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相约“集体变性”,聊天记录曝光

15岁男孩相约“集体变性”,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

大宝老师 | 爸妈视界 |2023-04-02  

最近半年来,温州的刘女士经常躲在家痛哭。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早年离婚,一个人带大孩子,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却没想到孩子背后藏着惊人的秘密。

在收拾孩子房间的时候,刘女士发现儿子竟然私藏了不少女性内衣。

其中有自己之前穿旧扔掉的,还有一些不知道从哪来的,看到这样的景象,她愣住了。

当她拿着“证据”去找儿子求证,儿子低声解释,自己有“恋物癖”。

对此,刘女士虽然很纠结,但考虑到儿子正处于青春期,对一些东西好奇可能是正常的。

她不想跟儿子产生正面冲突,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刘女士没有责怪儿子,而是在语言上做了引导。但更震惊的是,几个月后,她在半夜撞见儿子正在给自己注射不明药物。在再三逼问下,儿子坦言:他想变性做一个女孩,而这些药物是用来变性的。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那一刻,她只觉晴天霹雳!整个人都崩溃了!而儿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从一个群里学的。

管理员会经常用一些女性用品来刺激群友,还会分享一些变性教程,以及教他们怎样欺骗父母和医生。

原以为,儿子想当女孩是他自己的选择,没想到,还离不开某些人的教唆。

为了探明真相,刘女士偷偷潜伏进儿子所说的“药娘群”。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群里大多数是十几岁的男孩,正在读中学,人数竟有200多人!

他们通过服用或注射药物的手段,使自己的生理状态更趋向女性化。

在这个圈子里,这些药被称为“糖”,而吃药变性者就是“药娘”。但更可怕的是,由于没有接受正规医院的变性手术,如果药娘想要维持女性体态,就需要终身用药。

但这些孩子还未成年,只有父母给的生活费,根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当买不起药物时,怎么办?他们被迫进行“钱色交易”。通过角色扮演,售卖自己大尺度照片和视频。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中间人的安排下做“援交”。抽掉介绍费,剩下的钱,才能用于买“糖”。但这些孩子还不知道,他们不惜牺牲肉体换来的药物,一旦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无法逆转的副作用。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刘女士带儿子去医院检查性激素六项指标后,结果显示:每项指标都大幅下降,甚至有一项还不到正常的十分之一。

对此,刘女士已向温州警方报案。

这一事件曝光后,不仅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关注,还给所有的父母敲响了警钟。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现在社会上,男孩女性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大宝老师留意到,身边有不少男孩出现了偏女性化倾向的行为,比如打耳洞戴耳钉、说话嗲声嗲气、性格柔弱胆怯等。

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家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对策。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相比上一代,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和穿着打扮。

而他们的审美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

尽管一个人的审美观念,跟自身的主观意识息息相关。

但对于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更多的会受到来自社会风气、媒体宣传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

1.社会上,男性娘化现象盛行

有调查显示,95后男生异军突起,成为美妆方面的消费新贵。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不可以就此定义为“娘炮”。

但这个趋势确实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娱乐圈,如今当红的男偶像们,多是花美男这一款,已经很少见那种血气方刚的汉子形象。

大宝老师曾经看过一个男团选秀综艺,里面的练习生打扮精致,在出场的时候,相互之间感叹:衣服好看、皮肤很好、口红没了......

而且,他们不仅在综艺节目中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一名小鲜肉在机场,面对粉丝拍照,赶快举起手包挡住自己的脸:“吓死宝宝了,都说啦,我没画眼线,不能出现在相机面前的。”

男明星如此,男孩子们也纷纷效仿,化浓妆、描眼眉眼线、涂口红,割双眼皮等。

男生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无可厚非。但如果这个度太过了,就已经不只是妆容上的阴柔美了,而是把外在追求带到内在性格里。

2.家庭中,性别教育不到位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孩子的性别特征是天生的,那么只要男孩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变得成熟,自然养成男子气概。

但是这个想法是不恰当的,我们往往会因此忽略了对孩子的性别教育。

前段时间,朋友的儿子第三次转学了。

由于行为和个性特像女生,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孩子坚决不愿去学校。

至于孩子为什么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朋友非常懊恼地反思起来:

我们一直很想要个女孩,所以,从儿子出生到3岁左右,我们都是把他当做女孩来养,给他梳辫子、穿小裙......直到上学才改过来。

孩子还小,父母意识不到,错误的性别教育,对男孩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虽然男孩的性别决定了他有着不同于女孩的外表特征,但是父母后天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却会对他进行二次性别塑造。

3.生活中,父亲角色“缺位”

15岁的男孩成为药娘,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这个母子相依为命的家庭,是不是缺少一个重要的角色?

我们不得不疑惑:父亲到底去哪儿了?

大多数家庭里带孩子的都是妈妈,如果妈妈需要上班,在家里带孩子的也是奶奶或者外婆。

大宝老师记得,有一次,去孩子班上开家长会,54个孩子的家长,父亲出席的不超过10个人。

家里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在学校也是女老师居多,孩子的生活中想遇到一个男人都难,让我不得不担忧现在孩子的成长。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孩子认知的形成、安全感的建立、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那些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极易患有“父爱缺乏综合症”。

如果父亲缺席了男孩的成长,男孩容易胆小怕事,缺乏男子汉气质。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现如今的审美冲击之下,男生的娘化现象越来常见,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问题,留意孩子的反常表现。

 

      赞助信息  
 

 

毕竟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一旦父母有所疏忽,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甚至是被有心人利用,进而做出伤害自己身心的事情。

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宣布了自己的性别,但是性别意识的形成,则是更为复杂的过程。

除了身体激素的影响和个人意志的选择,还需要父母后天的培养、社会的引导,才能培养起阳刚之气,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对男孩做好性别教育

性别教育是指,让孩子从小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让孩子发展出适合自己自然性别的个性风格。

一般从3岁开始,家长就可以给孩子树立男女有别的概念,简单地进行性别教育,教导一些相关基本知识,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可以保护好自己。

在生活中,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活生生的镜子,更要做好榜样,比如上厕所是否关门,换衣服有没有避开孩子,父母与异性孩子保持界限感。

此外,适当地借助书籍、视频等,少量多次地加强孩子的性别教育,也有着相当不错的效果。

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迹象,比如不喜欢自己天生的性别,喜欢异性的穿着打扮,玩具等,先留意观察起来,再沟通引导,找靠谱的专业人士做评估判断。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2.父亲多参与孩子的成长

作家刘继荣曾经讲过自己的一段育儿经历。

儿子出生后,由于嫌弃丈夫笨手笨脚,她包揽了照顾孩子的所有事情。

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儿子一天天长大,却有些内向和胆小。

原以为,孩子都是如此。

直到爸爸参与进来,儿子变得更坚强了。

不仅勇敢地面对打疫苗,还会鼓励妈妈说:遇到困难不能哭,要自救,也要救别人。

是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陪伴。

父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男性,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子当做男人的模板。

正如诗人北岛在《给父亲》写道“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跟随你成为父亲”,对于男孩而言,他长大后,身上会有父亲的影子。

父亲,会让男孩更像男孩。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赞助信息  
 

 

3. 减少传播“娘炮”文化

近些年来,男性娘化现象盛行,而且在青少年中蔓延非常快。

诚然,追求个性没有错,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去追捧“柔弱美”的男星,孩子沉迷于“阴柔之美”当中,无法想象整个国家将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能指望一群走路都站不直的的男兵去站岗放哨吗?

我们能指望承受不起生活压力的人来抗击新冠疫情吗?

我们能指望说话细声软语的官员去跟外国唇枪舌战吗?

就像人民日报评论: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大宝老师认为,其实,阳刚之气不只是体现在外表,也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而更多的是内在气质,比如独立、自强、不服输的性格。

“阳”乃阳光向上,“刚”乃坚韧刚毅。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孩子的身体和心智共同健康成长,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才能担得起对未来的责任。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具备刚柔并济的能力,按照自己本身的个性,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