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教改不是为改命运脱离工农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文革教改不是为改命运脱离工农

 


文革教改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工农兵学生上大学脱产读书掌握科学知识,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逃离工厂农村脱离工人农民去做人上人的,不是为个人升官发财的,不是为当砖家叫兽的。

1966年下半学期文革开始,学校停课进行斗批走资派,1967年取消了高考招收大学生制度。

1968年进入文革《改》的阶段,为了培养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人员。试点招收大学生。以上海机床厂为首例有了工农兵大学生的雏形,开始衍生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招生有工厂农村基层领导和群众推荐选拔的制度。

1970年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向中央提交了招生的请示报告,予以批转,同意两校试点招生。

毛泽东:“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1970年6月20日,中央批准了两所大学提交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向国家申请,恢复开办大专院校,通过缩短后的学制,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分别为2~3年,另外再办一年左右的进修班,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学习2一3年后再回到工厂农村。这样以实现人才选拔、培训与满足工厂生产农村需求的人才。在这两所大学开始招生后,全国各地的其他大学也开始陆续招生,清华和北大相当于是在这次恢复招生政策中打了个样。

一声令下,群起响应。各地开始按照上级分配的学校入学名额,对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进行初步推荐,上报当地县乡"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派出招生老师赴各地招生,对其审查并进行初步简单的数理化语文知识的测试和复核后,即等待学校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后即可上大学。

各大学、大专院校也开始纷纷进行招生,这些被推荐上学的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工农兵大学生》,也叫《工农兵学员》。

文革中《工农兵学员》只招收了七届,从1970年第一届开始,1976年第七届结束,共有94万人被推荐上了大学。推荐上大学模式随着走资派邓小平篡权改革开放而宣告谢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对这94万《工农兵学员》来说,后面的影响却经久不息。

推荐上大学模式中有一条是《家庭出身》是最基本的要求。群众推荐是由被推荐选拔《工农兵大学生》所在工厂的工人,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和解放军连队的战士们推荐选拔的,再经文革中革委会集体讨论后批准后决定的,在这总共七届,共计94万《工农兵学员》中有没有干部滥用职权,"走后门"?没有官方数据证实。但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一个没有。就如“高考“?每年高考如临大敌,有没有代考作假的?但能说“高考“都是假的吗?94万《工农兵学员》大多数是公平公正合简规定被推荐选拔的。

《工农兵学员》的年龄差距较大,这主要是因为1966年开始停课的原因造成的,文革改的初期各大学对学生上学的年龄限制放得很宽,有17、18岁的当年毕业生,也有前几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受教育程度也是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也有初中水平,这也仅在开始的第一年第二年中发生。往后几届就很接近了。当然作为新生事物肯定还有别的不完善。但要是能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改正错的保持好的必定不断完美的。可惜被走资派强行取消了。

在文革时代当年的大学校园里,到处可见《工农兵大学生》认真学习的身影,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读外语,晚上熄灯后还有人在厕所看书,就连吃饭都站在一起讨论问题,《工农兵大学生》们太想夺回自己得到上大学能学习的大好机会,《工农兵大学生》们一到学校报到安置好就纷纷表示要尽可能多地学知识。《工农兵大学生》们不用担心要租房,住宿是学校后勤安排好的。《工农兵大学生》们不用担心要买米买菜要做饭,因为学校有大食堂一日三顿供应。《工农兵大学生》们不用担心要带钱,学费书杂费房租饭票洗澡票等都是免费的,还发十几到几十元不等的零化钱。

这样的《工农兵学员》除了认真学习还有什么担心。《工农兵学员》认真的场景在所有的文革时代《工农兵学员》大学校园里不断重复出现,《工农兵学员》大家都感觉人生太短,都在争分夺秒地从任何能拿到手的书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识,来填充自己尽快学到知识回到被推荐来的工厂农村连队发挥作用,来回报工农兵,服务工农兵。而不是为改变自己的命运,逃离工厂逃离农村逃离当兵,去升官发财,去成名成家,去出国留学移民,去当砖家叫曽。

大学里的老师将理论教学与真正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思想就是开门办学。老师首先在课堂上把所学课程提纲挈领地介绍一遍,然后带领学员进行现场教学,即大学生带着学到的理论到厂矿工地"学工"、到农村"学农"、到部队"学兵",一步到位,实现大学要求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目标。

这种方法恰好跟文革那个时代要求把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的要求相契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整个教育培训的过程就是理工科类的学业为主,对学生缩短学制,主要培养技术技能。通过短期的学习与培训再回到生产实践当中。

在文革当时的时代下,能够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殊不容易。讲究的是身家清白,出身于贫下中农,对于家庭背景有着详尽的政治审查。加上与严格的个人品行、才能的评估制度。换言之就是需要政治思想基础好,出身清白是工人子弟,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最好是“又能勤劳又能吃苦,又要思想红又要专业精”,并最好不超过20岁,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还必须要通过本单位的委员会推荐,审查合格之后才能成为《工农兵大学生》。

于是以清华、北大的试点开始。从1970年的8月,首批《工农兵大学生》正式开学,在当年北大的招生当中,首批工农兵学员2665名,其中,初中生占主要成员2142人。

在试点成功之后,自1970年到1976年,全国各高等院校总共招收了七届工农兵大学生总数达94万人。当时的工农兵大学生在2~3年的学制里,尤其是一年左右的精修班学习课程,设置的确极为简单,以政治课教育为基础的同时,进行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业务科。在对于《工农兵大学生》的招录的过程当中,的确是严格地讲文化知识讲政治,讲出身,要健康,因此在这94万中的极大多数《工农兵大学生》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工农兵大学生》是新中中国毛泽东时代文革时期的新生事物,中国从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10年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万基于推荐制的大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这批《工农兵大学生》虽然与以前大中专学生一样毕业后即确定干部身份,但他们的起薪要低于文革前入学的本科生,只相当于文革前入学的大专生。在走资派邓小平改革开放以后,本科及相应的学位逐步成为中国就业和核定工资的重要参考因素,一些高校重新研究以后,给本校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补发了本科毕业证书。

《工农兵大学生》是1970年开始至1978年10月停止。工农兵是指工人、农民和士兵三个词的合称。这三个阶层低层阶级,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具有革命先进性的阶层。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上山下乡》,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国营农场。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

虽然九十四万工农兵大学生与以往大中专学生一样毕业就当了干部。对于“干部”一词,这里先将其简化概括为“国家工作人员”或“公职人员”,公务员是干部的一部分。而“领导”可以理解为担任职务的干部。

《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走资派特色政府是不认可的还是在一些《工农兵学员》的心里,留下了不能承受之重,依然有人困扰于《工农兵学员》的心结。《工农兵大学生》这个帽子似乎是不光彩的,还在他们心里留下阴影。而当年走资派各级特色政府在选拔干部时,很多地方都有限制使用的规定。因此,有些《工农兵大学生》能至高层当大官,他们洗白了《工农兵大学生》的身分,冠上了改革开放后的“博士“等更高学历的身分。

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9万人。1971年,没有招生。

1972年第二届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3万人。

1973年第三届工农兵大学生,1973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5.3万人。 “文革”期间唯一的一次全国高考是1973年。

1974年第四届工农兵大学生,1974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6.5万人。

1975年第五届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9万人。

1976年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21.7万人。

1970年到1977年恢复高考前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94万基于推荐制的“工农兵大学生”。有插队多年的老知青、基层干部,有高干子弟,有工厂的技术骨干,有部队的宣传干事,有真正落实推荐精神、经过相对严格入学考试进来的,也有组织指派进来的,开后门进来的。如过多地考虑地区平衡、男女比例平衡、各类群体之间平衡的因素而造成的工农兵学员“文化不齐”的问题,也存在着“反潮流”后一概排斥试卷而遗漏了大量贤才的问题。

从1970年至1976年,中国共招收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工农兵学员(大中专学生)约有2300万人,另说有2880万工农兵学员,其中录取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又称为:工农兵大学生有94万人,约占工农兵学员的三十分之一,所以工农兵大学生只是工农兵学员的一部分。

第一届1970年清华、北大8月底报到,9月入学,全国其他有招生的大专院校在1971年2月入学,都称1970年为第一届(有少数大专院校是1970年以后才开始招生,这些院校内称是他们院校里的第几届学员会有不统一,对全国而言称1970年为第一届),学制三年至三年半。

第二届1972年入学,第三届1973年入学,第四届1974年入学,第五届1975年入学,第六届1976年,因为打到‘四人帮’推迟到1977年3月入学。

《工农兵大学生》只是工农兵学员的一部分从1970年开始招生,到1976年结束,中国共招收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工农兵学员(大中专学生)约有2300万人,另说有2880万工农兵学员。

1970年春天,全国重点院校,如北大、清华、武大、华工等,开始试招工农兵学员,试招人数大约5万人。1971年全国院校基本上都恢复了招生,仅武汉地区就有17所地方院校恢复招生,全国招生人数大约有15万人。

1972年之后高校在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拓展,如武汉测绘学院由此前专招部队学员的“军测”恢复为地方院校,不少高校逐渐开办了一些分校,如复旦大学分校、华中师院京山分院、黄石分院,湖医咸宁分院等,全国大专院校招生的人数每年在16万到17万人以上。

从1970年试招到1976年招收最后一批为止,全国大专院校共计招收工农兵学员百万人以上(之前采用的据网友提供的95万人的数字偏低),这还不包括部队院校的学员。全国县以上各类中专从1971年开始全面招收工农兵学员,其中各级师范学校、财贸学校、机械学校、卫生学校招收的人数尤多。从1970年到1976年全国共招收的大中专工农兵学员大约有2300万人。全国县以上的共大、全国各级各类厂矿企业的工人大学、技校共计培养的工农兵学员也不下2000万人。

“文革”之后,《工农兵大学生》成为一个被贬值的身份证明。《工农兵大学生》一书客观真实地写到严凤英、王思哲、吕志军等人在“文革”后遭到的歧视,他们有才华却不能发挥,有志向却无处施展,这一切皆因他们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王金昌写这部作品,试图还被妖魔化的工农兵大学生一个清白。但他也表达了一个挑战社会不公的理想:“一个个当初或宏大或渺小的词语标签,注定要被活在当下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用奋斗来证明自我的个人所取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