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这个概念应该是从社交媒体流行以来得到了印证和推广。在这之前,朋友间一般是“朋友”,“死党”,“闺蜜”,“知己”这样的分类。而没有对“圈”这个字有特别的着墨。那时候的朋友基本上是点对点的,都是见过面的现实中的朋友。那时候几乎不存在虚拟的朋友,除了极少数的笔友关系可能未曾谋面以外。
记得大概是从2003年开始玩QQ,一下子有了网上的个人空间,也联系上了不少自高中毕业后就从未联系的同学。当时的感觉是兴奋的,有一种友谊重生的时光倒流的情景。我自幼比较内向,不善主动和人说话,就这样一晃十年的中小学就过去了。离开大学的附中校园,一直都没有参加中小学的同学聚会,那时这类的聚会也应该是有的,但我没有被通知到,加上人在外省,自然无缘参与其中。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大家都年轻,想上班挣钱的忙着加班,想找男朋友女朋友的就腻在二人世界里,多数人对中小学的朋友圈没有太上心。
最先有email,后来又有了QQ,又有了微信,这下朋友圈这个概念一下子火了,至少对我而言。对多年不见的同学,同事,好友,要么主动加别人,要么是有邀请立马接受。有一天一看,不善交际的我,竟然也有208个微信好友。当时一阵小激动,证明咱还是有朋友的嘛。
点对点聊天经历还行,因为一问一答,礼尚往来。假如我连问三个问题,对方都不回应,而且还是几个星期都不加解释地忽略,那我也知道可能没有什么值得交流的,就不再主动发起聊天。但很快,我发现自己已经在几个微信群里:附小同学群;附中同学群;大学同学群;研究生同学群;留学生同学群。后来,在北美和海外的同学又增设了附小海外群,附中海外群,大学同学海外群。慕然间发现我竟然在好些群里。再后来,又有了公司同事群,还有按照兴趣建的群:摩托车骑友群;摄影发烧友群;射击运动群;甚至还有趣味相投的男士群。
人数多的群,一般最早会发生三种情况:第一违规被封;第二人多意见杂,纷争也多,退群的情况多;第三就是只有不到5%的人还说话,其余的群成员都忽略了群。所以说,人数太多的群,很难维持。群分裂从各占山头开始,有影响力的几位群成员会退出,再自立门户,并且拉几个关系好的人一起上梁山。粗略的看,假如一个群活跃的人数低于10%,这个群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营养了,因为僵尸太多。
从学历看,研究生的群最包容,因为大家见识比较多,加上成为同学的时候多数已经性格成熟,所以不太会起纷争。最难整的就是小学群,然后就是中学群,主要是各种人都有,本来在校时可能连话都没有说过,突然被拉进了一个朋友圈,寻找共同点的难度的确不小。这不是哪一方的错,而是朋友圈的错。因为在现实世界里,今天社交App上同属一个朋友圈的人几乎不会成为朋友。
关于朋友,我很喜欢日语的发音,“同梦达契” (我按照近似的日语发音这样译成中文)。朋友最高境界的就是要有相同的理想,或是爱好,而且最好还有一种相守的不需要文字的契约。现在虚拟的朋友圈基本上不具备这样的特征,甚至发展成为赚钱做生意的工具。人的一生,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会很多,关系过密的更少,应该说能有5个就算是不虚此生吧。当然,我没有包括亲人和家庭成员,那种是血缘的关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但比起微信的朋友圈,我更加谨慎推特和脸书那类不加限制的开放式朋友圈。比如脸书会推荐和我完全没有交集的人作为朋友。这一类的社交媒体毒害更大,个人的隐私管理更为不易。比如在推特上,不认识的人搭讪的很多。开始我还是礼貌回应,很快发现几乎都是骗子,连对App本身的信心都没有了。
我最先退群的是国内的中小学群,因为人数太多,经常会出现针锋相对的两派。即使选择消息免打扰,迟早还是要去划一下那些未读信息。看了信息,情绪不可能不受影响。最后就索性三十六计,走为上。
后来退了国内的大学同学群,理由大致相同。不久被好友又拉了回去,基本上不发言了。
海外的同学群,总体来说,针锋相对的情况少一些。主要是大家都忙,也比较现实,缺了改天换地的大理想。但这些群一样不能算是有活力的群,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沉默的。爱说话的和不爱说话的人在一个群,就像性格不合的在一起过日子一样,挺难的。最后的情形就是,海外群基本都在,但很快就从超新星变成了白矮星,继而成为黑洞,几乎没有回音的绝缘体。
这些现象不是哪个人对哪个人错,是人性所致。本来不同的人,不相干的人,对立的人,甚至敌对的人被拉进各种App成为朋友,这本身就是滑稽的事情。
有几种虚拟世界里的朋友比较有生命力。第一种是真正的朋友,那种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因为他们/她们在现实中原本就是好朋友。第二种是按照兴趣聚在一起的朋友,比如摩托车群,射击运动群。这样的关系,著重在共同点,就是兴趣上,而淡化了朋友的关系,反而有生命力。 第三种是3-5人的小群,这样的群以同性朋友为主,鲜见男女同群的。情趣相投的小群,往往可以敞开聊天,属于相当活跃的群。
而最最近的虚拟朋友的关系应该是点对点的交流,就是两人间的交流。虚拟世界不是乌托邦,只是现实世界的镜像。现实世界里,朋友间能聊的最透的也多是发生在两人之间。
最最危险的关系就是虚拟的异性朋友的关系。这样的友谊有着极大的随机性和潜在的核聚变能力。因为某个契机,朋友关系甚至可以出现量子跳跃,产生的能量和破坏力巨大。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各个文化里都是这样的,比如在大学校园里,来自一个国家的留学生更喜欢聚在一起。
而亲密的关系更讲究门当户对。做朋友不是拉郎配,实在没有意义和三观不一致的人花时间。有精力不如看书,写作,听音乐,养宠物。
两人从来不在一个朋友圈里没有问题,而加了朋友,再删掉别人甚至拉黑,有时会招来别人的怨恨。
我们本来没有那么多的朋友,更没有必要去制造自己的敌人。非敌非友井水河水两不相欠的关系总要好过好于公开的敌人。无缘好过孽缘。
豹子土狼 2023-6-2 写于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