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引用自电影海报
大约五六年前,韩国拍了一部票房创纪录的电影叫做《出租车司机》,通过外国记者和普通市民的视角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光州事件,有很多朋友推荐给我,最近终于有机会欣赏了这部电影。
我无法准确的形容我的感受,只是记得我是含着泪水看完了的,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热泪盈眶。
韩国电影对小人物的刻画特别细腻,在汉城开出租车的司机万燮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有点善良,又有一般人常见的自私和市侩,也会为了一点蒜皮小事跟别人争的不可开交,中年丧妻的他,为了抚养唯一的女儿每天奔波在汉城的大街小巷跑生活,故事发生在1980年初夏,鬼使神差他遇上了从东京去光州采访的德国记者彼得,被意外的卷入光州事件。从开始的胆怯,退缩,到目睹了光州市民&大学生的勇敢和一幕一幕血腥的真相之后,毅然投入声援的行列,成功协助彼得带着现场拍摄的珍贵影像资料返回日本,戳穿了全斗焕ZF的谎言,并首次把光州事件的真相公布于众。
稍微了解光州事件背景的话就会很容易切入剧情。独裁,军管,大学生,市民,抗议,镇压,谎言….一切都是那样熟悉,一样的套路,一样的血腥,又充满了悲伤。
大学生载植的参与更具有戏剧性,彼得为了更好的取材需要有懂一些英语的韩国翻译,在街上偶遇了去游行的大学生们,而那群人里据说只有载植英语好一点,众人一起哄他就成了翻译。一个喜欢摇滚乐又有些腼腆的大男孩,看起来性格也不是那么坚强,却在军方特务追踪彼得的过程中挺身掩护了万燮和彼得,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彼得是德国驻在东京的记者,希望用自己真实的记录向世界揭露光州事件的真相,哪怕是在光州街头的枪林弹雨里也不退缩,得到了光州市民的善待和帮助,最终完成使命。
电影里还刻画的很多光州市里的普通民众,出租车行的司机,大学生,都是小人物,善良,可爱,幽默,关键时刻又都能挺身相助。
这个电影的素材来自真实生活,在事发后的第23年,主人公原型的彼得还因为成功报道光州事件而在韩国获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是这个国家确实在一步一步的走在民主的道路上。
影片结束后还插播了2016年专访彼得的纪录片,当时他已经风烛残年,体弱多病,却念念不忘帮助过他的出租司机。实际上他多年一直在努力寻找,始终没有找到(有一种说法是万燮从光州事件后精神上受到刺激,后来又酗酒,于1984年死于肝癌)…彼得因病于2016年离世,未能再见到万燮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这部电影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取得很高的票房成绩,遗憾的是未能通过中国内地的审查,没有在大陆上映的机会,但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很多网友通过各种渠道看了电影,在大陆豆瓣网的评分也长期高居9分以上,好评如潮,无奈该电影的评分评论遭404下架,不屈不挠的网友于是奔向一个毫不相干的内地电影《午夜出租车》的评论区狂点赞,使得这部电影意外躺枪,瞬间获得9.5的高分。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内也有大师能拍出类似的电影精品,我相信一定会的。
今天碰巧路过一家寿司店,门脸不大,排队的人很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