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 《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此诗文句明快, 意涉谑讽。 后人将诗中 “愚且鲁”释意为坡公为免后人重蹈坡公乌台诗案的覆辙, 希望儿孙能修成不露锋芒的大智若愚。这固然也说得过去。
但我觉得,这“愚且鲁”三个字似乎 也无妨按照直意理解:衮衮公卿,在坡公眼里不过是愚鲁之辈!岂非更有趣些!
而且, 如果一定要说东坡此诗就是在表达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公卿的心愿,则未免也有点太俗气了, 与当时文坛高士们崇尚清高的气场有点不合时宜, 诚然, 坡公肚子里确实多的就是不合时宜, 但那是另有宏旨的,与这类俗愿完全不是一回事。
坡公此诗,把聪明与愚鲁对立起来是没错儿的。 但真正愚鲁的人, 其实与无灾无难到公卿毫不相干, 伊尹、姜尚、管仲、范蠡、陈平、张良、诸葛孔明、吕端等等都是无灾无难到卿相而宰天下, 没有一个是愚而鲁的,他们能够在政治漩涡中履险如夷,靠的是超越聪明的人生智慧。
聪明固然不等于智慧, 但愚鲁更不是智慧。
愚鲁且不去论它, 聪明和智慧怎么讲?
我常常想,兼二者于一身的人,聪明与智慧一定如同夜空中的星辰交辉,属于上天对于生命的最大祝福。
但如果把二者分开来各自独立论定,则聪明和智慧又往往可以是相互对立的。 聪明体现在向世俗张扬人力之伟大,而智慧则 展示于由个人意志向天道或良知之回归。
我总觉得这种智慧的本源——回归天道与良知——是普世的,应该会在每个人的心中隐显(即使他是世俗公认的恶人), 宗教教义把这一点阐述得最明确:在基督教里名之曰上帝,在佛教中名之曰本觉。因此我最爱圣经上的一句话: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智慧的本质是来自于对天道的敬畏!
这是真的, 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 古今中外那些公认的智者,不管他是否是基督徒,其人格中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焕发着仁爱和谦逊的光辉,而博爱谦逊,则是基督精神的根本。
所以, 智慧者并不一定是聪明的,尤其是在世俗的聪明者眼里, 智慧者还经常做些在他们看起来是愚蠢的事 。
比如欧美许多夫妇到中国收养孤儿,多数情况并不是因为他们膝下无子,他们需要填诸多的表格,交不菲的费用,却往往故意挑选那些有残疾的幼儿来抚养。这样的例子从微信抖音油管等各种渠道很容易看到。
今天我就偶然读到一位网友写的一对美国夫妇收养中国孤儿的故事:
几年前,在咖啡厅,一对法裔夫妻,五十多岁,主动接近我,告诉我他们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天使 --- 一个小女孩,湖南人,是他们去中国领养的。夫妻俩兴高采烈绘声绘色地给我描述这位小天使的喜怒哀乐,是多么聪明调皮,多么活泼可爱。我附和着,分享着他们的快乐。先生从手机里翻出一张小天使的照片给我看,我立马僵住了,那是个残疾儿童呀,八九岁的样子,明显弱智。我知道我失态了,失礼了,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惭愧啊,我被这对夫妻感动了。据说,北美家庭领养了不少中国儿童,很大一部分是弃婴,其中,有残疾的占相当比例。
在此文跟帖里,还有另一个类似的感人故事,千余字节,篇幅关系兹不录。
真希望在国人描写自己经历的文字中也能时而读到这样的故事。在我印象中国人领养孤儿的也不少,但绝大多数只是出于传宗接代的目的, 纯粹出于怜悯和爱心的故事也读到过几篇,但可惜那善心收获的果实大多是一地鸡毛。
我常想, 西方社会为什么能成为现代文明的标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崇尚被上天祝福的爱心文化,虽然这种爱心文化常会被世俗的聪明看作愚蠢!
但我坚信天道是存在的,我坚信天道祝福一点, 就胜过聪明者努力一世!从这个意义上说, 离开天道祝福的所谓“聪明”才是真的愚蠢。
没有智慧的聪明,只追逐红尘的斑斓,他们坚守执着,如同一团烈火,燃烧着意志的躁动,他们为了博得世间的荣耀,勤奋而疲惫, 言辞行动皆极尽其激烈和巧妙,以图左右命运的潮流,但往往毕生追逐所及却终是虚妄的幻梦。
而智慧则是对真理、真相的探求, 智者超越血与火的炙热、惨烈的表相,洞悉的是世间的本质,智者默然于言外,深谙言之无益 ,他们待机而动,行与道齐。
在大千眩人的迷雾中,智者行走于至道之上,超然于世俗的纷扰。智慧是温暖的,如春日的和阳,他们明白, 世俗之争往往已经远离了错谬和正确, 唯有仁爱与友善,如同一缕温柔的微风,能将纷繁复杂的争执和烦恼吹散,焕发给世界以宁静的圣洁之光,—— 那来自于全然博爱的上帝!
附视频:细说913林彪外逃之谜(31)// 文革中毛泽东政治处境之三变 // 周恩来与叶剑英之间的不寻常互动 // 花帅风流摸且问,美女沉着拒还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