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搔首弄姿/美德谨言慎行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去年访华结束前,马克隆与习近平在广州喝了顿茶。在回家的飞机上,借着蹊跷的茶劲儿,马克隆放出"欧洲要成为世界权力的第三极"的豪言,让人不得不相信习近平让手下在茶里下了药。"欧洲不会成为世界的一极",  德国总理舒尔茨兜头泼来一瓢凉水,让马克隆醒了茶,想起谁才是欧洲真正的领袖。

实力雄厚的德国,不得不担当

一篇分析德国社会的文章提到,二战的经历让德国大众对慷慨激词的政治人物滋生出一种特殊的反感和警惕,选出的领导人多木纳/口拙。二战悲惨的结果,让德国几十年来在国际社会中,客观上没有发言权,主观上也躲避发言,两耳不闻窗外事地是潜心发展经济。That was then.

川普对欧洲的鄙视/对德国的威胁(撤走驻扎在德国的美军), 拜登总统将美国军力转移至亚洲的战略,都是德国感到担忧。作为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 德国深知,一旦欧洲(盟)安全受到威胁,美军无法全身心投入, 自己是无法推卸的领导人。俄国入侵乌克兰,让德国的担忧一夜之间变成现实。

俄乌战争开始不久,德国总理舒尔茨"主动告知拜登,德国将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舒尔茨的这个承诺已在德国政坛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这笔开销来自何方,加税还是消减社会福利?

与此同时,德国开始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清晰地展示自己的立场, 如德国外交部长去年访华时, 与时任外加部长秦刚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跟马克隆媚华的态度截然相反,对中国(支持俄国)展示出强硬立场。在接受MSNBC 采访时,德国外长清楚地解释了德国对待国际事务态度和行为的转变:


 "...在俄乌/以哈战争这两个当下最重要的国家事务中,德国与美国保持着前所未有的一致":德国是美国之后向乌克兰捐助最多的国家/在针对以哈冲突的调节中,随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数次出入以色列和中东各国,让中东各国了解(与美国立场一致的)德国(欧洲)立场,成为重大国际事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声音,强化了美国的立场。This is now.

没有实力的法国,什么都敢说

面对德国(代表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崛起/法国无处插嘴的新形势,一贯把自己视为欧洲领袖的法国总统马克隆如坐针毡/落寞孤单。尽管实力远远不如德国,不甘寂寞的马克隆擅自抛出"出兵乌克兰"的勇敢口号,以欧洲领袖的面目来吸引国际关注。

俄乌战争至此,需要外国出兵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德国高级军事人员的相关讨论被曝光一事,表明各国(北约)都有为这一最坏可能的相应秘密计划。提前曝光任何秘密计划,都可能因为政治/军事条件的不成熟而让日后的行动搁浅/流产。然而,就如一位半老徐娘刻意奇异装扮,以争取逝去的关注度一样,马克隆不得不发出些耸人听闻的豪言,让自己成为靠威哥支撑的蹬蹬壮男,才能体会成为欧洲领袖片刻豪迈,哪怕是伪装。

面对马克隆的搔首弄姿,美德反应冷淡, 拜登总统淡淡地说, "美国不反对任何国家出兵帮助乌克兰,但那不是北约的行动"。美国/德国非常清楚(并为此做了相应的准备),一旦到了那个时刻,真正出钱出人的是美国/德国,而法国人能做/最爱的,是"战前咬破手指写篇带血的决心书"。

【无需太多实质的牺牲,让马克隆可以恣意搔首弄姿; 具体且重大的责任担当,让美德必须谨言慎行】, 是华人自媒体人大康/王剑不明白的道理。 

马克隆可能再次出卖自己

习近平即将访问法国, 马克隆可能会与习近平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其中,马克隆会贱卖自己"出兵乌克兰的强硬立场"/或迎合中国在以哈战争问题上不利于以色列的立场", 让习近平在中国人民面前当一次世界领袖。而习近平/马克隆两人不打领带随意地漫步在法国的乡间小路上,或是一个必然的场景,习主席的最爱。

想不开1 发表评论于
法国人很能幻想
ShalakoW 发表评论于
美英德日是新的盟军核心国, if it may survive Trump in case he could win.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