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10.17:齐景公遣晏子南使楚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韩诗外传10.17:齐景公遣晏子南使楚

 

原文:

齐景公遣晏子南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遣晏子使寡人之国,几至矣。”左右曰:“晏子、天下之辩士也,与之议国家之务,则不如也;与之论往古之术,则不如也。王独可以与晏子坐,使有司束人过王,王问之,使言齐人善盗,故束之。是宜可以困之。”王曰:“善。”晏子至,即与之坐,图国之急务,辨当世之得失,再举再穷,王默然无以续语。居有间,束徒以过之。王曰:“何为者也?”有司对曰:“是齐人,善盗,束而诣吏。”王欣然大笑曰:“齐乃冠带之国,辩士之化,固善盗乎?”晏子曰:“然、固取之。王不见夫江南之树乎!名橘,树之江北,则化为枳,何则?地土使然尔。夫子处齐之时,冠带而立,俨有伯夷之廉,今居楚而善盗,意土地之化使然尔。王又何怪乎!”《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译文:

齐景公派晏婴出使南方楚国。楚王听说后,对左右大臣说:“齐国派晏婴访问我国,快到了。”左右说:“晏婴是天下一流的辩士,与他谈论国家相关的事务,那就辩不过他;与他谈论古代的学术,那也辩不过他。王您只有这样了,您与晏婴坐在那里,让衙役把一个五花大绑的人带到面前,您此时发问,让衙役说齐国人喜欢偷盗,所以把他绑了起来。这个方法应该可以让晏婴哑口无言。”楚王说:“好。”晏婴到了,于是与他座谈。从谋划国家当务之急,到辩论当代的利弊得失,每提到一个话题,楚王都穷于应对。楚王接不上茬了,干脆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押过来一五花大绑的人。楚王问道:“这人是干什么的?”衙役说:“是齐国人,喜欢偷盗,绑起来送给法官。”楚王高兴地大笑道:“齐国是文明礼乐之邦,难道是辨士的教化,使他们喜欢偷盗吗?”晏婴说:“行,咱就说说这件事。楚王您不知道江南有一种树,叫做橘,种在江北,就变成了枳,什么道理?土地造成的。那个先生在齐国时,衣冠齐整,站在那里俨然有伯夷的廉洁。现今在楚国喜欢偷盗,应该是土地让他变成这样了。王您又怪谁呢!”《诗经》说:“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一报还一报。”

侠客心得: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这就是宇宙对称守恒定律。和善的言行,他人也回馈和善;恶行恶言,他人也以恶相报。楚王作为主人,不懂待客之道,不尽地主之谊,想尽办法羞辱晏婴,结果反而被晏婴羞辱了。这是争强好胜的必然结果,最后一定是自取其辱。

君子之间切磋是为了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而不是为了战胜对方羞辱人。那些盛气凌人好斗的公鸡们,不可不吸取楚王的教训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