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蔡伦的老海归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钟香驹, 1923年出生于香港,1939年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同年被香港大学录取,而后赴内地,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在校期间参与抗日远东军,担任美军军事翻译。二战结束后赴美留学,1948年获缅因大学化工硕士,1949年回香港,在岭南大学化学系任教。1950年由香港回国。

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指令,授给远东军中做出卓越功绩的人员以铜质自由勋章,共有三百余人,上自傅作义等高级将领,下至普通军官、技术人员和军事翻译员。在52名受奖的翻译官中,有西南联大学生16人,钟香驹是其中之一。

回国后,钟香驹一直从事造纸方面的工作,前后调换工作共5次,都和造纸有关。只有文革后奉命调回北京主持轻工业部出国留学人员英语培训班,九十年代初又开设英语《轻工业概论》课程。

造纸是一门学问,除了普通印刷用纸外,还涉及到各种工业用纸、包装用纸等。世界各国都有造纸学会,研究交流先进造纸技术,特别是非木制纤维造纸。中国于1962年成立造纸学会,钟香驹担任多届主任、理事。

80年代初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国造纸技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比原来传统的理论早了上百年,认为东汉时期的蔡伦并不是首先发明造纸的人。钟香驹和他的同事们挥笔写了一篇反驳文章,还由钟香驹翻译成英文,刊登在海外学术杂志上。1985年钟香驹应邀访问德国和比利时,强调蔡伦是造纸发明人。1990年在比利时举行的国际造纸会议上,专家们一致认定蔡伦在造纸技术的地位。2014年,钟香驹荣获中国造纸学会颁发的“中国造纸蔡伦终身成就奖”。

钟香驹2015年去世,享年92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