。
我们的午餐。这是典型的拉美食物组合:炸肉、豆酱、番薯、牛油果......
古董店。
人真真真......真多啊!
这样的城市,来旅游无可非议,如果前来定居的话,恐怕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吧。
这样的街道居然还有车辆通行,连人都迈不开脚。
这些人来市中心不像是会友的,也不像是专门来购物的。难道站在街头就是市民的休闲方式?有一件事倒是肯定的:疫情在这里早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这次downtown walking tour是免费的。小费我们自然要给。留着山羊胡子的先生是我们的导游。他的英文是我们这次旅行所接触过的导游中说的最好的。原来他曾在纽约留学。我感觉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在本地学英语,很难说得地道,因为西班牙语节奏太强,就像春节小品里说的:“英语说得像快板。”而且他们本身就语速很快,说起英语一兴奋就越说越快,后来听起来不像快板了,简直就是一通机关枪。
市中心的街头雕塑很有趣。
重点部位已经被游人摸得锃亮。
雕塑大都是丰乳肥臀,大概是表达了一个心宽体胖、无忧无虑的生活愿望吧。
面容祥和,体态丰润。
导游告诉我们这座雕塑曾被妇女团体指责有性别歧视的意味。的确,这样的作品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会被毙掉,而且作者还要受到围剿。而拉美人就是很随性。其实,世上很多事,如果不太纠结,就无伤大雅。
形象多可爱。
市中心的教堂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是博物馆。我们没有时间进去参观。教堂的外部装饰没有完成。当年盖教堂西班牙人没完工就走了,因此原貌至今。
下一集将游历一个哥伦比亚最著名的旅游圣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惊喜。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