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迷 唐德刚 (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先看德刚 后看胡适 

 

Image

唐德刚以文学家的风格及体裁写作史学论著,《史学与红学》和《书缘与人缘》是他的两本近作。(曾慧燕摄)

 

1970年代的海外史学界,风行先看德刚,后看胡适之说。自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问世以来,他为此书每一章写的註释,产生买椟还珠的奇特现象,传与註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甚至有人认为,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註释部分的份量还远远在传文之上。 
 
唐德刚之所以成为《传记文学》的文胆和刘绍唐的挚友,皆因一个爱其才,一个敬其识。刘绍唐每每提起这位才气型的史学家就赞不绝口:现在像这样史学造诣一流又有文采捷才的作者真是越来越难得了。 
 
多少年来,刘绍唐一直要为唐德刚出一套《唐氏四书》(此前刘已为他出版三本书),他却一拖再拖,刘绍唐却是唐德刚多本作的催生者。 
 
最初唐德刚一支生花妙笔尘封20多年后,自认为已不会用中文写作。刘绍唐以欲擒故纵的方法,要他将早期用英文写的《胡适自传》翻译成中文。 
 
唐德刚说:这项工作,我原先是不想干的。但刘绍唐说:胡适是位历史人物啊!也是你的老师,别人把他的英文自传译糟了,你不好说,同时对你也不大好。唐德刚仔细一想,刘绍唐言之有理,但内心仍然很矛盾,因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翻译自己的著作上。
 
不过,在刘绍唐好说歹说、软硬兼施的劝说下,唐德刚还是勉为其难一翻两年,竟然变成刘传记『野史馆』内的『野史作家』了。 
 
他出版《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也是多得素有文化大护法之称的台湾企业家陈宏正的鼎力相助。唐德刚说:陈宏正知道我是一个颇招物议的『胡适小门生』,因而极力劝我把零星旧作拼起来出书。他甚至主动把拙作搜出若干篇,编好目录,弄到万事俱备的程度,弄得我惶愧不尽。 
 
可是,当两书编排妥当、打出清样、出版社刊出新书预告后,唐德刚的老毛病又發作了。他把出版样品带回美国,一搁经年。绍唐知我拖拉的个性,倒未迫催,而宏正则是个着重效率的现代企业家,他对我催书则函电交驰,有些对我过誉的读者,看见预告后,也写了热情洋溢的催书信函,读之令我脸红。 
 
最后,唐德刚值赴中国访问之机,把沉重的样稿揹到北京、沈阳和承德避暑山庄,然后再揹回台北,原封不动还给刘绍唐。 
 
唐德刚对他的“被动出书”另有一套学说。他说,古今中外,名儒硕彦插架琳琅,“我掌握过几家学说呢?在此十年千变的大时代中,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不断读书的求答案心情,数十年未敢稍辍。既然尚在摸索中,『藏之名山』大可不必,自出选集更是犯不着。“
 
不过,也有例外一次,他的《胡适口述自传》由英文译成中文,交《传记文学》出版时,刘绍唐请他写篇短序,正好碰上他旧情喷發期發而为文一發不可收,最后洋洋洒洒数十万言,《胡适杂忆》由此而来。 
 
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教授夏志清即因《胡适杂忆》一书,称唐德刚为“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 

 

口述历史 功在千秋 

 

1957年,着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韦慕庭在哥大设立中国名人口述历史计划,最早拟定的受访者包括孔祥熙、陈立夫、胡适、李宗仁和顾维钧五人,唐德刚因缘际会,成为中国名人口述历史的先行者,并坚持做了十多年,原因是完全上了瘾。 
 
口述历史是一种抢救历史的行动,也被看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唐德刚认为,历史最可贵的是真实,由那些历史亲历者亲口讲述自己的历史,这就保持了最高真实性,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历史。
 
期间,他先后访问胡适、李宗仁、顾维钧等人,费尽心血翻阅大量口述历史资料,录制百余盘录音带。他说: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人记的历史,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
 
口述历史与一般史料有何不同?他说:口述历史是活的史料,其他史料是死无对证的。”例如他替胡适写口述历史,胡的口述是50%,另外50%的内容要自己找材枓加以印证补充。
 
再如李宗仁的口述历史,也大概只有15%是他口述,85%是唐德刚从图书馆、报纸等方面资料补充考证而成。 
 
唐德刚很早就与胡适结下师生缘。胡适年少就暴得大名,大半生荣华富贵,得意非凡。但1950代是他一生最低潮、最失意时期,其时他已从一个叱吒风云的圣人,沦为穷愁潦倒的寓公。那时大陆批胡适思想风头火势,台湾当局也把他扔在天之一隅靠养老金生活,唐德刚在胡适最孤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身边。 
 
唐德刚形容,胡先生那时同我的关,是一个穷愁潦倒的乞丐老和尚和乞丐小和尚的关係。这两个老幼乞丐的关,不是马融绛帐,或程门立雪的关,而是一同箕坐草窝。这种关门单传的闻道方式,使他深得胡学精髓。 
 
唐德刚以身为胡适的小门生为荣。他虽然没有正式拿过胡适的学分,却单独上过胡适学的课在一千小时以上,这是胡适所有的学生中前所未有的事。这一点我感到师恩独厚做了胡老师收山的小门生。
 
唐德刚读了很多胡适的书,是胡适不疑处有疑的治学方法最佳诠释者,虽然他对胡适礼敬甚重,但他客观评价说:人无完人,树无九枝。胡适是人不是神,怎能十全十美。所以他常常质疑胡适的论断,自称三七论 ,即对胡适学说三分接受,七分怀疑,为此曾被文坛耆老苏雪林骂他犹大 ,唐德刚不以为忤,还满有风度表示,他不愿跟苏阿姨顶嘴,让她骂两句,出口老人气,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李宗仁回忆录 好事多磨 

 

1958年春起至1965年夏,唐德刚为前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做口述历史,前后长达七载。他最大的感受是教拳容易改拳难 ,要帮助一位老将军写历史,实在费煞苦心。而《李宗仁回忆录》一波三折的出版过程,更让唐德刚欲哭无泪。
 
在为李宗仁口述历史的过程中,为了尊重史实,大凡李宗仁说的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唐德刚大刀阔斧全给他砍掉,再就可靠的史料,改写而补充之。最初我『箍』得太多了,他老人家多少有点悻悻然。我为着慢慢地说服他,便带了些《护国军纪实》一类的史籍,和民国初年出版的报章杂志给他看。我甚至把《民国史演义》也借给他读。这部演义虽是小说,但是全书大纲节目,倒是按照史实写的。李先生对这种书也颇感兴趣,也意阅读。我为他再解释那些是‘信史’可用,那些是‘稗官’要删。
 
李宗仁对唐德刚纠正的谬误,经常辩称有书为证 ,而他提供的书,却是唐人街中国书店买的野史。唐德刚对李宗仁 说︰写历史也如带兵打仗,打仗要靠正确的‘军事情报’,情报不正确,是会打败仗的。写历史也要有正确的‘学术情报’,情报不正确,写出的历史就要惹行家 讪笑了。
 
唐德刚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做完正式访问后,就陪李宗仁、郭德洁夫妇天南地北聊到深夜,这算是他们无记录的谈话,这个办法是唐德刚从访问胡适得来的经验。因为这些不经意之谈,往往却沙里藏金,其史料价值,大于正式访问。
 
在这些轻松谈话后的两三天内,唐则独坐研究室,广集史料,参照笔记,搜索枯肠,一口气写成两三万言长文,送交李宗仁认可增删。他与李氏的合作前后长达六、七年,花了无数心血,才完成这两本中英文回忆录,它们也是哥大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唯一完工付梓的两部书。
 
唐德刚当时在哥大以助教授身分,兼该校中文图书部主任,他自嘲是隐姓埋名的天朝弃民,日以继夜的为大学做了许多无名无利的苦工。而他与几位同事的薪金,属于当时哥大最低层的一级。
 
不过,唐德刚觉得自己肩负的是抢救珍贵历史资料,记录历史真相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抱着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去抢救一系列珍贵的历史片断,这正是驱使他不惜工本、不计较报酬的为李宗仁等人记录历史的动力。
 
李宗仁那时已心存不如归去之意,他不知唐德刚后来已受调离职,仍不时找他吃饭聊天,讨论修改出版英文回忆录 的事。他希望在动身返大陆前,把回忆录做一了结,所以不时催唐德刚加油。唐既是中英文稿唯一的执笔人,总觉得不能拂袖不管,加之他视李宗仁为前辈,都是中国传统孕育的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无酬之工』,我连『暗示』也不敢微露。
 
唐利用休息时间,漏夜赶工,以不负所望。所幸那时精力旺盛,有时整夜打字,直至红日当窗,我才假寐片刻,便要赶往哥大上班了。
 
李宗仁回忆录终于杀青后,唐德刚本已为他与哥大出版部拟订合约,谁知节外生枝,出版部主持人因婚姻问题请假,一时无法返校签约,李宗仁夫妇等不及他回来,于19657月悄然离美,取道苏黎世回大陆投共,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的大新闻。
 
为山九仞,功亏一簧。这部回忆录错过出版时机后,封存哥大15年。唐德刚盛年执笔,披肝沥胆,前后22年,至两鬓披霜,阅尽兴亡,此书英文稿终于19776月在英、美两国同时出版,哥大口述历史学部原主持人韦慕庭与何廉在合撰的导言中郑重指出,本书是一位历史制造者和一位历史学家的合唐德刚回想20多年的曲折遭遇,不禁捧书泣下 ,并嗟叹其命也夫!

 

为顾维钧作口述历史

 

唐德刚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职业外交家顾维钧,进而成为顾氏助手,也是由他的老本行口述历史开始。最初哥 大中国口述历史部只有夏连荫、唐德刚两名全职研究员,顾在1960年初参加口述历史后,校方本来指定夏连荫任访问,但她在访问顾的童年事迹后, 就辍工不干了。
 
唐德刚那时在哥大工作繁重,但顾维钧这三个字,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搞中国近代史怎能和顾维钧失之交臂呢?““顾总长的传奇故事,唐德刚还是小孩子时就听得多了,那时他觉得这位铁狮子胡同的顾总长,是多遥不可及,如今近在眼前,何能放过?
 
顾维钧对唐德刚的接班,欢喜不尽,因唐对民国历史如数家珍,对直系皖系更是倒背如流。唐熟知稗官野史,顾讲上文他已知下文,不用多费唇舌解释。
 
唐德刚还纠正顾的错误,有次顾氏把金佛郎案当中一段故事张冠李戴了,唐说他错了,顾不服,坚持说事如昨日,唐乃把顾当年自己签署的文件,再次反证,顾才服输。
 
顾维钧对唐德刚显然颇为赏识,他那时出任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每年回纽约度假三数月,每次回纽约前,总是先写信告诉哥大当局,盼能借调他这位唐博士继续做助手
 

唐德刚指出,顾维钧那时在冠盖云集的华盛顿外交圈中,是一位最年轻英俊,可能也是最有风度和才华的外交官,更是白宫主人早期的忘年交,出尽锋头。虽然顾搞的是弱国外交 ,但他个人在外交界所代表的份量,往往超过他代表的政府。检讨起来,顾氏一生的成就,读历史的人,或许会惋惜他『事非其主』,为其才华抱不平。

与张学良一段交情

 

唐德刚与张学良将军也有一段异于常人的交情。他说︰做口述历史一直是张学良最重要的愿望,他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直接创造了历史,有太多的事件经历需要记录下来。张学良是在看了唐德刚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后,决定让他来做这件事。记得当时我在台北,星云法师请我写一本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慧深和尚游历美洲的书。张学良派人从纽约打电话打到佛光山找到我,说张学良想请我吃饭,在台北来来饭店,那天张学良戴了个墨镜和礼帽,见到我时,他起身脱帽说我看了你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写的好。我还看了你写的关于我的另一篇文章,写的顶刮刮。Image

 
就在那次宴会上,张学良表示想请唐为他写回忆录。后来,大概在19915月底,张学良到纽约时,住在他的红颜知己贝太太家。有一天,他应邀到唐德刚家吃饭,也谈起口述历史的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唐德刚至今仍觉得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他认为,像张学良、李宗仁、胡适、陈立夫和宋子文这些人物,都是民国史上,极重要的历史制造者。历史家应乘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找出这类人物在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成长的经过,把他们与整个民国史做平行的研究。
 
唐德刚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个流落海外的华裔史学工作者,眼底手头所见,是一些琳琅满目的中华无价之宝,眼睁睁地看逐渐流失,内心所發生的沉重的使命感和遗恨、惋惜之情交织,而又无能为力,心理上的孤独之感,真非亲历者所能体会于万一也。如果这些有价值的活资料,在 我们这代人手中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那么很可能就会丢失,那就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家的失职。
 
历史是厚重的,史学家的使命感也是沉重的。

 

(原载世界周刊”2004114日)

 

 

史学家唐德刚 病逝旧金山

【北美世界日报记者曾慧燕纽约2009/10/29报导】

 

两岸三地知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20091026日深夜1120分,因肾衰竭在旧金山佛利蒙家中病逝,享年90岁。家属订118日在旧金山湾区为其举行火葬。 
 
唐德刚妻子吴昭文28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唐德刚近年罹患老年失智和肾病,但拒绝接受洗肾,临终前没有遭受任何痛苦,走得非常平静,甚至没有住院插管,算是无疾而终 
 
总部位于纽约的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会长禤福煇表示,该会由唐德刚1991年创立,会员们对唐德刚的去世,均感悲痛哀悼。唐德刚一生致力中国近代史和口述历史研究,他们希望继续唐德刚的未竟之业。 禤福煇表示,唐德刚夫妇定居新泽西州多年,因健康、气候问题,加上其子女均在加州,直到今年(2009年)5月才迁往加州。
 
临搬家前,唐德刚将全部藏书共计124箱书,委託發起赠书中国计划的退休华裔学者马大任捐赠安徽大学。
 
唐德刚19208月生于安徽合肥,人在异邦,仍心系故园,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故将藏书悉数捐出。
 
唐德刚夫妇育有一子一女,长子光仪是建筑师,女儿光佩是电脑工程师,还有男女孙各一。
 
唐德刚幼承庭训,国学根底深厚。在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省立安徽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考取自费留美,负笈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1959年获哥大博士学位。先后任教哥大和纽约市立大学,並兼任纽大亚洲史学系主任。
 
在史学方面,唐德刚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口述史,二是关于中国近代演变的历史三峡说。唐德刚在纽约创建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访问经历抗战时期的老人,是他积极推广口述史研究的贡献之一。

 

大病初癒的唐德刚,仍好学不倦,“日夜进修不暇”,日常借助放大镜读书治史。(曾慧燕攝于2004年2004年3月22)

左起:崔蓉芝、唐德刚、曾慧燕(摄于1989年7月28日)

 

 

访问结束后,唐德刚主动提出要与曾慧燕合影。(吴铿章摄影)

 

陈立夫 (左)是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名人口述历史计画最早拟定的五位受访者之一,唐德刚 (右)因缘际会 ,成为口述历史的先行者。图为1989年11月两人在纽约合影。(唐德刚提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