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ne Together 是希腊摄影师Aritotle Roufanis2017年发表的一个摄影系列。他的镜头下,从黄昏到黎明,在拥挤的城市空间衬托下,个人愈发显得渺小和孤独。被他最爱的深夜取景,更是衬托出楼丛中稀疏出现的孤光一点萤,又刺眼又寂寞。
全部照片的链接在这里Aritotle Roufanis
下面这张大概更有名(如果不说最有名的话那也是最有名的之一),Pale Bule Dot,那个小小蓝点,是地球被距离60亿公里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拍到的在宇宙空间的样子。当然,地球也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体的Planet,行星。
那如果和第一张照片放在一起看?如果,地球只是其中有亮光的某一扇窗?
先看对生命体的定义。三个标准。
1,可以独立存在,但是和周围环境有物质交换。简单说,动物是吃喝拉撒,植物是光合作用。2, 有区别于周围环境的界面(嗯,人活一张皮的那张皮)。3,有代与代间的信息传递,即遗传现象(地球上的生命体完成这个工作的是DNA和RNA,我不多说)。
这就不能不说回到科学这个Leviathan对古诗词的意境(淫)破坏作用。请设想如下场景。
男:你看星空多么美!啊,满船清梦压星河。
女:你快算了吧,那不过是Planetensystem。 你看见的是红矮星,周围是行星。你看不见的是dark material,更多。
男:噢,流星。我们快许愿吧,天长地久,朝朝暮暮。
女:闲的。。。噢彗星啊,不知道会撞到哪里,碰巧是某颗行星也许会形成新的生命体呢。
其实这样看,好像对弱“知和智”女性的偏爱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不开玩笑了,接着说彗星这个题目可以。
能够形成生命的最最基本条件是,液态水和有机分子。形成有机分子的最重要化学元素,是碳,它可以和其他元素,比如氧,氢,氮,结合形成各种结构不同又非常稳定的分子结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概念,是稳定,那是生命(生物体)得以延续的保证(也有研究人员认为硅也可以,但是硅的问题是,和其他元素结合之后,很难保证分子的稳定)。其他必要条件,当然还有能量(光),矿物质,和其他能生成催化剂,通过化学作用产生Primitive Cell最终形成生物分子的元素。
这一类理论,非常简单,也很容易明白,完全是给小孩子的科普水平。那么多说一点上面提到的彗星好了。
彗星被认为是行星的fossil。它们和自己的Planetensystem同期生成,这些Planetensystem被大量氢和氮元素以气态形式包围,正常情况下,由于引力作用会紧紧环绕在自己的恒星周围不得脱身甚至再次和恒星结合,或者彼此在运动过程中撞击,形成新的行星,当然,因为是乱飞,也难免撞在新生成的行星上。
这正是地球在45亿年前被彗星撞击的直接原因。
撞击的结果,是大量火山伴随大量紫外线同时爆发,使地球变成一个非常不适合生命体存在的环境。但是呢,这次的大灾难混乱,有一个结果是完整氨基酸,糖等分子的出现,为几百万年之后,生命体的出现提供了最初的Baustein。
彗星有一个特点,是成分稳定基本特别表面元素基本不会随时间改变(也是上面提到的被认为是行星活化石的原因)。有一个研究方向是,看它的表面有没有形成生命体需要的基本元素。所以有了2014年的Rosettas Lander Philae在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着陆。
我自己,很喜欢这一类短片,我挑个一个英语的贴过来(我当然当时看的是德语)。那个过程很好玩,并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落在表面那种所谓“着陆”,而是落一下再弹开,再落再弹开。
它总共跳了60个小时,进行了60次测量,收集了彗星表面不同地点的大量数据。结果?发现很多可以形成有机分子的,C,H,O,N,元素,再次验证了太阳系会出现生物体这一事实。
1995年10月16号,太阳系之外的行星,Dimidium(这个词拉丁文的意思是,一半的),也被称为51 Pegasi b,被观测到,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人类原来对universe的理解。紧接着,当然的是Exoplaneten的爆发性出现,到今天的结论是,几乎每颗恒星,周围都有行星环绕。
(Dimidium,人工合成照片)
仅就银河系来说,估计是200billion恒星,有可能符合生命体存在条件的行星?80billion.
如果你问我,何时人类能确定有外太空生命体存在的证明?我的回答是,如果你40岁以下,那么今生有很大概率能亲历这个消息,如果50岁以上,那就有点危险。
我自己的估计是,20到50年以内。
甚至有乐观一点的科学家说,20年以内吧,如果20年以内没有结果,我请在座每人一杯咖啡好了。