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開篇了,干脆再寫續篇,將事情說透一點。
依士活隸屬孻Ryde地方政府,Ryde共有12位地方議員,其中包括2位韓裔及1位華裔,無獨有偶的是這三位都是在Ryde的西部地方West Ward選出來的。華裔的Jastin Li是自由黨推薦,韓裔的Kangho Song和Danniel Han則分別是工黨及自由黨推薦,Danniel Han還擔任Ryde地方政府的副議長。
這產生幾個疑問。
首先是澳華總工會的責難:“韓國城項目讓人感覺到是兩個韓國市議員人為催生”而“程序正義”需要調查。甚而“韓國城項目工作組主席及副主席都是韓裔議員,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行政失當的隱患”,也需要調查。(見澳華總工會2023年7月22日公開信)
依士活韓國城由兩個韓國市議員推動恐怕不假,畢竟他們都是市議員,對Uptown Program的要求及申請程序會清楚,在滿足Uptown Program條件審查而容易獲得通過撥款。同時他們均是由西部地方West Ward選出來的,故西部地方的韓裔人士會積極響應也是正常。目前Uptown Program撥款也只在接近20萬澳元作宣傳推動經費。假如質疑這個項目,那請澳華總工會宣佈他在依士活會員的數量,因為澳華總工會的機關在史卓菲Straithfield,成立日期迄今僅12年,也有跨地區干涉之嫌。該工會曾在2017年編撰“澳大利亞華人社區發展報告”一書,“意圖對澳洲有關政策施加影響,為華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為華人發聲!!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主席陳青松接受澳洲工黨提名,參選堪布兰市議會!!!”,http://www.sohu.com/a/165811399_778210)。
另一個社團是澳洲多元民族團體黨(新團結黨Unity)目前共有成員112人,(http://www.sydneytoday.com/content-1023496753556014),是以Burwood為總部的,也有跨地區干涉之嫌。
其次,華人人口在依士活是否超過一半及依士活為什麼從來沒有打做一個唐人街。
這不得不查查華人在依士活人口的情況了。
根據2016年人口統計,依士活總人口為17865人。
其中自我證明血統self-identified ancestries的情況是:中國Chinese(38.4%),英國English(11.2%),澳洲Australian(10.1%),韓國Korean(8.2%),愛爾蘭Irish(4.2%)。
以出生地統計:澳洲(38.0%),中國China (25.3%),南韓South Korea(7.8%),香港Hong Kong(4.7%),印度India(2.5%),馬來西亞Malaysia(1.8%)。
在家庭中常用語言分別為:英語English(32.3%),國語Mandarin(25.0%),廣東話Cantonese(14.9%),韓語Korean(9.4%),泰米尔語Tamil(1.4%),印尼語Indonesian(0.9%)。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在日常支撐依士活華人商機的多是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陸續移民來澳洲的國內華人,所佔的比例超過25.0%,對南韓在心理上有所抗拒可以理解。問題在澳洲的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這種變化源自上世紀的東南亞難民潮及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其移民政策在數十年間一直在尋求調整和適應之中。
上世紀80年代末,無論在附近的Ryde﹑West Ryde﹑Epping等地的華人商戶並不多,都是廣東人開設的小餐館或小商店,依士活的華人商舖陸續多了起來,是得益接近於現在已顯落後停車場的方便。
按人口基數來看,南韓僅5100萬,而中國超過13憶,在依士活韓國人與華人的比例是接近4.3倍。一旦南北韓再度發生戰事,這個比例將縮少(澳洲政府極有可能以人道主義為由予南韓學生獲遊客予以庇護簽證)。
另外有人質疑市議會有華裔議員,但“華裔議員寥寥”,“需要有議員替民眾發聲”。
Ryde市議會是有一位連任的華裔議員,按人口比例是少了,南韓裔議員卻有兩個,那華人的選票都跑那裡去?
李颖斌(Justin Li)作为Ryde Council目前唯一的华人Councilor,他说:“回看100多年前的唐人街,我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澳州白人也是和现在的Eastwood华人一个想法:华人人口在澳洲只是少数族群,他们凭什么可以拥有自己的街道,有自己的唐人街?”,他認為“大家没必要这么担心,也没必要过度解读。”
早在2017年李颖斌與Eastwood老年人俱乐部的Hugh Lee及其他人经营着依士活的Facebook主页,或許知道一些依士活的華人史,沒有直接說出來,僅是以Haymarket的唐人街為例。(“Humans of Eastwood hunt for historical photos”: “Northern District Times”, June 23, 2017)
華裔議員只有一個,“獨木難支”的道理連百多年的華人都知道: “按西例,凡議事有人將題目發明,有贊助者即必隨其事議論,否則不議。至議時有人駁明其事不可行,則作罷論。或兩家助者抗者人數相當,則任主席作左右袒。如甲乙均係十人,主席從甲則甲所倡議必行,而乙則止” (愛國報1904年8月31日第2页“黃禍問題”)。
據說Eastwood華人商會正式成立了,商會組織方表示“標誌著堅決致力於團結、凝聚,爲社區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商會將積極參與各類政府倡議和專案,以提高社區的可持續性、文化多樣性和商業繁榮,發揮跨文化交流、社區服務、教育和文化等關鍵作用” (“‘團結一致做實事!’悉尼Eastwood華人商會成立,打造中國城共創商業文化繁華”: 今日澳洲2023.9.15 https://www.sydneytoday.com/content-1023494159096006)。希望能切實做到,從而實現華韓共贏。
有網友在 “看看土澳”的文章 “澳洲華人區“韓國城”事件發酵,華人欲這樣應對”中留言說“建议不要取名唐人街,因为Eastwood没有唐人街历史文化沉淀,也不建议取名中国城”( 2023-07-07。https://news.popyard.space/cgi-mod/newscroll.cgi?lan=tw&r=0&sid=15&rid=1002361&v=ranked)。
那讓我們回顧一些歷史:
華人遷入依士活約在1915年左右,當年的華人報紙是這樣報導的:“雪梨埠外衣士活埠某西人函告市政局﹐謂近日漸漸有華人遷來衣士活居住﹐請市政局如何應付之。市政局接函後﹐俟下日會議可定辦法云(民國報1923年8月25日第6页“衣士活埠之華人”)。
西人之所以函告市政局﹐是遷入的華人多是經營菜園,其造成的社會問題多多,除華人報紙上有報導外,連清末駐澳洲總領事唐恩桐都不得不出告示:
“駐澳洲管理各埠領事官唐 為出示曉諭事。照得本月十七日,本埠西報登有柯僕埠長稟皇家。據稱該處華僑菜圃數家,將廚房濁水流積一池,以灌蔬菜。池中既無生水,只有此濃而且臭之濁水。旁又有廁所,及堆積腐敗各物。又有一家將街外溝渠污水截止,流入菜圃池中,以灌溉蔬菜。種種齷齪不堪,於衞生上大有所礙,請為禁止等語。又仝日西報,內又登有皇家醫生調查華人菜圃,多有污穢不堪,急須整頓云云。查吾國僑民向以耕種度日,為數甚眾,久為外人所嫉視。今得此瑕疵,彼族更有所籍口;萬一將來再有苛例議出,或因此查封各圃,不准僑民種菜。則業此者有苦難訴,彼時雖由領事與之交涉,竊恐為時已晚。不如趁此機會,各自趕緊清潔,免致授人口實。當經托報章佈告;並知會各商號,傳諭各菜圃僑民知悉。因恐遠近各處未及周知,再出示曉諭。仲即遵照,勿自貽悞,以免後悔,切切特諭。宣統三年正月十八日示” (廣益華報1911年3月4日第3頁“告示照錄”)。
要知道依士活在不同時期有多少個華人菜園的資料極難搜集,費了數天去查1920 – 1930年間有關依士活華人在英文報紙上的報導竟無所獲。一般都將Ryde地方政府所轄的作報導,除非依士活華人有犯罪才會直接將地方名稱顯示。
華人的菜園極有可能是集中在West Ward及Marsfield有水源的地方,因為單靠Ryde地方來銷售是不可能的,依靠依士活火車站是最有效的運輸方式。
下圖為1894年Ryde地方政府所轄的範圍,依士活一如現在的West Ward選舉的範圍。
在當年華人報紙上有刊登廣告的不完全統計如下:
事實上最高時華人菜園數量遠達50個:(1)“孻埠四十七個﹐花非埠二十七個” (東華報1930年3月29日第8页“警察大搜華人菜園”)。(2)本埠人口日增﹐商務日盛﹐地價日昂﹐故近埠地方前為華人菜園者﹐業主多取回以為建築屋舍之用。……孻埠北部華人菜園不下十餘個﹐今因地價騰貴﹐業主一嗣滿批即行取回﹐今日所存三幾個而已。恐於數年後華人之菜園﹐多被迸出數十里外云。(民國報1928年4月21日第6页“近埠地方菜園日少”) (3) “初時孻埠一地﹐有華人菜園四十個﹐一九二九年時祇有四個” (東華報1934年5月19日第8页“華人菜園不能與意人競爭”) 。
這裡得另說世界史。
1921 – 1925年間約有23000意大利人移民來澳洲。而摩爾多瓦Moldova(在“華人菜園不能與意人競爭”一文中譯為“麼路達”)是前蘇聯於1924年在烏克蘭境內及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的摩爾多瓦人成立的一個隸屬蘇聯的國家,故移民來澳洲的頗眾。當他們來後卻在碼頭受到示威及受歧視,主要原因是被擔心移民搶走工作。他們來澳洲時是攜妻帶子而來,而其兒女長成偕其父母同在園中操作。由於他們了解澳洲人需要的作物,及椰菜﹑紅蘿蔔與草菰等較為適合當地的條件,所以往往選擇種這些的菜園。相對而言,華人所種的菜蔬在人工或時間上的成本更高,菜蔬市場“皆受影響,多數華人專靠菜園交易者業已回國”( 東華報1934年5月19日第8页“華人菜園不能與意人競爭”)。
依士活興旺起來始於1990s,大量的新移民及學生(包括香港﹑中國﹑南韓及東南亞)選擇居住在這裡,是基於無論是生活及交通都方便的原因,多元文化的基因是存在了的。
故而,這次只不過是個小風波,不必太在意 – 風物長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