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宝岛台湾,太鲁阁(Taroko)国家公园

记忆不再可靠,于是开始网络日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23年12月6日我们乘火车从高雄到了花莲。本来有更快的车次,特意选择逆时针、沿海的路线,是打算一路看看台湾的东海岸。结果一直到花莲,除了路边的农田、村落和一闪即逝的城市之外,海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就是不做功课的结果。

花莲火车站和别的车站一样,有火车便当,还有一些小吃店,小商品店。车站附近很多卖当地特产的商店,各种口味的麻薯、水果馅的点心。

一顿牛肉面(太好吃啦)后,通过旅馆包了一辆车,次日去太鲁阁(Taroko)国家公园。

和太鲁阁比较起来,花莲的经历可以忽略不计。这篇就专注太鲁阁吧。

7日早上八点杨师傅准时到旅馆,接了我们立刻出发。

路上杨师傅说前段时间太鲁阁因为地震发生公路塌方,现在工人们在全力修路。有些路段我们只能在修路工人休息时才能通过。听到这些,我有些后悔,应该再早一些出发。

半个多小时到了太鲁阁国家公园。

 

砂卡礑(ShaKaDang)步道

步道单向4.1公里,需要原路返回。起点在砂卡礑桥上。

从桥的外侧下台阶,走到地面开始远足。

一会儿就看到砂卡礑溪碧绿的溪水。

步道借着山势蜿蜒,一直沿着砂卡礑溪前行。

太鲁阁族人还在此居住。这条步道也是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道路。

这一带叫“大褶皱”。岩石上有许多线条,像千层糕一般,层层分明地堆叠着。国家公园的网上是这样介绍的:这种地形称为「褶皱」。这些岩石远在数十到数百万年以前,都被深埋在超过十公里以上的地底下,在地层深处的高温与高压作用之下,岩石是半流体的状态,且相同成分的矿物会聚合在一起,形成层层颜色分明的现象。由于台湾受到板块运动剧烈的影响,地壳快速隆起,地底下的熔岩很快被推挤上来,快速冷却,隆起的岩石再经溪水切割,于是美丽的褶皱就这样形成了。

砂卡礑的石头形状各异,每块都那么洁净。

砂卡礑的溪水清澈透亮,带着醉人的蓝绿色。

步道的后一半比较平淡。如果对植物不熟悉或者不感兴趣,就会觉得无趣。终点“三间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景色,不如走到一半时就往回走。

 

 

 

往返8.2公里(5英里)的步道,我们用了两小时。错过一次通车时间,只好在附近闲逛等40分钟到下次通车。

 

布洛湾(BuLuoWan)吊桥

布洛湾吊桥也叫“山月吊桥”。2016动工,2019年桥体完工。等周边道路、步道、安全设施完工后,2020正式启用。桥长196米,桥面宽2.5米,距离下面的溪谷约152米,从布洛湾台地边缘跨越立雾溪谷,是太鲁阁国家公园跨距最长、距离溪谷落差最大的吊桥,

从布洛湾伊达斯厅旁边的步道开始走,很快就是布洛湾吊桥了。

下面蜿蜒曲折的溪流还是蓝中带绿的颜色。两边山势险峻,公路常常隐藏在隧道中。

下游还有一个小些的吊桥,“锥麓吊桥”,峭壁中的道路看上去更加艰难。

再看看这个吊桥。现在这个吊桥已经是第4代吊桥,最早的吊桥建于 1914 年;第2代是 1930 竣工;第3代建于 1941 年,因旧桥桥基龟裂重建。

?布洛湾伊达斯厅附近。游客可以在此解决饮食问题,也可以休闲一下。

还有很多步道可以走。

去“燕子口”的途中又看到这个窄小精巧的“锥麓吊桥”。“布洛湾吊桥”在照片中的上方。

 

燕子口(Swallow Grotto)

走进“燕子口”需要戴安全帽,免费提供。我们的司机下车帮我们借了两顶。

行走在燕子口的隧道中,透过隧道的“窗口”观看外面狭窄的“立雾溪峡谷”。

峡谷壁上很多洞洞,叫“壶穴”。

这些壶穴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下水造成的。饱和的地下水会从岩缝中渗出,久而久之会将岩石裂缝溶蚀成洞穴。另一种形成是立雾溪水侵蚀出的结果。湍急的溪水受到阻碍便形成漩涡,漩涡水流带动河沙,不断冲刷岩壁,日久天长便形成壶穴。

宽大的隧道原来由汽车和游客共用。不过游人太多,影响车辆运行,也不安全。后来又专门开鑿了车辆专用的隧道。这条隧道便成为步行路。

在这陡峭的岩石中修几条这样的公路,真是一个艰巨的工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陶醉。

人类的文明智慧也应该值得骄傲。

如果没有隧道的保护就要小心落石。

“一线天”

据说因为溪谷地形而造成的上升气流会把昆虫吹上空中,因而引来大批燕子觅食,很多燕子就在部分干燥的壶穴筑巢。所以这个地方叫“燕子口”。

溪水右面有个“酋长岩”,好像一个人的侧面,依稀可见眼睛、鼻子、嘴和脸上的酒窝。

 

 

 

九曲洞

据说自驾来九曲洞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地方停车。我们的司机一定知道停在哪里。

隧道里面的墙壁好像是人工一点点鑿出来的。回家查看一番, 网上一位博主 是这样介绍的:

现在的「燕子口步道」及「九曲洞步道」这两个步道原本都是属于「中部横贯公路」的部分路段;中部横贯公路(原称「东西横贯公路」)是台湾第一条贯穿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公路,主线及支线合计为长度为229.5公里,于1956年7月开工,工程由国军退辅会主导并以荣民为开辟主力,横贯公路必须穿越中央山脉无路可走的丛山峻岭,其中有很多路段都是悬崕峭壁及深邃的溪谷,因为当年还没有大型的施工机械,工程人员只能靠着圆锹、十字镐及爆破岩石的方法开凿出隧道或架设桥梁辟建出可供行车的道路,工程历经千辛万苦并造成226名工程人员死亡而终于在1960年5月完工通车。

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对面的峭壁。

 “九曲洞”,真的是九曲十八湾。

 

走到九曲洞的最远处,在此原路返回。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鲁阁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

 

这条注入立雾溪的小溪叫“科兰溪”。溪小但是水很急。溪边一块上圆宽下尖窄的鱼形岩石,叫“鱼跃龙门”。

 

九曲洞的墙壁上有一些名人的诗句。不懂诗也不会写字,只是觉得上面的字很漂亮。

 

流芳桥

流芳桥好像一个观景台。站在双层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公路、隧道和峡谷。


立雾溪在此转了一个直角,非常壮观。

 

长春祠

长春祠是1958年为了纪念开辟中横公路期间225位殉职人员而建。

站在长春桥的北端可以看到立雾溪的对面,长春祠巧妙地镶嵌在峡谷壁上。“长春飞瀑”从长春祠中飞流直下。左边还有几个瀑布,右边一个巨大的碎石形成“瀑布”,令人担心这个山体的稳定性。

照片下方有一系列长方形的“窗口”,那就是我们去长春祠要走的隧道。

长春祠左上方很高的地方还有一个建筑,那是钟楼。

长春祠断桥。1955年旧的长春桥被飓风造成的洪水冲垮。相关部门评估旧桥位置偏低,无法抵挡立雾溪的洪水,最后决定改在位置相对高有些的地方重建。这个断桥是当年的工程人员利用被洪水冲垮的“流芳桥”的“残骸”修复成观景台。

站在这个观景台,看着下面不同颜色的溪水…

洞里立着三个菩萨,下面有226个在修路工程中殉职人的名字。

回望长春桥和断桥。

飞瀑从这儿喷涌而出。

顺着来路往回走。

 

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串通往长春祠隧道的“窗口”。上方有钟楼。

 

清水断崖(Ching-Shui Cliff)

离开长春祠,司机就打算回花莲。可是我们还想看看“清水断崖”,便又给他500台币的加时费请他带我们去看看。

 

清水断崖是台湾最高的海岸悬崖,长 21 公里、平均高度800米。其中的最高点位于清水山,2408米。

 国家公园网站

太鲁阁国家公园绝对值得一游!我真的希望能在太鲁阁多玩几天,多走些步道。

准备写这篇游记时,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一带发生7.2级大地震。太鲁阁一带损失非常严重。一些死伤就发生在我们曾经走过的地方。非常震惊,为遇难者祈祷。

 

2024.4.4 纽约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那我要去拜读一下啊。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欢迎菲儿回归!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應該是前後腳到的花蓮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2310/3872.html
七星灘可看海,太魯閣很美,地震之後你我的影像就尤為珍貴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枣泥旅行家,刚去了日本,又到了台湾,赞游记!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oneWithWind2' 的评论 : 台湾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值得一去。谢谢来访。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曌' 的评论 : 是啊,如果有时间横着走一下应该非常不错。谢谢来访。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梦回西藏' 的评论 : 是啊。共同祝福台湾。希望他们永远都有目前的自由。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dwmg' 的评论 : 清水断崖我们只去了一个点,也许就是一个点而已。我反而觉得不如在景点比较集中的地方多看看更好。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棒棒' 的评论 : 是啊,尽管台湾不大。可以看的地方真不少。你的台湾游记非常棒。
GoneWithWind2 发表评论于
很详尽的介绍,一直想去还没来得及成行。
发表评论于
往里走,顺中横公路,直达台中。
梦回西藏 发表评论于
枣泥,感谢你那么详细的介绍!你们有幸在这次大地震之前看了太鲁阁公园,这是一个地质上很美的地区,下次再去看,就是另一个地貌了,台湾的家园换了新装,代价巨大。我们共同祝福台湾!
zdwmg 发表评论于
太鲁阁国家公园确实很不错,可惜上次去没去清水断崖。
小棒棒 发表评论于
真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公园。我光台北玩了一周还有想去没有时间去的地方,看来还得多去几次,好好看看我们的宝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