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记事

用心灵诠释心灵
博文皆为
原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春光明媚的下午,我跟着Elaine姐妹去新泽西的一个养老院探访两位老人Selina和方姨。Elaine家就住在附近,她在家为Selina煲了鸡汤粥,然后我们一道去中国超市买了方姨喜欢吃的水果。Elaine告诉我,Selina好多天都不能吃东西了。

      这个养老院总共有90多名老人,其中50%的是中国人。他们大多是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按州政府规定对最低收入(1200美金)以下的6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费用全免制,在这个收入以上的老人需要交费,Selina属于这个范围,所以每月缴纳5000刀。此外,自费的老人和残疾老人入院没有年龄限制。

       从超市出来大约一刻钟以后,我们进入马路边一栋灰白色的两层楼建筑。一楼是办公室、厨房食堂和杂物间。老人们是不可以走出大门的,以免走失。楼下设有门房,进入必须登记。上了二楼,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很大的厅,这是老人们用餐和看电视的地方。穿过大厅横着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两侧就是老人们的卧室或曰病房,一般是两人一间。

  Selina 87岁,她的丈夫因染上新冠,去年不幸去世,他们夫妇都是基督徒。Elaine姐妹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照顾。老太太因为五年前患脑瘤做了手术,渐渐地腿脚不能动弹。她是去年入住这个养老院的。Selina的胃口很不好,再加上不喜欢养老院的伙食,所以差不多有1个月没有吃什么东西了。蜷缩在床上的她骨瘦如柴,体重不到80磅,脸色蜡黄,愁眉深锁,连打招呼的力气都没有了。Elaine姐妹拿出鸡汤粥一边喂她一边说,好好吃哦,很鲜的鸡汤粥。老人张开嘴慢慢的吞咽起来,居然吃完了半碗。Elaine如释重负地叹道,太好了,吃完了。我在旁边也松了一口气。

     老人的房间和外面的甬道充斥着一股难闻的味道,这也难怪,因为许多老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进行。

    住在走廊尽头的方姨92岁,信主20多年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她房间的墙壁上贴了“主祷词”和“平安喜乐”的字画以及教会姐妹们的照片。她的头脑很清醒,语言表达不错,但身体状况最近不太好。她告诉我们,头天晚上小便失禁,弄得一个晚上没有睡好,现在头脑还晕晕的。不过方姨特别坚强乐观,平时只要精神稍微好一点和条件允许,她就在网上参加Zoom和姐妹们一道学习《圣经》。方姨一边推着轮椅艰难地移步,一边和我们闲聊。她见到熟人就热情地打招呼,并示意我把水果拿给身边的朋友分享。在大厅里方姨把我介绍给一位躺在平板床上的叫琳娜的病人,说我也是姐妹。

    你不要走,你不要离开!这是琳娜第一时间对我说的话。带有命令的口气非常坚决,但仔细体味这话里有央求的意思,也许她缺乏安全感。她大约认为我是常来的义工。因为每个星期六有四个教会的弟兄姐妹组成的义工团契到养老院服务并传递福音。

     Elaine姐妹 陪着方姨去了旁边的一间小房间聊天,我留在了琳娜身旁。

     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吗?我俯身问她。

     帮我拿饭!她的口气很迫切,好像肚子很饿了。

     我看了看时间现在才四点半。于是问她,晚饭几点钟?

     五点。她干脆地回答。

     

     从琳娜的不容置疑口吻和镜片下那双带着血丝的眼睛里,我读出了她的身份和个性,高级知识分子,女强人,自尊心特强。

    我和她闲聊起来。她是49年生人,今年74岁,家有女儿女婿,他们偶尔会来探望她。她是1977年高考的大学生,8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的一所名牌大学,上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以前是一个媒体人。

   您喜欢美国吗?我问。

   以前喜欢,现在不喜欢。

   为什么?

   他们把我送进养老院。

   不知道她说的“他们”是指家人还是政府。

   假如您在国内子女无暇照顾您,也是要进养老院的。我想安抚她,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话语来。

    我一直不便问她患了什么病,为什么身体不能动弹。后来才在Elaine姐妹的口中得知她的肝功能和肾功能都不行了。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她侧面仰望我,轻声喃喃道。

    不会的,你说话的中气很足,脸色也不错。我安慰道,又说,上帝会给你力量的!她听了这句话沉默了。

   不一会儿,她按耐不住内心的烦躁情绪,突然高声地爆发性地高喊:”Nancy!Nancy!”大概她肚子太饿了。那个叫南希的中国护工隔着老远叫她不要再吵了,可是没有过两分钟她又大叫“Nancy!Nancy!”南希不再理会她。后来我听Elaine姐妹说她常常这样乱发脾气,其他老人对此很是讨厌。

     当然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琳娜的病况很严重,处境特别困难,她躺在床上吃喝拉撒,甚至不能像方姨一样依靠外力艰难地移步。可想而知她是多么痛苦和绝望。可是越是这样,越是应该仰望和信靠神啊。

    别这样,琳娜,上帝与您同在,祂会给您力量。我对她说。琳娜听了这话没有吭声,似乎若有所思。

     再过了一会儿,她举手往后指着大门方向对我说,饭来了,在架子上,快去帮我取。她的听觉很灵敏。

    说是吃饭,其实她根本无法吃饭,只能喝牛奶和开水。那份白饭加粉丝炒肉末、炒青瓜又原封不动地拿走了。

     原来她一日三餐只能喝流质的东西,难怪饿得那么快。

      她很快喝了两小盒牛奶,又去拿水喝,刚喝了两口,我劝道,不要喝得太急,否则您的肾脏负担太重。这一次她很听话,把水杯放回了台面。

    琳娜的肚子问题解决后暂时安静了下来。于是,我去了方姨身旁。

    92岁的方姨,面部光洁,依然可见眉目清纯,没有什么皱纹,看上去只有70多岁。方姨是广州人,来美国20多年了。她的女儿女婿会在每个周末来养老院看望她。她退休以前是衣车工,早年在广州的一家机械厂做铣工,曾经去上海学习过铣工的专业技术。她说,有工作做的时候就开心,在养老院什么都不用做,就不开心了。可见方姨是一个闲不住的勤快人。

      方姨平静地讲述自己的近况,并且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不时提一些问题。问我,你在欧洲生活过,我想知道那边情况什么样?那神情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吃饭之前,她低头虔诚地向上帝祷告。感谢赞美主赐给她食物和慈爱……然后,一再问我们饿不饿,要不要在这里吃饭。方姨因为头晕,人不舒服,也没有吃饭,只吃了几口菜。

      我们离去之前方姨和我们按手祷告,感谢神赐予的福分,求神保守怜悯……最后她还坚持要送我们去电梯口。

      方姨任何时候没有忘记与上帝的联络沟通,在老人家身上我感受到有一种来自于神的力量在支撑着她,有耶稣的慈爱在温暖着她,而且她把这种爱不断地传递给他人,哪怕自己处于病痛的困扰中,她也会关爱周围的人,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而且她懂得感恩和礼貌待人,总会对帮助她的人道谢。难怪,在过道遇到一个坐轮椅的白人老太太,她和方姨打过招呼后翘起拇指告诉我方姨是一个“nice woman”。在我看来方姨就是一个纯洁可爱的孩子。看着她天真无邪的面容,自然就响起耶稣的那段著名的话语:“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止他们!因为天主的国属于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主的国,绝不能进去。”(玛10:14-15)

     琳娜也是基督徒,虽然是两个月前才洗礼的。但经上说,基督徒不分大小先后都是上帝的子民。不过,琳娜如果像方姨一样凡事向神祈祷,保持与神的联络与沟通,那么她也会获得战神黑暗的力量,也会坚强地面对一切,直至复活永生。Elaine 姐妹说,琳娜时常也对她哀叹,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每当这时Elaine就会对她说,不用怕,死后又会复活,神会使信祂的人获得永生。这才是按神的意思去安慰她,从这个角度讲,我没有Elaine姐妹那么虔诚,还没有把神的话语完全融进自己的灵魂。

   我们离开之前与琳娜一起祈祷,求神给予她战胜病痛和恐惧的信心,愿神保守她。最后我俯身在她耳边告诉她,耶稣与你同在!她点点头。但愿她像方姨那样不断地亲近神,凡事信靠神,把负担交托仰望于主的手中。

   告别养老院我在心里为默默地为琳娜、为方姨和Selina 祈祷,也为所有的与病痛和死神拼搏的老人祈祷!愿仁慈的上帝怜悯他们,医治和保守他们,让他们平静安好地度过余生。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墨墨说得太好了,真的是一把双刃剑,我认同。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魅力说得对,最好能平静的坚强的面对死亡。但年事已高又多病,要想独立不容易啊。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竹风_如火' 的评论 欢迎竹风来访,保重身体!
竹风_如火 发表评论于
人老了,真不好。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看了觉得挺可怕。人类寿命延长是双刃剑,我不希望自己老了活成这样。
魅力野花 发表评论于
老人一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每个人也一定死去.
平平静静, 坚强地自己独立生活着,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途中燕子' 的评论 : 谢谢途中燕子关注。由于她的病情特殊,流质也不能多吃。上周四晚餐的时候(五点钟多钟),我替她多拿了一盒牛奶,告诉她晚上再吃,结果她抓在手里就马上想喝,这个时候四五个护士同时朝我们大吼。不能喝,不能让她喝,好像她喝下去就会丧命。那位类似护士长的女士走过来批评我说,你们来帮忙我们欢迎,但是你们一定要按我们的要求做。我说,您误会了,我刚才制止她喝,叫她晚上再喝……
她的女儿上周末去看了她,应该知道她的现状。是的,她的病况很严重,难免发脾气……不过,昨天我们去的时候感受到她的进步。再谢燕子!
途中燕子 发表评论于
琳娜生病前是不是缺乏涵养和耐性,沒人知道。現在疾病纏身,疼痛,甚至還要忍受飢餓。健康幸福的人是體會不到她的痛苦。換別人可能比她還急躁和絕望。
養老院如果不能提供流質飲食,起碼每天多給她幾盒牛奶,酸奶。幸虧有樓主這樣有愛的人士
給她一些關心。樓主可以聯係她的女兒,建議她換一家養老院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是的水星,琳娜还是一个年轻老人,真的很可惜,我看到她的状况后难受了好多天,她的声音挥之不去。今天下午我们还会去这个养老院。
所以水星等文城的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我也跟自己的孩子说过,以后我如果老得缺乏自理能力了,就把护工请到家里来。老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必然缺乏安全感,导致免疫力下降。当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安之若素,坦然面对衰老的生命,要是能够达到方姨那种境界就很不错了。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感谢丹哥的鼓励和支持,我应该虚心向兄弟姐妹的学习,争取活出基督的生命来。Elaine姐妹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有爱心的人,她身边的老人都视她为女儿。这让我十分感动。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是的。鹿葱说得不错,养老是有阶段性的。方姨之前就是住在老人公寓,入住这个养老院的时间还没有半年。她很从容,很平静,也很可爱。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安然0203' 的评论 : 是的,居家也好,养老院和医院也好,通风设备和清洁卫生非常之重要。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安然0203' 的评论 : 不客气,感谢来访点评。安然所言极是,信主的人有福了!您父亲住的养老院比较人性化。养老院除了负责日常生活和治疗疾病以外,还应该配备心理医生,让老人们能够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心态。现在这一块在许多养老院还是空缺。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老幺六六 2023-06-07 05:11:22

倒也是哈。但是你得保证自己会自如使唤或使用Robots.所以保重身体和好心态很重要。上周日我去拜访了一位独居的老太太,94岁了,身体很好,记忆力不错,每天还给70多岁的儿子媳妇做饭。儿子媳妇住在附近,和她关系不错。由此看来,亲情是健康长寿的滋补品。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梧桐对父亲很有爱心和耐心,老人家拥有这样的儿子太有福分了。您对琳娜的分析很到位。的确如此,她还没有完全谦卑地把自己交付给神,对死亡的恐惧时时缠绕着她。愿仁慈的上帝怜悯她,宽恕她并给予她力量。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是的啊,我的二哥也是1949年出生的,身体很好。这两年二哥家的其他成员全都阳了,就他没有阳。我二哥爱好书法,自学中医,有一个非常贤惠体贴的wife……这些因素对他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利。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雪狗言之有理。这件事情比较矛盾,就琳娜的病情来说需要治疗,如果不在养老院也许治疗跟不上。家,对她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安乐窝。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京城老炮1950' 的评论 : 感谢来访。大家心知肚明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可以去瑞士安乐死。另外,我想说明的是,这个养老院并不是基督教的养老院。正是由于上帝怜悯养老院的老人所以才差遣了不少的义工去安慰帮助他们。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多谢沈香认同。是的,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愿朋友们能未雨绸缪,同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多年前读过日本一位百岁老人写的一本小书,题目是《人生走到最后终究是一个人》,她谈到如何平静地交往,如何享受美食,如何与人分享,如何把生活搞得简单清爽,如何从容地面对死亡等等。当然作为心里真正有神的人来说,人生走到最后也不会觉得孤单。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最西边的岛上' 的评论 : 谢谢,我们都有同情怜悯之心。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人类和大自然都是造物主——上帝所造。不过信仰的话题不是我们今天分享的重点。关于对死亡的看法,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观点。但人们普遍认为,接近死亡的老人求生的欲望非常之强烈,只有个别人在生不如死的情况下,愿意自我了断。另外毕竟很多国家或很多州的法律没有规定安乐死。博友夫妇能理性地看待生死问题,实为难得。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禾儿说得好。如何优雅的老去,如何从容地走完人生,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命题。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都云作者痴' 的评论 : 是的,居家养老护工上门服务,老人和家人保持亲密关系,这样比较人性化。北欧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也许禾儿的分析是正确的。和方姨比较起来她缺乏涵养和耐性。
雪狗2014 发表评论于
如果在家 琳娜就会多吃几顿,就不会饿肚子了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看了老幺这篇文章,我决定以后坚决不去养老院。一周只能洗两次澡不说,空气中还弥漫着那个味道,难以忍受。我有一些朋友和琳娜情况差不多,身体还好得很。77届大学生,天之骄子,现在这么惨,真是让人难受。如何面对死亡,禾儿说得好:“如何面对死亡, 如何做一个优雅的老人,这是我们将来都要学习的人生课程。”同意!
丹哥 发表评论于
老人院绝对是教会的阵地,是人间能给予的最后关怀,大赞博主的爱心,大赞博主的贴。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老年期也是分阶段的,这个不能自理就是最后阶段了。但愿人到彼时心态平和,方姨作为基督徒,知道自己到哪里去,表现就不一样。。。
安然0203 发表评论于
亲自参加过20+多伦多北部公立养老院的tour,只有一家华人的偶有味道,一家西人的刚进去时有闷闷的味道,其余的都没有,尤其是新的,通风很好,2人一间,宽敞明亮,西人的感觉更人性化一些,华人的紧俏/前台态度差些,故第一轮就略过,选了5家西人的,最后快速如愿。。。
安然0203 发表评论于
感谢分享,心中有主的人有福,平静 / 喜乐 / 坚强。。。

我爸在多伦多BLOOMINGTON COVE养老院度过人生最后时光,那家养老院很不错,每日内制四餐,每周洗浴2次,容许家属7/24随时探访,十分自信,很多西人老人家打扮得很漂亮得体。。。


京城老炮1950 发表评论于
“老人的房间和外面的甬道充斥着一股难闻的味道,这也难怪,因为许多老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进行。”明知自己已经不能自理了,为什么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整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睡,这是人的生活吗?为什么不去瑞士安乐死呢?难道基督徒不容许安乐死吗?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难道是要接受上帝最后的惩罚吗?生活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真的很难理解这些老人们。
最西边的岛上 发表评论于
看了这篇博文,真为文中几位老人的处境难过,也为博主的善良诚心所动。

不过我不信人造的宗教和“上帝”。我相信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上帝”。自然里的产物都有开始和结束,人是自然产物之一,当然不会例外。人类如此,个人更是如此。我不明白人老了为什么会那么怕死,活的那么难受那么依赖别人的慈悲而且是无恢复之望了也不愿离去?是觉得死了后会更痛苦?还是觉得这样活着是幸福?有家人的想没想过给自己家人带来的负担?没有家人的知不知道(紧张的)医疗资源可以多分享给别的能治愈的人? 也许是我自己还没有老到理能解这些人的想法?

我喜欢禾儿转载的博文里陈司寇老人的聪明和智慧,在生命结尾处的苦难受罪之前自己选择离开。这也是我们夫妇两人的选择,不过现在还健康还不老,先好好生活若干年呵。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谢谢梧桐兄的认同。
我在自己的博客,转载了一篇文章,我认为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梧桐兄可能会感兴趣。:)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亲爱的,你总是鼓励我。:)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六六老乡写得很好,虽然这个话题比较沉重,但每个人都得经历老去,如何面对是每个人必修的课程。方姨性格较豁达,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好一些,相反,琳娜性格急躁,恐惧死亡,生命最后阶段过得很糟糕。老了真的有很多的无奈,儿女和外人都帮不了,只有自己勇敢面对。谢谢六六老乡好文分享!祝六六老乡六月快乐!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老幺的訪談,證明無論如何都不能進養老院,每月5000,可以買很多 Robots 侍候自己,沒有質量的生活,只是活著。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1 我非常同意你的说法。琳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心不甘情不愿,信上帝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可是从她的“我要死了”的呼声中能感觉出她不愿意离开人世的绝望,给她讲上帝,只是不还嘴而已,内心还没有彻底向主。如果是肾脏和肝功能衰弱,不久就会痛苦离世。有时候想,老了痴呆反倒也有痴呆的好处,至少精神不如头脑清醒的人痛苦。我父亲也是肾脏衰竭,大脑清醒,精神痛苦。我每天给他讲邻居的老故事,讲首脑人物没有不走的,你年龄比他们大多了,等等。他们需要有人时时刻刻关心,安慰开导。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沉重的话题,沉重的内容。琳娜1949年出生的,我有好几位朋友都是49年前后出生的,现在都活蹦乱跳的。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健康的身体啊。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1

禾儿说得真好!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感觉琳娜精神烦躁的主要原因是惧怕死亡,她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

我猜想,她的性格不好,就是不来养老院,与女儿女婿也无法很和睦的相处。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做一个优雅的老人,这是我们将来都要学习的人生课程。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ocalappleseed' 的评论 : 是的,差不多。很多人觉得,在美国穷人治病和养老反倒多些保障。总之老人可怜,愿神保守他们。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墨' 的评论 : 是的,大都是孤寡老人或者儿女少而且的确无暇顾及,还有的儿女没有孝心的才把老人送去。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是的,能不住养老院最好不去。有条件的老年朋友如果需要人看顾,建议请护工到家里帮忙。我们第二次去的时候,方姨告诉我们,有一天晚上11点多钟才给她洗澡,她说很冷,于是开始咳嗽。我们找到类似护士长的女士反映,她硬说不可能的事情,叫我们不要听老人的,说老人糊涂。我说,我们这位老人很清醒。她才无话可说。按规定每周洗两次澡,时间在下午三点到七点。问候晓青,保重!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感触太深了。一言难尽。多谢菲儿给力。第二次去的时候,琳娜安静一点了。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欢迎菲儿,请坐,请坐,喝一杯玫瑰花茶。最近我参观了朋友的玫瑰园,她送我了一些新鲜的玫瑰花用来泡茶,很香哦。
localappleseed 发表评论于
得到两个结论:1)看来能每月付5千的和分文不能付的待遇一样。2)天下老人院差不多。
寒墨 发表评论于
以前在文学城看过一篇报道,美国养老院能够住到三年的只占5%,住进养老院的老人们估计也是实属无奈。
晓青 发表评论于
读了很沉重。人老了,有很多无奈,进了养老院吃不到可口的饭菜就更难受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老幺有爱心,很好的见证,人老了会觉得没有意思。谢谢老幺分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