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中国美学:大巧若拙
中国美学:大巧若拙
2023-04-17 11:40:15
尹思泉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来源
中国美术
朱耷 古梅图轴
超越机心是大巧若拙美学观的重要内涵
朱良志
拙是超越机心,达到偶然的兴会。
《庄子·天地》说,子贡南游楚国,返回晋国,过汉阴,见到一老翁浇菜园,抱着一个大瓮到井中灌水,吃力多而功效少。子贡说:你为什么不用水车呢,水车用力少而功效大。这老翁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里显然有拒绝机械、技术的偏颇,但这个故事的核心主要在反对机心,按照庄子的看法,因为用机械,就是一种机事,是机事,就会有机心,有了机心,就破坏心灵的“纯白”——纯而不杂、光明澄澈的心灵。正像嵇康《卜疑》中所说:“机心不存,泊然纯素,从容纵肆。”超越机心,是在恢复从容自由的生命状态,这一状态被技术主义束缚了。
机心就是巧,而纯白的境界则是道之拙。在中国美学看来,机心意味着:(一)它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机心,就是有所期待。目的性的求取制约心灵的选择,它不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境界。(二)它是一种知识的活动,人的理智、经验等构成了机心的发动根源,从而形成对生命真性的遮蔽。(三)它是一种依循法度而进行的活动,机心就意味“定法”,法定而澄明之心不存。
大巧若拙的美学观念强调对机心的超越:反对目的性的求取,强调偶然性的兴会;反对知识的盘算,强调当下的超越,知识的参与实与审美的深入成反比;反对先行存在的秩序,强调法无定法,审美不是对先行存在的法度的实现,而是自在、自由、无所依循的创造活动。南朝张融说“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唐李北海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石涛说“法无定,定无法”,都在破法执。为艺者,不能做随波逐浪人。
石涛 兰竹图
中国美学将审美体验定义为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会的心灵过程,即古代诗论家所说的“默会想象之表”,强调偶然性、瞬间性,强调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可求就是目的性活动。而“遇”,则是一种偶然性的际遇。中国美学将偶然性当做彰显人原初生命活力的重要方式。在偶然性的际遇中,没有了遮蔽,没有了知识的干扰。
中国美学有不少与此相关的说法。
1、“无营”
这是一种没有心灵营算的纯粹创造方式。董其昌说:“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故为书者,字如算子,便不是书,谓说定法也。”事先盘算,就有刻意的成分,一刻意,就没有了自然,没有了拙。北宋苏洵的风水相激的说法很著名。他说:“天下之无营而文生者,惟水与风而已。”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是“无营”的,因为没有机心存在的地方,审美的超越仰赖于偶然的兴会。真正的创造不是“思”而致,而是“遇”而得,艺术的超越在自然的兴会——“机遇”中。石涛说,他的画,他的妙悟,“只在临时间定”,如果事先都想好了,自由就会遁迹。风行水上,就是让心灵自由地“游戏”,在真实的境界中“游戏”。南宋邓椿在评虚静(觉心)的画时说:“虚静师所造者道也,放乎诗,游戏乎画,烟云水月,出没太虚,所谓风行水上,自成文理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唐张怀瓘《书议》说:“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陈师道曰:“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搏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苏轼提出“随物赋形”的观点,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所取乃在自然之势,而非人的机心所可逆料。
2、不即
中国美学强调偶然性,强调“兴会”,认为真正的艺术创造是不可重复、不可逆料的,中国艺术家叫做“不即”。《二十四诗品·冲淡》云:“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不刻意求取,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了物我之间微妙的契会,破坏了冲和淡雅的意致。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就放弃了对“巧”的追求。诗人是以心去“遇”——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遇,而不是去“即”——孜孜以追求。因为一“即”就“希”,渺然而不可见;一遇即“深”,契合无间,意象融凝。
倪瓒作品
3、无心凑泊
“凑泊”出自人机心的活动,它是有意的、有目的的,所以不自由。董其昌说,艺术的高妙之境,在“无心凑泊处”见分晓。明末画家恽香山是倪云林画风的继承者,他说,“云林之妙,在无心凑泊处”,如果有心去追之,则失云林,如果从形迹上求云林,终不得云林,云林之妙,由自由心性中流出。南宋严羽认为唐诗的妙处在“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梦中之影、相中之色、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唐诗之妙,不是“做”出的——“做”出的,便是出自机心,而是心灵中“流”出的。
“无心”是中国艺术创造的大法。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有心为之则不得,无心为之则触之。柳宗元诗云:“四看天地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石涛曾画过一幅意味深长的《睡牛图》,并题有一诗:“牛睡我不睡,我睡牛不睡。今日清吾身,如何睡牛背?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彼此却无心,不睡不梦寐。”牛无念,我无念,无念处大千,不睡不梦寐。我作画如牛儿吃草,自在运行,不秉一念,不受一拘。
八大山人有“天心鸥兹”的印章,出自《列子》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说从前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喜欢鸥鸟,每天早晨到海边,和鸥鸟玩乐,成百上千的鸥鸟落在他的身边,一点也不害怕。他父亲知道后,就对儿子说:“为我抓一只来,让我玩玩。”第二天早晨,此人照例到海边,但鸥鸟在他的头上飞来飞去,不再落下。因为此人这时有了机心,有了贪欲,有了目的,而鸟儿是忘机的。八大山人要做一只“天心”鸥鸟,与世界自在游戏。在中国艺术中,“忘机”成为一种境界,像唐代画家、诗人张志和号称“忘机鸟”,他的“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的讴歌,他的“乐在风波不用仙”的境界,就是无心。苏轼词云:“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这也在彰显一种无心的境界。
八大山人
莲房小鸟图轴
4、生辣
中国美学在创造方式中的生熟问题,其妙意也在巧拙之间。生和熟是一对概念,书画需由生到熟,又由熟到生。开始的生,因为技法不熟悉,故需要基本的技法训练,但当艺术技法相对熟悉之时,最容易成为技法的奴隶,还应该回到生,这就是熟外之生。中国艺术厌恶熟,认为熟就会俗、甜、腻,这样的艺术有谄媚之态。艺术太熟了就会为成法所拘,一切似乎都在人定之中,天心则无从着地。郑板桥有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熟外求生,不做秩序的奴隶。董其昌说:“画须熟后生。”熟外之生,破的就是机巧。生境,就是拙境。中国艺术家说,生辣处见真心,这个生辣,就是对机心的超越,对法度的超越,以法无定法之心,应会自然。
郑變 仿文同竹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
无营、不即、无心凑泊、生辣等说法,其要旨都在反对机心,反对目的性,这是大巧若拙美学观的重要内涵。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如何用言语建立良好家庭关系
澳洲紫薇
拜登吃准了普京不敢打核戰
Billzhou
庆祝开搏十周年:自制中式点心(二)
joycewu12
如何训练自己更好地执行交易纪律?
snowboy128
历史的蛛丝马迹:三国蜀汉的李氏三龙之首李邈
咲媱
投资房装修之九:“阳光房”的修缮
袋鼠国Bob
行(8)夜半敲门声
路上拾影
《谷雨立夏间》185 别样的风花雪月
可能成功的P
慈禧的千秋功过(2)
蒋闻铭
打卡亚特兰大市政厅
鲤鱼塘的鱼
今天到了海边的家
Oona
中文里的羊肠小道
鸡鸣寺过客
深圳骑摩托车被处罚,王勇教授起诉交警胜诉
狄冠元
APEC 站位说明了啥
贾平凸
一周热点
从生活细节看日本人的长寿因素
如山
川普重罪被撤销? 拜登再出招
BeijingGirl1
杂感·随笔总汇(77)说到跟风,不能不提这件丑闻
野性de思维
我们老中在美国基本上都是政治小白 !
mychina
引领退休养老观念变革的男护理 (多图)
康赛欧
真实记录:美国看病受气记,想起加拿大的种种好
SUDreamers
“再别康桥”,我眼中的剑桥+书评活动(多图)
菲儿天地
美国会不会有攘外安内
becnned
世界第三极:西藏(24)-神山与圣湖
lily0824
小耗子要成精啊=居然也敢对猫叫板啦!
百万庄大侠
三位好友分道扬镳,不同命运令人唏嘘
麦姐
美国成功医生到底要交多少税?
雅美之途
俄乌战争团灭了中国专家评论员!
sandstone2
陈公博被执行死刑的最后时刻
玉米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