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界。有些人总是会问:“我爸爸在哪儿?我妈妈在哪儿?我在寺院里交了三百元钱念经,他有没有被超度啊?”很多人会问这样愚痴的问题!这些无明众生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不停地造作恶业,哪儿有那么简单?几百元钱就能随便净除业力吗?不可能的。只能帮助他们减少痛苦,缩短在地狱里的时间。大家为父母、亡人超度很好,但是你们不要认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修法那么多年都没有一点变化,活着的人都难以解脱,更何况死了的人呢?如果可以,佛陀有那么广大的慈悲和智慧,早把我们这些无明众生都超度了。可是,我们至今还沉沦在轮回中。今天早上我去放生的时候,可能被风吹到了,所以头痛了三四个小时。然而,我自相中的痛苦和他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旁边的那么多出家人和居士都无法了解。因为这是我自己造的恶业而必须感受的自相痛苦。我自己的痛苦谁也没办法承担,只能以菩提心发愿代替一切众生承担痛苦,这样,我觉得很快就能好。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所做的恶业早晚都会现前,吃苦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舍弃恶业就是慈悲自己,广结善缘就是为自己种福田。并不是上师三宝需要这些,而是无明众生需要。所以,大家在学习、听闻佛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惭愧心、忏悔心,不能傲慢、嫉妒、分别,否则,就会有堕入金刚地狱的危险。我们要放下一切烦恼,以清净心听闻佛法,净化自己。譬如,十五的月亮高高挂在空中,起伏荡漾的水面上见不到月影;只有平静如镜的水面上才能浮现出满月的倒影。今天就讲到这里。随喜大家闻法的功德!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一(二)慈成加参仁波切网络开示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恩传承诸上师!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苦难众生发誓成佛,为了成佛,要精进闻思实修。我们在做任何善法之前,首先要为了苦难众生发愿。大乘佛法的殊胜之处就在于发心殊胜,即使是刚刚进入佛门的弟子,只要具备菩提心,所行善法都是大乘法。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主要在于发心不同。小乘的发心是只为了自己而解脱,最后得到的是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大乘的发心是为了一切苦难众生早日成佛而修行,最终会获得菩萨或佛的果位。发菩提心并不难,闻法时护持菩提心也问题不大,但能在日常生活中护持却有一些困难。在上师传法之前,先把自己的心静下来,思维: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造作了那么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恶业和堕入三恶趣之因,如今应当发无上的菩提心修持大圆满法。大圆满法一定要在具足菩提心的基础上修,功德才会圆满。起初,能在日常护持大圆满空性智慧的见解并不容易,但有了夏嘎巴大师、华智仁波切和麦彭仁波切等祖师的直断窍诀以后,认识本性、护持本性就不再是件难事了。我们已经依止了具清净传承的上师、闻受了殊胜的正法,如果无法在生活中运用,那就说明窍诀还离我们很遥远。出色的修行者会把窍诀运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会利用所有的对境实修,通过改变内心来转变工作、家庭中的不清净。就好比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在裁剪衣服时,几乎不会浪费布料;厨艺精湛的人烹饪时,不会浪费食材一样。修法一定要融入生活。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饭、睡觉,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如果都能把佛法的智慧加以善巧运用,时刻不忘以善念护持自心,以平
-
静稳定的心态去做事,最起码不要伤害众生,如此行持,就能在成办自己的事业的同时,也令他人欢喜。当这种“修持”、“串习”变为“自然”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增添了乐趣和幽默感。反之,如果只是闻思精进,而座下依然愚痴、忘失正念、言行散漫的话,自己的努力付出却会给别人带来烦恼。所以,在生活中要学着换位思考问题,用菩提心和智慧做事。时刻保持觉知,是修行人的成就与功德的来源。一个有觉知的人必定心存菩提正念,随时观察自心。尽管没有打坐、闻法,但保持“觉知”的习惯能使我们的每一个言行都转向善。比如:吃饭前念供养偈,放生前发菩提心等。然而,有些人以贪心去放生,目的只是为家人和生活祈福。放生本身具功德,若以菩提心摄持,功德会更大。证悟者的加持力不可思议,一位成就者的功德可以超越所有凡夫的功德。当善知识们在世间做利益众生的事业时,我们若以参与或随喜等方式融入他们的功德海,会为未来种下无量福德之因。正是因为他们无比广大清净的愿力。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呢?”弟子们冥思苦想众说纷纭,但始终答不出来。佛说:“把它放到海洋里去。”由此可知,勤发无上宏愿去行持善法是何等的重要。现在,我们一起发无上广大的菩提心:愿天下一切父母众生早日获得《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这部窍诀的境界!愿从无始劫以来所有与我们结上善缘、恶缘的一切有情都能获得光明大圆满的境界!在每次听法之前,都要从内心最深处发愿,这样所有的愿望于未来才能实现。昨天是中秋节,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祝大家早日获证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如果普天下的众生都能获得究竟涅槃的果位,那才是真正的快乐!所有众生快乐,我们才快乐。如果只有少数众生富有、健康、幸福,而大多众生还在痛苦中煎熬,那么我们的快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发菩提心,祝愿天下一切众生“节日快乐”!接下来,继续讲解颂词。上次我们讲了地狱、饿鬼、旁生、人、天人、非天这六道众生因业力不同而眼前显现不同的世界。这里,夏嘎巴大师又通过各种教证和理证解释了“没有一个固定的外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业力的一种幻相”。山是硬的,天是空的,都是我们内心的执着、分别。我们认为它实有,它就会变成实有的;我们认为它空,它就会变成空的,一切都是业力的显现。经中天子如是白佛言:须弥日月等物谁所作?求教佛陀佛即如此云:无有任何其他能作者,自心妄想固执之习气,所立所执如是而显现,一切万物唯是心所作。佛经中记载,有一天子这样问佛陀:“外在的一切显现,像日月、须弥山等山河大地是谁造的?”佛陀回答说:“这些并没有谁人去造,而是自心的妄想、顽固的习气、强大的分别心与执着所造的。”佛陀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他所宣讲的是千真万确的。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至今还没有一位科学家、哲学家或者医学家否认佛法的真实性,不但如此,他们也在学习佛法。佛学包含了科学与哲学的内容,它可以解释科学、哲学方面的所有疑问。佛学是世界的学科,而佛陀是整个宇宙中智慧最圆满的学者。从大圆满直断窍诀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万物,可以突破我们过去对外在孤立的世界的执着。运用大圆满直指心性的窍诀,可以突破自己无始劫以来“我是实有存在的”这一观念,最终明白“我”是无处可寻的。天子问佛陀:“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是谁做的?”佛陀回答说:“这个世界没有创造者,而是自心的分别念、执着染污了自相续而现前的。”有的人会想:“太阳、月亮、宇宙都是心的显现?这是不可能的事!这些都是自然现象,这是科学的说法。”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佛陀的回答我们不用质疑,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来理解。我也曾经自问:“日月星辰到底从哪里来?是从哪儿消失的呢?”如今,在夏嘎巴大师的窍诀里终于找到了解答。思维人的死亡过程,可以发现原来这
-
一切真的是自心习气的幻变,如同空谷的回声、镜中的影像、梦中的世界一样。一个人死后,自相世界就会消失,对他而言,外在的日月星辰、须弥山都不复存在了,但活着的人依然可以见到。例如,白天没发生的事会在梦里发生,而且苦乐感受如同白天。然而,梦醒后所有的感受就消失了。再比如,有的人内心不清净、缺少福报,一开始就会遇到不清净的上师与传承;而有的人从皈依开始就遇到正法和具德的上师---真正的成就者、证悟者,并且一直在上师身边发心做事。证悟者获得了成就,其身边的有缘众生也同时发誓成佛,这也是福报和因缘的显现。在这个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中也会有贫穷的人,贫穷的国家中也会有富裕的人,这都是个人的福报因缘,并不是谁人的特意安排。基督教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但佛教认为一切都是业力的显现,是由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决定的,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图美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讲到:“自嗔心敌若未降,降伏外敌反增强,故以慈悲之军队,调伏自心佛子行。”我们妄执怨敌等障碍是外在的实有而心生怨恨,要懂得这些实际上都是自心所造作的恶业现前,应当诚心忏悔。如果有人向你借了一个亿都不还的话,你也应心生欢喜:往昔的债终于还清了,欠债还钱的恶业从此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仿佛一条纠缠自己的毒蛇离开了一般。假如这一世还不清宿债,下一世要变牛做马来偿还,甚至被宰杀以血肉偿还。如果还不能还清,就要投胎作他家的家禽用生命来偿还。所以,“万般自作还自受”,因果是真实不虚的。佛陀在八地菩萨位时还会感受因果的惩罚,何况我们一介凡夫呢?你可以不相信三宝,但不得不相信因果的作用力。一切境遇、一切所见都是个人的福报和因缘,与自己所做的善、恶业有关,跟别人没有一点关系。时常反观自心很重要。当你痛苦的时候,反观:一切痛苦的因缘都是自心所造作的;当你成功、快乐、幸福的时候,反观:这是过去所做善业的因果现前。一切万法都是自心创造的。佛经里说过,佛也无法亲手净除众生的业力,只能靠自己忏悔、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因果。世界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无因无缘而来的。当因缘具足时,一切惩罚、痛苦或是功德、福报都会现前。既知如此,就该多行善法、培种安乐之因。尔时天子复次白佛言:自心妄想何等之顽固,岂能作出须弥日月等,如此坚硬稳固之实物?此时天子又问佛陀:“无论我们自相续中的妄想、分别、习气如何顽固,又怎么可能创造出须弥山和日月等如此坚硬、如此实在的物质呢?求教佛陀佛即如此云:往昔妇人处于鹿野苑,修行之时观想身为虎,城中之人见虎成空城。短日观修亦能现此相,无始以来所成习气心,串习之力定能真实现。是故一切外境为心造。他又请教佛陀,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往昔,有一位妇人在鹿野苑修行的时候,经常观想自己是老虎,日复一日,最后真实变为一只老虎。城中的人见到老虎吓得四处逃窜,那座城从此变成了一座空空如也的空城。”在短短的时日之内观修尚且可以显现如此现象,以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心、串习力,肯定能显现真实的山河大地。很多人喜欢观想上师,不懂修法的次第,这样的人是不是像那个妇人一样呢?也许外相会改变,但内心没那么容易改变的,如果内外全部变成上师就好了。所以,六道众生看到的一切外境都是内心的习气和业力所造的,除此之外,没有另外的一个创造者。此外另有某些外道者,为遮世间喧闹散乱境,观想闹市现为寂静处,真实现见旁人亦能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习外道的人,为了遮止世间喧闹的外境,故将所在的闹市观想成寂静之处,最后,不但自相中能显现真实的寂静处,而且旁人也现量见到了。所以说,一切唯心造。我们现在虽然
-
生活在大城市中,如果每天修五种清净观,日久天长,自己生活的地方也会变得清净,因为自相续的感受和外在的世界无关。有者虚空观想为岩石,真实变为岩石身受阻。故此一切皆为妄想作,一切所现自心之自相,一切自相实相即空性。以前,有一个修行者在山洞里修行时,把虚空观为岩石,后来他四周的虚空真的变成了石头,身体受到阻碍,无法走出山洞。因此,一切显现皆是妄想造作的,是自心的显现,实相即是空性。还有龙树菩萨弟子的公案:以前,龙树菩萨教一个弟子观修头上长角,弟子住在山洞中如是观修,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头上的确长出角了,而且越长越长,顶到了山洞的顶上,出不去了。龙树菩萨又教他观想这个角再缩回去,他又如是观想,这个角又慢慢缩回去,最后消失了。龙树菩萨为什么教弟子这样观修呢?就是通过串习观修让角长、让角灭的方法,让弟子知道“一切唯心造”的道理。你有什么样的业力,你的世界就是那样的。喜欢赞同,不喜欢批评;习惯这样,不习惯那样;有钱了开心,没钱了难过……千变万化的妄念给我们带来千变万化的痛苦,一切都是内心的幻相。夏嘎巴大师为什么那么重视实修直断?为什么那么重视认识心的如来藏?因为认识本性的一刹那,当下就远离这些千变万化的妄想,就真正获得了自由自在的生命---究竟涅槃的果位。一切外境都是自心所执,自心所造、自心感受的。通过这些教证理证加以确定、以实修的智慧判断,相信一些人能体会到心的本性,体会到如来藏的殊胜。但是还要不断地护持,才能达到稳固。如果真的了解空性智慧,通过闻思实修了解了死亡真相的话,面临死亡的那一天,也不会觉得痛苦、恐怖。如果一个众生成佛了,这个功德远远超过所有善法的功德。另外,行善法不能为了得到功德而作,如果有这种不清净的发心,需要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在传承祖师面前忏悔。我们应该想到可怜的众生,救护他们远离痛苦。时时反观自心,是慈悲心还是求功德的心,否则作表面的文章对自相续没有丝毫帮助。任何善法都需要以三殊胜摄持---发心、正行、回向。发心是为了众生的解脱;正行是真正考虑到众生的痛苦;并将功德回向给众生,愿他们远离自相续中的痛苦。这样行持,会特别圆满。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随喜大家闻法的功德!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一(三)慈成加参仁波切网络开示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恩传承诸上师!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苦难众生发誓成佛,为了成佛,要精进地闻思实修。此前,介绍了各种共业的世界和别业的世界,世界因众生的个业及串习不同会有千差万别的幻化。例如,有些众生看虚空是各种奇珍异宝;有些看虚空是可以居住的家;有些则看成大地、来往行走。众生以串习的力量还可以改变现实和世界的形态:鹿野苑的妇人观想自己为老虎,后来整个城镇的人都能看到老虎;还有一个人闭关的时候观想虚空是岩石,结果虚空果真变为了岩石,使他身体受阻,无法移动。众生的习气心,串习久了就变成了改变世界的业力。这种力量越强,显现的相就越稳固,于是我们看到了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这些教证和理证也告诉我们,世界的幻化显现是多样的,在人的认知之外还有非常多的世界形态。我们自以为看到的世界是正
-
确的,而且其他众生也是如此,但实际上天人、阿修罗、人、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所感受到的世界都不相同。所以,我们从感官上认识的这个世界并不是真相。众生往往只相信自己的感知,对于他人所讲的因果、死亡、轮回、虚空中的世界等等很难接受,他们认为这是谎言、是迷信。由于业力而五根受限,我们看不到地狱,也看不到天堂。众生只能看到众多幻化世界的一部分,却不是真相。所谓的空性并不是空无和一无所有,而是指任何事物,包括空性本身,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外道也有空性的修法,能修出神通;但佛教所修的空性不是神通,而是圆满的菩提心和智慧。这段时间大家要多实修,多打坐,次数多一点!闻思和实修要轮番交替,先观察思维,然后安住修,而且长时间去体会法义。如果把这样具有殊胜传承加持力的窍诀当作闻思即可的法,只闻思不实修,听完了就忘记了,不会得到法的殊胜加持。关于实修,晨起修法特别重要。在藏地,无论在家还是出家的修行者一般早上四点半左右起床,然后上早课、供灯、磕大头或者禅修。晨起修行无论从身心健康还是生活作息方面都是比较合适的,修行人要会安排自己的修行时间,尤其是晚上,不要一下座就看电视、玩手机,把刚刚清净下来的心再搅乱,把习气翻起来再睡觉,会做恶梦的。下座时应当用心回向,然后直接睡觉,不要再熏染、串习世间的习气。睡眠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第二天才有精神,修法不昏沉,功德也不同。生活有规律,才能完成自己修行的计划;生活没有规律,法难以入心,生活也会感到疲惫。所以,要远离散乱,多打坐修法,净化自己,慈悲众生。曾经有一位画家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中间画了一个小黑点,大家都猜不到他的用意。有的人一直盯着黑点,却无视黑点之外的无限空间。我们的生活仿佛就是一张很大的白纸,生活中的遭遇就是那个黑点。黑点虽然存在,但它不等于整张白纸;虽然我们有烦恼和痛苦,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一旦执着了,我们的心就会被束缚,遗忘了更广阔的天地。真正远离痛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很多因缘条件和长期努力。在温饱适度、身体健康、内心没有压力的时候,快乐看似轻而易举。但当违缘现前的时候,想远离就没那么容易了。生活难免会遇到挫折,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心,一旦真正遇到的时候就可以轻松面对了。接下来,我们继续宣讲颂词部分:亦如孤独地狱诸有情,皆以门柱灶绳等形像,作自身想感受彼痛苦;再比如说,孤独地狱中的众生把门、柱子、炉灶、绳子等物体视为自己的身体,以意识感受那些无情物被人们使用时所产生的痛苦。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有这样地介绍:“孤独地狱的处所没有固定性,痛苦也是不定的。有的夹在山崖中;有的困于石头内;有的冻结在冰里;有的煮在沸水中;有的焚在烈火里……;有的众生藏在树木里,当樵夫砍伐树木之时,它们就会感受肢体断裂的痛苦;还有些转生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杵臼、笤帚、瓦罐、门、柱子、灶石、绳子等形象,以意识感受那种痛苦。”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门、烧火或者走进空房子的时候,先要大声地念几遍观音心咒(嗡嘛呢呗美吽)。这样,对孤独地狱的众生非常有帮助。藏族人在烧火之前,会先念几遍观音心咒、吹一口气再点火。这样,他们就会有解脱的因缘,不会感到那么痛苦了。是故自心妄想如何立,如是显现假立之形像。六趣有情一切诸苦乐,唯是众生自心所造作;因此,自心的分别妄想如何执着、假立,外相就如何显现。六趣有情感受的一切苦乐都是自心所造作的幻相。众生的业力不同,所现前的世界也不同。以前在藏
-
地,有一种存活在石头里的虫子,把石头作为自己的食物,柔软的身体竟然能把石头掏个空,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业力显现。这个世界唯心所造,你的妄想分别怎么执着,这个世界就会怎么变。怎么假设安立,外境就怎么显现。我去过许多国家讲法,也见过许多美丽的地方,但在我心里依然觉得家乡是最美的,这就是众生的业力和习气。北京人认为北京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成都人觉得成都是最舒适的家;山里的人永远觉得大山里最好;老鼠认为住在山洞里最舒服。习惯了,你就和这个世界相应了,相应了就会产生执着,执着会带来痛苦。执着是一种串习,改变习惯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生活的改变不会令你太烦恼,就说明你放下了贪欲,修得还不错。故而应将自心之幻变,现而无实空性之本色,断然决定安然住其中。所以,应当断定一切外境都是自心的幻变,虽有显现却无实性,万法本性即为空性,全然安住在本性中。空性不是空无所有、一切皆无,它充满了潜能,所以,才会有千变万化的显现。我们的生命有无限的可能性,怎样创造就会怎样展现;也可以说,生命是自由的,关键是我们要懂得怎样去把握。如果了解空性,你对生活的态度就是积极乐观的。就算失去得再多,通过努力还是会有成功的一天。第十六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经遭受了无数挫折和失败,但是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决心,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肥沃的土地有孕育丰盛果实的潜能。令人兴奋的是,本性的土壤充满了潜能,这意味着生命充满着发生、停留、改变和消失的变化性。所以,不用担心过错没有改过的机会。当然,幸福过后还会有陷阱。其实,只要生命存在,一切皆有可能。现在——正在拥有的当下,就是把握生命方向的最好时机。当你确信了一切显现都是空性的、没有真实不变的存在时,那就全然、坦然地安住在这个状态中。另有譬如毗卢遮那佛,所持莲花之上一尘中,住有娑婆三千佛所宣。再譬如,毗卢遮那佛的手中所持的莲花上,仅仅极细微的一粒微尘中,也有三千个娑婆世界,这是佛陀亲口宣讲的。如此观察,在我们的一呼一吸当中、所喝的水中,也有无数的生命存在。阿罗汉在一碗水中能见到无数的众生,一个车轮的范围内也可以见到无数众生。往昔,佛陀的弟子阿那律在喝水时,用阿罗汉的天眼看到水中全是众生,于是,他就不敢喝了。佛陀告诉他:“不应以天眼观察,而应以肉眼为准。”所以,微生物并不是我们肉眼的对境,损害它不会构成杀生的罪业。托噶能达明智如量时,自身之上每一毛孔中,能见无量诸佛之刹土,亦见六道众生无量住,幻化种种调化之身相,如梦广行利他佛所宣。“托噶”即大圆满顿超的修法,修持顿超达到“明智如量”的境界者,可以见到自身的每一个毛孔中都有无量诸佛菩萨的刹土和六道众生的各种境相,并且可以幻化出各种应化身相,如梦般随缘度化众生。像喇嘛仁波切、莲花生大师、布玛莫扎等都是虹光成就的高僧。这些虹光成就者主要就是依靠修持顿超而圆满的。实相的境界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意识范围。不要认为看不见的事就不存在,当我们真正证悟的那一天,就会了解以往的自己是多么的可悲!多么的迷惑!不要认为自己修得很好,见不到坛城,就说明还得继续修,直到看到上师的每一个毛孔里有无量的刹土,就修得圆满了。无论他们功德多么圆满,我们见不到,又有什么意义呢?喇嘛的坛城是通过顿超的禅定、觉悟的智慧眼才能够见到的,凡夫的肉眼和分别心岂能见到?佛菩萨已经认识了心的本性、轮涅无二的本体,在
-
认识本体的当下,了达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和幻变。他们修行各种应化身来普度众生,如梦一般利益众生。众生在醉生梦死,佛菩萨也是在梦中为做梦的众生宣讲佛法,唤醒他们。虽然我们一般人看不到自己的身体有这么多功德,但这些可以随着我们的修行而转变。是故轮涅诸法皆自相,一切自相空性即无生,空明无执之见立定解。因此,轮回与涅槃的一切诸法都是自心的显现,一切自相的本性即是无生本空,确定此见解即是空与明皆无有所执。安住在明空无别的境界中,任何的显现都不会束缚我们的心,这才是最如理的修法。譬如一尘中有尘数佛,一佛之中无量佛刹土,六趣居处无量佛所宣。比如,一粒微尘中有无量的刹土,无量微尘中就有无数佛刹土,无量刹土中亦有无量佛,不仅如此,同时还有无量的六趣众生,如此深广、微细的境界,是佛陀亲口所宣的。如《华严经》中也这样讲:“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此外,《梵网经》中云:“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其中讲的都是这种证悟的境界。彼等一切清晰无混杂,亦无错乱相碍佛所宣。这些显现毫无混杂,各个分明,也没有错乱,互不影响,这也是佛所宣说的。我们的身体这么大,由多少微尘组合!一粒微尘里就有无数刹土、无数众生存在。如果一个人发誓成佛,那么他身上所有微尘数量的众生就会全部成就解脱,这在佛经里有真实的描述。我们的修行不是孤立的,当你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当中时,以禅修的力量能让你身上所有微尘数量的众生得到大圆满的加持。如果去做恶业,同样也会伤害它们、令它们堕落。宇宙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若能成佛,功德无与伦比。譬如每一含生体腔内,住有无量含生之城市。“含生”是指极微小的生命体,譬如小虫之类。在每一只含生体内,都有无量座含生居住的城市。只是我们的肉眼见不到而已。可见,修法一天能令这么多众生获得解脱的利益,功德多大啊!大圆满法给我们揭示的完全是我们触及不到的真相。仅仅一只小小的含生体内就有那么多众生,那么,一个人在修法时,就等于无数个众生在修法;一个人的成就,就表示无数个众生的成就;一个人行善,无数个众生能获益。具足八闲暇十圆满的意义何在?就是能了解人身的可贵,实现它的价值。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在《颂扬妙音》中说:“轮回痛苦不萦绕,入修妙法有何利?身命无常调自续,昼夜善事即此修。”虚空界中亦有无量城,有些众生头部朝下住,有些横向有些头朝上,住有无量城市佛所宣。若问此等境相谁所作?众生自心所作佛所宣。夏嘎巴大师经历实修,证悟了世界的真相。他通过教证和理证,给我们证明佛陀宣讲的真理。他说:“虚空中也有无数座众生居住的城市。有些众生倒立着;有些众生横着走;有些众生头朝上。这也是佛陀所宣讲的。”若问这些世界的显现是谁创造出来的?佛说:“是由无始劫以来众生内心的业力和习气创造的。”自相续中显现的任何不清净的现象,都是自心所作的,必然由自心来感受痛苦。一粒微尘上的无量刹土,也并不是由什么人安排的,而是众生内心的业力、习气所创造的。三千大千世界、六道轮回中的一切有情,每个刹那的快乐或痛苦,哪怕是头痛、感冒,都与自己的内心密切相关。虽然人们生存在共业的世界中,但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共同的业力,呈现了共同的世界;不共的业力,呈现了各自的痛苦和快乐。如《耳饰论》中云:“犹如妖媚美女身,苦行具贪及老狗,现前不净贪食物,
-
幻显三种不同境。”这些都是因为各人习气烦恼轻重不同而显现的。在同一个世界中,有些人能获取广大的利益和功德,积累资粮,成佛利生;有些人则伤害众生,唯造恶业,后世堕入恶趣。我们一直以为有个独立的外境存在,实际上都是内心的作用力。即便是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也无法解释这些肉眼看不到的现象,但是佛经中对此解释得很清楚。正如朱清时院士在演讲中说的:“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大圆满法的表达方式简单,但含义深刻,不易理解,也不易修。可是,我们可以遵循证悟者的经验和佛陀的教言修持。大圆满直断的重要性在于令我们不再继续分别、取舍外境,而能对佛法以及生命有更深层地探索和认知。净与不净的显现,都是幻相,犹如空谷里的回声。调伏自心,就是调伏世界;转变自心,就是转变世界。印度圣雄甘地曾说:“欲变世界,先变其身。”修法就是按照佛宣说的教理,改变自己的颠倒梦想,改变一切。由此可见,若有一人解脱成佛多有意义啊!可以利益那么多生命,我们的修行是非常有价值的!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随喜大家闻法的功德!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一(四)慈成加参仁切网络开示●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恩传承诸上师!●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苦难众生发誓成佛,为了成佛,要精进地闻思实修。●古往今来,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曾以无数慈悲的形象化现于世,有些虽显现愤怒相,但同样具有一颗慈悲的心。即使是没有信仰的人,慈悲仁爱的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刚刚进入佛门的弟子来说,没有大圆满的觉受不要紧,没有胜义菩提心也无妨,但一定要有一颗慈悲的心。反观自己,从最初学佛到今天,心中的爱与宽容是否更普遍,对待众生是否更慈悲呢?●有无慈悲心是衡量一名佛教徒是否合格的标准,不一定剃了光头、受了皈依戒、广闻经论就能列入这个行列中;没有慈悲心就不算佛教徒。虽然接受了皈依就算迈进了佛教的大门,但是如果不具足慈悲心,从本质上讲就不算佛教徒。慈悲心是否增长也是观察修行进步与否的关键因素。有些人虽然闻思广泛、精进实修、也获得了清净心,但是如果不具备慈悲心,菩提路上寸步难行。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苦苦地闻思修行也不会成为成佛的因缘。●倘若一个人有菩提心,那么,他必定厌离世俗轮回、诚信三宝,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心地慈悲德具足”,嫉妒、傲慢、愚痴、散乱必然鲜少。因为这种具备德行者,早已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在利他的事业中。不仅如此,生起慈悲心也会影响和利益他人,因为自他的快乐是相依的,痛苦也是相依的。●真正的慈悲就是不图任何回报、无条件的奉献。有一天早上,我突然很想放生,因为忆念起了放生有不可胜数的功德。可是,一转念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恶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的我并没有考虑解救众生于痛苦,而考虑的是自己能收获很大功德。这就叫恶念。很多人都是为了功德放生,为了健康放生,甚至为了自己成佛而放生,若详细观察这些表面善法,背后的动机都是不清净的,已经脱离了大乘法。因此,在放生、供灯、念经、打坐等种种殊胜的善法中,不应掺杂自我的想法,要谨慎地观察自心,否则,一切所行都与成佛无关了。● “慈悲心”堪称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核心和精华。十方诸佛菩萨都因慈悲心而普度众生;从声闻到缘
-
觉,从阿罗汉到菩萨,直到十三地的佛果之间,所有的菩萨都是因慈悲众生而苦修并发誓成佛的。无论外表显现何种形象,他们的内心都洋溢着大慈大悲,恒时利益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刚开始学习大圆满法时,安住于明空不二的境界中的确困难。在明空不二的究竟境界里包含了所有的慈悲与智慧,所以在没有证悟本性、没有得到上师的印证之前,我们要以慈悲心和菩提心作为修行的基础,然后不断积累资粮、行持各种善法。当资粮充足的时候,就可以像六祖慧能大师或邦甘麦彭滚波一样,在某个因缘和合的刹那现前证悟。也许是与上师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许上师仅仅传授一个窍诀后,也许是听到鸟儿鸣叫、海螺的号声或者潺潺流水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能透过一个因缘的启示令你证悟大空性。往昔,大译师贝若扎那流放在甲摩擦瓦绒地区期间,有一位年近八旬、老迈龙钟的名叫邦甘麦彭滚波的老人,上师将禅带系在他的身上,禅杖靠在他的腰间,对他传讲了上师瑜伽修法,结果他的相续中生起了直断本来清净的真正密意,最后身体散为尘埃而成佛。因此,一定要努力地广行善法,积累资粮,护持本性。●几乎没有人能做到昼夜不间断地打坐、看书、念经。当自己不想打坐、想看书的时候,就看看《入行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等有关前行基础的书。先通过闻思了解慈悲心与菩提心的功德,再去修持,逐渐地内心就会生起广大、无伪的慈悲心。脱离闻思的盲修瞎练是不可行的;闻思后不实修也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把闻、思、修三者相结合,全方面完善自己的修法。●接下来,我们继续宣讲颂词部分:●考虑到很多居士的生活、工作比较繁忙,所以把比较长的颂词分成了四讲进行讲解。如果每次讲的太多,恐怕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实修。闻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实修,如果有什么疑惑,可以提出来问我。因为这次宣讲的法特别重要,希望大家能把它融入自相续、融入我们的生命中,就像把牛奶倒入清茶里融为奶茶、把文字刻在石头上永久保存一样。这真的是很难得的机会!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把法交付予我,如果弟子完成了加行,我不讲也是不对的。所以,这次主要是针对有加行基础的弟子而宣讲的。心之自性本来如虚空,当知一切万法皆如是,世俗诸法色声等一切,唯是自心所现之自相。●心的本性如同虚空,观察我们心中千变万化的妄念,本来就无有来去。由此可知,世俗中的色声香味触等一切万法也是如此,都是自心的自现。但是没有证悟本性的凡夫仍然会被其束缚。夏嘎巴大师唱的每一句见歌讲的都是大圆满的境界,只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没有实修的经验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一定要多下功夫实修体会。临终之时相续若改变,外境不变而为自相变,●当我们死亡的那天,我们的意识会改变,自相世界也会随之改变,但他人眼中的共业世界、他相世界不会变。比如,多杰死了,多杰眼前的共业世界就会消失,但是卓玛眼中的世界依然存在。在睡梦中也是如此,你眼前呈现的是梦中的世界,他人无法见到。因为梦中的你见到的不是共业的世界,而是自相世界。为什么不能间断修法呢?因为死亡将不期而至,说来就来,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降临。不要认为自己永远会活着,生命就像秋风中的云、像狂风里的酥油灯,转瞬即逝。我们的灵魂就像旅店里的过客,很快就得离开,而修行的力量能在我们临终的时刻彻底释放。●修行一定要重视质量,不能囫囵吞枣、好高骛远。前一个窍诀领悟了,后面的窍诀才更容易修,喇嘛仁波切的传承法规也是这样的。法的加持主要取决于信心,而不是数量。因为一切唯心所造,只要信心广大圆满,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很多人口头上天天都在祈祷上师,但内心当中仍然对三宝分别、怀疑,这些人,一辈子烧香拜佛也不会得到多大功德。之前的颂词中也讲到:有位修行人把虚空观为石头,长期串习之后虚空果然变成了石头;一位妇女一直观想自己是老虎,坚信不疑地观修,最后她真的变成了老虎,而且城中所有的人都能亲眼所见。这可以理解为信心的力量。从另
-
一个角度而言,假如把这样稳固的信心建立在上师、三宝等殊胜对境上,必然能得到速疾的救护和强大的加持;当你面临临终的恐惧时,如果深信上师会来救护,那么上师一定会出现。一些人虽然没有多少闻思的基础,但对上师的信心很大,做任何事情都懂得祈祷上师,那么他自相续中很快就能感觉到上师的加持,所作的事业自然而然会顺利成办。●你看上师是佛、是菩萨,上师就会以佛菩萨的形象现前;若把上师当凡人,他就会以凡人的形象现前。一切唯心所造,你的信心怎样树立,你的世界就会怎样改变!诚如夏嘎巴大师所说,三千大千世界——从轮回到涅槃、从痛苦到快乐,全部是我们内心所作的幻相。修行不是在讲境界的高低或法的深浅;而是具备多大信心就能得到多大的加持。虽然众生皆具如来藏,要想令它显现出来可没那么容易,而一旦你对上师生起了强烈的信心与恭敬,上师的加持和证悟的力量自然会融入你的心,轻易地获得证悟。●冈波巴大师的弟子仅仅观想上师的住处就证悟了空性,无畏如来芽尊者在忆念上师的当下证悟了上师的密意。如来芽尊者常年在山洞中闭关苦修,一天,他走到外面去休息,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朵朵白云,尊者仰望着天空,见到有一朵白云正向他的上师智悲光尊者所住的方向飘去,他当时想:“那朵白云下面,我的上师就在那儿啊!”难以抑制的思念之情、强烈的恭敬与信心顿时间涌上心头,令他昏了过去。待他苏醒之后,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见或可以修的了,禅修中所有的领悟都已消融,甚至对见与修的细微分别也消失无余了。此时,上师所有的大悲智慧完全融入了他的心。后来,他成为了龙钦宁提派的一位伟大的传承祖师。所以说,致力于开发心的潜能——培养信心、护持信心、增上信心、圆满信心,即生当中成办解脱并不困难。是故诸法乃心之自相,一切自相无基即空性,无而明现如同水月像,安住明空无二觉性中。●所以,一切万法都是自心的自相显现,一切自相的自性即是本来无有的空性,虽然不具实有却可以显现种种幻相,如同水中的月影显而无自性,了达了此理,就要安住在明空不二的觉性中修习。●当你深入观察、思维时,就能了知诸法只是不离无生空性的显现,看得见却抓不住,就像水中的月影。因此,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实有、孤立的烦恼、妄想和“我”,一切显现与空性本来就是一体的,无法单独成立。确定了这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就不会再着相而追随了,安住在最究竟的明空无二的状态中,并且恒时护持这种境界。所见诸相乃心之自相,外器色法世界乃自心,内器六趣有情亦为心;善趣人天安乐乃自心,恶趣痛苦之相亦为心;无明五毒烦恼乃自心,自然觉性智慧亦为心;●我们所见到的一切外相就是心的自相,外在的这个色法世界是自心的显现,六趣有情也是自心的显现;人天善趣的安乐是自心的显现,恶趣的痛苦之相也是自心的显现;五毒烦恼等无明是自心的显现,自然觉性的智慧也是自心的显现。●倘若行持善法,就能得到人天的福报、感受安乐,这些全部源于内心;如果以贪嗔痴造作恶业,就会堕入恶趣,感受痛苦的还是这颗心。五毒烦恼不是来自外面的山河大地,而是我们的内心、来自于俱生无明与遍计无明。从三毒烦恼到五毒烦恼,再到八万四千种烦恼,形成八万四千种业力而显现种种世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认识了本性,并且安住在本性中,这种觉性的智慧也是我们的自心所现。分别引生了烦恼,烦恼形成业力,业力显现为境相,有境必定感受苦乐。因此,分别、假立的是心,执着虚妄为实的是心,那么心就得感受苦乐的果报。恶念轮回习气乃自心,善念显现净土亦为心;魔鬼制造障碍乃自心,本尊善妙成就亦为心;种种起心动念乃自心,无念专注而住亦为心;●恶的分别念和轮回的习气等是自心的显现,善的
-
分别念如佛或净土等也是自心的显现;魔与鬼的障碍是自心的显现,本尊与殊胜的成就也是自心的显现;种种妄想执着是自心的显现,专注无念的禅定也是自心的显现。总之,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善的习气是我们听闻佛法、行持善法后,内心所产生的一种正面能量。极乐世界或者十方刹土都是自心清净的显现。谁要解脱呢?一颗清净的心就是解脱者。我们的自相续当中本来就具足这些清净的刹土,只有净心才能见到。●我在唱这首道歌的时候,你们要观想自己坐在一个清净的山洞里,以端正的坐姿放松安住,像夏嘎巴大师的弟子们一样聆听。观想闻法的地点圆满为清净的佛刹土,观想讲法的上师圆满为无量光佛,观想眷属圆满为勇士勇母、男女本尊,观想法圆满为大乘法,观想时间圆满为本来常有相续轮。密法的见修行果都树立在五种圆满之中,我们都具有本体如来藏,善根深厚,以这种方式闻法,很容易净化内心的执着习气,认识如来藏的功德。●很久以前,米拉日巴尊者常年在山洞中修行,有一天深夜,尊者正在修行时,突然出现一个女魔并幻变成母狗,一口咬住尊者的脚趾不肯松口。尊者说:“女魔,女魔,不要打扰我,快快回到你自己的地方去!”那个女魔唱到:“一切妖魔都是由分别念所生的,分别的习气是自心所生的,如果你不能通达自心真如的体性,鬼魔不止我一个!……”尊者十分欢喜,当下忆念起大恩上师的窍诀,降服了心魔。其实,贪嗔痴慢才是我们内心最大的魔鬼,虽然令生贪嗔的对境不在身边,但是内心的嗔恨依然存在,让我们无法解脱。所以,外魔内魔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你心里没有鬼,这个世界哪有鬼,所有的鬼魔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幻想分别。是佛还是魔、是清净还是不净、是快乐还是烦恼等等一切自相分别就是自心的显现,与本体空性无二无别。实物性相形色乃自心,无性无相离戏亦为心;不一不异无二乃自心,非有非无不成亦为心;此心之外别无其他法。●物质的名相、颜色等的安立是自心的显现,远离本性、名相的戏论也是自心的显现;所有的四种边执、八种戏论的安立与破斥也都是自心的显现,所以,除了自心之外,不存在其他的法。●前几天,有一位弟子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讲述了他在紧急时刻祈祷上师并得到了“神奇加持”的难忘经历。那天,他刚好乘坐晚上七点钟的航班,可这刚好与闻法的时间相冲突,“看来,今天听法得中断了,这过失多大啊!我真的很想听法。”他失落地想着。“上师遍知!此时此刻,唯有祈请上师您加持,希望飞机迟些再起飞吧!”他默默地祈祷着,期待着“奇迹”能发生。就要快登机了,广播里真的传来了喜讯,“航班延误两个小时”。他莫大地欢喜,通过网络完整地听完了讲法,还激动得连忙给我发信息:“您真是佛菩萨的化身,加持力太大了!”我说:“这是你的信心的力量,一切都是自心所造,如果全然地相信上师、三宝,万法都会改变的。”如果虔诚地祈祷上师、三宝,非常有加持力,我们很快就可以见到事实的扭转和难以置信的显现。因为一切可能性都潜藏于自心当中。心者譬喻如同绘画师,自身躯体亦为心所造,三千大千世界尽所有,皆为自心画师所绘画,以分别念所绘之图画,迷惑一切愚蠢凡夫众,是故一切心之幻化相,抉择而生定解极为要!此乃妄念为心之指授。●夏嘎巴大师用了一个比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被“画”出来的。所谓的这个心就像一位画家,自己的身体也是心的显现。自心的画家用分别心的“画笔”(遍计无明),在阿赖耶识的“画纸”上(俱生无明),画出了三千大千世界、六道轮回,迷惑了一切愚痴的众生。自心无明地执着着自己的画,枉受痛苦。所以,了知了这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相、是业惑所成,对这个道理心生信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含生的体内怎么会有那么多含生?这也是业力的显现。一旦我们认识了自心所作的画,就不会再去分别、执着了。安住在究竟的本性上,三千大
-
千世界的虚幻之相当下就会消失的。● “愚蠢凡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胸狭隘、没有智慧的众生。即使善知识、佛菩萨日日夜夜不断地讲经说法,想尽办法引导他们,他们还是迷失在愚痴的深重业力中。如今的我们还留在轮回里,就说明我们都是刚强难调的凡夫。大慈大悲的十方诸佛菩萨曾经来到这个世界,度化了无量众生,可我们还没有得度,难道不可悲吗?对上师三宝不恭敬、对法不懂珍惜的人,会变成佛教的油子,诸佛只好等到他再转一圈轮回,从地狱里解脱以后再来给他宣讲佛法、度化他了。●一天,有位居士来询问自己的来世会去何处,我对他说:“想一想你做过哪些事?积累了怎样的福德?种下了何种解脱和成就的因缘?如果这些都没有,来世怎么可能上天堂或往生极乐世界呢?”的确,想想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所做的恶业那么深重,而善业寥若晨星,恐怕来世只有堕入三恶道,没有其他的去处了。往昔,由于朗日塘巴尊者成天黑沉着脸,所以众人都叫他“黑脸朗日塘巴”,有弟子劝他不要老是沉着脸,尊者却说:“想到轮回中的痛苦,三界之内没有一个安乐之地,没有一个欢喜之地,我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我们现在若不努力,唯一的去处还是无尽的轮回苦海,想到这里,还怎么能笑得出来呢?●上师三宝希望我们能获得解脱,每当他给予我们行持善法的机会时,应当以忏悔心努力地做一些能实实在在利益众生的事;尽自己的能力,大慈大悲地利益有缘众生,不行持善法的人劝他们行善,从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开始,慢慢地影响他们。就我个人而言,很想报答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的深恩,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始终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每个当下都不忘要报答上师的恩德,尽己所能地去利益众生。学佛的人懂得取舍因果,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能忘失对上师和父母的感恩心。修行不是做学问,希望大家能真正将法融入自相续,自利利他。在日常生活中,用觉知来护持本性、菩提心、慈悲心,护持正法、上师与佛陀的事业,这是真正地报恩。●虽然一切都是自己内心所作的,但是我们不知道、知道了却不相信。通过夏嘎巴大师的直断窍诀,教证、理证,通过这些佛菩萨、证悟者、成就者的教言,我们才能了知万法的实相。大成就者夏嘎巴大师于230多年前,出生在青海,他曾在青海湖中央的一座山上长期修行,至今那里还保留着许多夏嘎巴大师曾经修行时居住的山洞,他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经历苦修而证悟了大空性。他也因此为众人敬仰,是印度和藏地所有高僧大德公认的一位成就者。所以,他们的话都是千真万确的。他们让我们认识到一切唯心造,自心被自己的显现所迷惑而陷入痛苦的真相,这是直指“一切妄念为自心所现”的引导。●我们得到了甚深的引导,还要依止上师进一步修持很重要,只有依止上师,才能解脱。如《普贤上师言教》中讲:“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未宣讲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现量可见的也没有一人以自我造就及魄力而生起十地、五道功德的。自己以及一切众生对于邪道很有造诣,而对于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却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上一般知之甚少。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取宝的例子。因此说,善知识和善道友是解脱与遍知圣道的真实引导者,应当恭敬依止。”●上师具足圆满的功德,是我们解脱的因缘,正如《功德藏》中说:“具有一切德相之上师,犹如大船,能救度众生脱离轮回的大海;犹如商主,能无误开示解脱遍知的圣道;犹如甘露雨,能息灭业惑炽燃的烈火;犹如日月,能遣除深深的无明黑暗,现出正法的光明;犹如大地,能容忍弟子的一切邪行及忧心劳身,并且广泛容纳一切见行;犹如如意树,是利乐今生与来世一切功德之来源;犹如妙瓶,成为不可思议诸乘宗派一切意愿的宝库;犹如如意宝,乃是随心所欲四种事业大海的源泉。”当今,很多人都对佛法的真理很感兴趣,但是不想皈依,只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一种形式,甚至是一种约束,也不想去依止上师。他们只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不想依靠任何人。因此,他们会说:“只要心地善良,总比那些口中说皈依的人更真实。”还有的人说:“我依止的是法,不想依止上师,也不想做什么皈依。”假设我们得了头疼、发烧的小病,可以在书里或者网上查找一些药方,自行解决。但是,当我们遇到重病和疑难杂症的时候,就必须得去投奔良医,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不得不依靠专家解决。一定是在具足这样的助缘时,病
-
情才能有所好转、大获痊愈。●同样,我们通过学习经典会对佛法有所了解,通过持咒会得到一些感应。但是,佛法的利益依靠自学是无法获得的、无法植入内心的,心的本性、实相通过自学也是无法了悟的,更何况成佛呢!所以,一定要依止一位有实修经验的导师、善知识,与良师益友为伴,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成佛的大愿。●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随喜赞叹大家不间断地闻法之功德!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二慈成加参仁波切网络开示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恩传承诸上师!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苦难众生发誓成佛,为了成佛,要精进地闻思实修。无上窍诀大圆满是佛法诸乘之顶饰、九乘之巅,是最高的法门,诸法的精华。大圆满法依信心而修持,利根者上座时为凡夫,下座时为圣者;最钝根者也可以在短短七世之中获证究竟见解。与因法相乘需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佛果相比,时间上是判若云泥。假如有人用手指为我们指示天上的月亮,那么只要我们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就可以见到真实的明月;若想即生成就也要依靠一个殊胜的方法为我们指示方向,这个指示之法就是修持出离心和菩提心。通过这两个方法能令我们快速认识大圆满明空不二的如来藏、心的本性。然而,不具备这个条件,单凭修持大圆满空性而证悟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所以说,要想成佛,这两者是有能成办,无则不可的条件。“即生成就”不等于“虹光成就”,而是包含了“虹光成就”。“虹光成就”是依靠修持“顿超”而获得的。亚青寺一年一度的“百日闭关”,就是为了专修“顿超”。但是,修“顿超”之前需要一个次第的基础:从四种共同外前行到五加行、上师瑜伽、有相寂止、无相寂止、然后是龙钦或龙萨传承中口耳相传的窍诀;之后需要闭关专修窍诀。之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要花五六年来完成,然后,在有一定的直断见解的基础上,接受无上大圆满的最高灌顶“大圆胜慧灌顶”,才获得了修托噶(顿超)的资格。按照藏传佛教的法规,这些具体的方法和内容是不允许公开的。所以,我们在完成五加行之后,需要在法师那里领取“加行证”,然后才能在上师面前求授口耳相传的直断窍诀。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也是我们这个清净传承的法规。只有遵循传承的法规求法、如理地修法,才能完全得到清净传承的加持。请大家务必铭记于心!由于我们从无始以来积累的傲慢、嫉妒的习气深厚,对上师、三宝难以心生恭敬和诚信,这些业习唯有通过修持五加行才能得以清净。其实,通过共修加行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我们在修行路上的欠缺。在中观或者其他一些修法中,没有特别强调必须先完成加行才能修正行,但是修持大圆满法必须如此,因为上师需要根据弟子的加行基础而传授窍诀。也可以说,加行的修法甚至比大圆满法还重要,修行不具备加行基础,如同在冰面上盖房子,早晚会倒塌。如果大家有稳固的加行基础,如今就能对如是甚深的窍诀产生深刻的体会,至少也会在甚深的禅定中产生认识本性的觉受,不会仅仅停留在了知之上。诚如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所言:“自心与法不相融契,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意思就是说,法与根机必须相应。作为次第根机的我们,从五加行开始修习是很有必要的。有了加行的基础,修持大圆满法能很快生起觉受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先修皈依——令我们认清轮回的痛苦本质、生起离苦得乐的意乐;而后发心——使我们心生慈悲、心性调柔、迈入大乘菩提圣道;再念修金刚萨埵——清净我们无始劫来所积累的恶业;供修曼茶罗——可以很快圆满解脱的资粮;观修上师瑜伽——可以摄取上师
-
圆满的加持、获证金刚上师的究竟密意。比如,念诵百字明,当我们造作了某种恶业时,一意识到就可以通过念诵百字明立即忏悔,否则,直接用高深的方法对治、呈现如来藏的功德是很困难的。从这些方面思维,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五加行的意义,它针对我们现在的业力和烦恼很适用,并且对于证悟空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讲,这就是大圆满法。当我们找不到心的来去时,感觉自己的心像虚空一般空空荡荡的,对空性产生一些体会时,就自以为已经证悟空性了。其实,这些都是一种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如同映在水面上的月影。我们以为那是真实的月亮,实际上月亮在天空中。“感觉”本身就是刹那刹那变化的,它只是证悟的过程,而不是证悟的境界本身。喇嘛仁波切常说:“不要把了知当作觉受,不要把觉受当成证悟。”只是把信心、慈悲心建立在意识、感觉的层面上,这是不可靠的,因为意识与感觉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波动。比如,上午打坐时,感觉已经认识了本性;而下午打坐时,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就属于次第根机。上等根机者的信心不会建立在外在形象上、意识或感觉上,而是树立在对法与导师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中,这种信心是稳定的、永远也不会改变。这段时间,大家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很精进,也很认真,我非常随喜!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到哪里都要自利利他,这是一个佛子的标志和责任,也是报答父母与上师的最好方式。反之,如果打着佛教的旗号、以佛法为借口来成办自己的利益,这个罪过不容忽视。执着、分别、自私只能给我们带来痛苦,让我们在任何环境中都无法自在、快乐,无法享受到人生的幸福。人生这么短暂,用八闲暇、十圆满的珍宝人身做利益自他的事情,这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对于有意义的事,只要尽自己所能就好,也不必争强好胜、互相攀比;否则,不免嫉妒和傲慢毁坏自相续。我们要用佛法不断地净化自己,发自内心去承办众生的解脱。十多年来,弟子们曾经的自私心、傲慢、固执的想法,通过佛法和清净传承的加持,已有了天壤之别。作为大圆满的弟子就应该是这样的。永远都没有进步的人不会是个好人,更不会是个好的修行人。我们要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和上师的救度之恩的唯一方法就是依教奉行、利益众生,以感恩的心去奉献。接下来,继续宣讲颂词部分:今天讲的是直指色空双运的引导,是大圆满法中最高深的内容,极为殊胜。在此处,夏嘎巴大师宣讲了四个窍诀:心性为空性的引导、空性为显现的引导、显现与空性无别的引导、明空不二自解脱的引导。尽管大圆满法是听闻解脱,但是听闻之后,大家一定要把心静下来好好修!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在传讲麦彭仁波切的教言时曾经说过:“末法时代的黑暗越来越深时,大圆满的日光就越来越强烈。”越是黑暗中,光亮就越显得格外亮;而末法时代的众生业力沉重,贪、嗔、痴、慢等烦恼越来越炽盛、越来越粗重,大圆满法的加持也就越来越大。法王如意宝自己是这样做的,他还说:“只有大圆满法才能度化末法时代的众生,未来的弟子们都要以莲花生大师作为本尊,以大圆满法作为修法的核心。”在业力沉重的众生眼中,世界都是不清净的、看佛陀也是凡夫。而真正的上师、佛菩萨,面对任何恶意诽谤和攻击也如如不动,不会作任何辩解。你赞叹他,他也不会开心;你诽谤他,他也不会生烦恼,这就是善知识的标准。因为他深深了解我们是无明的众生,无论我们与他结的是善缘还是恶缘,在他们的境界中,不会嗔恨、只有悲悯,为我们回向功德。能遇到这样的善知识,实在是三生有幸、千载难逢。在依止上师之前,先冷静下来,认真观察这些善知识是否具备合格的条件,他在闻思实修方面下了多少功夫,能否达到善知识的标准。在末法时代,乔装成各种修行形象的恶知识比比皆是,如果遇到的话,一定要远离,但没有必要诽谤。不管多难多累,一定要找到具缘的上师和清净的传承,只有具足这些因缘才能令我们证悟。所以,先观察上师很重要。若能找到一位具德、具缘的上师,就算付出多大的
-
代价也是值得的!在藏地,虽然像法王如意宝、喇嘛仁波切这样的大成就者都已经圆寂了,好像天空不见日月般,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中。但是还有这些大成就者培养出来的优秀上师,其他宗派中也有许多高僧大德、成就者,能依止这些善知识也是非常好的。如果根机不成熟,遇到具德上师也生不起信心、不会求法。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就算佛陀来到自己身边也得不到任何加持。如同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连佛陀也度不了,因为他自己的根机太差,福报资粮不够,所以遇到真佛也不会依止。依止善知识,不但需要外在的上师条件具备,而且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也要具足,这样才会向具缘上师求法,生起敬信。依师修行,如果没有惭愧心,法也难以入心。我觉得一个人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和烦恼,就叫“有出离心”。上师给自己传法这么多年、灌了这么多顶,如果没能对恩师生起诚恳的感恩、恭敬,不是很可惜吗?做人最起码要懂得知恩念恩、懂得感恩。像夏嘎巴大师所说的那样:“反观!反观!观自己的内心!”修行就要时刻反观自己隐藏的贪嗔痴。不管外在呈现的是什么样的形象,里面都有可能是肮脏的垃圾,就像天葬台上的美女,哪还有美丽可言呢?众生着相,只看表面,却看不到真相。夏嘎巴大师慈悲的开示,让我们看到诸法如梦如幻的实相,就像水中的月亮、空中的彩虹。我们明知道电影都是虚构的,但心还会随着走,把它当成真的,喜怒哀乐。“了知”空性,是达不到任何大圆满境界的,因为你还没有完全证悟大空性。所以,要像法王如意宝说的一样,实地修持特别重要。接下来我们讲这四个窍诀。先讲“心为空性”的引导。在“大手印”里,先把一切外境介绍为自己的心、心介绍为空性、空性介绍为清明、然后通过空性介绍如来藏、明空无二的本性。在夏嘎巴大师的引导中,一切显现都是心的幻相,寻找心的来去让我们认识到空性;安住观察轮番修持,让我们体会心是明与空无二的本性。今天所讲的是指授色空双运的窍诀。如果修成这个窍诀,证悟大空性是决定的。大圆满的全部窍诀都归摄在这四个窍诀里。我自己看了一遍又一遍,又通过禅修体会法义,内心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确实是大圆满的精华,是“无上甚深的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珍贵法宝,实在稀有难得!哎玛火!诸位最圣心子请谛听!如是一切作者之心性,能辨自性形状颜色等,即使诸佛亦难指示之,本来空性无执似虚空,心性定为空性无有基。虽以虚空为喻表心性,暂且表示心性之空分,然其具明空而能显现,虚空无明虚无之顽空,是故虚空难诠自心性,此乃心性为空之指授。稀有难得!具缘的圣心子用恭敬心来聆听大圆满直断即生成就的法门。最圣心子,是有些善知识对最钟爱的弟子的一种爱称。以前,喇嘛仁波切经常叫我们“玛洛”,意思就是“最圣心子”,像母亲称呼独子一般亲密。上师与弟子之间的因缘如果殊胜甚深,彼此都能感觉到。我们对上师也是一样,会感到亲切、恭敬和爱戴,这是前世结下众多因缘的缘故。而有些弟子经常到处结识上师,自以为是上师的心子,由于与上师的因缘浅薄、自己的信心不足,所以,殊胜的法上师也不会轻易相传。那么,是不是我给你们传了这些窍诀,以后你们就都是我的最圣心子了呢?那也不一定,就看自己的信心。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当年给我们传讲《法界宝藏论》和《大圆满窍诀》的时候,对我们每个人的称呼都不一样,像父亲称呼孩子一样亲切。“最圣心子”与上师虽然显现上是两个人,但是心与上师是无二无别的,与上师完全相应了。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因缘”。如果我们成为了上师的具缘心子,那么上师相续中的智慧与加持就会完全融入我们的自相续,就像把一个标准瓶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标准瓶一样。夏嘎巴大师把所有能听闻到此大圆满教言的人都当作心子,这个缘起很好,未来我们都能成为证悟者的具缘心子,
-
能完全跨越轮回。这里讲的是,一切外境的作者就是自己的心性,即使是佛也无法表达自性的形状和颜色等性相,只能用一些比喻来解释。心性本来就是空性的、没有执着,如同虚空。虽然用虚空来比喻心性,但只是暂时表示心性的空分。心性虽是空性的,但它还具有明分,于空性之中能显现种种之相。然而虚空不具有明分,是一无所有的顽空。因此,用虚空的比喻也难以表示心性。这是介绍心为空性的指授。用虚空来比喻心性,也是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的。因为虚空是空无一物的顽空,而心性的空分是空中妙有、不灭一切显现的明空无二。所以,用虚空也无法完全诠释我们心的本性。这是介绍心性为空性的引导。心性明空自性妙力中,无不能现一切种种相,显亦如同镜中之影像,无别无二空性中一味,此乃空性为现之指授。在心性明空无二的自性妙力中,能显现一切形相,虽能显现却如同镜子中的影像一般无自性。这些显像在空性中显现,与空性本为一体。这就是介绍空性为显现的引导。通过观察外境中的山河大地,找不到来去和停留的地方。于是,了知了一切外境的显现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既然如此,那我们的内心又是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呢?通过思维、观察以后,了解到心是空性的。但是在这种空性的智慧中又能体会到,万事万物都是实实在在,明明了了的,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这就是空性不遮显现,显现不离空性的境界。在空性的境界中,我们看待一切的万法都如同水中月,镜中花,正如《心经》中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三千大千世界都是我们用分别念画出来的画。当我们死亡的那一天,自相的世界就消失了。所观的心和能观的心都消失在空性里,再观察“空性有没有来去”等性相,空性的概念也会消失在本性中。这是介绍空性即是显现的引导。除了显现之外没有空性,显现就是本来无自性、可见不可得的空性。这些窍诀需要通过禅修才能体会,否则,就如同海底的石头,沉浸海底多少年,里面也无法被水打湿。这种不作实修的人无论如何精进闻法,也不会心生恭敬和信心。对上师和密法没有信心的人是无法得到加持的,应当精进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道理。“凡夫口诵,圣者心行。”要像麦彭仁波切在一首道歌中唱道的一样:“我遇到了如此殊胜的大圆满法,已经步入大持明传承上师们的行列之中,真是欢喜之中的又欢喜。”为了遇到如此殊胜的妙法而生欢喜、精进实修。显现空性一体本无二,自心空故能现而不灭,空性之中所现无实性,一切所现于空不能滞,虽显然而自性本为空。犹如空中彩虹水中月,证悟明空无二瑜伽士,轮涅诸法如同幻化戏,观为明空无二幻戏时,心意不变瑜伽欣欣然。显现与空性本来就是一体、没有分别的,因为心是空性的,所以不阻碍显现;空性中的所现没有实质的存在,所以显现也不阻碍空性,虽然能显现,但是其自性本来是空性的。如同空中的彩虹、水中的月亮一样。轮回与涅槃的一切诸法如同幻化的戏剧一般,证悟了明空不二的瑜伽士看诸法如同观赏幻化的戏剧一样,心没有迁变的这些瑜伽士因证悟了自心明空无二的本性而满心欢喜。显现如同水中的月亮,虽有显现但却没有实有的存在。水月与空性是一体的,显即是空、显而无自性。水是清澈的,所以可以呈现月亮的倒影;镜子是明亮的,所以可以映照影像。我们的心是清明的,一切万法都能显现。显现不会阻碍空性,空性也不会阻碍显现,显现与空性的合一就是能量,诸法因为空性而显现。如果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自性,那就没有改变的机会,万法固有无法改变、我们自己也无法改变。那佛就是佛,众生就是众生,我们永远无法成佛了。我们的解脱靠什么?就是靠空性,有空性才有一切的可能性。生命有无限的可能性,所
-
以我们能成佛。只要开发智慧,什么都能实现。空性的启示,给予我们信心和勇气,永远都有可能、永远都有希望!是否如是有缘诸心子,自心空性显现此二者,是否有别观察便可知,显与空性一体本无二,此乃显空无别之指授。有缘的诸位心子,显现与空性此二者是否有差别,请你们观察一下自心就能知道。显现与空性是本来一体、无二无别的本性,这是介绍显现与空性无别的引导。对于已经证悟了空性的修行人来说,在证悟的境界中,轮涅不二如同幻化。我们如果真的能够通过实修安住在本性中,一切妄念会自然消失,并且在妄念生起的当下认识本性而解脱,没有机会去做恶业或者串习业力、烦恼。虽然说最微细的意识状态——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也有清明,但是它仍然存在细微的二取分别,不是完全认识本性的觉知。无论任何粗细的分别念,都无法认识本性;只有本性才能认识到本性自己,这也是本性的功德。本性不依靠任何外在因缘而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从来没有变化过;明空不二本身即是本性;具足空性大智慧和不碍一切显现的功德。在明空不二的境界中,一切万法都是幻化的游戏。当我们以全然的信心安住在明空不二的境界中时,能了知一切都是本性的幻化、自相的显现。关于这点,无法通过询问他人或在外境中寻找到,要通过观察、推理和禅修的方式来反问自己:显和空是不是无二无别的?当自己亲身体会到本性后,就再也不会怀疑了。这就是介绍显现与空性无别的引导。如是明空无二之本觉,觉性自觉清晰明了了,即为三身任运成就意,座与座下无间连续修,心子昼夜护持不间断,此为无二自解之指授!这种明空无二的自然觉性,本自具足清明的觉性智慧,这也是法、报、化三身任运成就的密意所在。所以,心子们应当座上、座下不间断地修持此意,昼夜不间断地护持本性!这是介绍明空无二自解脱的引导。即便没有证悟空性,能听闻到如此殊胜的窍诀也是非常善妙的缘起,于今生、来世或者中阴就能认识到本性而解脱。夏嘎巴大师简明易懂地开示了“清晰明了”、“自我认识”的觉性就是三身任运成就的究竟密意。你们这些充满信心的心子们,你们这些精进、慈悲的心子们,你们这些有缘的心子们!了知了窍诀的含义,就应该在座上与座下,不间断地精进修持;日夜不中断地以觉知正念护持本性。窍诀的加持和深度,只有实修才能体会。就算我们今天亲眼见到夏嘎巴大师、见到释迦牟尼佛,也无法清净我们的业力,他们只能宣讲佛法开启我们的智慧、唤醒我们的慈悲心、引导我们证悟,远离贪嗔痴慢等痛苦。我觉得今天讲的四个窍诀真的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如果你能拿出哪怕半个小时的时间,静下心来把这四个窍诀串修一遍的话,相信你相续当中所有的烦恼、迷惑的妄想当下就会清净,当下解脱。这是一定的!法虽殊胜,但是一定要依止一个清净的传承和具德的上师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有某些传承有中断,传承中有毁犯誓言的不清净的上师,大家要小心翼翼地观察、选择再依止。否则,就像三天没吃到东西的饿狗一样,丢过来一个东西就马上吞下去,以这种心态求法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修行人应当理智,不可以盲目崇拜、盲修瞎练,浪费人身;千辛万苦地造作堕入地狱之因,多可惜啊!依师修行、成办解脱的这个过程很不容易,但并不是发个愿、放个生就能远离痛苦的。要运用上师毕生修持而成就的窍诀来调伏自己的烦恼,治疗无明的恶疾,彻底告别轮回!遇到具缘的上师很难,上师亲自给我们作引导也很难,能听闻到这样甚深的解脱窍诀更是绝无仅有的因缘,大家应当比珍惜世间最稀有的珍宝还要珍惜!在无边无际的茫茫苦海中,我们获得了一条生路,我们要对自己和众生的解脱充满希望和信心,努力改变命运。历史上的很多君王需要管理整个国家上下的事务,但他们也有
-
时间修法;我们如今在一个像蚂蚁穴一样小小的家中都无法抽身,实在说不过去了,时间想抽就能抽出来。鲁迅先生有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该从这场春秋大梦中醒来了,该放下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了。生命真的是有限的,二十年匆匆而过,回想一下二十年前的你在哪里啊?再一晃又是二十年,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呢?你预算过自己的生命有多长吗?剩下的时间该怎样安排?要做对解脱有利益的事,作为一个修行人,这是唯一该考虑的。我们应该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最有意义的事。不管形象上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在世间有怎样的成就,我觉得都没有多大意义。让自己保持警醒,时刻反观自心,做一些真正对自他有利益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此次传讲这部法,唯一的希望和目的就是为了大家的解脱,别无其他。请大家闻法之后不要忘记配合实修,让我们共同成办自他的安乐!随喜赞叹大家闻法的功德。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三慈成加参仁波切网络开示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恩传承诸上师!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苦难众生发誓成佛,为了成佛,要精进地闻思实修。对于之前讲的直断窍诀,相信在大家的相续中已经产生了很深刻的体会。法不只是用来听的,而是听闻之后要实践——转变自心。一定要慈悲自己,尽量给自己创造修法的因缘条件。如果连自己都不慈悲,又如何慈悲无量无边的众生呢?作为修学大圆满的弟子,必须对上师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众生充满慈悲心,这样,我们所修的法才能融入内心。一些弟子们平时喜欢在阳台上种花,你们都应该知道:花的成长需要具备特定的因缘或条件,需要种子、需要水、需要土壤和阳光。而且浇的水要适量,阳光要充足,经过精心照料的花种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同样地,实修大圆满法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值遇清净的传承、依止功德圆满的导师、依教奉行、对众生满怀慈悲。在这四大因缘具足的情况下,再修学大圆满,法的功德才会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之前讲过的法,大家不能遗忘,更不能一下课就将法义抛到脑后、跟随以前的习气散乱。否则,就如同狗熊挖雪猪一般。以前,喇嘛仁波切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狗熊经常抓雪猪来吃,它先挖雪猪的洞,抓住后就一拳把雪猪打晕,坐在身体下。随后,他又起身去挖另一个雪猪的洞,也是如前所作。当挖到第二只雪猪的时候,第一只已经苏醒逃跑了。无论它如何努力,最后都是一无所获。我们的修行不能如此一般!每天在上座时、下座后、一切行为中都不离开法义,护持见解;别人一句赞叹或者一句恶语不必念念不忘,只要记住法义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讲法融入生命中。后面的法义越来越深奥,内涵越来越深刻,加持力也越来越大,过于自卑和自喜都是无常变化的情绪,自己的信心不能随之波动,保持平衡的心态接受教法很重要。大家在修法当中切勿高攀,对一些基础的善法不重视,一味地认为只要修究竟的大圆满、大手印就可以了,那是要看根机的。作为初学者,我们尚且非常需要种种方便来调伏自己的烦恼,所以先修好共同外前行、五加行以及行持种种善法非常重要。没有前行基础的人在闻法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欢喜、提高对见解的认知,但听完以后就不一定能护持住这个见解和闻法时的觉受。如果共同外前行的基础稳固,那么后面的正行修持会比较轻松。想想传承祖师们,如莲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尊者等那样的上等根机也是依次第而修、并经历苦修而证悟的。
-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桑耶修行的时候,生活清苦拮据,每当下雪时,他就钻进一个牛毛口袋里,这个口袋即作衣服又当坐垫。曾经在两个月里仅以三藏升糌粑粉和二十一颗水银丸维持生活。他放弃了世间的一切琐事,唯一修行并获得了证悟,而且还著写了《龙钦七宝藏》等甘露妙法。以前我遇到过一些居士,他们觉得自己闻思过一些有关大中观和大圆满的教法,就是一个证悟者了,特别傲慢。对空性有一些了解,就觉得自己已经证悟了、可以用空性解决一切现象了;然而他们没有任何实修的体会,对于供灯、放生等十善业也不重视,这种行为已经步入了修法的歧途,实在令人惋惜!莲花生大士说过:“证悟见解广如虚空,取舍因果细如粉末。”历代传承祖师们修行境界甚高,但对因果更为尊重、取舍更细。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宇宙的真相,了解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性,所以他们对因果丝毫也不会忽视,取舍细微,可谓完美。可见,证悟的见解越高,行为的取舍就会越细微。在修行中,对待因果的态度——恭敬和诚信很重要。夏嘎巴大师也是依循阿给旺波法王的教导,次第修行的。他在根本上师身边净除业障、培植福报、积累资粮,当这些功德渐渐圆满后,修持究竟的妙法而自然现前了证悟。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更应时时检视自己对因果等根本修法的态度,不能以对了义大空性的认知作为自己修法的标尺。如果我们对因果比以前更尊敬、取舍更细微了,那就说明我们的修行进步了。如今,有百分之九十的修行人都是在家人,如果叫他们抛弃故乡、到清净的地方出家修行,恐怕是不现实的。那么,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修行可不可以成佛呢?当然可以。当年佛陀对在家人和出家人的修行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分别赐予了不同的成就法门。因此,生活与修行并不矛盾。当听到高僧大德们的苦修经历时,有些人可能会想:我是不是要像米拉日巴尊者和夏嘎巴大师那样,放弃世间的一切、依止寂静处修行呢?还有人给我发微信说:“上师,我把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了,很想去寺院、依止寂静的地方修行,远离世间的喧嚣,再也不回城市了。”佛法虽然殊胜,但我们也不能太冲动。只要我们的相续中永远不舍弃上师、三宝和众生,我们在世间同样可以修行。其实,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做得到,而且还有非常大的功德。虽然我们偶尔会生起猛烈的出离心,但这种出离心是不稳定的。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这样说过。所以,大家不能一时冲动,做好该做的事,在正常的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切都可以作为你修行的助伴,圆满你的成就。如果你有一颗宁静的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修得圆满。在外面,是永远也找不到一个极乐世界的。只要内心到达极乐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人间啊!虽然我们不能真正了解到佛菩萨的境界,但是通过观察、推理以及实修可以体会到,原来佛菩萨的境界那么殊胜、那么广大、那么平等,周遍法界;原来所有的众生都有如来藏的圆满功德,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空性就是显现,显现即是空性,明空本不二,这就是最胜的引导,是窍诀。大家通过禅修就能体会法的殊胜,而且每个窍诀都戳透了我们修法的弊病、遣除了道中的疑惑。对本性、如来藏、大圆满法、对密法的很多不了解,如今已是如观掌纹,历历在目了。虽然我们还没证悟,但是我们内心的“肯定”,不会再动摇,所以一定要珍惜妙法。今天讲的窍诀是本基中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和基现中的三身的引导。本基中的三身是指没有产生轮回和涅槃之时,本基中本来具足无别的三身功德;本基三身也是本体的潜能。基现三身是指轮回与涅槃分开之后而树立的三身和它的功德。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用欢喜心、清净心恭敬听法,那么听一次的功德,能令无始以来到今天对佛法、三宝所生的邪知邪见的罪业全部清净,因为大圆满法的功德就是这么大!轮回与涅槃的全部窍诀都摄集在这部法当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每天复习颂词、如理思维并配合禅修的话,我觉得我们很快就能认识心的本性,远离一切
-
烦恼的黑暗。大家愿不愿意这样做,就要看你们自己愿不愿意解脱、愿不愿意证悟了。法是顶乘大圆满,但是我们的根机(信心)未必是大圆满的根机。修法是在调整内心上下功夫,不是塑造外在形象的本领。有些人口头上的道理讲得跟上师、法师一样生动,但是在实际行为上比不修行的人还差劲。内心的承受能力特别弱,不敢面对痛苦,一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忍辱不了。这就说明法没有入心,没有用心去修,修行像完成任务一样。烦恼的时候,靠看书压制;心里平静下来的时候,又执着这个暂时的快乐,这种做法没有多大意义,这不叫做修行。想成就必须苦修——对治自己的习气。这需要耐心和坚持,修行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到的。就算是一件世间的事业尚且还需要深思熟虑、长期地努力才能完成,更何况解脱的大事,更应如此。比如依止上师,需要自己长时间如理如法地观察并长期依止,不能人云亦云或者根据名声的大小随意依止。做任何善法,不能懈怠散漫,也不能心血来潮。自己的智慧不够,就要好好闻思修法,当福报和智慧具足的时候再依止上师,会避免很多麻烦,也不会在佛法中造恶业。这是关系我们永远的、生生世世的解脱,应该考虑周到再去依止上师,这样,以后修行的路上障碍少、更加清净。接下来,我们继续宣讲下一个颂词:哎玛火!请听舍世行者我之歌!多么稀有难得的闻法的机会!特别是听大圆满法的机会更殊胜,我们应当格外珍惜。请听我这个舍弃了世间八法、舍弃了一切贪欲的修行人所唱的道歌吧!行者,是指修行人,这是夏嘎巴大师自谦的称呼。舍弃今生,并不是让我们放弃世间的一切,而是舍弃对世间的执着;执着断了,世间的一切变化都不会影响我们了。舍弃今生,我们就会得到永恒的快乐。别人做的恶业,恶果不会成熟到自己们身上;自己所作的善业积累的是自己的福报,这是因果不虚。在修行过程中,看到一些不清净的现象,自己马上就生烦恼;有一点点功德,就很高兴、很激动,这些情绪毫无意义。如果我们自己的心不清净,看这个世界就没有清净的地方。我们的心态要自然放松、不能抓得太紧,要像水中的月影一样,月亮的倒影不会影响水。五根的对境是色声香味触等六尘,如果不执着,它们就不会带来任何痛苦。本基觉性之中具三身,于基显现时亦具三身,善加辨别此二之差别,当证轮涅即为三身刹。本基,是指原始本性。轮回和涅槃还没有分开的时候,本基的觉性中就具足法、报、化三身。于本基显现时,也就是轮回与涅槃分开的时候,也具足这三身。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这两者的差别,仔细地加以辨别。了解了二者的差别之后,应当精进修持,去证悟轮回和涅槃即是三身刹土的本性。所谓本基觉性具三身,之前已说而今复次说,本觉之基犹如水晶球,彼之空分法身之自性,光明自相圆满报身性,显基不灭之门为化身,本基觉性具足三身理,此中三身何时无离合。这里讲的是本基的功德。所谓“本基的觉性”中本来就具足法报化三身,之前已经宣讲过了,而今天再一次宣讲。本具觉性的本基——整个法界犹如水晶球。在原始的觉性中,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为法身,光明的自相为报身,明空不二的周遍显现叫化身。这就是“本基的觉性中具足三身”,这个三身恒时没有分离,也没有融合。这只是一个比喻,不要只从比喻的文字上去理解,而要通过打坐、实修去观察是否如此。当没有生起善或恶的念头时、轮回与涅槃没有分开时,本身具有三身的功德。这三身是从本性的不同的角度解释
-
的,只是众生因无明不了解。所以,夏嘎巴大师通过佛的智慧,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三身的功德,更便于我们理解。如果用自己的修法去体会空、明和明空不二,比思维中的理解还要深刻,还要贴切。当我们安住在没有善和恶的清明状态中时,就会体会到空分、明分和明空不二(法身、报身、化身)是分不开的,而不是以意识树立的三个法。三身所表示的就是本性本身。譬如水晶呈现五色彩,由彼所现本基起现时,所现清净诸佛之刹土,以及不净情器一切相,一切本体为空即法身,自性显现之相为报身,种种不灭所现为化身,此乃基现具足三身理。前面讲的是本基上的三身,本性具足三身功德,它是永恒不变的境界。接着讲的是本基显现以后的三身。譬如,水晶球可以折射出五色的光,无论是红黄蓝等哪种色彩都是水晶自身的显现。从本基所显现的清净的如来刹土和不清净的轮回相,它们的本体都是空性,这就是基现中的法身;能起现自性之相、明性不灭,为报身;明空周遍种种不灭而显现,为化身。这就是基现中圆满三身的道理。这些含义单从文字上是无法理解的,必须通过实修打坐去认识自心。用比喻和语言都不能完全表达大圆满法的深意。不但我们无法表达,就连佛也无法准确地表达。佛陀只能通过比喻、观察、推理的善巧方便,让我们慢慢理解。本性的境界是靠修证去体悟的,而不是用语言能表达清楚的。明、空、明空不二的境界虽然以佛的智慧能描述出来,但是真正的法义和文字的表述相差甚远。一个不认识自心的人,无论闻思多少年也无法理解法义;而真正实修的人越来越清楚,越来越了解自心。所以,你们用心来听、用心来修,不要观察外在世界而修法。看懂自心,修行就会变得简单。当自心安住于清明的时候,会不断出现善、恶或无记的念头。应当了知这一切显现就是空性智慧,就是三身之刹土。从道理上明白了这个要点,还要用实修的妙舌,才能真正品尝其中的甘露法味。此种辨别他处诚稀有,此为应作甚解之要点,我蒙遍知法王善说恩,如是若知一切显有界,三身任运坛城本如是,三身坛城亦无他处寻。六道一切有情住三身,若能了达本住自性义,众生无需少许作勤修,一切有情本来即成佛。这种对三身的辨别窍诀在其他经典中非常罕见,所以应当把它当做修行的要点善加甚解。这是夏嘎巴大师依靠无垢光尊者的窍诀,如是了知以后所作的引导教授。如果能如是了知世间的一切显现本来即是三身任运的坛城,除此之外再没有三身的坛城了。如果能够认识到六道众生本来就安住于三身的圆满境界中,那么众生则不需要付出丝毫精勤实修而成佛。如能完全证悟三身总集的圆满境界,就会明白三身任运的清净坛城在自相续中本来具足、不存在于别处,并能发挥出三身佛的功用;同时也会明白,六道一切有情众生都是三身佛。因为此时已经完全回归到原始本性的境界,就无需再作任何修持了。并且完全明了一切众生,本即是佛。就像大鹏鸟刚刚腾空的时候,翅膀需要不断用力地扇动,当飞到高空之后,它的翅膀就可以不需任何勤作地滑翔而自由翱翔于虚空。当我们证悟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就具足无有勤作的智慧,通晓一切。现在道理都懂了,但是如果不积资净障,不精进闻思实修,三身圆满的如来藏功德是不会自然现前的。实为本基三身即法身,勿将此等分别而执着。基显之时三身之自性,即为色身勿别而执着,色身法身二者无别义,空性法身之中成一味。
-
事实上,也可以说本基上的三身就是法身,不要产生分别而执着。基显之时的三身的本性是色身,也不要分别而执着。法身与色身二者也不是可以分别成立的两个法。它们在空性的大法身中是一如一味的。其实,佛的境界难以用文字精确地描述,所以闻法者不能受缚于文字。要明白色身和法身本来也是无二无别的,最后还是会融入到本性的境界中。这首见歌清晰生动地描述了许多究竟的直指心性的实修窍诀。能听闻到如此殊胜的正法,福德不可思议。究竟基现融入本基中,本基法身密意现前时,即为证得实相之果位,之后法身界中无动摇,二种色身空中之彩虹,利益有情示现无间断。最后,本基的一切显现全部融入本基中,本基之法身密意现前的时候,就是证得实相之果位的时候。之后,于法身界之中再无动摇,并示现出犹如空中彩虹一般的两种色身,恒时不间断地利益有情。当我们的烦恼和妄念解脱了,本性的功德就呈现了;我们的心越清净,智慧就越广大;烦恼解脱的次数越多,本体功德的显现就越来越明显。当你证悟了大空性以后,在空性的境界中,会以法身、报身、化身三身的方式去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你不会再受烦恼的束缚。轮回影响不了你,因为你已经证悟了轮涅无二的本性。在无有动摇的法身界中,会显现两种色身,像空中的彩虹一般、如梦如幻地显现在众生的眼前。从而可以大悲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永远不会停止。希望大家能脚踏实地地实修,后面的法越来越深,希望能尽量让大家明白,让大家和大圆满结下甚深的因缘。在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的开许下,我才敢传讲这么深的法。唯一要求大家,一定要具备共同外前行、五加行以及上师瑜伽修法的“扎实”基础,而且不要中断闻法。如果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随便听一听,那样对自他都没有什么好处。法不孤起,必仗缘生。当年龙钦巴大师和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传法的时候也都是只有少数具缘的弟子才能够得到。如果你连前行的法义都不了解,偷听窍诀也得不到多大的加持。佛法不能随便传,也不能随便听。法是上师依根机而传的,弟子也要认识自己的根机、保护自己的信心,不能随便乱听。由于这个法太深、难以理解的缘故,这次没有闻法的弟子可以先念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咒或者佛的名号来忏悔业障,等以后因缘成熟时再听。特别赞叹随喜大家闻法的功德,特别随喜大家清净实修的功德,感恩大家!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四慈成加参仁波切哎玛火!请听舍世瑜伽我之歌!过去曾经对你作损害,令人恼怒欺辱与打骂,羞辱欺凌伤害人心等,他人无论如何损恼相,自心如是意想为所缘,令生嗔恨生时观自性,直视观此所生嗔恨心,初时从何而来何处住,最后消失之时往何处?观察是否具有形色等,观时本来空性而无执,不断嗔恚即为大圆镜。
-
真是稀有难得!请听舍世瑜伽士我的见歌!观想曾经损害过你、令你生起嗔怒心、欺负打骂过你、羞辱你伤害你的心的那些人,忆念他们曾经对你的伤害。把这些作为自心所缘的对境,使自己生起嗔恨心,然后观察这个嗔恨心的自性。直视这个嗔心,看看它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住在哪里?最后消失在哪里?再观察它有没有形状、颜色等,这时就能认识到它本来空性的本性而不会产生执着。不需要断除嗔恨心而能当下认识它的本性就叫做“大圆镜智”。我们的人身是稀有难得的,我们遇到善知识是稀有难得的,今天能够有机会向解脱方向努力、了解解脱的方法也是稀有难得的!向往解脱成佛必须去努力,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以前藏地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上师,一位弟子要离开上师的时候拼命地祈祷上师,他问:“上师,能不能给我传个解脱的窍诀啊?”他一边祈祷一边流着眼泪。上师拉着弟子的手说:“弟子啊!你知道有一天你会死,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死,这是我的上师传给我的窍诀,我一直在修这个法。今天你要离开我了,不要忘记修这个窍诀,你要知道它的道理,这是我一辈子所修的法。”的确,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需要很多因缘的聚合,能活着真是不可思议!“舍世的瑜伽士”,不是没有丝毫境界的人,而是舍弃了世间的所有贪欲而获得了证悟境界的人。解脱成佛就要清净一切的贪嗔痴烦恼,为什么这里夏嘎巴大师要我们观想损害、欺辱过我们的人而生起嗔恨心呢?因为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这样去修炼,先让自己生起嗔恨心,然后观察它的生灭,从而认识到烦恼的空性本质。具缘的弟子要具备加行和一定的禅定基础才能这样修习,否则会有很大难度。这也是一个很直接的窍诀。我们需要通过观察了解一切万法的本体,外在的世界和内心都是一样的,就是明空不二的状态。它本来就存在,当你通过观察达到这个状态以后就不需要再做观察。找到了原始本来的光明以后,在这个境界当中就是安住。当你体悟到佛性如来藏的时候,这个嗔恨心就是“大圆镜智”。也就是说,嗔恨心是需要去认识的,而不是去断掉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性的显现。对于烦恼,显宗的方法是“断”,而大圆满法讲的是“悟”。通过上师的窍诀来悟,通过禅修的方法来悟,悟什么?在生起嗔恨心的当下,观察悟和安住悟。当悟到嗔恨心的本性时,烦恼就会转为“大圆镜智”。汝等甚为钟爱之异性,所欲肉食喜爱饮食等,渴求欲穿衣等诸服饰,欲求拥有马等牲畜类,心中如是意想为所缘,令生贪执生时观自性,直视观此所生贪执心,初时从何而来何处住,最后消失之时往何处?观察是否具有形色等,观时本来空性而无执,不断贪执即为妙察智。观想你们最钟爱的异性、最喜欢吃的食物、最想穿的衣服、想拥有的牛马等牲畜,心中以这些自己最为执着的事物作为所缘的对境,使自己生起贪执心。在生起贪心的时候,观察它的自性,从哪里来、停留在哪里、最后消失在哪里?再观察它有没有颜色、形状等,这时会体会到它本有的空性而不会产生执着,不需要断除贪心而能当下认识它的本性就叫做“妙观察智”。以这种修力,可以令我们在遇到对境的时候把握得住自心。所以,在修行的时候,观想自己最喜欢的蛋糕和咖啡、最喜欢的品牌时装,让自己生起贪心,然后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中用智慧观察它的自性,一定要专注地观察。如果心不够专注,认识的感受中实质性还会存在。观察要有方法,正确的方法就是上师传授的窍诀。汝等睡眠愚钝昏沉等,令生愚痴生时观自性,直视观此所生愚痴心,初时从何而来何处住,最后消失之时往何处?观察是否具有形色等,
-
观时本来空性而无执,不断痴心法界体性智。观想我们在睡眠、昏沉、愚痴的时候,让自己生起痴心,这时观察它的自性。寻找这个痴心最初从哪里来?然后停留在哪里?最后消失在哪里?再观察它有没有形状、颜色等,这时就能体会到它的本有空性而不生执着,不需要断除痴心而认识它的本性就叫做“法界体性智”。平时,这样反复地训练修行就是为了在烦恼产生的时候对治它。所以,修行要时刻观察自己的收获。以前藏地有一位高僧大德说:“上等的修行人每一天都会有收获,中等的修行人每个月都有收获,下等的修行人每一年都会有所收获。”这里的观察是一种修行,通过观察可以将烦恼转变为智慧。这种观察不需要很高的境界,谁都能做到。只要把心平静下来,认真地思维、观察,就能体会到它的本性。汝等于自种姓财力等,美妙身色悦耳之音声,闻思修与读写文字慧,学识渊博经忏徒众等,忆念自身所具诸功德,较他更胜一筹作意想,令生傲慢生时观自性,直视观此所生傲慢心,初时从何而来何处住,最后消失之时往何处?观察是否具有形色等,观时本来空性而无执,不断傲慢即为等性智。观想自己的身份高贵、家财富足、身娇貌美、话音悦耳,并且在闻思修行、学识文采、诵经摄受弟子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人,让自己生起傲慢心。然后,观察这个傲慢心的自性,寻找它的来处、住处和去处。再观察它是否具有形状、颜色等。当通过观察体会到它本来的空性时,就不会产生执着,不需要断除傲慢而认识它的本性叫做“平等性智”。有些喇嘛诵经特别标准,声音很好听,在闻思修行方面也很有智慧。他们经常被迎请去为亡人念经,非常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供养。观想自己也具备这样的功德和智慧,然后和他人作比较,让自己的内心生起傲慢,这时观察傲慢心的自性。如果能这样反复观修的话,以后就不会经常生起傲慢心了。如果不加观察,就不会发现自己的傲慢有多强烈。有很多修行人会想:我的上师很有名望,我得到过很多殊胜的窍诀和灌顶,我有很多了不起的上师,这是傲慢心非常强烈的表现。本来上师为我们加持、灌顶是为了净除我们修行上的障碍,可是却变成了造作恶业的资本。这时,就应当通过观察傲慢心的来源,认识它的自性,将烦恼彻底转变成智慧。他人财力超胜于自己,众多具德智者与眷徒,知识渊博讽诵悦耳者,善解法义世语辩才等,忆念他人一切妙功德,胜过于己攀比嫉妒心,令生嫉妒生时观自性,直视观此所生嫉妒心,初时从何而来何处住,最后消失之时往何处?观察是否具有形色等,观时本来空性而无执,不断嫉妒即成所作智。观想别人拥有的财富、眷属、弟子的数量胜过自己,知识渊博、诵经的声音悦耳、能理解法义、具备世间的辩才等诸多功德,让自己生起攀比嫉妒心。这时,观察这个嫉妒心的自性,寻找它的来处、住处和去处。再观察它有没有形状、颜色等,当了悟了它本来的空性时就会远离一切执着分别,不需要断除嫉妒心而认识它的本性就叫做“成所作智”。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或功德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生起嫉妒心,没有修行功夫的人嘴上“随喜”,心里实际上很嫉妒。有些人以傲慢心做功德,有些人以嫉妒心随喜他人的功德,这些都是世间轮回的因缘,特别可惜!没有调伏自己的内心,出世
-
间法就会变成世间法,出世间的大圆满法变成了世间的大圆满法,这么殊胜的大乘佛法也变成了世间法。这些修法不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在任何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躺在床上可以修,坐着可以修,在办公室里可以修,坐车的时候也可以修。修行主要是转变内心,不是在人前烧香拜佛,做给别人看的。只有内心的功夫,对今生、来世和死亡的那一刻才是有用的。如是证悟烦恼即菩提,断除烦恼分别之彼岸,找寻空性智慧诚可笑,寻亦不得之时实可悲!如果这样修持,就能证悟烦恼就是菩提。因此在断除了烦恼分别的彼岸寻找空性智慧实在是可笑,即使是苦苦寻觅,也绝不会找到的,这样的行为真是可悲!如果坚持这样修持,一切烦恼都能转为智慧。离开烦恼,不可能找到智慧,当你认识到烦恼的本性时,烦恼就已经转变为智慧了。如果按照正确的直指心性的方法修持,在每一个烦恼中都能认识本性,都能了悟空性的智慧。了知如是五毒即空性,故于何种五毒妄念生,无需观察如同此指授,寻觅生住灭与形色等,五毒即为空性已知故;生起当下于彼勿随行,松坦安住心性自地中,无疑自然消失本性中,此二即为指授与修力。了知了五毒烦恼都是空性的,无论再出现哪种妄念,都不需要做观察。像这个指授一样,通过寻找烦恼的生住灭或颜色形状等,了知了五毒烦恼都是空性的,在妄念生起的当下,心就不会跟随妄念散乱,自然松坦地安住在本性中,所有的烦恼都会自然消失在本性中。以上就是直指五毒烦恼就是五智慧的指授和修法。了解了五毒烦恼就是五智慧以后,就没有必要再做观察了,安住修就可以。观察修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当自己的正念越来越稳定、境界提高的时候,妄念生起的当下就能认识本性。认识妄念的速度越快,它的力量就越薄弱。当认识到本性以后,还要不断地护持这个境界。当这种训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不需要过松,也不需要过于专注,禅定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之后五毒烦恼何种生,已然了知烦恼过患故,空性智慧二者同时生,显解同时显解同时也。然后,无论产生任何烦恼妄念,都能认识它的本性而解脱,因为已经了知了烦恼的过患的缘故。因此,显现与解脱是同时发生的。了解了五毒烦恼的过患以后,就能马上看穿它的本体。如同你已经掌握了小偷的来处,以及他偷盗的手法,你就可以做好防范,避免他再一次行窃。同样的道理,当你知道了烦恼的过患,就不会跟随烦恼,提升自己的觉知,当下获得解脱。应该知道,妄念和空性智慧的出现是同时的,认识的境界稳定,妄念就不会再成为障碍和违缘。这时,五毒烦恼会变成解脱的力量,不断地启发你认识本性。传承上师传记教言说,烦恼妄想多时法身多,应知如此所说亦如是,作为初学者之烦恼心,反复频繁观察修为好,此为上师明知当铭记,此乃五毒自解之指授。在过去的传承祖师的传记中或教言中经常说道“烦恼妄念多的时候,认识法身的机会就多。”应当知道,事实也确实如此。作为初学者,烦恼妄念会频繁地出现,所以以观察修为主比较好。这是上
-
师证悟的密意,弟子应当牢记在心里。以上就是五毒烦恼自解脱的指授。智悲双运的境界叫“法身”,智悲双运的圆满如来藏叫“法身佛”。我们应该对祖师们所说的窍诀生起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修行去体会。我们作为初学者,应当牢牢地记住这些教言,按照正确的次第修持。有一次,几个和尚正在打坐,达摩祖师坐在旁边打磨一只瓦片。于是,那几个和尚就问大师:“你在做什么?”大师说:“我在磨瓦成镜。”他们说:“这怎么可能呢?”大师问:“那么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我们在练习打坐成佛。”大师说:“既然瓦片不可能磨成镜子,你们打坐又怎么能成佛?”如果没有方法,无论怎样努力也不会达到目标。内心具有境界的人,身边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喜悦和温暖。调整自心的功德和智慧能给自他都带来快乐。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五慈成加参仁波切哎玛火!如心一般爱子请谛听!柔软顺滑衣物穿在身,思维柔滑之感观自心;粗布陋衣等物披在身,思维粗糙之感观自心,观时二者空性平等味。真是稀有难得!心子们,请过来听即生成就的顿悟法门!恭敬地来听这个了义究竟的窍诀。现在讲讲,我们六根的感受意识是怎么解脱的。观想自己穿着柔软舒适的衣服时,思维身体接触到衣服的柔软感觉。再观想自己穿着粗糙破旧的衣服时,思维所接触到的粗糙感觉。仔细地观察这两种感受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它们是平等的空性。从这一个感受上了解了空性,一切烦恼都会解脱。比如,我第一次在城市里见到竹子的时候,以为它是实心的。但是自从旁人告诉我竹子的里面是空的以后,我就知道了所有的竹子,无论是粗是细都是空心的。当我们不认识触觉的本性时,很执着它的感受。比如说,如果我们穿过一件质地柔软,手感顺滑的衣服,就会很执着它的舒适感,心想:下一次一定要买这样的衣服。如果穿着粗糙坚硬的衣服时,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当内心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要观察内心,舒不舒服的心到底在哪里?其实,这只是我们习惯的感觉,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一直在追求和执着不存在的东西,所以痛苦。这是身识自解脱的窍诀,通过这个方法的训练能让我们远离颠倒的梦想。瞻佛金身妙好庄严相,思维俊美之想观自心;复观蛤蟆等类丑恶相,思维丑陋之想观自心,观时二者空性平等味。观想自己见到相好庄严的金色佛像时,心中会因为它的美好而油然地生起欢喜;再观想蛤蟆之类的丑恶相,会生起丑陋、厌恶的想法。认真思维这两钟心念的来源,就能体会到它们也是平等一味的空性。有些人亲眼见到自己喜爱的明星,激动得可以昏过去;见到蛇、青蛙、老鼠等难看的形象,就躲得很远甚至尖叫。作为修行人,要观察这个好看与不好看的心念究竟在哪里?从本质上来讲,它们没有任何差别,都是自己的分别心而已,都是空性的本质。这是眼识自解脱的指授,只有大圆满法里才有这样直指心性的窍诀。口食赤糖之类诸美味,品尝甘甜之味观自心;食用生姜辛辣等食物,
-
思维辛辣之味观自心,观时二者空性平等味。观想自己吃到红糖等甜美的味道时,会感到美味可口;再观想吃到生姜等辛辣的食物,就会感到刺激难耐。认真地思维享受和拒绝两种心态的来源,就能体会到它们平等一味的空性。有执着产生就会有烦恼,有喜欢的东西就会有不喜欢的东西。同样地去观察喜欢和不喜欢的心从哪里来?如果去观察就能认识它的本性而解脱,不观察就会跟随烦恼轮回,错过本性。这是舌识自解脱的指授,通过这个窍诀可以改变我们无始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气。嗅闻旃檀等料之香味,思维怡人香味观自心;复闻阿魏大蒜等臭味,思维恶臭气味观自心;观时二者空性平等味。观想自己闻到檀香等怡人的香味时,会产生喜爱的贪执;再观想闻到阿魏、大蒜等恶臭的气味,就会心生厌恶、恶心。思维这两种心念的来源,就能认识到它们是平等一味的空性本质。当我们出门之前,习惯性地会喷些香水,为什么呢?因为人人都喜欢清香好闻的气味儿,没有人会喜欢洗手间的味儿。这时候,就应该观察自己的心,喜不喜欢的这颗心究竟在哪里?通过思维和分析,就能体会到它们平等的空性。这是鼻识自解脱的指授。聆听铃铛琵琶萧笛声,思维悦耳之音观自心,倾听击石拍手之杂音,思维刺耳噪音观自心,观时二者空性平等味。观想当自己听到铃铛、琵琶、笛子等悦耳动听的声音时,会觉得很好听、很喜欢;当听到拍手、打石头的声音时,会觉得很吵、很刺耳。仔细观察这两种心念的来源,就能体会它们平等一味的空性。当我们听到好听的流行音乐,都会觉得很享受如果听到外面盖房子的噪音、汽车的喇叭声或者做生意的吆喝声,就不那么开心了。为什么自己的情绪会有那么大的反差?反观自己的心就能明白分别心的本质。如果不认识这个分别心的自性,再好听的声音也会打乱自己的平静;如果会修行的话,任何声音都能启发禅定的境界。所以,当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在第一时间里不要生分别心,要立即观察它的自性,然后安住在显现与空性不可分离的境界中。汝等观想自身转生为,转轮圣王统领四大洲,爱妃良臣眷属众围绕,身居五宝所砌宫殿中,享用百种美味之盛宴,如此情境于心所现时,思维无比安乐观自心;复观孤身贫贱无眷仆,横卧栖身断墙残垣边,头上淋雨身下潮湿处,身染麻风等病患恶疾,断臂肢残受尽诸苦难,观想痛苦逼迫之感受,如此情境于心所现时,思维愁苦难耐观自心,观时苦乐空性平等味。现在,观想自己转生为统领四大洲的转轮圣王由无量的妃子、大臣、奴仆、眷属围绕、拥护和爱戴着。自己居住在由五种珍宝所砌成的宫殿里,享用着成百上千的美味饮食。清晰地观想这种情境,内心会生起无比的欢喜和安乐,这时观察这个欢喜心的来源。再观想自己是一个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贫贱乞丐,只能栖身在残垣断壁下,下雨也没有遮蔽的地方,只有躺在潮湿的地方,身上又染着麻风等,恶疾缠身、肢体残缺、饱受苦难、倍受痛苦的逼迫。当内心真实地浮现这种情境的时候,就会感到愁苦难耐,这时要观察感受痛苦的心。通过观察,就能了知苦与乐的感受也是平等一味的空性本质。我们可以观想自己住在豪宅里,吃的是山珍海味,有保姆和佣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出门有司机开着豪车迎接着,身边还跟着几个健壮的保镖。大家都很尊敬我、经常赞叹我、对我说的话很认同,当
-
自己一切财富享用都具备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很欢喜和自豪。这时候,立即用智慧来观察这种快乐的心有没有实质。再观想自己是没吃没穿的贫穷乞丐,就像地震中的幸存者,没有亲人、没有房子、身患绝症、悲惨不堪……仿佛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一般。除了自己,世界上可能再也找不到更可怜的人了。想象自己遭受着这种身心痛苦,恐惧绝望,然后观察心的来源,进入平等空性的境界中。我们一直追逐着感受而忽略心的本性,才有苦与乐的分别、不能见到万事万物的真相。如是了达六聚为空性,从此贤劣识聚何者生,无需如此指授作观察,无基本来解脱空性故;显现之时于彼不随行,悠然而住心性自地中,定能自我解脱无疑惑。此为六聚自解之指授。如果了知了色声香味触六种识聚的本来空性,以后无论生起任何好或不好的念头,都不需要再按照这个教授作观察,因为心念本来就是没有来去的解脱大空性。这时,只要不跟随妄念的显现,自然安住在心性中就能获得自我解脱,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上就是六种识聚自解脱的指授。认识了心识的真相以后,任何苦乐感受只会增长你的智慧,不会带来烦恼;只会引导你解脱,而不会把你拉进轮回里。你不需要再作观察,可以直接进入本性的境界中。因为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的显现与本体本来就是明空不二的境界。我们没有认识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启示或者自己没有去修炼,始终都活在感觉的境界里。在这个实修引导里,能让我们达到什么样的修行境界呢?第一,通过修持这个方法,自相续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所有的起心动念和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感受变得如梦如幻。第二,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感受不会再有强烈的欲望,执着越来越小。第三,能体会到六根的感受的确是空性的智慧,它并不是实实在在的。相对于没有大圆满基础的修行人来说,有一定的闻思修学基础、有信心和慈悲心的人体会会更深刻。对于这个方法,要好好地去体悟,如果能得到它的密意就是自己最大的福报了。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六慈成加参仁波切哎玛火!诸善男子专心再来听!汝等自心放松而安住,且观彼为如何安住相,观时本住觉性之中故,安住即是本空之觉性,诸位具缘心子当明了,住即自心庄严之指授。这三个窍诀是证悟空性、证悟大圆满的唯一途径。具缘的弟子们,再来专心地听,反复地听、反复地观察,然后牢记在心里。你们要松紧平衡、放松自然地安住,观察能安住和所安住的心在哪里。观察的时候,可以了知心本来就安住在觉性当中,安住的心就是本体觉性。具缘的心子们应当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安住即为自心庄严的指授。细小的细菌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被看到,细微的妄念只有在心越来越清净的时候才能被发现。当你能发现自己非常细微的妄念时,说明你的境界已经进步了。在打坐中,当细微的念头挥之不去的时候,就要通过祈祷上师,或者通过“啪的”来断除纷杂的妄念。当你进入最原始、最初清净的本性中,细微的妄念自然都会消失。在禅宗里,有一种叫“棒喝”的方法,断除妄念的意义是同样的。观察妄念如何生起相,观之其于空明觉性外,
-
本来无有丝毫动摇故,散乱亦是本空之觉性,诸位具缘心子当明了,散为自心游舞之指授。观察妄念是怎样产生的,当你用心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妄念在安住中,从来没有离开过空明不二的觉性,散乱也没有离开过觉性的本体,各位心子们应当明白,这就是散乱为自心幻化游舞的指授。如果我们想去拉萨,一定会先查找去拉萨的地图,了解各个景观的大致情况,因为只有之前对那里有了印象,到达以后才会一眼认出它们。像这个例子一样,如果我们对心性有了了解以后,有人为我们指示心性的时候才能立即认识。这也是直指心性的法义所在。一切妄念本来就没有离开过心的本性,只是我们没有认识而已。如果不做观察,散乱就是散乱;当我们认识妄念的时候,它们就是本性妙力的显现。只要去观察妄念,它们当下就会消失在法界中。我们还漂泊在显现的境界中,就是因为还没有完全地认识法界。心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它的道理。由于因缘福报不足,你们不能完全利用这个境界,但是你的目标和方向没有错,已经走在正确的证悟之道上了,这是千真万确的,这是一个真正的证悟者用他的证悟境界在为我们作印证。散乱的本体就是我们的本性,是本性的显现。譬如大海波涛多汹涌,大海之性稍许未动摇,心之安住思维或散乱,亦于觉空性中未动故,当知所住即是觉性中,当知所现即是觉性相,若许安住之心即是修,妄念生起散乱非为修,不识住散二者之隐过,住散觉三未融之征象。比如,无论大海上的波涛多么汹涌澎湃,但是大海的本性没有变化过。自心无论是在安住、思维或是散乱中,都没有离开觉性的本体。应当知道,心安住是在觉性中,起心动念也不离觉性。如果认为只有安住是修行,而散乱不是修行的话,这是没有认识安住与散乱两者本性的过患,是安住、散乱与觉性三者没有相融的标志。妄念的显现,就像海面上翻滚的波浪;心的本性,就像大海的不动本性。心无论在安住还是在散乱,都没有离开过觉性。海浪出现在大海中,最后还会消失在大海的平静中。如果认为安住是修行,而散乱不是修行,就是还有分别心存在,离开了本性,这是还没有认识到本性的标志。是故一切具缘圣心子,安住散乱皆为觉性故,此等之前心中虽已悟,住散觉三相融合一修,散乱安住无二之指授。所以,具缘的心子们,安住与散乱都是觉性的本体,这个道理我们虽然已经明白了,但是还要把安住、散乱和觉性三者融合在一起修持。这是散乱与安住自性不二的指授。从本体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散乱、愚痴还是安住,都是本性光明的智慧。我们想获得究竟的解脱,不但要了解这个道理,还要按照这个窍诀实修。在没有获得究竟证悟之前,离不开为我们引导实相的善知识,更离不开自己的精进。这就是直指安住与散乱本体不二的教授。完整的颂词十六哎玛火!诸善男子专心再来听!
-
汝等自心放松而安住,且观彼为如何安住相,观时本住觉性之中故,安住即是本空之觉性,诸位具缘心子当明了,住即自心庄严之指授。观察妄念如何生起相,观之其于空明觉性外,本来无有丝毫动摇故,散乱亦是本空之觉性,诸位具缘心子当明了,散为自心游舞之指授。譬如大海波涛多汹涌,大海之性稍许未动摇,心之安住思维或散乱,亦于觉空性中未动故,当知所住即是觉性中,当知所现即是觉性相,若许安住之心即是修,妄念生起散乱非为修,不识住散二者之隐过,住散觉三未融之征象。是故一切具缘圣心子,安住散乱皆为觉性故,此等之前心中虽已悟,住散觉三相融合一修,散乱安住无二之指授。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七慈成加参仁波切哎玛火!具缘独子一般诸心子,汝等缓缓勿散用心听,歌者舍世措珠让卓我,美妙见歌但愿铭于心。真是稀有难得!具缘的心子们,我唯一的孩子心不要散乱、慢慢地来听舍世的瑜伽士我唱的美妙动听的见歌,希望你们能把它清楚地铭记在心里。夏嘎巴大师安慰弟子们说,不要着急,用心来听法、用心去体会。用清净的心来听法,窍诀的加持就能融入你们的心里,就像雪花落在雪地上,融成一片。抉择诸法皆空成一味,对于轮回涅槃无取舍,息除执着亲怨之迷乱,无有自他分别执着相,证悟诸法一味皆空性。通过观察,抉择一切万法都是空性一体的本性
-
对于轮回与涅槃不作取舍,息除对亲与怨的迷乱,没有对自他的分别与执着,证悟一切法都是空性的见地。在究竟的意义上,轮回与涅槃没有任何差别。当证悟到这个明空不二的境界时,对亲人的贪执和对敌方的嗔恨心等堕入轮回的因缘全部都会消失,消失在法界。善念与恶念的本体就是法界的本体空性。自己与他人的分别,在本体光明的角度也是平等不二的。当我们认识到分别心的本体,分别也会消失在心的本体中。在清净的本性之外,没有一个独立的法。此为概述广说之精要,诸乘顶饰大圆满之中,轮涅诸法本无基与根,本来成佛法身中一味。这是概括性地介绍它的精华要点,在一切乘法的顶乘大圆满教法当中,认为轮回与涅槃等一切诸法本来就没有实体,它们在法身界中一味一体。获得证悟、即生成就的唯一途径就是彻底认识本性。大圆满的见解是九乘之顶的最高见解,通过修持窍诀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就像跨越广阔浩瀚的大海,必须依靠一条大船。在证悟本性的境界中,轮涅一切诸法都是法身佛。法身佛就是同时具有大悲心和了悟万事万物的空性大智慧的圆满境界。大圆满中无佛亦无魔,大圆满境无佛无众生,大圆满基无贤亦无劣,大圆满道无远无捷径,大圆满果无得与未得,大圆满法无行与非行,大圆满义无修与不修,此即大圆满之见解王。在大圆满的境界中,没有佛与魔的分别、对境没有佛与众生的分别、本基没有好与坏的差别、道没有远与近的差别、果位没有得与不得的分别、大圆满法没有行与不行的分别,对于法义也没有修与不修的分别。这就是大圆满最殊胜的见解。在这个境界中,没有佛与众生的分别,一切都是清净圆满的。在佛菩萨境界中,能看到三界一切众生的真相,所以他们能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在大圆满的本基中,没有好与不好的分别、对于修道也没有远与近的分别、对于果位没有得与不得的分别心。究竟的境界中没有修与不修的分别,因为它不需要用分别意识去修证,本来就是圆满的。它需要我们净化内心来认识,是能自然赤裸出来的原始的本来面目。这是大圆满法中最殊胜、最究竟的见解。证悟如是大圆见解时,三门粗细妄念皆息尽,犹如羊毛之上水打湿,住于三门寂静调柔中,生起乐明无念三昧定,未证此义漂泊轮回众,如同慈母悲悯独子般,顿生真实无伪大悲心,当知此亦大圆之胜见!当证悟到大圆满的这种见解时,身语意三门当中的一切粗细妄念都会清净。三门会变得寂静调柔,就像羊毛被水打湿一般柔软,并且能生起乐、明、无念的禅定觉受。这时,对于没有证悟实相的轮回众生会自然地生起悲悯心,如同慈爱的母亲悲悯自己的孩子一样,心中会顿时生起真实无伪的大悲心。应当知道,这也是大圆满的殊胜见解。当证悟到这种殊胜见解时,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部会清净,三门调柔寂静。比如,一些修行好的人说话、走路、做事情完全不同,让人感到温暖、踏实、有吸引力。当内心逐渐清净的时候,就会自然生起乐、明、无念的禅定觉受。这是修行境界提高的验相,而且,对众生也会自然地生起真实大悲心。慈悲与空性智慧同时圆满就是大圆满境界的标志。若已抉择诸法为空性,舍弃善法不畏恶法过,即是黑品空口魔之见,莫堕如此魔见是为贵,
-
此等即为大圆之指授。此等指授极为重要也。如果已经抉择一切法是单空的本性而舍弃善法,也不畏惧恶法的过患,这就是魔的见解,千万不要堕入这样的魔见中。以上就是大圆满的直指教授,这些教授非常重要。一些人经常闻思而不实修,认为一切都是空性的,没有善也没有恶,轮回和涅槃都不存在。这是忽视因果,堕入地狱的因缘。见解是我们最后要完成的结果和目标,而不是修持的道。藏地的大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在依止上师绒顿拉嘎的时候,上师对他说:“我这个殊胜的大圆满法门,白天修白天成佛,晚上修晚上成佛,具有宿缘的人不需要修持也能成佛。”结果,米拉日巴整天睡大觉,最后被上师赶走了。以前,藏地还有一个在家人,他经常听关于空性、中观的佛法。有一天,他突然拿起刀冲着一只羊说:“我是空的,你是空的,刀也是空的。”然后,就把它给杀了。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地实修和理解法义,所以颠倒因果,成为了后人的笑柄。在密宗里也有这样一些人,没有修行的境界,只会说大话。听过一些大圆满的名词以后,就开始到处说法,这样对他人和自己都没有意义。还有些人知道一些大圆满的名词就拿来随便开玩笑,罪业特别严重。如果堕入了断空的见解中,就会认为行善法没有功德、作恶也没有罪业,这样就会落入空口说见的偏道中,这完全是魔的知见。辨别自己有没有落入偏道,就是要观察自己是不是重视因果、是否自己在修证见解而不是光说给他人听。这就是夏嘎巴大师从大圆满的见解中印证弟子的见解,所以这些教授非常关键。外境世俗色声诸显现,然未证悟彼等即空性,自许修持见解于何称?是故起初即应如是修,时而观修祈祷上师尊,时而观修松紧自然住,如此观时心中生欢喜,诸法为空清明而起现,外在所现种种之境相,伸手欲触亦念无所持。如果没有证悟世俗一切外境中的显现都是空性的见解,怎么能说自己在修持见解呢?所以,首先应当这样修持,有时候观想上师、祈祷上师,有时候松紧平衡、自然安住。这样观想的时候,心中会生起欢喜。诸法为空性却能清晰地显现,对于外在的一切显现,伸手想要接触时,应当忆念一切都是无法抓住的空性本体。必须通过闻法了解诸法的本性,然后进入实修。如果连本性都不了解,就根本谈不上在修行。怎么来修呢?得到上师的窍诀和印证以后,通过智慧来观察修,观察外境的一切山河大地从何处来、何处去。然后,再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粗也好、细也好、散乱也好、平静也好,它的本体都是空性大智慧,就是如来藏的光明境界。在实修当中,要以祈祷上师和观察和安住交替修。祈祷上师在修行中非常重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地进入空性大智慧的状态。有一次,在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病象的时候住进了医院里,不管怎样打针、吃药,上师都从来不解开自己的腰带,一直以打坐的方式坐在床上。在深夜里,常常能听到喇嘛祈祷上师的声音。以前,当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传法的时候,弟子仲敦巴问:“为什么藏地的成就者这么少,而印度的成就者很多呢?”尊者说:“因为藏族人把上师当做凡夫,这样怎么获得成就、怎么能得到上师的加持呢?”所以在这里,祈祷上师就是获得成就、得到加持的缘起。当生起妄念的时候,有时候祈祷上师,有时候观察妄念的来去、形状、颜色,有时候调整自己的状态、达到松紧平衡等,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令自心进入清净的境界里。也很容易生起欢喜心和广大的慈悲心。当我们对空性的见解稍有了解以后,就开始靠近证悟了。因为自心一直不离开安住空性的对境中修持,所以执着实有的心也会慢慢消失。座下也会出现如
-
梦如幻、显现皆空的感觉。有时,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手可以穿过墙,这些感受都会出现。当观察触摸的感觉时,感觉也融入了空性中,触不触就没有差别了。但是我们还没有证悟,它只是修行中出现的觉受。自己可以确定已经进入了大圆满的境界、空性智慧的境界,心中会生起这样的定解。确定此见即是正道见,所思之见定成稳固见,此时即得正见之定解,执亦不染安住无执中。自己可以确定这种见解就是正确之道的见解,它也会成为稳固的见解。这时,自己已经得到了正见的定解,不会被执着染污而安住在没有任何执着的境界中。经过长期的修持,内心对见解会越来越肯定,见解会越来越稳固,自己的境界也会更稳定。生起正见的标准是什么?内心会生起慈悲心、对上师生起无比的信心、以及生起空性的觉受。当认识到空性的境界时,会生起具有觉知的确定,不会再犹豫、怀疑、不安。但是这时很容易执着自己的境界,觉得自己快要证悟了而兴奋不已,这也是修行中最大的障碍。如果出现这样强烈的执着,就应当在上师面前印证境界、进一步求窍诀。所以,这时不被执着染浊、继续安住在本性上很重要。若悟本性即使无修行,死时中阴生何恐怖相,亦知自显空性本自色,故于本净基中而成佛。如果证悟到本性,即使没有任何修行,也能在死亡中阴显现恐怖形象的时候认识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是本来空性的自相,在清净的本基中认识而成佛。虽然由于上师的加持和自己的一些福报,当下认识了本性,后来自己也没有坚持、没有护持、没有修持。但是以当下对本性确定的功德,在死亡中阴恐怖形象显现的时候很可能帮助自己在本基中成佛。未悟觉性修持觉性义,如同始自初一即错谬,直至十五之间皆为错,未证世俗诸法无实有,妄言已证空性大妄语,是故最初如是指授时,常依上师足前于实相,抉择确定纠正诸错谬,是故有缘之子铭于心!如果当上师为自己介绍本性的时候,自己没有证悟,那么后面的一切修行都会错谬。如果从初一的时候就开始错乱,后面的日期也会随着错乱的。如果没有证悟诸法为空性而说自己已经证悟空性了,就是大妄语。所以,最初上师为我们指授正见的时候,就要长时间依止上师抉择见解,纠正所有的错误。有缘的弟子们,这些非常重要,你们要铭记心中!在藏传佛法里,大圆满法是九乘最顶级的即生成就法门,也是听闻解脱、见闻解脱的顿悟法门。过去已经出现了无数的虹光成就者,从法的角度来讲是非常殊胜的。从弟子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有很大福报的人才可以遇到的。如果能听到一句大圆满法,都说明你跟大圆满法有甚深的因缘。如果没有人给你讲大圆满法、为你印证见解、你自己也不明白而糊里糊涂地修法,或者上师已经为你直指了本性的境界而你自己还没有证悟,那么你的一切修行都是错误的。有些人不依止导师,喜欢自己看书、自己修,自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精进地修持自己的见解,结果都是为轮回打基础。如果从初一的时候日期就是错乱的,那么一直到十五也都是错乱的。所以如理如法地修行特别重要,并且不断地将自己证悟的境界、觉受、见解等汇报给上师,在上师面前求印证。夏嘎巴大师、喇嘛仁波切或者法王如意宝等这些伟大的成就者都是在自己的根本上师座下证悟的,我们不可能比他们的根机还要好,所以更有必要认真地依止上师修行了。我们在没有证悟大空性之前,不能离开上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见一见上师,汇报一下自己的修法和感受。究竟的证悟窍诀只有证悟者的手里才有,不是依靠自己的分别心,所以一定要珍惜与上师在一起的机会。完整的颂词十七
-
哎玛火!具缘独子一般诸心子,汝等缓缓勿散用心听,歌者舍世措珠让卓我,美妙见歌但愿铭于心。抉择诸法皆空成一味,对于轮回涅槃无取舍,息除执着亲怨之迷乱,无有自他分别执着相,证悟诸法一味皆空性。此为概述广说之精要,诸乘顶饰大圆满之中,轮涅诸法本无基与根,本来成佛法身中一味。大圆满中无佛亦无魔,大圆满境无佛无众生,大圆满基无贤亦无劣,大圆满道无远无捷径,大圆满果无得与未得,大圆满法无行与非行,大圆满义无修与不修,此即大圆满之见解王。证悟如是大圆见解时,三门粗细妄念皆息尽,犹如羊毛之上水打湿,住于三门寂静调柔中,生起乐明无念三昧定,未证此义漂泊轮回众,如同慈母悲悯独子般,顿生真实无伪大悲心,当知此亦大圆之胜见!若已抉择诸法为空性,舍弃善法不畏恶法过,即是黑品空口魔之见,莫堕如此魔见是为贵,此等即为大圆之指授。此等指授极为重要也。
-
外境世俗色声诸显现,然未证悟彼等即空性,自许修持见解于何称?是故起初即应如是修,时而观修祈祷上师尊,时而观修松紧自然住,如此观时心中生欢喜,诸法为空清明而起现,外在所现种种之境相,伸手欲触亦念无所持。确定此见即是正道见,所思之见定成稳固见,此时即得正见之定解,执亦不染安住无执中。若悟本性即使无修行,死时中阴生何恐怖相,亦知自显空性本自色,故于本净基中而成佛。未悟觉性修持觉性义,如同始自初一即错谬,直至十五之间皆为错,未证世俗诸法无实有,妄言已证空性大妄语,是故最初如是指授时,常依上师足前于实相,抉择确定纠正诸错谬,是故有缘之子铭于心!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八哎玛火!具缘诸善男子请谛听!通达如是见解之实相,彻底远离令生贪嗔境,独居林间山中清静地,舍弃身之勤作住瑜伽,断除语之所言修止语,心如虚空超离所思境,真是稀有难得!各位具缘的心子,来聆听这个即生成就的顿悟法门。通达了这种真实见解的实相以后,就要彻底远离容易令自己产生贪心或嗔心的对境,独自居住在没有外界干扰的山林静地实修。身体舍弃一切所做的俗务,安住而坐;口中不讲俗语,放下一切所言修止语;安住在超越思维、意识的层面,
-
犹如虚空一般的境界中。心不要内收或外散,在松紧平衡的状态中听法,感悟心的本性。当通达了本性的光明后,你会感觉到除了本性以外,没有另一个外在的存在,也没有烦恼的存在,一切万法都是本性的妙力显现,本性与万法就像太阳和阳光,一味一体。这时,要远离娱乐、购物等一切会令自己产生贪心或嗔心的环境,独自坐在佛堂、阳台、公园里或者任何安静的地方修法,护持本性,还要尽量亲近上师身边修法。如果没有这样的修行环境,你的心很容易被极具诱惑力的外境所转,很容易忘记本性的光明。放下身体的所有活动,放弃没有意义的闲言,心远离意识的造作,唯一要做的就是护持本性。在没有认识本性之前,要靠身口意来积累福报资粮,一旦当你在金刚上师面前认识了如虚空般的本性以后,就不要再怀疑、犹豫和分别,全然地安住其中。无散无住性中而放松,心中无有所依即见解,安住无有所修之性中,当获无有所得大圆果。不依任何所缘而修的对境,在没有散乱与安住之差别的平等本性中放松地安住,这叫做“见解”。本来没有所修的法或所护持的境界,也没有一个能得到的果,安住在这种无修的大修中去获得究竟的大圆满果位。安住本性的时候,没有安住与不安住的分别,本来就在自然的安住中,本来就在护持中。一切众生的心本身就具有自性的光明,只是还没有被发现。心能了知到光明始终没有变化过,而妄念、烦恼只是随着外境的显现偶而产生的,并不是心的本性。当你认识了虚空般的本性,心会无有所求,不存在对与错、修与不修的对立概念,因为当下赤裸出来的就是本来圆满的究竟果位。于是安住于此见解时,勿思住于如此觉性界,勿思堕入昏沉掉举中,不为妄念之网所束缚,无有所缘通彻明净性,于此境中松坦自然住。那么,安住在见解当中的时候,不要去想“现在安住在这样的觉性中”或者“现在落入昏沉或掉举中了”,不能被妄想分别的网所束缚,自然安住在远离所缘对境的明净本性中。安住时,不要再去分别“这是不是觉性?”、“这是不是昏沉?”、“妄念会不会来?”、“这是法身还是阿赖耶识?”等等,不要被任何妄念束缚自己的境界,当下就是本性。如果再去辨别自己的境界,当下已经离开本性了。当认识本性的时候,束缚的绳子已经被剪断,彻底离开轮回了。大圆满修法的主要目的是当下解脱一切妄念的束缚,妄念解脱了,我们就解脱了。但是,当下解脱和永远解脱还有所不同,从当下解脱开始慢慢体会,经过持续地护持,最后才能实现永久的解脱。如果当下获得解脱而不继续护持,第二个当下的轮回又会出现。因此,要放下心中的疑惑,从每一个当下开始修持,疑惑自然会彻底消失。在通彻的本性中,轮涅本是不二的,没有“能”与“所”的分别,也没有“内”与“外”的差别。当妄念出现的时候,观察妄念的来去,然后会恢复光明、无分别的境界,妄念再次出现的时候,再去观察它,又会回到光明的境界。这样不间断地修持,用即生成就的顿悟法门去对治无始以来的习气,成佛便指日可待了。意念之法不见离思义,依造作法不至无作地,若欲了悟离意无作义,不染造作赤裸觉中住。用意识去思维,永远见不到超越意识的真谛,刻意地造作、修饰永远达不到远离矫饰的彼岸。如果想要了达超越意识、远离造作的真义,就不能去刻意造作,安住在赤裸裸的觉性中。在自然的本性中,一切改造都是多余的,庸俗的意
-
识永远体会不到心的本性。假如把冰放进水里,刚开始冰还是冰,但是融化以后就会和水融为一体。如妄念出现时,安住不动,它很快会融入法界,消失无迹,业力的循环和延续会当下终止。每个人的成就速度不同,就是取决于他们护持的深度。持续护持这种状态,在此基础上接受上师的加持和灌顶,也能加快成就的速度。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顿悟法门了离诸二取即为最胜见,无有取舍即为最胜修,远离勤作即为最胜行,无求本位即为最胜果。远离一切二取分别见是最殊胜的见解,没有任何执取或舍弃是最殊胜的修行,不加造作是最殊胜的行为,没有所求、本位自圆是最殊胜的果位。当我们观察心的来去时,能所二取的分别心自然会消融在法界中,这时就是觉醒的智慧。体会到本性之后,还需要长期护持,想把铁棒磨成针,需要坚持的精神。护持本性也需要不断熏习,不能跟着各种感觉走,因为当你去抓感觉的时候,已经忘记本性了。众生容易被感觉束缚,越执着那种感觉,心就被束缚得越紧,抓不住感觉的时候,勉强、苛求、痛苦。这些感觉原本就不存在,追求“感觉”只会作茧自缚。特别是遇到对境的时候,要安住在实修的境界中去感悟法义,反复深入、加强自己的修行,感觉对我们的控制力才会慢慢减弱、最后消失。最高、最究竟的见解是远离二取分别念和对立心产生的感觉。没有舍弃轮回和追求涅槃的分别,这是最究竟的修持。超越分别对立心,远离所有的造作行为与意识的追求是最究竟的行为。这种境界是在认识本性、修行稳定以后才能体会的。一切福报资粮、功德、忏悔,都是指护持本性,见修行果都在其中圆满。我们偶尔也能认识本性,但是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所染,认识的境界很快会消失,无法稳定,所以需要依止上师,按照上师传的窍诀和次第引导长期修行。九乘之巅的法门大圆满法就是指心的本性,就是上师印证的本性,认识了就不要再怀疑,一生都要护持。观而不见当弃寻觅见,修而不得当舍依缘念,行而不成当断幻相执,觅而不得当放得果愿。无论如何观察也见不到实相,故而放弃寻觅见解的希望;如何修持也找不到任何所修的法,故而舍弃所依靠的对境;如何行持也不会有所成就,故而断除对幻相的执着;如何追求都了无所得,故而放弃得果的希望。无论你如何观察妄念,都好似在天空中寻找鸟迹,妄念本为空性,在观察的当下没有任何所见,自然地安住在当下的本性上,这时的境界就是“见”。原始的本性是通过修持上师的窍诀而恢复的,并非修出来的另一个境界。所以,没有一个所修的对境,没有任何分别,安住本性中的时候,一切分别对境自然消失,这就是“修”。意识造作出来的全部都是虚幻不实的,跟随妄念去想,永远想不完。如果你追求的是世间的人天福报,可以通过持戒行善做到,但是获得即生成就的唯一方法只有“认识本性”。因为认识本性的一刹那,所有的无明分别和执着,所有粗细妄念都会中断,这时候就是真正的修行状态了。当自心的宝贝失而复得的时候,就已经达到最高的果位,所以,究竟圆满的果位不是意识追求而得到的。在这里,其实是从见、修、行、果,不同的角度解释一个境界——本性的境界。也可以说,本性中本来已经圆满了见修行果的一切功德。此时于此放松无改念,勿生偏袒执着亦勿染,此时觉性无实亦光明,此见即为诸见之顶严;
-
不要以偏袒和执着染污此时自然无造作的心,当下是无实而光明的觉性,这正是最高的见解。认识本性后,就无需再分别空与明、这时的心属于第几识等,不追逐过去或设想未来,安住当下。妄念再次出现的时候,通过修“觅心法”认识本性,护持、延续这个境界,本性就能渐渐赤裸。在护持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净与不净、苦与乐等觉受,像夏天的花一样争奇斗艳。轮回的痛苦来源于感觉,如果将大圆满修法建立在感觉上,就与世俗烦恼别无二致。六识都是建立在心的感觉上,感觉虽有,但不应把它看做真实。应知一切感觉如幻相,不要被感觉拉进轮回里,继续护持,感觉会自然消失在我们的智慧心中。此时,烦恼就成了提升境界的垫脚石。感觉是无始以来的习惯,是内心延续的执着,感觉消失,痛苦就会消失。紧抓感觉,分别心就会增加,烦恼沉重,欲求乐、不欲苦,苦与乐的因混在一起,果也混在一起,轮回就产生了。妄念不断就是轮回,好的感觉后面还有坏的感觉。坚持很可贵,修行的确是内心的功夫,如果感觉很吃力,说明自己的出离心和慈悲心不够大,不想解脱。如果行善的同时做恶业,把苦与乐的因混淆,痛苦就会像海浪一样不断袭来。我们心中有苦也有乐,是过去的善业和恶业参杂在一起。当念头刚出现的时候,观察并改变它很容易,如果不断重复让它形成强大的业力时,就会变成行为。这时,只有修行深厚的人才能护持境界,如如安住。砍断一颗小树苗很容易,要砍倒一颗苍天大树就很费力了。心没有实体,没有外形,但是它的光明本性存在。眼能见色,耳能闻声……在所有心识的背后有一个能了知万法的光明智慧,这就是本性。意识是不断生灭变化的,本性的光明如天空、太阳一样恒时存在。细微的意识背后,有一个洞知一切的光明心,就是能认识梦境的光明心,它就是本性。认识本性之后不能再思维当下的状态,否则又会回到意识分别里。当下此心的本性,就是九乘之巅的最高境界,通过认真修窍诀就能悟到。当死亡来临,身体与灵魂分离的阶段,始终能安住不动,就能证悟空性,不会再迷失于轮回。这就是最究竟、虹光成就的窍诀。见要当观空明无执性,修要护持无执自解脱,行要松坦安住六识聚,果要息止希求与畏惧。见解的精要是观修空明无执的本性;修行的精要是护持无执自解脱的境界;行为的精要是松坦安住六识的本性中;果位的精要是断除了所有追求和畏惧。如果能护持这个广大无执的境界,粗细妄念都会自然解脱,不用刻意地压制、转变或降伏,因为妄念存在的地方解脱也在。在无记或者迷惑的状态中,还有细微的妄念在延续,而认识本性的当下就能完全终止无明。修行中的妄念与平时的妄念不同,过去的妄念会延续,同时积累恶业;修行中的妄念生起,能立即获得解脱。这是轮回与解脱的不同过程。六识感受或者六根的对境出现时,保持松坦自然的心,让它自然消融在本性中。眼见美景,耳闻妙音,身感舒适,觉受愉悦……,当好坏的觉受出现时,执着已经产生,烦恼和痛苦会随之而来。所以,究竟的果位是没有希求、畏惧,彻底远离苦乐分别的极乐境界。“见要”是本性境界,“修要”是护持境界,“行要”是远离分别,“果要”是始终安住在不变的境界中。不执诸边见之最胜王,不依诸缘修之最胜王,不作取舍行之最胜王,远离希惧果之最胜王。没有任何偏袒执着,是最殊胜的见解;远离能所二取分别,是最殊胜的修行;息止贪嗔,不作取舍,是最殊胜的行为;没有任何希求与畏惧,是最殊胜的果位。护持本性是忏悔、积累资粮,一切功德的来源,所
-
有境界都在其中,究竟的境界像皇帝一样至高无上。如果护持的境界足够稳定,梦中也不被烦恼束缚,能获得光明境界。无见舍弃见解之所依,无修随显随之怡然舍,无行远离破立与取舍,无得放弃得果之希望。已达到无见的境界,故舍弃一切以对立心而树立的见解;已达到无修的境界,故不跟随任何显现而加以对治;已达到无行的境界,故而没有破除他见而立自见或者是非取舍的必要;已达到无得的境界,故而不怀获得果位的希求。安住的时候,如果还有这些造作调整的行为和对于果位的希求、内心还有需要,就证明意念和分别依旧存在,没有真正认识本性。初步修行时,需要依靠意识修出离心、菩提心、行持善法,但是这些都是修行的过程,然而过程不是结果。最后所有的意识都会融入到觉性法界中,这才是最究竟的法。无论如何显现勿执着,无有即此勿作破与立,无有所缘勿妄而偏袒,本来清净本觉自明了。无论显现如何,都不去执着;没有“此即是境界”等执着,故不作破除和安立;没有所缘对境,故不要偏袒分别,即是本来清净、本自光明的本觉。一切显现都是本性的自然显现,它不会自己做恶业,也不会形成串习。安住在本性中,恶业就不会自动循环。假如你随之执着、分别,面临的将是无尽的轮回。解脱的经历,是指中断内心的欲望,让智慧现前,然后进入修行。那么,如何体悟心的本性呢?就要通过以下三个窍诀,也是三个证悟的密码,它已经包含了所有的法义。第一,当妄念生起来的时候,立即看它,观察它的来去,当找不到心的来去时,所找的心和能找的心都会消失在法界中,这时的清明境界就是本性。第二,当前一个妄念消失之后,第二个妄念生起之前,中间有一个清明的状态,抓住这个空隙安住并且延长它。第三,当妄念生起的当下,安住在妄念的本性中。我们的心是本来清净、光明的觉性,如果遗忘了心的本性,就会迷失轮回的出路。心境超越意识无所见,自性本自远离无所修,自我解脱离边无所行,超越勤作耽执无有果。本性是超越意识的心境,故没有所见的境界;它远离有漏的戏论自性,故没有所修的境界;本来自我解脱不执诸边,故没有所行持的法;本性超越刻意造作与执着,故没有所得的果位。心的本性超越一切细微的意识分别、能所对立,用希求心无法见到,只有通过实修窍诀才能体会。本体本自空性无舍得,自性空明无二勤作息,诸法无有寂灭无偏袒,无论如何起现亦勿执!本体本为空性,故没有可以舍弃或得到的心;心之自性空明无别,故而息止一切辛勤造作;诸法显现不灭,故没有偏袒实执;无论心念如何显现都不要攀缘执着!心的本体是智慧空性,不能理解为“断空”的境界。当找不到妄念的时候,就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而舍弃善法、不害怕恶业的过患,夏嘎巴大师说,这是魔的见解。诸法本体是光明清净的坛城,远离一切戏论,具有圆满的慈悲和智慧的境界就是心的光明,是智悲双运的大圆满境界。不要执着任何显现,安住在本性的光明中。不管遇到任何感官的对境、六根识产生的时候,把心安住在那个心识的本体中,它就会像雪花融入大海中一般地消失。这就是大圆满法的实修引导。这是内心
-
的功夫,而且前行的基础很重要。如果对上师没有信心,对众生没有慈悲心,也没有前行的基础,最后很容易堕入断空的境界中,走入偏道。所以,要依止金刚上师,依教奉行,精进修行,对治自己的懈怠和懒惰,钻出分别、贪执的幻化网。瑜伽意如空中之鸟迹,过往行迹消失不见般,意念瞬息坏灭亦无见,莫追其踪勿执成相续;瑜伽行者的心智如同天空中的鸟迹,找不到它飞过的痕迹;过去的心念也无法找到,因此不要不停地追随、使它一直延续。我们无法找到鸟在天空中飞过的痕迹,就像无法找到心从哪里来?消失在哪里?这个比喻是在描述妄念的本体。安住在光明的境界中观察,妄念匆匆而过,找不到实有存在的妄念,而我们所“感觉”到的妄念只是一种“习惯”。如同未来鸟迹无实有,未来意念如是莫相迎,犹如此时鸟迹无形色,此刻庸俗之念亦如是,如云莫以对治染污之。不要迎接未来的心念,如同未来的鸟迹还没有出现,没有真实的存在;鸟正在飞过的痕迹没有颜色和形状,同样,当下生起的念头会自然消失,应当安住在这个念头的本性中,不要以对治和造作去染污光明的心性。无论如何起现莫执取,此即究竟精髓转道用,一切显现如何若不执,烦恼自逝即成大智慧。无论出现任何念头,都不要执着,护持在本性的境界中,这就是将妄念转为道用最究竟的精髓;如果不执着任何显现,烦恼就会自然解脱,这是圆满的大智慧。不要被任何分别、妄念束缚,从每一个当下开始安住本性,虽然有时会出现各种好与坏的觉受,各种情绪、烦恼,但是都无法动摇本性的智慧。解脱建立在“认识”之上,一念认识烦恼的本体,烦恼就转为智慧。有大智慧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和价值观都是超越性的。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名与利,而在于他能奉献多少,承担多少,通过他的力量帮助多少人成功。一位上师的修行和证悟的价值在于能令多少弟子证悟,令多少无明的众生解脱。如果为了一点感情、金钱和名利,就把最重要的修行和解脱丢到一边,这不是一个智者应有的行为。在成为一个真正的闭关舍事者之前,尽力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用自己的智慧和文化帮助众生。缩小自我,扩展慈悲心,在菩提心的训练中磨掉自己的自私、傲慢和嫉妒,调整为最纯净的动机,不断地积累福报。无生离思本来解脱见,当知若勤观之无所见;自然放松而住本位修,当知若勤修之无所修;无有取舍二执幻化行,当知若勤行之无所行;无有希惧果位之自性,当知若勤求之无所得。弟子应知,无生的本性已经超越意识与思维的范畴,这是本来解脱的见解,如果用意识观察而寻觅一个见解是不可得的。自然放松地安住在本性中是最究竟的修行,如果有意对治、调整的修行是不可得的。本来没有能作取舍的幻化行为,如果精勤造作也没有所作的行为。对于本来没有希求与畏惧的圆满果位,如果努力追求,它也是不可得的。不要用意识分别观察或寻找,通过修持窍诀所认识到的明空不二的境界才是“见”。松紧平衡地安住在妄念生起的当下,不分别善念或是恶念,它就会自然消失在本性中,这即是“修”。这里讲的
-
“修”还有思维意识的参与,因为我们还处于行道中,尚未圆满证悟,不能舍弃行道的方便。下座时,将一切内外显现观为如幻如梦,但是不能忘失正念,如果妄念显现时不以正念对治,就会落入轮回道。将行道与证果区分清楚很重要的。圆满的果位是我们本来具有的功德,不是修出来或求来的另一个果,通过积累资粮,消尽业障,佛果的功德自然会圆满呈现。在莲师的授记中说过,以听闻大圆满法的功德,未来将会成为弥勒佛出世时首先成佛的弟子。成就者乘愿力而来,我们是跟随业力而来,但是成佛的过程没有差别。若具备精进和勇气,轮回将很快结束。当自己的精进和上师的加持两者因缘和合的时候,则能在短暂的人生中获得成就。远离三时根本此心性,不修亦能现前心安乐,初始至终自性清净法,本解普解无勤真稀奇!心性超越三时的变化,不修就能现前,这实在令人心安稳。心性始终都是自性清净的法,也是本来解脱、普遍解脱的法,没有任何辛勤造作,真是稀奇!无作松坦庸俗此心识,诸佛密意离边广袤界,以此精勤观察而修持,不见心性原始之实相,不思不察平常之法性,无有修与不修散不散,不修放松诸念悉解脱,解脱未解本来无二义,若知实相无勤心安乐。这个没有造作、自然的平凡心,即是诸佛菩萨无边广大的密意境界,若以意识精勤观察而修持,则无法见到本来的实相。这个自然的法性超越思维和观察,也没有修与不修、散乱与不散乱的区别,无修自然之中即得诸解脱。本性中本来就不存在解脱或不解脱,如若能认识实相则无需徒劳,内心自然能得自在安乐。当下这个心的本性光明,广阔、智慧、慈悲的境界,就是三世诸佛菩萨的密意刹土,超越时间、空间、意识,以及一切贪执。如果认识到真实的实相,内心定会获得无比安乐与自在。欲念分别若缚无念性,起现妄念辛勤散十方,若能松缓休息安住于,无有来去光明觉性中,稳固安住不动如大山。诸位心子当知悖行法,虽然所修不缘尘许法,正念所持勿散极为贵!若被追求无念的妄念束缚,心就会随之散乱而产生无数妄念,若能自然松坦地安住在本无来去的光明觉性中,便会犹如大山一般如如不动。心子们,要记住这样的误区,虽然不依任何所缘的对境而修持,但是不忘以正念护持非常重要!修与不修、解脱与不解脱只是一个心的概念,是意识的造作,这些概念在本性当中都是平等的,分别和执着是永远见不到心的本性的实相。自然安住在光明的本性中,所有与自己有缘的众生都会获得证悟,这是指最后证悟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去修,有一天就能达到。虽然我们了知到究竟的境界是无修、无分别的自然状态,但是现在依然要以意识作为修行的工具,以正知正念护持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颂词讲的是认识本性的方法:先修持出离心,然后发菩提心,接下来祈祷上师,通过四灌顶的方式,观想三世十方诸佛菩萨化作光融入到普贤王如来,普贤王如来又化光融入到根本上师,最后根本上师化作无量光芒从自己的梵穴融入到心中。此时,三世十方诸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八万四千个法门,都融入到自心当中,随即安住在明空不二的境界里。在安住的时候,可能还会妄念纷飞,当妄念生起时,观察它的来去,在观察的同时,会进入一种无法表达的清明状态,这是本来具有的、了知一切万法的光明智慧。太阳升起的时候,自然会照亮整个世界,这是它本有的能力。当我们认识本性的时候,自然具有了知一切万法的大智慧,它的功德永远不会改
-
变或消失。护持在这个状态中禅修,即是印证见解、修持窍诀的基础。完整的颂词十八哎玛火!具缘诸善男子请谛听!通达如是见解之实相,彻底远离令生贪嗔境,独居林间山中清静地,舍弃身之勤作住瑜伽,断除语之所言修止语,心如虚空超离所思境,无散无住性中而放松,心中无有所依即见解,安住无有所修之性中,当获无有所得大圆果。于是安住于此见解时,勿思住于如此觉性界,勿思堕入昏沉掉举中,不为妄念之网所束缚,无有所缘通彻明净性,于此境中松坦自然住。意念之法不见离思义,依造作法不至无作地,若欲了悟离意无作义,不染造作赤裸觉中住。离诸二取即为最胜见,无有取舍即为最胜修,远离勤作即为最胜行,无求本位即为最胜果。观而不见当弃寻觅见,修而不得当舍依缘念,行而不成当断幻相执,觅而不得当放得果愿。此时于此放松无改念,勿生偏袒执着亦勿染,此时觉性无实亦光明,此见即为诸见之顶严;
-
缘依普遍远离诸心念,此修即为诸修之顶严;无改无执轻松而安住,此行即为诸行之顶严;无需寻求本来任运成,此果即为诸果之顶严。见要当观空明无执性,修要护持无执自解脱,行要松坦安住六识聚,果要息止希求与畏惧。不执诸边见之最胜王,不依诸缘修之最胜王,不作取舍行之最胜王,远离希惧果之最胜王。无见舍弃见解之所依,无修随显随之怡然舍,无行远离破立与取舍,无得放弃得果之希望。无论如何显现勿执着,无有即此勿作破与立,无有所缘勿妄而偏袒,本来清净本觉自明了。心境超越意识无所见,自性本自远离无所修,自我解脱离边无所行,超越勤作耽执无有果。本体本自空性无舍得,自性空明无二勤作息,诸法无有寂灭无偏袒,无论如何起现亦勿执!瑜伽意如空中之鸟迹,过往行迹消失不见般,意念瞬息坏灭亦无见,莫追其踪勿执成相续;如同未来鸟迹无实有,未来意念如是莫相迎,犹如此时鸟迹无形色,此刻庸俗之念亦如是,如云莫以对治染污之。无论如何起现莫执取,此即究竟精髓转道用,一切显现如何若不执,烦恼自逝即成大智慧。无生离思本来解脱见,
-
当知若勤观之无所见;自然放松而住本位修,当知若勤修之无所修;无有取舍二执幻化行,当知若勤行之无所行;无有希惧果位之自性,当知若勤求之无所得。远离三时根本此心性,不修亦能现前心安乐,初始至终自性清净法,本解普解无勤真稀奇!无作松坦庸俗此心识,诸佛密意离边广袤界,以此精勤观察而修持,不见心性原始之实相,不思不察平常之法性,无有修与不修散不散,不修放松诸念悉解脱,解脱未解本来无二义,若知实相无勤心安乐。欲念分别若缚无念性,起现妄念辛勤散十方,若能松缓休息安住于,无有来去光明觉性中,稳固安住不动如大山。诸位心子当知悖行法,虽然所修不缘尘许法,正念所持勿散极为贵!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十九(一)哎玛火!诸位具缘心子来聆听!外境无显空性之本色,如同水月本空无需净;内心意念自灭无痕迹,不需辛劳精勤对治彼。这样稀有难得的法,心子们快来听!外境本无真实性,都是空性的显现,像水中月影本为空性,不需要清净它。内心的意念都会自然消失,无需刻意对治。一切万法的本体为空性,是我们无始劫来的执着形成了外界的物质。对于证悟者来说,外境不会障碍他的境界,因为他已经获得究竟实相的空性大智慧。不需要调整或清净外境,因为它本身都是空性智慧清净圆满的坛城,只有通过修行才会获得那样的境界。以智慧观察可知,一切万法能清楚地显现,本体为空性,好像映在水里的月亮,看得到却摸不到。用科学领域的研究分析可以证明物质的空性,但心念的空性只有佛教中有合理的解释。了悟心念的空性时,不再作意对治妄念而安住在它的本性中,一切心念都会不留痕迹地消失。当你离开了窍诀的加持,又会以原来的习气理解万法,掉进实执的深渊里,把痛苦和感觉看作真实存在的。如果以正确的方法切实修行,不需要经历很多障碍与痛苦就能成就。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为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依教奉行,才圆满了一切资粮而成佛。所有的问题和烦恼来自内心,为何在外境或书中找答案而不观察自心呢?
-
境心本来解脱悠然智,取舍希惧于何不增益,觉性通彻赤裸于此性,勿穿心念伺察戏论衣,怡然自在悠悠无迹中,松坦安住无偏大平等。心与外境都是本来解脱的自然智慧,不成立取舍、希求与畏惧的分别,不要以伺察意识去观察清净赤裸的觉性,不跟随任何分别念,自然安住在没有偏袒的大平等境界中。安住在当下妄念的本体中,赤裸出来的就是广大、清明的觉性。它像电脑的屏幕一样,可以显示各种文字和图片,最终这些显现还会消失在屏幕上。而我们过于注意上面的内容而忘记了屏幕本身,只会跟随其中的显现或喜或悲,但是屏幕对于本身的一切显现是平等的。要用意识的衣服遮盖本性的光明,心的本性如同水晶,盖上一块红布,它就会变成红色;盖上一块蓝布,它又会变成蓝色。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透明的,它不是烦恼的本性,应该往内看自心,不要向外寻找。完整的颂词十九哎玛火!诸位具缘心子来聆听!外境无显空性之本色,如同水月本空无需净;内心意念自灭无痕迹,不需辛劳精勤对治彼境心本来解脱悠然智,取舍希惧于何不增益觉性通彻赤裸于此性,勿穿心念伺察戏论衣怡然自在悠悠无迹中,松坦安住无偏大平等。于此之中起现何念想,无偏自然觉性自相现,知性释然不随而寻迹,境心迷惑蒙昧清非清,影影绰绰法性之形色,淡然置之住其本性中,即达普贤密意大界中。此谓大圆满之本解脱,任运自我解脱瑜伽士,未临然已抵达真佛地,未修然已证得任运果,虽似未舍烦恼已自净,等同圣尊上师之密意,追随前辈继承诸事业。诸位心子当知此要点,仰仗老父法王之大恩,舍世者我任成密意中,六聚自我解脱今已达。然而有者不明此法要,一切本来受持再持受,本来解脱之性再解脱,本来安住之性再安住,本来修持之性再修持,本来观察之性再观察,本来行持之性再行持。声称寄望伺察见解者,闻亦徒劳听亦生分别,证亦胆识观亦意造作,伺亦二取修亦轮回法。意念观察法性之行者,定与大圆心髓无有缘,无需造作作之亦不得,超越作与不作之计故,无修超越观修修亦败,无见超越所见能见谁?无寻超越所寻寻不见,如是于此觉性通彻中,虽宣充耳不闻此行者,与大圆满无缘诚可笑!无论见何亦是本净界,密意所现本无轮与涅,如是密意吟唱为道歌,三世诸佛无疑定欢喜。然于外在错乱之境相,若说放任安置于本地,岂非亦成错乱之性相,庸俗凡夫执我即错乱,行者知其无基为空性,不改不染亦不作取舍,自然安住无执无错谬;若问此处是否有歧途,此处错谬歧途皆无有,若有贪欲执着有歧途,于诸显现若不生贪执,岂会堕入错乱迷途中;然而觉性起现境相时,于诸显现视为分别性,于此见中观修非所欲,此时觉性通彻极清明,于此赤裸分中恒护持;于此无有现收觉性中,安住之时住分无分别,此亦非为观修之正行,此时清净通彻极明了,护持于此光明之明分;不知此要显住视为二,若许此即观修之本性,当知已成错谬诸心子。仅持住分如同禅天定,仅持现分分别庸俗道,如是观修则不得佛果;总之无论何时觉性分,清澈赤裸如同水晶球,未达如是境界护清明;若达彼界与其永不离,直断见解之要觉性者,赤裸而现护持清明中,故谓唯一此见最为要,此即百种关要之最胜,故众具缘心子当明知!
-
颂词十九(二)于此之中起现何念想,无偏自然觉性自相现,知性释然不随而寻迹,境心迷惑蒙昧清非清,影影绰绰法性之形色,淡然置之住其本性中,即达普贤密意大界中。此时所起现的任何念头,都是无偏袒的自然觉性的自相显现,已了知它的本体而不跟随,认识到境与心迷糊不清的状态也不过是法性的形相,淡然视之安住其本体中,这就是普贤王如来的密意境界。妄念的生灭是它的自然规律,知道这个规律不等于解脱。比如,第一个妄念生起时不去对治,接着第二个念头会生起,这时第一个念头已经消失,这叫妄念的规律。如果这就是解脱,那么一切众生早已成佛了。我们的问题在于总是不断分析和重复它,最后形成了情绪和烦恼。如果安住在本性中,心态会非常平和,任何妄念出现都不会形成沉重的烦恼或强烈的情绪,令身心感到不安。所以,不能把妄念的规律当做解脱的修法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讲的也是普贤王如来的密意刹土,最深密的解脱境界。虽然我们还无法很快证悟,但是了解和体会这种殊胜的境界,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有帮助。此谓大圆满之本解脱,任运自我解脱瑜伽士,未临然已抵达真佛地,未修然已证得任运果,虽似未舍烦恼已自净,等同圣尊上师之密意,追随前辈继承诸事业。这是大圆满本来解脱的窍诀,也是任运自解脱的瑜伽士。若证得这样的境界,虽然未行却已经到达如来的境地,虽然未修却已经证得任运自得的果位。虽然没有舍弃烦恼却已经达到了烦恼自解脱的境界,这等于得到了上师的密意,一切事业都能圆满自成。瑜伽士是指证悟大空性的圣者,能以无量功德、无量慈悲与智慧度化无量的众生。无论显现在家或是出家的形象,获得证悟境界的人,五道十地的一切功德都已经圆满。这些功德在我们每一个众生的内心都本来具有,只需要让它完全呈现出来。如果获得了这种境界,就叫做“与上师相应”。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在家庭不和、感情不好、事业不顺利的时候想起上师,当疾病、痛苦或死亡现前的时候,在贪执不舍的世界靠不住的时候才想起上师,而无论在苦还是乐的境遇下都能不忘记上师的教言者极少。如果获得了大圆满的境界,会油然地生起对上师无比的信心。大恩上师喇嘛仁波切的每一个窍诀里都有依止上师的故事,他的每一句话里都有上师的恩德。这就是他修行的境界和功德。颂词十九(三)慈成加参仁波切诸位心子当知此要点,仰仗老父法王之大恩,舍世者我任成密意中,六聚自我解脱今已达。诸位心子应当了知这个要点。仰仗父亲法王的大恩德,我如今已经达到了这个六识聚自我解脱的任运境界。心子们要记住这个快速断除烦恼、认识证悟的窍诀,随时随地运用到生活中,这是窍诀中的窍诀。遇到快乐或痛苦等任何对境时,都不跟随外境和感觉漂泊,用三种方法护持本性。在父亲一般的法王的慈悲加持下,夏嘎巴大师获得了这样的境界。与此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殊胜的传承和修行的窍诀,能否获得证悟还依靠我们的信心。按照这个窍诀修行,就是报答法王的恩德,内心铭记窍诀,行为严谨,护持正知正念,这种修行人的外、内、密都是庄严清净的福田。依赖感觉和觉受只会得到暂时的快乐,最终还是无法逃离痛苦。六识是一种分别意识的表现,要认识它的本体也是清净的本性。追逐六识使我们烦恼、恐惧、焦虑,失去安全感与幸福,夏嘎巴大师的窍诀让我们重新获得了珍宝人身。然而有者不明此法要,一切本来受持再持受,本来解脱之性再解脱,本来安住之性再安住,
-
本来修持之性再修持,本来观察之性再观察,本来行持之性再行持。然而,有些人不明了法的真正要义,依然用分别意识寻找解脱,实际这已经背离了正道。本性的境界中不再出现散乱,不需再作护持;光明的心性就是“解脱”,不需令其解脱;这个清明的心始终不离“安住”,不需再作安住;境界之中不离“修持”,不需再作修持;本性本来具有“觉知”,不需再作观察;境界之中就是“行持”,不需再作行持。在证悟这样的境界之后,一切功德都圆满其中,不会再堕落轮回,所以也不需要造作修持,这就是究竟而自然的境界。在没有圆满这样的功德之前,所有造作的对治都是很有必要的。那些不明白法要的人,就是闻法而没有认真修法的人,没有珍惜稀有难得的窍诀。清净光明的心不是修出来的另一个境界,它是我们原本拥有的财宝,过去、现在、未来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里,从未改变过。所以,我们要通过窍诀认识和证悟,找回自己丢失已久的珍宝。颂词十九(四)声称寄望伺察见解者,闻亦徒劳听亦生分别,证亦胆识观亦意造作,伺亦二取修亦轮回法。在本性的境界中,对于企图以伺察意观察见解的人,闻法的意义只会停留在词句上,稍有了解就心生分别,了悟只是胆识,观修只是意识在造作,一切观察都是二取分别,一切修行都是漂泊轮回的因。证悟到究竟境界的时候,所有意识的造作都是多余的,但认识本性之前这些都是重要的工具。好比过河要乘船,上岸之后则不再需要船了。现在我们要护持正知正念,修持出离心和菩提心,行持一切善法,等到善根成熟的时候就会认识本性的境界。所以,当下我们所修的法并非不究竟、不圆满,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修法。前行的基础稳固以后,再听闻大圆满法,就会很快证悟这个境界。有些人没有得到上师的窍决和引导,只凭着一些大圆满的书来盲修瞎练是不可能成功的。大圆满法是金刚上师通过观察弟子的根机和福报因缘而传的,所以,一定先要认识自己的根机,才不容易错过解脱的机会。意念观察法性之行者,定与大圆心髓无有缘,无需造作作之亦不得,超越作与不作之计故,无修超越观修修亦败,无见超越所见能见谁?无寻超越所寻寻不见,如是于此觉性通彻中,虽宣充耳不闻此行者,与大圆满无缘诚可笑!用意识观察法性境界的修行者,肯定与大圆满法无缘。本体境界中已经超越作与不作、修与不修、见与不见的分别,徒劳寻求这样的通彻觉性也是不可得的。如果不能接受这样殊胜的法义,就没有修持大圆满的缘分。松坦安住在本性中体会心的本性,才是大圆满的法器。通过意识观察来修行的人,在言辞、文字上,用各种教证、理证来描述大圆满的境界,都与大圆满的心髓法没有缘分。依靠意识可以为证悟奠定基础,但是用意识无法见到本性,因为本性超越意识的范畴。比如,手指无法触到月亮,却可以指示月亮的方向。究竟的境界只有通过实修实证才能获得,无论时间长短,只要坚持去修就一定能体会到传承与法的加持。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修持、提升自己的境界理解任何事物,理解死亡,用自己拥有的一切想方设法地利益众生。颂词十九(五)无论见何亦是本净界,密意所现本无轮与涅,如是密意吟唱为道歌,三世诸佛无疑定欢喜。一切所见都是大清净刹土的密意所现,本来没
-
有轮回与涅槃的分别,将这种意义以道歌的形式传授给具缘弟子,三世一切诸佛一定都会欢喜赞叹。轮涅平等的境界是最究竟的密意坛城,也是大圆满的最高果位。祖师以简便的道歌方式慈悲传讲了这样殊胜的大圆满法,弟子能欢喜恭敬地聆听,三世诸佛一定会生起无比的欢喜。因为听闻和讲授大圆满法的功德用三千世界的微尘数量也无法衡量。我们要将这些的功德回向给正在轮回受苦的众生当下都能解脱痛苦,获得大圆满的境界。每次这样回向都能获得更大的福报和更圆满的功德,令诸佛更欢喜。然于外在错乱之境相,若说放任安置于本地,岂非亦成错乱之性相,庸俗凡夫执我即错乱,行者知其无基为空性,不改不染亦不作取舍,自然安住无执无错谬;然而,安住在外境幻相的本体中,也会陷入迷乱,因为凡夫还执着一个安住的境界,这也未离开意识的分别,因此也不是大圆满的修法。认识其本体为空性,不作改造取舍,也不随之散乱,自然安住在无执的境界中才是真正的瑜伽修行者。外在的一切现象都是我们内在业力的显现。比如,放电影的时候,在播放器里放什么资料,就会播放出什么样的电影。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只会思考电影的内容而忘记了播放器本身。当业力现前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外境的显现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存储器——阿赖耶识。人最大的无明是不相信前生和来世,最大的痛苦来自于自私,最大的烦恼来自于不了解烦恼的实相,不懂得世界的自然规律。我们的想法和世界的规律相反,没想到自己会老,没想到会死,由于“我执”存在,就不承认现实,当事实发生的时候就会痛苦。颂词十九(六)若问此处是否有歧途,此处错谬歧途皆无有,若有贪欲执着有歧途,于诸显现若不生贪执,岂会堕入错乱迷途中;本性的境界中不会有任何错谬,只要心中有贪执就是错谬。如果对任何显现都不生贪执,又怎么会堕入迷途呢?安住的时候,如果跟随妄念的感觉继续分别妄想,就已经离开本性了。无论产生任何怀疑、肯定、傲慢的心态,随时都会有堕入迷途的危险。所以,当上师为我们直指心性时印证了见解,就要以全然的信心护持在这个见解中。然而觉性起现境相时,于诸显现视为分别性,于此见中观修非所欲,此时觉性通彻极清明,于此赤裸分中恒护持;然而,当觉性的妙力显现外相时,如果将这些显现视为妄念的本性而不对治,也不是正行的修法。因为分别念的本体是通彻、清明的觉性,安住时也有清明。所以要在安住中观妄念的本性,认识心的清明。当认识本性的境界时,外在一切显现就像镜子里的影子一样清晰,超越能所的分别和实执。这是一种本来圆满的智慧,不是意识造作的境界。如果生起“想要认识”的概念,就离开了本性。昏沉、掉举、无念、无记都不是清明的状态。实实在在想修行,就远离任何追求的意念,自然安住。这完全表现了我们的修行态度颂词十九(七)
-
于此无有现收觉性中,安住之时住分无分别,此亦非为观修之正行,此时清净通彻极明了,护持于此光明之明分;不知此要显住视为二,若许此即观修之本性,当知已成错谬诸心子。安住之中,令自心不起分别念并非正行的修法因为觉性中还有清净通彻的明了。所以,应护持住本性的清明。若不知道这个要义,就会把显现与安住当作两种境界,这显然不是正确的见解。虽然心很平静,但是失去了觉性的明分部分,是“迷惑无相止”。而“清明无相止”是既有清明分又没有散乱。只修“安住”,令心不起分别念,不是通彻的觉性,不是正行的修持。分别心显现或者安住时,本体都是同样的,要护持在清明无染的本性中。仅持住分如同禅天定,仅持现分分别庸俗道,如是观修则不得佛果;总之无论何时觉性分,清澈赤裸如同水晶球,未达如是境界护清明;如果认为只是把心安住下来或者正在生起妄念就是修行,是无法获得成就的。如果只修安住分,那么四禅天的禅定也同样可以做到;如果心安住在外境的显现之中就是修行,那么生起贪心和嗔心也是大圆满的修行?总之,在没有感受或证悟如同水晶一般的通彻觉性之前,都要护持清明的境界,好好修行。在清明的状态当下打坐,不要用意识寻找清明重要的是要自然,它是自然赤裸的境界。总之,有所偏执的修法都不是大圆满的正行。观察、认识、安住是必需的修行过程,若把自己的见解或觉受当作究竟的见解而生傲慢心,修行将难有进展。颂词十九(八)若达彼界与其永不离,直断见解之要觉性者,赤裸而现护持清明中,故谓唯一此见最为要,此即百种关要之最胜,故众具缘心子当明知!如果达到那样的境界,就不要再离开,这个觉性就是直断见解的精要。护持在这个赤裸的觉性中最重要,这是一切关键之中的关键。所以,诸位具缘心子应当明了!若不再离开这个清明的状态,外内密一切戒律和誓言都是清净的,所有的境界和行为全部都是如理如法的。这是大圆满法当中的直断部分的关键要点与核心。这里圆满了究竟的见、修、行、果。见是认识到这个本性光明境界。修是护持这个境界。行是面对修行过程中的任何显现,以正知正念护持。果是真实获得了所修的那个境界。在大圆满的境界中,没有外和内的分别,所有的境界就在当下,智慧圆满,慈悲圆满,功德圆满。这一个窍诀能够将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慢等一切烦恼转为本性的境界。所以,它是一切窍诀的精要,具缘的心子们应当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对于一个想在即生当中获得成就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窍诀了。如果能按照这个要诀实修,很快就能获得殊胜的证悟。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二十哎玛火!具缘心子恭敬而谛听!今示无有错谬四墨线:见解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修行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行为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果位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得到稀有难得的人身,遇到具德的善知识和大圆满法,这是很殊胜的缘分,具缘的心子们,请恭
-
敬地听闻这个即生成就的窍诀。下面从四个方面讲解本性境界的清明:在觉性的境界中,当下这颗清净无染的清明心即是真实的“见、修、行、果”,所以称为四条“墨线”。这是对“直断”修法的印证。认识本性后的清明境界,就是究竟的见、修、行、果。比如,在认识本性后,自己知道所见到的人是谁,这是本性智慧的自然显现。而认识本性之前,也知道那个人是谁,但那是分别心认识出来的。镜子中可以呈现任何影像,但是镜子对那些物体本身没有执着,这体现了本性中清明分的作用,也体现了阿赖耶识与大圆满智慧的差别。见过太阳的人不会把月亮误认为太阳,认识本性以后,自然会知道究竟哪个才是本性的境界,不会与其他境界混淆。如果没有护持境界,它随时都会消失,但是再次认识以后,还是不会与其他境界混淆,这是智慧心的功能。如同当你见到十年前的朋友时,一定会想起他是谁。我们从文字上只能稍稍了解大致的状况,而真实的境界用“明空不二”之类的词语根本无法表达,只有在实修中亲身去体会。如同我们在银行里所见到的很多钱并不属于我们,要想获得那样的财富,必须努力赚钱,日积月累。虽然我们见到了心性,但是不等于证悟心性,还需要不断护持,延续本性的境界,直到完全证悟。复示无有迁变四大钉:见解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修行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行为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果位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然后,从四个方面讲解本性的坚固与无迁变性所以称为“大钉”。这就是说,认识了当下清明的心性境界,见、修、行、果即是究竟圆满的,三世恒常坚固,没有变化。如同虚空一般的本性境界,永远不会有变化,不管乌云出现或是消失,虚空始终不变。我们从无始以来辗转轮回中,身体经历了生老病死、大大小小的变化,但是光明的心性从来没有改变过。虽然我们会生起无数的贪嗔痴念,但是它的光明本性过去、现在、未来始终不变。无论观察与否,它一直都在,即使我们偶尔见到过,也不愿承认,也不会护持,所以会忘记,因为我们不相信它是如此简单。如果认识到本性,就能回到那个清明的状态,护持住这个境界,一切功德都会显现出来。颂词二十(二)见解不同广而无有量,然于当下本觉自然智,能见所见二者皆无有,不见所见复寻能见者,寻觅能见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见解之尽地,无有一切所见能见者,本来无有不成冥顽空,当下无作清净之明心,此即大圆满法之见解;虽然修行者对于本性的理解千差万别,广而无量,但是当下本觉的自然智慧,超越能见与所见的分别,在找不到所见的心时再寻找能见的心,当能见的心也找不到的时候,就达到了究竟见解的境界。但是,超越能所的境界并非一切皆无的断空,当下远离造作的清明心,即是大圆满的见解。观察的同时,能见与所见都融入到觉性的智慧中,那是可以了知和分辨万法的清明智慧。这时,
-
不要把无念的断空境界执为见解,因为断空也是一种感觉,是执着“空性”的妄念,要清楚世间禅定与大圆满禅定境界的区别。在实修中,必须依止善知识印证见解,辨别自己的修行境界。修行不同广而无有量,当下通彻庸俗平常心,所修能修二者皆无有,不修所修复寻能修者,寻觅能修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修行之尽地,无有一切所修能修者,未堕昏沉掉举及蒙昧,当下无作自知自明心,无作自然安住即修行;观于实修有无数方法,我们当下的这个通彻明了的平常心,超越了能与所的分别,找不到能修与所修的心,这时,已经达到了修行的究竟境界。没有能修的心与所修的对境,也不会陷入昏沉、掉举或者迷惑的状态。远离造作,明了自然的安住就是真实的修行。这个智慧的“平常心”不只是那些超凡的圣者才有,它就在每个众生的心里。达到超越能所的境界,不会有修与不修的分别,如果还有“能修行的我”和“所修的境界”这样的分别,就已经离开了本性。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之前依靠意识所修的法是不是多余的?不是的。在前行的修持阶段,依靠意识造作积累资粮,然后才有能力进入大圆满的正行修法,当然是很有必要的。行善与前行的基础都是修行的过程,而大圆满法是最后获得的果实。颂词二十(三)行为不同广而无有量,然于本觉智慧一明点,所行能行二者皆无有,不行所行复寻能行者,寻觅行持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行为之尽地,无有一切所行能行者,未随行于习气错乱境,当下无作自知自明心,不为一切造作取舍染,此即清净正道之行为;行为广而无量,但是自然的觉性智慧超越能行与所行的分别,当能行与所行都解脱于法界中时,这就是究竟的行为。本来就没有能行与所行者,也没有跟随习气而显现的迷惑境相,当下这个不被造作与取舍染污的清明心,就是清净正道的行为。过去有很多成就者,他们以寻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度化刚强难调的众生。这些成就者遍布在三界六道中度化众生,以凡夫的角度和思维是无法衡量和认识的,因此在没有获得殊胜的证悟之前,无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对于修行者而言,能依止一个清净的传承和一位具德的善知识是最需要的,要尊敬任何宗教及教徒,对出家的修行人要恭敬、供养。在证得究竟境界之前,应当守持清净的戒律,这是圆满功德、积累福报的必要条件。在圆满的智慧中,有空分也有明分,这种清明是一种智慧,是了知一切却没有对立分别的明了。在打坐期间,我们可能会陷入昏沉、妄念纷飞或者非善非恶的无记状态,这时可以用大声喊出“啪”、大礼拜、排九节佛风等方法令自己清醒,收摄住分散的注意力,再继续打坐。如果昏沉严重,可以打开窗子,让流动的风吹进来;可以坐在阳台上,接受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启发;或者换个明亮的地方,让光明带走愚痴的意识。如果妄念很多,就遮住一些光线,在稍暗的地方打坐。总之,要随时调整自己的修行状态。不管在走路、坐车、逛商场或者洗菜的时候,都不要离开观察心的本性。果位不同广而无有量,本觉三身无勤任运成,所证能证二者皆无有,不证果位复寻能证者,
-
寻觅能证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果位之尽地,无有任何所证之果位,远离取舍希求与畏惧,当下觉性自明任运性,现前三身本体明空性,此即本来成佛之果位!证悟的果位有不同层次,也是广而无量的,在本有的觉性中自然圆满三身的功德,超越能证与所证的分别。这种超越能与所的境界就是究竟的果位。本来没有所要证悟的果位,当下没有期待与恐惧的自然觉性,三身明空不二的本体现前,这就是圆满的佛果。本性三时没有变化,同时也圆满了三身。我们必须以修行的因,才能得成佛的果,当佛果现前的时候,不再有修行或证悟的欲求心,也没有取舍与畏惧,一切功德自然圆满。完整的颂词二十哎玛火!具缘心子恭敬而谛听!今示无有错谬四墨线:见解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修行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行为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果位无有错谬大墨线,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明而无谬故而谓墨线。复示无有迁变四大钉:见解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修行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行为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果位无有迁变之大钉,即是当下清净之明心,三世恒时坚固故谓钉。见解不同广而无有量,然于当下本觉自然智,能见所见二者皆无有,不见所见复寻能见者,寻觅能见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见解之尽地,无有一切所见能见者,本来无有不成冥顽空,当下无作清净之明心,此即大圆满法之见解;修行不同广而无有量,当下通彻庸俗平常心,所修能修二者皆无有,不修所修复寻能修者,寻觅能修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修行之尽地,无有一切所修能修者,未堕昏沉掉举及蒙昧,当下无作自知自明心,无作自然安住即修行;行为不同广而无有量,然于本觉智慧一明点,所行能行二者皆无有,不行所行复寻能行者,寻觅行持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行为之尽地,
-
无有一切所行能行者,未随行于习气错乱境,当下无作自知自明心,不为一切造作取舍染,此即清净正道之行为;果位不同广而无有量,本觉三身无勤任运成,所证能证二者皆无有,不证果位复寻能证者,寻觅能证之者若不得,此时即达果位之尽地,无有任何所证之果位,远离取舍希求与畏惧,当下觉性自明任运性,现前三身本体明空性,此即本来成佛之果位!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颂词二十一哎玛火!诸善男子专注而谛听!最初若善护持无散乱,中间任心亦达真实义,最终任由其心无来去。诸位具缘的弟子们,请专心地谛听!要护持在明空不二的境界中,一心不乱。在安住期间若有念头出现,任由它无实的显现而通达本性的实义。最后任凭妄念如何显现,都应直视它的本面而不执着心念的来去。认识了明空不二的大圆满境界后,松紧平衡地恒时护持,这就是修法。对于修行相当稳定的人来说,世俗的想法很少出现,或者当它出现时立刻获得解脱。第一个刹那生起,第二个刹那就会融入法界获得解脱,不会造作恶业。一般来说,可以在第一个念头消失,第二个念头还未生起的时候来体会大圆满的光明境界,从两个念头之间就能体会和感悟心的本性。正如寂天菩萨所说:“在念头与念头之间,那里就有佛。”妄念是本性的妙力显现,在法界中生与灭,当你不认识本性而产生对立心的时候,会产生执着并被它左右。当你认识本性并能受持在本体的见解中,没有一个“心”知道念头的来去,却能对一切了了分明,这是本性的光明智慧。若证显空二者本无别,此时即达见解之证境;若证梦境白昼本无别,此时即达修行之证境;如果见到了显现与空性没有分别,就究竟了大圆满的见。如果修到了日夜没有分别,就究竟了大圆满的修。实际上,显空无别是心的本性,是清净光明的本体智慧。诸法的实相其实很简单,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诸法的实相,至今也无法认识是因为还没有“相信”。顶果钦哲仁波切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就像一群口渴的人,到处寻找水,我们自己手里捧着一大块冰,然而自己却不肯相信,这块冰融化之后就会变成水。”如果证悟到显空无分别,就是究竟圆满了大圆满的见。《金刚经》中讲到,远离一切相,叫做诸佛,诸佛就是实相的意思。当你见到实相的时候,一切都成为了自性的展现,这正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的境界。我们白天烦恼,晚上也迷失在无明的梦境中,即使白天在修行中稍有了悟,但还是很难认识梦。怎么扭转这种状况呢?要在生活中不断护持见解,坐上坐下不离光明的本性,如果修到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