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开布拉格之后,车子一路向北直奔本次旅行的终点 - 柏林。途中经过德累斯顿(Dresden),停留了几个小时。
德累斯顿是原东德地区除柏林、莱比锡之外的第三大城市,历来是德国工业重镇,尤其以精密仪器驰名世界,例如独占鳌头的蔡司镜头就是这里的产品。我们的汽车开进城区,就看到街道两旁有很多四五层的居民楼,这些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东德建筑,这种毫无装饰但很实用的居民楼在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都很常见。
德累斯顿在二战后期几乎被夷为平地。美英盟军为协助苏军东进,于1945年2月14日开始对这座城市无差别的狂轰滥炸。此后每年的情人节,这里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有意思的是,德累斯顿的第一座友好城市选择了英国的考文垂。当年德国空军袭击了考文垂,而后来英国空军以牙还牙,复制了德国空军的战术,对德累斯顿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如今时过境迁,愿世界再无战火硝烟。
战后德累斯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修复工程,如今复建仍在进行中。这是我们在一幢建筑中看到原有的石柱被保留下来。
当年和今天在同一地点的对比。
德累斯顿海德弗里德霍夫公墓的纪念碑。 上面写着:“死了多少人?谁知道具体数字?在你的伤口中,人们看到了无名者的痛苦,他们在这里被大火焚烧,在人为制造的地狱之火中丧命。”
如今的德累斯顿,可谓“凤凰涅槃”。
德累斯顿最著名的圣母大教堂是完全重建的,但特意使用了一些当年在废墟中捡拾的黑砖和其他遗物。
圣母大教堂的正面。
圣母大教堂的内部。
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开始的重建工作漫长而繁复,最终耗时11年之久,2005年最终基本按照原貌复原成功并重新开放。
德累斯顿的建筑虽然大都是再建仿制品,但黑黢黢的样子倒显得古朴。导游反复几次告诉我们:这黑色不是因为旧和脏,而是因为建筑材料是沙石,经过风化就变成黑色。
担任导游的德国老妈是我们此程的导游里英语说得最好的,给我们一种终于宾至如归的感觉。德国人说德语本来就悠缓清晰,所以说英文也能很地道,不像我们一路上听到的波兰语、捷克语和匈牙利语有太多的爆破音,所以那里的导游“英语说得像快板”(套用一句春节小品的台词)。
森帕歌剧院。
绿穹珍宝馆(Grünes Gewölbe)是欧洲最大的珍宝馆。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进去参观,只在外面看了一下。
导游告诉我们,外墙是由意大利设计师专门从意大利请来有经验的工人建造的。
近距离观察后,我们注意到墙壁是经过白色涂料之后,再用刀子刻出划痕。这很新颖,想必产生的造型经过长年的风雨也不会改变。
所以墙上的图案和立体效果都是一刀一刀刻划出来的。
王侯队列图(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是在德累斯顿必看的旅游景点之一。101米长的瓷器壁画在1872年至1876年间为韦廷王储诞辰800周年时完成,置于皇宫广场的马厩庭院外墙。全部由25000片瓷砖构成,这条壁画长廊一共刻画了35位侯爵、王子和国王以及59位科学家,手艺人,工匠和农民。
最神奇且幸运的是,大概由于瓷片的坚固以及没有木质结构,该壁画长廊居然没有在二战轰炸中被摧毁。这一该城唯一屹立不倒的古迹,成为德累斯顿居民重建家园的精神支柱。
在壁画长廊还遇到从未见过的六人脚踏车。
赶紧跑过去拍了一张近照。原来一人负责掌握方向,其他五个人围成一圈负责用脚蹬。几个人一起卖力,不知这新鲜玩意儿的最大速度能有多块。德国人的工艺精神可见一斑。
在德累斯顿,我们还参观了一处游客鲜少光顾的地方:市政厅。
市政厅正前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雕像,叫“Trümmerfrau”(Rubble Lady),我权且译作“废墟女郎”。战后整个德国一片废墟,当时男性只剩下老弱病残,清理废墟瓦砾的艰苦工作就有妇女们来完成。因此Trümmerfrau一词成为很著名历史词汇。另外,手握锤子、身穿工作围裙、一脸庄严的女工雕像,正是当年常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典型的劳动者艺术形象。这样的雕塑作品在西德是很难见到的。因此它不但承载了战争的痛苦记忆,而且呈现了社会主义东德的历史印记。
没见过皇宫一样的市政亭。毕竟是欧洲啊。
我们走上布吕尔平台远眺,易北河美景尽收眼底。布吕尔平台因其宏伟的露天台阶而闻名。其被誉为“欧洲的阳台”。
易北河这一边是老城,河对面是新城。二战时新城受到的破坏较小,因此新城的建筑反而比老城的更老。而老城基本上是根据旧模样再造的新建筑。
读过一点世界近代史的人都听说过“易北河会师”。二战末期西方盟军和苏军大反攻,在易北河会师,对纳粹德国形成合围之势,在此地吹响了最后总攻的号角。
易北河自东南到西北蜿蜒流过德国全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自然遗产,但由于当年德国为了迅速恢复战后经济在河上建立很多毫无美感的大桥而破坏了景观,曾一度被教科文撤回遗产命名。
我们的下一站是此行的终点:柏林。
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