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读书笔记

文/静语

 

2023 10 13

 

读过卡夫卡后,其他的小说似乎都要容易得许多。你不用在字里行间去揣摩那些编织在其中的哲学问题,只消好好地欣赏笔锋流淌下的美,和故事本身带来的精彩与启迪,似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对比菲茨杰拉德文字间的细腻与纤巧,海明威带来的则是利落里有些桀骜的男子气概。没有很抒情的景物描写,方向感、动作感强,丝毫不拖泥带水的节奏,心理刻画也是相当直率的。

 

今天一口气读了四章。开车的途中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事,看在上帝的份上,我脑海里蹦出了这个字眼儿,还略微地抬了抬下巴、斜睨了一下四周。我知道,我一定是入迷了,杰克似乎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至此,海明威大部分是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来塑造人物的,但确实有血有肉,让读者不知不觉地陷了进去。

 

虽然还不知道作者要将我带往哪里,那个扁平鼻子的犹太人罗伯特科恩和那个拽拽的、冷峻中似乎能看穿一切的美国人杰克巴恩斯还有那个在混乱的酒吧里像闪电一般横空出世的勃莱特,他们在巴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发现现在,在我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会有一种独特的心流。那是我读诗写诗时的心流。我看到我摸到了文学—— 这只海洋里无比美丽而奇妙的大鱼。我将和这只鱼一起逾越翻滚,我和它贴得那么近,它将带我游到大海最深最远的地方。

 

20231014

 

我只能买到这本中英对照的全译本(在多伦多已经是相当不易了)。我还是喜欢读纸质的书,然后用铅笔在上面做评注,老习惯能帮助我沉浸在文字里。

 

阅读英文原文,更能体会到海明威句子的短促。但与他字里行间的干脆形成对比的,是他叙事的迂回。他总是在涉及关键信息点的时候,顾左右而言他,比如写杰克与勃莱特之间的感情纠葛。他写了杰克深夜的痛哭,勃莱特醉酒后的上门,但就是不讲为什么。如果我是杰克的朋友,会扳着他又要扭开的肩膀问,老兄,说吧,到底怎么了?” 或者在某个黄昏递给他一杯威士忌,一句话也不说,耐心地坐在他对面,等着他看完夕阳,天越来越黑的时候,自己自言自语出来。

 

《太阳照常升起》写于一战后1926年。海明威在一战中曾当过救护车司机并负伤,从腿中取出了28个弹片和2颗子弹,获得过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勋章。海明威1921-1925年生活在巴黎,也有过一段三角的恋情。

 

战后的巴黎,人们的生活和心境在小说中可见一斑。人们热衷及时行乐,不论是大汗淋漓地跳舞还是穿梭的站街女都有种焦躁的情绪。

 

第五章里科恩说他喜欢勃莱特。第六章里揭示了科恩与女友弗朗西斯的矛盾,他并不想和她结婚。海明威用了大量简短的对话来推进故事。语言上谈不上美感,叙事也很直白。

 

第七章也读完了。勃莱特说她不能和杰克结婚,因为她会有外遇,杰克会受不了。他们和伯爵一起出去跳舞。

 

在海明威简短而又有点零乱的句子里,我认真地试图想抓住些什么。勃莱特为什么会这样?在她的成长的轨迹中发生了什么?她像是一阵风,没有人能握住她。她的与众不同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不安。

 

202310月15日

 

第八章先讲了一个黑人在拳击赛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作者用nigger来称呼黑人,并且丝毫不在意这个颇含侮辱性的称呼。这是否反映出海明威内心的一种种族歧视?

 

杰克和朋友在路上闲逛时偶遇勃莱特,勃莱特有了一个新男友麦克。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这一段作者没有描绘勃莱特的美,但几个男人一致说She is a lovely piece. 这是不是也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让读者脑补女主人公的美丽。

 

第九章讲了麦克和勃莱特想和杰克、比尔一起去西班牙找罗伯特玩。海明威在这一章的描述有点像流水账。个人认为文字上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对旅途细节的陈述给读者留下真实的印象。

 

第十章里即将到来的勃莱特令罗伯特很紧张,因为他们曾经约会过。我注意到海明威基本不用任何修辞,描写景物平铺直叙,文章读起来相当的枯燥。

 

第十一章讲述了和比尔在旅途中坐汽车,和当地人一起喝酒的事情。还是一贯的白描风格,感觉像是讲述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

 

202310 月16 日

 

《太阳照常升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讲述住在巴黎的美国作家杰克与朋友比尔、科恩以及麦克与勃莱特一起去西班牙观看斗牛狂欢节的经过,描绘了离过两次婚的少妇勃莱特与四个男人的情感纠葛,从而揭示了战争对那一代年轻人精神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不负责任地享乐、纵欲,通过及时行乐来摆脱对世界的失望。

 

海明威的语言在这篇小说中已经形成其风格,比如用词简单,句子简练,直接利落地白描,极少用形容词和优美的修辞,有时候甚至有点流水账似的平铺直述。表达情感含蓄而内敛,交代事情迂回而克制,是他冰山理论初见端倪的作品。

 

他喜欢用对话来推动情节和刻画人物性格。对人物的描写点睛而不落俗套。这篇小说里,作者个人的价值观还没有显现出《老人与海》中的坚定,被定义为迷惘的一代也是有迹可循的。

 

我在小说中能够感受到西方社会对犹太人的排斥,以及对黑人的歧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在作者笔下除了行乐,就是活着。结合当今的巴以冲突、俄乌战争,让人不免也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无奈。

 

海明威在这篇小说中已经有了很强的个人风格,但从整篇的布局方面,前中段确实有些拖拉。我想是作者有点舍不得放弃一些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描写吧,毕竟这趟西班牙之旅确实在作者的生活中发生过。作者甚至把同行的朋友都写进了小说里。

 

小说的写作见仁见智,海明威的成长之路从这篇小说中可见一斑。对于学习写作的人而言,还是相当有借鉴之处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