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中華文明2——《周易》書名溯源和卦序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家好!這裏是KTV頻道,是國際考古學暨歷史語言學學會創會會長和終身高級研究員劉正教授官方認定的學術演講視頻發佈頻道。是我們學術演講第100講。我們今天想談的話題是:《周易》和中華文明2——《周易》書名溯源和卦序。

三盤水潑完,關於《周易》和中華文明的若干問題,也就開始登場了。讓我先對《周易》經傳的自身結構、相關概念和由來做一番介紹。《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那上面記載了這麼一句話:“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年》時的《周易》是這麼被記載的:“韓宣子適魯,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從語氣上分析,周史、周易並列出現,是為了和當時陳史、陳易的存在相區別的。換句話說,作為一種占筮方法,當時並不是只有一種。

大家知道,《周禮·太卜》中就記載有“三易”和“九筮之法”。從字面意義上講,《周易》就是指周代的占筮書,它原始的名稱應該就是《易象》。 但是,《周禮·太卜》中在講到“三易”之時也同時提出了“九筮之法”。這裏的“九筮之法”卻成為古今易學史上的不解之迷之一!“九筮之法”也就是指九種占筮方法。是“三易”各有三種占筮方法、三三得九的“九筮之法”,還是每一種易書都有九種占筮方法的“九筮之法”,抑或是“三易”之外還獨立存在著和“三易”無關的“九筮之法”?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千古之迷了。

一般所說的八卦,排列的先後順序和位置,也就引來了著名的先天八卦方位、後天八卦方位這兩大問題。現代一般學者大多認為先天八卦方位、後天八卦方位的問題是秦漢以後到宋代之間的產物。有些學者甚至打出了宋代邵雍創始此說的觀點。根據我的研究,先天八卦方位和後天八卦方位問題,在《周易》文本產生前後的商周時代,就已經客觀存在了,根本不是什麼到了宋代才產生的。

欲知詳細內容,請觀看本期視頻節目。 在本期節目將要結束之前,如果您感到滿意,請訂閱本頻道。 您的訂閱就是對我每天努力製作節目的最大支持!讓我們一起,瞭解中國古今真實的歷史、文化和文明的國際演進過程。你有任何問題和建議,請及時給我留言。謝謝大家觀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