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k.sinaimg.cn/n/news/transform/59/w550h309/20240128/be6e-6490133f8edb1eb6b5d45a0e0e05074c.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据法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28日,两名女性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向《蒙娜丽莎》泼洒灌装汤料,以表达对法国农业政策的不满。
为防止破坏行为,《蒙娜丽莎》画作目前被保护在钢化玻璃罩内展出,该行为并未对画作本身造成损坏。(总台记者 马瑾瑾)
此前报道:
被扔蛋糕、砸杯子、泼硫酸、喷红漆……《蒙娜丽莎》招谁惹谁了?(澎湃新闻)
法国卢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又双叒叕遇袭了。
巴黎当地时间5月29日,在《蒙娜丽莎》前,发生了令所有参观者目瞪口呆的一幕:
一名乔装成老奶奶的男子突然从轮椅上站起来,并冲向这幅名画。他先是试图砸破保护《蒙娜丽莎》的玻璃,失败之后,便开始在玻璃上胡乱涂抹奶油。
![](https://k.sinaimg.cn/n/news/transform/519/w550h769/20240128/f606-c0730fe216744c7bfa1265437f5f6256.pn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所幸,因为有防弹玻璃的保护,画作在这事件中没有遭到破坏。
目击者称,当该男子被安保人员带走时,他还大喊大叫:“想想地球吧,艺术家们都想想地球,所有的艺术家都要为地球考虑,这就是我这样做的原因!”
随后,警卫人员将其逐出展馆,并重新擦拭了画作。
这不是《蒙娜丽莎》第一次遇袭了,这幅世界级的名画曾遭遇过多次袭击。
1956年,《蒙娜丽莎》被人泼洒硫酸,导致画作底边严重被损。
同年12月30日,一名玻利维亚男子用石头砸向《蒙娜丽莎》,打破了当时的防护玻璃,导致画中人蒙娜丽莎左肘附近的颜料掉落。
而据《世界报》的报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这位肇事者云淡风轻地说:我当时口袋里正好有一块石头,突然就想扔一下……
1974年,《蒙娜丽莎》受邀在日本展出,当时一位女士因为不满博物馆的残疾人政策,朝上面泼了红颜料,幸好被防护罩挡住了。
2009年8月,一名俄罗斯女性因为无法获得法国公民身份,又将火撒在了蒙娜丽莎身上,她朝画作扔了一个空茶杯,砸在了防护罩上。
![](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199/w1080h719/20220602/dfb4-a0ea5ba980312dd44fa4f8d175fbe288.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这些人袭击《蒙娜丽莎》的原因,大抵是因为这幅画太出名。
作为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这幅画被冠以众多“世界级”的称号:全球最珍贵的艺术珍宝之一,世界上被观看次数最多、报道次数最多的名画之一。
袭击这样一幅画,自然能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533/w800h533/20220602/fbb9-f5b19b9230fea2c0bf2961456591f80e.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为什么《蒙娜丽莎》这么有名?达·芬奇有那么多作品,凭什么《蒙娜丽莎》封了冠?
其实,这也源自一桩罪案。
1911年8月21日,《蒙娜丽丝》在卢浮宫被偷走了!
当时的《蒙娜丽莎》还没有现在这么出名,一个叫佩鲁贾的意大利人把它直接塞到衣服里,就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卢浮宫。
佩鲁贾曾在卢浮宫工作,熟悉馆内设置,他在闭馆前潜入了卢浮宫的储藏室中,趁着第二天闭馆的时机将画作藏在衣服里带了出去。
就这样,《蒙娜丽莎》在看门人的眼皮底下从卢浮宫消失,没有人知道这画是怎么被偷走的,去了哪里,一时间报纸铺天盖地都是在报道这件盗窃案,卢浮宫也挂出了高额寻赏金。
于是,《蒙娜丽莎》火了,甚至有不少人专门去卢浮宫看没了蒙娜丽莎的空位置。
![](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727/w640h887/20220602/67f0-8d549a80d727a160c45c6e4f46441af6.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两年后,佩鲁贾觉得风头过去了,打算将《蒙娜丽莎》卖给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这才被警方逮捕。
但是佩鲁贾在意大利却成了一个英雄般的人物。
因为达芬奇原来是意大利人,由于种种原因,《蒙娜丽莎》归了法国卢浮宫所有。
佩鲁贾认为这种优秀的作品得还给意大利,民间普遍认同他的观点,最后意大利方面只是象征性地判了他七个月。
![](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736/w1080h1256/20220602/676d-09dd5fd4685d1af8fd3e06b773704e55.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当然,意大利还是把《蒙娜丽莎》还给了法国卢浮宫,可是因为这一起轰动性的被盗事件,《蒙娜丽莎》成为了世界级的知名画作。
![1913年《蒙娜丽莎》失而复得后先在佛罗伦萨展出,然后归还卢浮宫](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534/w800h534/20220602/9782-ab37693a16a7b8b28def4c76db22b234.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蒙娜丽莎》火了以后,很多艺术家也来“蹭它的热度”。
1919年,法国艺术家马歇尔·杜尚创作了一幅《L.H.O.O.Q。》(又名《有胡子的蒙娜丽莎》)开启了对《蒙娜丽莎》“恶搞”的时代。
![马歇尔·杜尚(法国) 《L.H.O.O.Q.》21×13cm 现成品 1964年](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446/w900h1146/20220602/a43a-12aaf137a042555d35e03a497ca4472c.pn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20世纪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创作了重复的《蒙娜丽莎》。
![安迪·沃霍尔(美国) 《蒙娜丽莎》(一组4幅)108.5×72cm 网格布上重复压印 1979年](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494/w600h694/20220602/adb6-d23b36e5481c2083143a9492bd7238f4.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哥伦比亚画家博特罗创作了肥胖版的蒙娜丽莎,巨大的面庞和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博特罗《蒙娜丽莎》布面油画187x166cm 1978年](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590/w968h1222/20220602/8dd6-1075d608794af25e5b15e874858283f2.pn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以及各种各样的蒙娜丽莎。。。
![](https://k.sinaimg.cn/n/sinakd20220602s/727/w1080h447/20220602/b259-5234bd80937833000b0ef683f7b5b40b.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从此《蒙娜丽莎》越来越火,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幅绘画。
如今的《蒙娜丽莎》就仿佛一个文明的象征,它的境遇,或许也是一种启示:即便是经历了历史淘洗、成为当代人知识底色的美好事物,同样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
文明如此顽强地从蛮荒之中成长起来,成为千千万万人的心之所向,但它依然脆弱。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应该让人毫无保留地认同,但现实是冷峻的,这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从来不乏想要破坏这些共识、毁坏文明之物的人。
所以,一道防弹玻璃的阻隔,虽然不是文明之物最完美的呈现,但却是必须的。文明,我们再引以为傲、再觉得毋庸置疑,同样需要竭尽全力地保护。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